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坎尼會戰?

小神燒香

坎尼會戰,是軍事天才漢尼拔指揮的一次經典以少勝多的戰役。

坎尼會戰前漢尼拔軍隊的不利因素:

1)漢尼拔率領大軍遠征意大利半島已經兩年,遠離迦太基本土,也遠離西班牙的軍事基地,糧草和物資供應困難;

2)在兩年征戰意大利半島的過程中,漢尼拔軍隊人數已經從當初的9萬急劇減少到5萬左右,戰損基本得不到有效補充;而敵方羅馬軍團的總數卻高達8萬多;

3)漢尼拔軍隊的構成複雜,大多是僱傭軍,戰鬥力良莠不齊;羅馬軍團的士兵都是職業士兵,訓練有素;

4)戰爭地點坎尼,也是羅馬本土,是羅馬人主場。

無論是從哪方面看,羅馬人都佔盡優勢,似乎將必勝無疑!


然而,羅馬人卻也存在一個短板——這就是指揮權不集中。

羅馬元老院配備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強大大軍去迎戰不可一世的漢尼拔:4個比正常編制多出五分之一的羅馬軍團,同時命令羅馬同盟軍也派出同樣數量的軍隊,以配合羅馬軍團的行動。

但是,按照羅馬共和國規定,羅馬軍團由兩位執政官輪流指揮。

執政官瓦羅本性驕傲自大,一心想要打敗漢尼拔;另一位執政官保盧斯則心思縝密,主張步步為營,利用軍隊兵力上的優勢逐步打擊漢尼拔。

在奧非都斯河左側找到漢尼拔後,羅馬軍團在距離六英里外駐紮。兩天後,保盧斯將三分之二的兵力留守東岸,其餘軍隊則派遣渡河,在北岸距離漢尼拔更近的一個高地上建立起第二個軍營,以期騷擾漢尼拔。


在執政官瓦羅負責指揮期間,精明的漢尼拔有意向羅馬軍團挑釁,引誘羅馬軍團同意了這場載入史冊的大決戰。

瓦羅指揮下的羅馬軍團,依然沿用羅馬傳統的陣型:步兵在中央,騎兵在兩翼。羅馬軍團的右翼是羅馬騎兵,左翼是同盟國騎兵。由於步兵數量龐大,羅馬軍團的中軍又分為三個層次:最前面是未經戰事的新兵,緊隨其後是經歷過多次戰役的精壯士兵,最後則是戰鬥經驗無比豐富的老兵。三個層次士兵團輪流發起衝擊,就算是前面是銅牆鐵壁,也必將被羅馬軍團摧毀得片甲不留!

戰役初期雙方陣型

當雙方都擺好陣型之後,瓦羅發覺漢尼拔的陣型有些奇怪:雖然迦太基人的騎兵也是分佈在兩側,但左翼騎兵剛好佈置在河床的拐彎處,防止羅馬軍隊包抄;迦太基中軍則擺出了弓形,步兵防線中央還故意向外突出,似乎刻意在向羅馬人挑釁。挑釁意味濃厚的陣型,讓瓦羅更加怒不可遏,徹底剿滅漢尼拔的心情愈發急迫!


瓦羅迫不及待地下達了全軍出擊的命令,戰鬥正式打響。

兩軍首先遭遇的,是雙方左右兩翼的騎兵。在迦太基右翼,數量處於劣勢的努米底亞騎兵勇敢地抵擋住了羅馬軍團騎兵,一時間難分高下;但在迦太基左翼,在漢尼拔弟弟哈斯德魯巴爾率領下,西班牙和高盧騎兵迅速壓倒了羅馬右翼騎兵。擊潰敵人後,哈斯德魯巴爾馬不停蹄,從羅馬中軍背後繞過羅馬軍團主力,去支援右翼的努米底亞人。在迦太基騎兵的前後夾擊之下,羅馬軍團左翼很快就潰不成軍,落荒而逃……。

自恃強大無比的羅馬軍團中軍,依然毫不退縮地向前進攻。羅馬人首先接觸到的,是迦太基人中軍的凸出部位,這裡漢尼拔佈置的主要是戰鬥力薄弱的伊比利亞、高盧步兵。面對氣勢洶洶而來的羅馬軍團,實力羸弱的迦太基軍隊顯然無力抵抗,邊戰邊退。慢慢地,在羅馬人強勢進攻下,迦太基戰線由外凸的弓形變成了一條直線;羅馬軍團見敵人退卻,更加士氣高昂,繼續奮勇向前推進,迦太基戰線慢慢地又變成了內凹狀。越來越多的羅馬步兵向這個凹形中心湧入,擠作一團,行動越來越困難。

戰役臨近結束時態勢

這時,羅馬人終於感覺形勢有些不對。


原本部署在迦太基戰線兩邊的非洲重兵團突然行動起來,展開合圍,全力向中央壓迫收縮。在非洲重兵團強力進攻下,越來越多的羅馬士兵被推入了漢尼拔的陷阱。

就在這時,漢尼拔的殺手鐧也及時趕到——在擊潰羅馬軍團的騎兵後,哈斯德魯巴爾讓努米底亞人繼續追趕逃跑的羅馬騎兵,自己則率領騎兵趕回主戰場,完成對羅馬步兵的最後合圍。

對羅馬軍隊的屠殺

羅馬軍團的末日到了:“數以千計的羅馬士兵倒伏在地上,……遍地死屍,羅馬戰敗了。”戰場上每分鐘有六百士兵被殺,直到夜幕降臨,這場屠殺才結束。原本八萬多人的羅馬軍隊,最終只有一萬多成功逃脫;執政官保盧斯與八十名元老院成員也一同命喪戰場!

一場五萬對八萬的圍殲戰,就在漢尼拔的天才指揮下,令人不可思議地完美收場!


坎尼會戰之後,羅馬全國亂作一團,羅馬人士氣大受打擊。因為每一位羅馬人都有親人在坎尼會戰中陣亡,羅馬還為此設立了一個全國哀悼日。漢尼拔,從此成為羅馬人念念不忘的夢魘。甚至在羅馬徹底擊敗迦太基之後,仍然不肯放過他,對他長期追殺。為此,漢尼拔不得不離鄉背井,最終還是在羅馬逼迫之下,自殺而亡!

漢尼拔在敵我雙方虛實皆知、明道明槍的前提下,令人不可思議地設下了一個圈套,以五萬人成功地圍殲了八萬人,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欲雲談史論今

單純從戰術上來說吧。


關於這次作戰,對漢尼拔的評價已經很多,我們換個角度,從羅馬方面來評價。


瓦羅和保盧斯戰術上的組織能力太有限。坎尼之戰羅馬人的參戰兵力實在是太多,目前看來僅僅是戰兵超過8萬人就沒什麼懸念。

這些人集中在一片區區3~5公里正面寬度的戰場上,有效地運用這些兵力,超過瓦羅和保盧斯的能力了。


整個會戰期間,保盧斯和瓦羅都處在兩翼,對多達8萬人的中央大陣,這兩個人實際上沒能進行有效的戰術控制和基本的協調。整場會戰,根本稱不上是在瓦羅的統一指揮下進行的,而是在包括瓦羅本人在內的、4~6個其實算是平級的戰術指揮官,在試圖根據戰前定下的並不周密的計劃,依靠並不存在的默契進行無良好協同可言的戰鬥。


還有就是軍事思想的問題。如果是BC2~1世紀,一支典型的羅馬軍隊在戰場上經常性地面對騎兵數量、質量不足的問題,所以盧庫盧斯、西庇阿、愷撒、蘇拉這些人,會很有意識地試圖在側翼打開突破口,利用高效的預備隊運用,以及無馬鐙騎兵時代,騎兵陷入混戰時對步兵的乏力來做工作,利用己方步騎的合成作戰,優先擊潰對方充當拳頭力量的騎兵,反過來在自己的弱勢翼打破戰場平衡。


但在坎尼這個時間點上,羅馬人尚且沒有形成這種觀念。羅馬軍隊在騎兵上的弱勢是從BC3世紀才開始出現的,之前意大利半島範圍內的戰爭中,羅馬人本國以及外籍——尤其是坎帕尼亞人——提供的騎兵反過來使他們有騎兵優勢。


結果就導致許多戰術上看似完全缺乏常識的表現:

羅馬人沒有以輕步兵配屬給騎兵進行混合作戰的習慣,似乎也不習慣以小單位進行輪番的衝擊來壓制陣腳、逐漸摸索對方防線弱點,輕視騎兵的預備隊運用。在坎尼之戰,就以一種完全是輕佻和野蠻的騎兵部署形式體現出來,在明確騎兵數量和質量均不足以對抗對手的基礎上,有限的騎兵被用來單獨對付對方騎兵,完全無步兵支持。


唯一一個看起來和理智沾邊的部署,是羅馬人把較強的同盟騎兵放在傳統上說地位較低的左翼,把羅馬騎兵放在右翼——這情況和對抗皮洛士的赫拉克利亞會戰情況相似——因為羅馬人左翼的空間較為開闊,迦太基人也更可能在傳統的優勢翼,右翼,開展其主要的攻擊行動。但沒想到漢尼拔反常地把重點突破方向放在左翼,這裡地形更為狹窄,不利於展開兵力,漢尼拔虛虛實實,反過來在這裡組織主攻,達成了迅速的突破,只能說高下立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