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453年東羅馬帝國沒有滅亡,整個歐洲局勢會發生什麼變化?

Amber955

如果我們對1453年時的歐洲政治形勢有所瞭解的話,將不難得到這樣的結論:即使1453年東羅馬帝國沒有滅亡,整個歐洲局勢也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和奧斯曼帝國的西進都只是時間問題。

在此情況下,東羅馬要想避免滅亡的結局只有一種方法:在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防衛戰中獲勝。然而,考慮到雙方實力差距懸殊的狀況(包括外國傭兵在內的君士坦丁堡守軍不超過8000人,攻城的奧斯曼海陸軍總計約15萬人),東羅馬一方要想獲勝實屬不易。即使東羅馬帝國能夠僥倖擊退奧斯曼人對君士坦丁堡的進攻、甚至在防禦戰中擊殺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歐洲的局勢也不會有太大變化。對處於上升期的奧斯曼帝國來說,死一個蘇丹並無大礙、並不會影響它攻佔君士坦丁堡的既定目標。就算奧斯曼大軍戰敗撤退,缺少兵源和財源的東羅馬也難以從奧斯曼人手中收復任何領土:小亞細亞早已被奧斯曼牢牢控制,東南歐地區也已成為奧斯曼的勢力範圍、留有大量駐軍,對東羅馬已經形成完全包圍之勢,想要破局談何容易。

另外,鑑於此前數次救援行動的失敗(如1396年尼科波利斯十字軍,1444年瓦爾納十字軍)和宗教信仰上的差異,西歐各國將不會對東羅馬派出大規模援軍,只可能派出規模有限的小分隊進行援助,然而這不過是杯水車薪,小規模援助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東羅馬和奧斯曼的實力狀況。更重要的是,1450年代的歐洲各國也都處在混戰之中(英法百年戰爭、西班牙對抗摩爾人、神羅內部一盤散沙、波蘭和匈牙利國力大損)、尚且自顧不暇,更加不會關心東羅馬的存亡。因此,東地中海的形勢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因此,我們不妨按照對東羅馬帝國最有利的情況——贏得君士坦丁堡保衛戰的勝利、重創奧斯曼軍隊、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戰死進行假設。對奧斯曼的勝利無疑能大大鼓舞守軍士氣,西歐各國也可能乘勝給予東羅馬一定的軍事和經濟支持,稍微增強東羅馬軍隊的實力。但這場敗仗對奧斯曼的影響並不會特別大,穆罕默德二世戰死的最壞結果,無非是將拜占庭的滅亡再推遲十幾年而已。在東地中海政治局勢沒有根本變化的前提下,新的奧斯曼蘇丹成年後再次率軍圍城時,困守孤城的東羅馬帝國仍然毫無還手之力、最終難逃滅亡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