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駒去世後,BEYOND的音樂是進步了還是沒落了?真相有點殘酷

香港殿堂級搖滾樂隊BEYOND,就在90年代初達到巔峰的時候,樂隊靈魂人物、主唱黃家駒溘然長逝,給樂隊的發展帶來了致命的打擊。

家駒去世後,BEYOND的音樂是進步了還是沒落了?真相有點殘酷

幸而,家駒去世後,其餘三子還是挺過來了,他們沒有找新主唱,而是以三人的陣容繼續家駒未完的音樂理想。

家駒去世後,BEYOND的音樂是進步了還是沒落了?真相有點殘酷

BEYOND四子時期經歷了10年,留下了許多經典作品,至今廣為傳唱;三子時期經歷了12年,也留下了不少有代表性的作品。那麼問題來了,三子時期的音樂,相比四子時期,是進步了,還是沒落了?

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是,沒落了。他們認為,三子的音樂才華與家駒沒得比,天才家駒走了,BEYOND再也沒有好聽的歌了。你看現在我們每天聽到的,不還是家駒的那些作品嗎?

家駒去世後,BEYOND的音樂是進步了還是沒落了?真相有點殘酷

而另一部分人卻認為,三子時期的音樂進步了。他們從更專業的角度去分析,認為家駒時期的作品雖然膾炙人口,但過於流行化,而三子時期的作品更有想法和特點,更具音樂性,這才是他們真正想做的音樂,也是家駒生前的夢想。

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碰撞,其實代表的就是兩個群體的意見,一個群體是“駒迷”,一個群體是“BEYOND樂迷”。但明顯“駒迷”的人數更多,代表著更大眾的意見;而“BEYOND樂迷”代表著更理性客觀的意見。

有意思的是,香港叱吒樂壇最佳組合獎的榜單上,家駒在世時的BEYOND一直是“千年老二”,而從96年開始,三子的BEYOND卻長期霸佔金獎位置。

說到這些,可能駒迷們不理解了,為什麼說三子時期的音樂性進步了?為什麼之前的“銀獎專業戶”離了家駒還能逆襲至金獎?難道三子的才華勝過家駒?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下這個問題。

家駒去世後,BEYOND的音樂是進步了還是沒落了?真相有點殘酷

這裡的進步當然不是指傳唱度,而是指一支搖滾樂隊的音樂態度。《長空》《抗戰二十年》《遙遠的Paradise》《活著便精彩》《Cryin'》《醒你》《舊曆》等等很多作品都是不錯的,有明顯的個性,最重要的是,那確實是他們想做的音樂,這跟之前家駒時期的音樂是不同的。家駒的音樂旋律好,節奏較慢,朗朗上口,很容易讓人一聽就會喜歡,但那不是他們真正想做的。

家駒去世後,BEYOND的音樂是進步了還是沒落了?真相有點殘酷

為什麼之前家駒不專心做自己想做的音樂,而要向市場妥協?

這個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說過,家駒一直以來的夢想都是做自己想做的音樂,出事前都說過,哪怕回香港做點純音樂也好。但迫於現實,為了讓樂隊生存和發展,家駒可謂委曲求全,創作了很多偏流行風格的作品,如《真的愛你》《大地》《喜歡你》《光輝歲月》……這些作品也確實推動樂隊一步步達到了相當的高度。

家駒去世後,BEYOND的音樂是進步了還是沒落了?真相有點殘酷

為什麼三子時期反而可以放開手腳做自己想做的音樂?

家駒離開後,三子不再一味向商業低頭,開始做自己想做的音樂,正是繼承了家駒的理想。說他們的音樂進步了,並不是說他們才華勝過家駒,只是他們調整了方向——反正家駒都不在了,咱們也不再委曲求全了,怎麼想就怎麼做,愛聽聽,不聽拉倒。(話說回來,真要勉強他們去寫一些家駒那樣的旋律,他們也未必寫得來,家駒的才華始終還是最厲害的。)

事實證明,三子做自己想做的音樂,不僅生存了下來,還得到了樂壇的肯定。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家駒不一開始就這樣做呢?

這是因為,此時的BEYOND已今非昔比。他們通過十年的努力,終於讓BEYOND這個名字刻入每個人的腦海。加上家駒的意外去世,更是在香港演藝圈引發一場地震——原來香港有一支這麼厲害的樂隊,有一位這麼偉大的音樂人。從此,提到BEYOND,每個人都不禁油然而生一股敬意。

在家駒光環的照耀下,知名度和關注度都不缺,再加上他們作品確實也有很多不錯的,所以在樂壇當然不會說混不下去。但如果時空轉換一下,如果在十年前樂隊一開始就按這樣子的路走的話,那你以為還有後來的BEYOND嗎?

家駒去世後,BEYOND的音樂是進步了還是沒落了?真相有點殘酷

可以這樣說:是家駒用他多年的努力,甚至生命,為BEYOND三子鋪平了道路。

這樣的真相,說來是不是有點殘酷?

所以,說三子時期的音樂性超越了四子時期,這不是對家駒的貶低,恰恰是一種最大的肯定。想必家駒在天堂也會欣慰,BEYOND終於不用再一味討好市場了,可以更自由地做自己的音樂了。

但家駒也會遺憾,後來三子之間的相容性越來越差,大家各自為政,沒有一個統領整體方向的靈魂人物,時間久了矛盾日益凸顯,最終難逃分道揚鑣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