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主要就是了解中國的一項傳統文化—秦腔。秦腔又稱亂彈。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流行於中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其中以陝西省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音。


今天,我們主要就是了解中國的一項傳統文化—秦腔。秦腔又稱亂彈。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流行於中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其中以陝西省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音。

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為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在二零零六年時,秦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秦腔的角色有“十三門二十八類”之說,各門角色都有獨特的風格和拿手戲,演唱時鬚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臉多角重唱,所以也叫做“唱亂彈”。 秦腔的臉譜講究莊重、大方、乾淨、生動和美觀。

秦腔的表演技藝質樸、樸實、粗獷、細膩、深刻、優美,以情動人,富有誇張性,生活氣息濃厚,程式嚴謹,技巧豐富。

秦腔所演的劇目數以萬計,傳統劇目大多出自民間文人之手,題材廣泛,內容紛繁,主要以反映歷史事件的悲劇、正劇居多。歷史劇多是取才於“列國”、“三國”、“楊家將”、“說岳”等劇中的英雄傳奇或悲劇故事,其中三國戲有108個,楊家將戲有85個。其他題材還有神話、民間故事和各種公案戲。

秦腔唱詞的結構是齊言體,常見的有七字句和十字句,也就是整齣戲詞如同一首七言無韻詩一樣排列。 秦腔所用的樂器,是分為文場所用和武場所用,共二十多種樂器,秦腔中最主要的樂器當然是板胡,其發音尖細清脆,最能體現秦腔板式變化的特色。

秦腔臉譜,作為中國最古老劇種之一的舞臺美術的有機組成部分,其譜繪製風格古典獨特,體系完整,與京劇臉譜、川劇臉譜並稱中國三大臉譜系統,且對國粹京劇臉譜的形成與發展影響深遠,而秦腔臉譜是最為古典的呢。

在國家日益重視傳統戲曲的今日,隸屬於西安秦腔劇院的兩個劇社先後招收了兩批年輕演員和樂隊人員。圖為,教練正指導學員手勢眼神的配合。

在陝西西安周至樓觀臺,戲曲演員們正表演精彩的秦腔大戲,吸引著十里八鄉民眾。在露天廣場上,大多都是老年人,或坐,或蹲,或站,人山人海的場面十分壯觀。

有人讚美秦腔是“繁音激楚,熱耳酸心,使人血氣為之動盪”,正是出於秦腔表演的特色,從而贏得廣大戲迷的讚譽。通過小編這麼認真的介紹《秦腔》,你是否也認真的簡單的瞭解到了一點點這其中意義呢?我們要一起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