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金城蘭州旅遊不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是一大遺憾,作為西北戲迷,到了中山橋而不去對面的金城關,更是一大遺憾。因為,在對面白塔山下的金城關坐落著一座全國建成最早、規模最大、內容豐富、體系完備的秦腔博物館。


到金城蘭州旅遊不看“黃河第一橋”中山橋是一大遺憾,作為西北戲迷,到了中山橋而不去對面的金城關,更是一大遺憾。因為,在對面白塔山下的金城關坐落著一座全國建成最早、規模最大、內容豐富、體系完備的秦腔博物館。

中國秦腔博物館位於蘭州市金城關文化風情區仿古建築群的二臺,陳展面積2000多平方米,共分序廳、演員篇、班社篇、音樂篇、劇目篇、舞美篇和觀演篇7座展廳。

舊時蘭州人觀看秦腔情景塑像。

中國秦腔博物館展出內容包括民國戲曲與秦腔,秦腔的音樂、藝術特點,秦腔的傳承及教育機構,班社與劇團,秦腔劇目,戲樓、戲園及現代劇場,秦腔名人等13個部分。

秦腔人物浮雕。

中國秦腔博物館徵集到了大量清代秦腔曲譜、秦腔臉譜以及許多頗具代表性的秦腔文物。中國秦腔博物館共收藏各個時期的秦腔劇本上千部,這些文物極大地豐富了秦腔博物館的陳展內容和歷史內涵。

秦腔歷史及實物展廳。

中國秦腔博物館力求從文化的源頭探求秦腔的藝術生命力,採用先進的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秦腔的形式與內涵,堪稱目前國內內容最為全面的地方戲曲專業博物館。

秦腔劇作家塑像。

利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結合中國傳統審美意識和文化,使古老的秦腔在傳統的魅力中展現現代元素是中國秦腔博物館的一個重要特色。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編印的秦腔劇本。

秦腔是流行於整個西北地區的古老劇種,堪稱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西北地區文化的標誌性符號。在源遠流長的秦腔史上,金城蘭州歷來是秦腔傳播的重要節點。

秦腔旦角化妝用的頭飾。

中國秦腔博物館以大文化視角,拒絕地域劃分,通過展示秦腔的發源、興盛、傳播過程,探討秦腔藝術的內涵和生命力。

秦腔演出用的道具。

中國秦腔博物館以大文化視角,拒絕地域劃分,通過展示秦腔的發源、興盛、傳播過程,探討秦腔藝術的內涵和生命力。

秦腔臉譜與頭飾道具展廳。

從歷史演變到劇本創作,從臉譜服飾到各個時期的名家名唱,中國秦腔博物館的策劃佈局及每一件展品,也都立足於大文化視角,可以說是集秦腔之大成。

秦腔演出後臺化妝展廳。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轉發;如果你喜歡旅遊、攝影、戲曲和傳統文化,請關注——行攝驛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