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幾內亞是個怎樣的國家?

劉Free

赤道幾內亞位於中非西海岸。它由大陸和島嶼地區組成,面積達11,000平方公里。這個國家有著有趣的歷史和獨特的現狀。

我們將從以下8個方面,為你介紹這個國家:

1.它是聯合國成員中最小的非洲國家。

除了一些島國,沿海國家和赤道幾內亞以外,大多數非洲國家覆蓋的面積比較大。 1968年11月12日,這個國家成為聯合國的一員。同時,根據土地總面積,赤道幾內亞成為非洲最小的聯合國會員國。

2.它是非洲唯一一個將西班牙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

赤道幾內亞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分兩次進行:1778年至1810年和1844年至1968年。由於西班牙對該國的影響很大,西班牙語仍然是一種重要的語言。事實上,赤道幾內亞是非洲唯一一個以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大約67.6%的人口可以說西班牙語。西班牙語是用於公共行政和教育的語言。

3.人道主義問題嚴重。

此外,在這個國家,販運人口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婦女和兒童在強迫下進行勞動和性行業工作。虐待囚犯往往也是殘忍的,虐待包括毆打,酷刑,未經證實的監禁和不明原因的死亡。

為了減少這些侵犯人權的行為,奧比昂總統在赤道幾內亞禁止虐待和酷刑,併為黑海灘監獄改造項目出資,試圖在2007年實現設施現代化。

4.不到一百萬人居住在那裡。

根據預測估計,赤道幾內亞是10個人口少於100萬的非洲國家中的1個。 2015年該國預計人口僅為845,060人,但2015年人口普查結果聲稱超過120萬人住在這裡。這種相互矛盾的信息在政府不穩定的國家很常見。

5.現在,他們正在建設一個預計於2020年完成的新首都。

目前赤道幾內亞的首都是馬拉博,位於比奧科島的比科諾北部省,距離喀麥隆海岸僅25公里。這個城市人口超過187,000。這裡的經濟基於公共行政和漁業。

然而,這個國家的政府正在規劃一個新的首都。這個城市被稱為奧亞拉。奧亞拉將成為警察,軍事,總統,行政,政府和國會的新總部所在地。預計將佔地20,139英畝,包括幾座總統別墅和一座新的國會大廈。據估計,一旦完成,它將擁有大約20萬人口。

6.它是世界上唯一不在大陸擁有首都的國家。

其目前的首都馬拉博是世界上唯一不在一個國家大陸地區的首都。葡萄牙殖民者是第一個在這裡停留並試圖組織甘蔗產業的人。然後控制這個城市的英國人,用這個地區來對抗非洲奴隸貿易。

英國努力釋放奴隸,使其人口增長。這些被釋放的奴隸的許多後裔留在島上。這座建於1855年的城市在赤道幾內亞獲得獨立後保持其作為首都的重要地位。

7.它是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赤道幾內亞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之一。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317.69億美元,這使得它成為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與人口數量相比,該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調整後)為38,699美元。

但是,絕大多數居民生活在貧困之中。

這個國家的財富分佈不均勻。事實上,大多數居民生活在貧困之中,生活無法獲得清潔的飲用水。大約20%的兒童在5歲之前死亡,只有25%的新生兒接種了小兒麻痺症和麻疹疫苗(世界上最低的疫苗比例之一)。只有50%的兒童讀完小學,其中不到25%的上中學。

8.它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三大石油出口國。

作為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之一,赤道幾內亞依靠這種產品來保持其經濟。原油佔出口總額的69%,價值41億美元。其次是石油天然氣,佔出口總額的23%,價值13.9億美元。這些出口有助於該國保持42.8億美元的正貿易平衡,出口額為59.2億美元,進口額為16.4億美元。


王不宇在歐洲

赤道幾內亞(不發展國家)


赤道幾內亞的經濟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的出口產品是可可,其次為咖啡。該國長期以來被列入世界最不發展國家名單,但是1996年在赤道幾內亞領海內發現了大量石油資源,此後該國經濟快速增長,人均GDP已經超過2萬美元。但是,絕大多數石油收入被政府要員及執政集團掌握,因此該國國民總體經濟收入仍然處於不發展國家貧困狀態。





歷史

15世紀末,葡萄牙殖民者侵入幾內亞灣沿海地區和比奧科、科里斯科和安諾本等島。1778年西班牙殖民者佔領比奧科島,1843年佔領木尼河地區,1845建立殖民地。1959年被劃為西班牙的兩個海外省。1963年12月西班牙在赤道幾內亞舉行公民投票,通過“內部自治”法規。1964年1月實行獨立過渡政府,1968年10月12日宣告獨立,定名赤道幾內亞共和國。

地理環境

全國森林覆蓋率達80%。

外交


赤道幾內亞與西班牙關係

西班牙為赤幾原宗主國。1977年兩國斷交。1979年8月奧比昂執政後兩國復交。1993年兩國關係緊張,西中止了兩國官方機構的合作。1999年12月,西決定恢復對赤幾的官方援助。2004年3月6日,赤幾發生未遂政變後,政府指責西班牙與政變有染,兩國關係一度緊張,後趨於緩和。2006年1月,西宣佈撤銷對流亡在西的赤幾反對黨領袖塞韋羅的政治庇護。2010年以來兩國關係有明顯改善。

赤道幾內亞與法國關係

1985年赤幾加入法郎區,1997年正式宣佈法語為第二官方語言。

赤道幾內亞與美國關係

1976年兩國斷交。1979年奧比昂總統執政後復交。1993年,美在民主、人權方面公開批評赤幾政府,1994年美國將同赤幾的外交關係從大使級降為代辦級。1996年美關閉駐赤幾使館,2003年10月,美駐赤幾使館在關閉7年後重新開館。2010年以來由於雙方在石油領域的合作,兩國關係明顯改善。

赤道幾內亞與領國關係

經濟

1987年開始發展經濟。1991年開始開發石油後,經濟出現轉機。1996年提出以農業為基礎、石油為重點,促進木材加工工業發展的經濟政策。2007年提出了經濟發展規劃願景中在強化油氣產業發展的同時,全面啟動交通、通訊、電力和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優先發展農業、漁產品加工、旅遊和金融服務業,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

工業


1996年在赤道幾內亞領海內發現了大量石油資源,在2004年,赤道幾內亞已經成為黑非洲的第三大石油生產國,2010年以來石油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2002年建設了甲醇生產基地在首都馬拉博建成投產,該企業是非洲最大的甲醇生產廠,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3%。

農業


70%的全國勞動人口從事農業。糧食不能自給。主要糧食作物為木薯、芋頭、玉米。主要經濟作物為可可和咖啡。

對外貿易

生活日用品和生產資料均依賴進口,石油和木材為主要出口產品。

軍事(武裝人員)

2004年9月,赤幾海軍從以色列購買的巡邏艇交付啟用儀式在馬拉博老港口舉行。2005年8月,赤幾向以色列購買兩艘高性能海岸巡邏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