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自白話文興起至今,文章漸長,內容漸少,開始有些懷念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語,可道盡人生哲理,繪出奇峰美景,寫盡纏綿心事。

《陋室銘》

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個高潔之人,靈魂有香氣,居室亦有香氣!

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誡子書》

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有所求,有所為,有所忠,方不枉此生!

《愛蓮說》

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莽莽紅塵,出淤泥而不染者,幾人?

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陸游書巢》

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陸游

吾室之內,或棲於櫝,或陳於前,或枕籍於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疾病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至,妻子不覿(dí,察看),而風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行,則輒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邪!乃引客就觀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與書為伴,一生足矣!

《書舟中作字》

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蘇軾

將至曲江,船上灘欹側,撐者百指,篙聲石聲犖然。回顧皆濤瀨,士無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變亦多矣,置筆而起,終不能一事,孰與且作字乎。

每一個泰然自若的人,都有顆飽經滄桑的心。

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誨學說》

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歐陽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玉不琢還是玉,人不知上進,修養和學識便會有所缺失。

《湖心亭看雪》

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是日更定矣,餘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人不痴不成事。冷寂湖山尋清絕雪景,非痴人不能為!

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馬說》

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所謂知己和貴人,皆是有識人之才者。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孟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古之有所成者,皆歷經苦難,終得所願。

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孫權勸學》

文化|那些年讀過的精短古文,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司馬光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學無止境,何時開始都不晚,所謂士別三日,刮目相看都因勤學好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