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北碚區天府鎮一個即將消失的小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盧作孚在這裡開辦了天府煤礦公司。到了80、90年代,天府鎮已經成為了北碚區、重慶市、乃至全國都聞名的煤炭之鄉,其經濟也達到了巔峰,天府鎮每天都是車水馬龍,熱鬧一時。圖為盧作孚先生修建的碉樓,以被列為文物保護,歲月雖在上面留下了斑駁的痕跡,但其昔日的壯觀猶然在目。


重慶市北碚區天府鎮一個即將消失的小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盧作孚在這裡開辦了天府煤礦公司。到了80、90年代,天府鎮已經成為了北碚區、重慶市、乃至全國都聞名的煤炭之鄉,其經濟也達到了巔峰,天府鎮每天都是車水馬龍,熱鬧一時。圖為盧作孚先生修建的碉樓,以被列為文物保護,歲月雖在上面留下了斑駁的痕跡,但其昔日的壯觀猶然在目。

經過幾十年的開採,天府地區的煤炭日漸枯竭,以煤炭行業為主的天府鎮也逐漸走向了沒落。2010年,重慶市政府根據國家對棚戶區改造的政策,將天府鎮列為採空區,選定新地址,給天府鎮人民建立了新家園,鎮上的居民多數已經搬往新家園。圖為搬遷後的天府鎮居民樓,早已人去樓空。

圖為搬遷後的樓層外,雜草叢生,已經沒有了昔日的熱鬧景象。

圖為搬遷後的樓層外,早已物是人非,唯有昔日的黃角樹依然屹立在此。

圖為雜草叢生的樓層,空空如也的房間,記錄著昔日的繁華。

圖為曾經人來人往的小巷,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走動了。

圖為人們曾經鍛鍊身體的健身器材,已經鏽跡斑斑,雜草叢生。

圖為天府鎮的標誌性地標—后豐湖,曾經是人們茶餘飯後休憩的地方,外來之人必參觀遊玩的景點,80、90年代,天府礦業公司每年都會在這裡舉行公開的娛樂活動。

圖為平靜的湖面,雖沒有往昔的人聲鼎沸,卻還有一種靜寂之美。

圖為后豐湖中央一個供人們納涼的亭子,石椅已經損壞。

圖為后豐湖旁的亭子,曾經也是人們聚集之地,石柱已經斑駁。

圖為曾經熱鬧的天府鎮后豐巖街道,現在已經非常冷清,門面也已關門搬遷。

圖為已經關閉的商業門面,依稀可見某某批發部的字樣。

圖為后豐巖的老年活動中心,已經關門裡面堆放著雜物。

圖為曾經的后豐巖網吧,外牆已經長滿了爬山虎。

圖為天府礦業公司創辦的天府子弟校,在上世紀這裡可是當地高等學府,專為礦業公司員工子女創辦,普通老百姓的子女是沒有入校名額的。

圖為天府子弟校教學樓,雖已荒廢,但可以看出在上世紀也是規模頗大的學府。

圖為天府幼兒園,現在還在運營中,主要是接納天府鎮還未搬遷的農民子女。

圖為隱居在天府鎮的香港導演餘積廉,他在天府鎮后豐巖中學外開了一家小麵館,很多人慕名前來拜訪。

圖為還未搬遷的農村人家,現在天府鎮后豐巖主要就是他們還在故土上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