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份,新麥剛熟,麥粒還是青嫩色的時候,河南洛陽孟津縣,都會流行吃一種特色美食叫做——碾饌。碾, 是一種把東西軋碎或壓平的器具,饌,食物的意思,碾饌就是用石碾把新小麥壓出來的一種食物,碾饌還有一種寫法,叫做攆轉,顧名思義,就是攆著石磨轉圈圈,做出來的食物。五月份,天氣漸熱,來一份碾饌,或用蒜汁調拌,或者直接烹炒一下,麥香宜人,口齒留香!圖為孟津縣朱家莊村村民朱佔浩在街邊賣碾饌。


每年5月份,新麥剛熟,麥粒還是青嫩色的時候,河南洛陽孟津縣,都會流行吃一種特色美食叫做——碾饌。碾, 是一種把東西軋碎或壓平的器具,饌,食物的意思,碾饌就是用石碾把新小麥壓出來的一種食物,碾饌還有一種寫法,叫做攆轉,顧名思義,就是攆著石磨轉圈圈,做出來的食物。五月份,天氣漸熱,來一份碾饌,或用蒜汁調拌,或者直接烹炒一下,麥香宜人,口齒留香!圖為孟津縣朱家莊村村民朱佔浩在街邊賣碾饌。

孟津人愛吃碾饌,一是,因為這種食物一年只能只有20多天的光景才能吃到,麥子太嫩了不行,太老了也不行,得五月份的新麥才最適合做碾饌。很多人,吃過一遍後,想在吃,就得等上一年。二是,吃碾饌甚至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六零後,七零後們在小的時候,沒有很多的零食可吃,碾饌就是大家最好的解饞之物,一年一次的吃碾饌,留在很多人記憶深處,吃一次碾饌就是回憶一次童年。三是,碾饌不貴,10元一斤,親民,自然受大家喜歡。

碾饌好吃,但是製作卻十分辛苦,首先,得選用剛剛飽滿的新麥做原材料,賣碾饌的朱師傅和妻子劉愛蓮得每天早上得三點左右起床,收割麥子。


到家後,妻子負責把麥子去皮,清洗,朱師傅得趕緊準備好石磨盤,早餐等外出販賣碾饌時需要的東西。朱師傅的妻子劉愛蓮,幹活時絲毫不亞於男子,割麥,脫粒,淘洗、水煮、炒香、晾乾、抽糠等工序,樣樣在行。

圖為剛剛脫粒的新麥,晶瑩翠滴,很是喜人,捧在手裡,聞一聞,清香撲鼻。裡面包含農民的汗水,也展示著豐收的喜悅!

脫粒好的麥粒,需要進一步揚灑,去除裡面的雜質。揚灑麥粒的工具叫什麼?哪位讀者能說出來?

篩選好的麥粒,需要用水煮熟,再放入大鐵鍋中進行炒香,翻轉的麥粒,在炙熱的鐵鍋中不斷散發出陣陣清香。

前面的程序走完後,拉著煮熟,炒香後的麥粒,朱師傅開始在縣城的街頭,現做現賣。碾饌走完所有的製作程序,需要5.6個小時,再加上在街頭製作的時間和精力的投入,真實的詮釋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

“賣一季的碾饌能賺多少錢啊!”作者問道。 “賺個辛苦錢,我們一大家有十畝地,在縣城有三個點賣碾饌,起早貪黑幹下來,能賣五萬塊吧!一畝地劃5000元”朱師傅笑著說。臉上充滿了滿足。關注頭條號“微言薄語”瞭解更多民間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