希望孩子独立自信,从出生就可以这样做

独立自信,是很多成人都希望拥有的性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虽然能做到独立,但在自信心这块大多明显不足。因此,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独立自信的品格。

如何培养宝宝的独立?

虽然孩子还小,生活起居等各方面都离不开大人的照顾,但不代表他们没有独立的意愿,特别是随着自我意识的萌生,孩子会非常想尝试他未曾做过的事,这也是一种独立的表现。

一个独立的人,首先是身体独立,其次是行为独立,最后才是思想独立。虽然三者有递进关系,但不妨碍他们可以在某一阶段同时存在,毕竟每阶段的独立意义不同。

1岁以前

宝宝从出生后,每一天都在长大进步,从被动的接受,到开始主动的选择。如果想培养宝宝独立的性格,从出生就可以开始做,特别是妈妈。虽然宝宝是你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宝宝的安全感,一个心理富足的人才会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和热情,否则他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安慰自己安全感不足的小心灵。建议家长每天都充分地和宝宝进行肌肤接触,让宝宝感受到父母对他无条件的爱。

1-3岁

一个在充满安全感家庭长大的孩子在幼儿早期大都能有出色的表现,特别是语言能力。另外,在早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深远,他们的一举一动其实反映的是父母的行动和态度。

这阶段最重要的是鼓励接纳他,创造适合的条件让宝宝多尝试。比如让宝宝自己把纸尿裤放进垃圾桶、让宝宝自己吃饭...总之让宝宝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做,一步步锻炼宝宝的行动力。

但是这阶段的宝宝其实挺害怕失败,因此极度希望得到大人的鼓励。如果宝宝把事情搞砸了,也不要马上责怪他,而是应当理解他的情绪并接纳,再告诉宝宝怎么做会更好,最后鼓励宝宝再次尝试。

3-6岁

进入幼儿园后,孩子是否独立关系到他在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如何和别人相处,是他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学习的事。这阶段宝宝可能会经常碰到令他手足无措的人际沟通和矛盾冲突,刚开始不知道如何去处理是很正常的事!

父母可以做的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案例告诉孩子如何去解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一步步去克服。

学龄前的孩子,父母就是他们的模仿的对象,因此要求父母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哪怕是大人自己做错了说错了,及时跟孩子承认错误、讲清楚,不仅不会失掉做父母的威严,反而能得到孩子的尊敬,让他们知道原来大人也是会犯错误,而犯错误时要知错就改。

当一个孩子从小就种下独立的种子,又有来自家庭的宽容、自由和爱,怎能不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还拥有自信,那就先培养他的独立品格,并充分给予爱和自由,保持平等和沟通,相信他一定会朝着你希望的自信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