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洗澡對身體有害嗎?

德約科維奇Novak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便利增加了人們洗澡的頻率。人們往往認為每天洗澡是愛乾淨的表現,可是科學家們研究結果發現,

過於頻繁的洗澡往往事與願違。

1、過於頻繁的洗澡會導致皮膚表面本來就不多的皮脂丟失,導致皮膚乾燥,缺乏皮脂的保護,還可能導致皮炎。

2、有的人洗澡唯恐洗不乾淨,使勁搓洗,導致皮膚損傷,細菌、真菌乘虛而入,繼發皮膚感染。

3、研究發現,經常皮膚損傷,還有可能導致免疫紊亂,隨著可能帶來更大的危害,導致導致皮膚癌可能。

那麼如何把握洗澡的頻率?

一般情況下每 2-3天 洗澡 1 次, 炎熱的夏季或喜愛運動者可以每天洗澡。水溫以皮膚體溫為準, 夏季可低於體溫, 冬天略高於體溫。沐浴時間控制在 10 分鐘 左右。如每天洗澡, 每次 5 ~ 10分鐘即可完成。洗澡間隔時間長者可適當放寬沐浴時間, 但不宜超過20分鐘。

因此,一般情況下,建議每週2-3次洗澡,注意勿過度搓洗。使用中性清潔產品即可,洗完澡後塗抹身體乳或保溼霜保護皮膚。



風溼免疫科孟醫生

天天洗澡,是個好的衛生習慣。洗個澡再睡覺,從心裡就覺得舒服。

夏天到了,人體內分泌旺盛,新陳代謝的廢物及汗液,容易滋生細菌,一天不洗,就散發臭味,渾身難受。需要每天一到兩次洗澡,以清理身上的汙漬,保持肌體清潔。

夏天洗得勤,天天洗澡,不用搓香皂,沖沖就行。皮膚不是很油的話,間隔兩天時間,用一次香皂就可以了。

體質好的人,每天用冷水洗澡比較舒服。一般的人,水溫在35度左右就可以了,不可過高。

飢餓和飽腹時不可洗澡。

飢餓時洗澡,血糖偏低,能量不夠,易心慌,頭暈,可能造成虛脫。非洗不行的話,可喝袋純奶或喝杯能量飲料再洗澡。

吃飽後立即洗澡,會妨礙食物的消化吸收,引起腸胃病。心臟供血不足,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最好在飯後兩個小時以後再洗澡。

晚上,要臨睡覺前兩個小時洗澡,讓頭髮乾透再睡。不然,容易感冒,可能造成頭痛。

冬季,是皮膚病的高發期。冬季寒冷,皮膚乾燥,代謝慢,天天洗澡不好。老年人洗澡,每週洗一次即可。年輕人每週2到3次較合適。

洗澡時,不可用力揉搓。有的搓出了血絲,會破壞皮膚的角質層。表皮有一層脂質膜,表皮酸鹼度是平衡的,保護脂膜搓掉以後,皮膚表面酸鹼度失去了平衡,皮膚受到外界的刺激損害,更容易感冒,難以抵制流感病毒的侵襲。

冬季勤洗澡,容易造成皮膚瘙癢和過敏。

洗澡水要先熱,後溫涼沖洗,以刺激皮膚,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皮膚抗病能力。


木婉清vs霧霾清

正常皮膚表面有由皮脂腺、汗腺分泌物及脫落的上皮細胞形成的酸性保護膜以及角質層,只有0.1毫米厚,呈弱酸性,但它卻是阻止病菌和有害射線入侵人體的第一道防線。這層“死皮膚”更換速度緩慢,最快的也需要十多天。洗澡時如果用毛巾在肌膚上反覆用力搓擦,很容易損傷皮膚,使表皮角化層過多脫落,皮膚就會變得乾燥,甚至發生皮膚瘙癢,還會讓病菌和有害射線乘虛而入,使人易患毛囊炎、癤腫等多種皮膚


離仨歲

不好 對於皮膚不太好: 皮膚上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通過皮膚體內大量有毒物質和廢物排出,它還阻止了體外一些細菌病毒等不良因素對身體的侵害。

平常由於運動高溫,會出大量的汗,及時洗澡會感到輕鬆,但洗澡過勤對身體不利。原因是:人體皮膚表面寄生了大量有害和有益細菌,在達到生態平衡時人體是健康的,但要是打破這個平衡有害菌佔優勢,就會侵入人體對身體造成損害。

洗澡過勤,經常使用沐浴露或香皂等,容易破壞皮膚的酸鹼平衡從而打破了有害菌和有益菌的平衡。有關資料報道:洗澡過勤比正常洗澡人的皮膚病發病率高21.3%。_qO]5>,!xR)O 另外洗澡時不要用力搓洗,這樣除了損傷皮膚外還會破壞身體表面的免疫層(我們免疫老師語 還有一點是洗頭也不要過勤,頭皮分泌的某些油脂對頭髮起一定的滋養作用,需2~3天油脂才能分泌正常,如果洗頭過勤,會使頭髮乾澀,發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