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防晒?對防晒產品有哪些建議?

dayu23

比“你胖了”更扎心的話是什麼?——應該就是“你又黑了”。

有調評測光防曬一項就測了230款防曬霜、104把遮陽傘、61款防曬衣等7個品類,用真實數據和科學依據依據告訴你怎麼有效地防曬!

只願你看完這篇學會防曬,用對方法,永遠都是水靈白嫩的小仙女!

關於有調評測

簡單地講,我們是一群認真對待生活的人,以科學評測為手段,從琳琅滿目的商品中挑出最適合你我TA購買的那一款。

鄭重聲明:
有調評測的所有大規模、多產品對比評測報告,都為獨立製作,沒有與任何品牌、商家合作,致力於客觀、中立地解決大家買買買路上的困惑。

防曬在防什麼?

防曬小白先來了解一下你是怎麼被曬黑曬傷的。

大家都知道防曬防的是紫外線,但紫外線又是什麼呢?

紫外線是不可見光(也就是肉眼看不見),分為UVA、UVB和UVC,UVC比較脆弱,無法到達地表。

因此我們要防的就是紫外線UVA和UVB。

它們各自的危害:UVA直達肌膚深層,把人曬黑,嚴重的會造成深層DNA損傷;UVB在皮膚表層作孽,把肌膚曬傷。

所以,UVA和UVB都要防,才能保你年輕白嫩啊。

首先:如何挑選防曬霜?

防曬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防曬霜。但是,有調不推薦把防曬霜作為單一甚至主要防曬手段。具體原因我們後文中會講到,現在先讓我們一起看看防曬霜。

上面說了UVA和UVB,那你知道怎麼挑防曬霜,才能防住UVA和UVB?

而對於UVA呢,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評判標準,認為只有PA+++才有用是不對的!

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又是怎麼回事?

不論是物理防曬還是化學防曬,都能很好地達到防禦紫外線的作用。但在使用感上有較大差別:

  • 純物理防曬使用時比較粘膩,泛白嚴重,但因為刺激性小,非常適合敏感肌使用。
  • 純化學防曬使用感清爽,但容易造成皮膚過敏。
  • 物理化學結合防曬通常在使用感上平衡得比較好,目前市面上也是這種防曬霜居多。

那麼到底哪款防曬霜好?

告訴小仙女們一句話:沒有誰好,只有誰更適合自己。不同膚質。不同的防曬場景需求都又不同的防曬霜適合。

有調防曬霜評測實測230款防曬霜,每一款我們都有科學數據,有妹子真人上臉使用。在這裡先推薦幾個,想要更詳細、更有對應性的推薦就去有調App看我們的防曬霜評測吧

面部防曬霜:日常通勤推薦

這類防曬霜適合日常短時使用,應付早上上班路上的陽光足夠,而且不用單獨卸妝,洗面奶就能清洗乾淨。全天在外面浪的就不適合用這類啦。

  • 適合全膚質

理膚泉每日防曬隔離乳 ¥254起

薇諾娜清透防曬霜 ¥109起

面部防曬霜:戶外防水推薦

汗多星人塗防曬霜總是很苦惱對不對?一出汗就能看見融化的白色液體順著皮膚流下去,皮膚就赤裸裸的直面太陽了。所以為應對戶外的嚴酷環境,我們必須挑選防水效果厲害的防曬霜。

  • 適合全膚質

acseine/雅倩美敏感肌柔和保溼防曬 ¥227

LaMer海藍之謎清透防曬霜修護隔離乳 ¥680起

碧歐泉驕陽活力高倍防曬霜 ¥268

更詳細的推薦理由,還有適合油性、乾性皮膚的面部防曬霜,適合全膚質、油性、乾性皮膚的戶外防曬霜,以及男性防曬霜,全都在有調App哦,還不快去看!

如何更有效更正確的使用防曬霜?

這次,有調帶大家一起揭露關於防曬霜的真相。

Q:去年的防曬霜,今年還能用嗎?

A:廣告商和“達人”都告訴我們不能用了,但是賣貨和接廣告的說的話能信?

我們用事實證明,去年的防曬,今年照樣用!

我們於2016年6月購買並開封使用了以上9款防曬霜,2017年4月購買了同款防曬霜。使用相同的方法和標準測量了兩批防曬霜的即時防曬能力。根據數據結果,防曬能力變化不明顯。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儲存條件是陰涼避光處

如果你覺得去年的防曬今年用,心裡還是有點彆扭,那也有招兒:塗身體~什麼腳脖子、膝蓋、胳膊肘,這些不太敏感的地方最適合了。


Q:在屋裡待著還用塗防曬霜嗎?電腦屏幕也能把我曬黑嗎?

A:嘖嘖嘖,一看這又是聽了廣告商和“達人”的忽悠了,在督促你花錢的路上,他們變著法兒的吹啊。

答案很簡單,我們拿儀器實際測一測就知道了。

▲電腦屏幕紫外線數值為0

看見儀器屏幕上顯示的0你們就放心了吧。

這又是什麼情況??說好的0呢??你沒看錯,窗戶玻璃對UVA的過濾不是100%的,坐在窗邊的妹子不重視防曬,常年累月下來比閨蜜黑兩度,自拍的時候拿什麼贏?!

根據實際測試得知,距離窗邊4m外,紫外線UVA才降至0。因此長時間待在距窗邊4m之內的範圍內,也需要注意防曬。

  • 鑑於窗邊紫外線強度數值較低,補塗起來又不方便,建議塗抹持久防曬力比較強的防曬霜。

Q:我的粉底液、隔離霜都是帶防曬值的,一定不用再單獨塗防曬霜了吧?

A:當然不是啦!寶寶你太天真了。

細心的寶寶已經看到我們的評測中有“隔離乳”的身影,我們是考慮到了這個實際問題,對一些非常火的隔離乳進行了評測。

根據評測數據的結果,有防曬功能的隔離乳大部分能達到所宣稱的防曬能力,但前提是按照足量塗抹

▲面部需要1元硬幣大小(1g左右)

而通常我們使用隔離霜的量遠遠達不到一元硬幣的大小

解決辦法
對於有防護UVA和UVB功能的隔離乳:
  • 潤色能力一般的,按照防曬霜用量使用即可,可以省去塗抹防曬霜的步驟。
  • 潤色能力極佳的,使用過多會變成日本藝伎,我們為了使妝面漂亮、自然,一般用量都很少。那這種就需要單獨塗抹防曬霜打底。

Q:化妝了不方便卸,有什麼辦法可以補塗防曬?

A:有人會說“用噴霧呀~”大錯特錯!是娜扎教你的嗎?認真的說,你應該漲漲姿勢了。

▲娜扎的錯誤示範

讓我們先明確一個概念:所謂的2小時補塗一次防曬霜,指的是持續在室外的陽光下。

1.正常上班族在室外曬的時間較短,其實可以不用補塗;當然防曬霜也有可能被無意中蹭掉,那麼在白天下班出門前補塗一次就好。

2.在室外活動並且帶妝的妹子,請優先選擇持久防曬能力強的純物理防曬產品,不飆汗戲水的情況下,這類防曬霜也不需要補塗。

3.那我出汗了,而且不確定防曬霜有沒有被蹭掉,有什麼穩妥的方法嗎?——有請防曬粉出場。

防曬粉基本都是含有物理防曬的產品,有效成分是氧化鋅和二氧化鈦。質地是粉狀的,所以用刷子或者粉餅直接撲在臉上即可,完全不會破壞原有的美美妝容。

但它也有弊端,粉質顆粒比較大,並且控油能力太強,幹皮可能會感覺不適。

最後我們看一下為什麼不能用防曬噴霧補塗?

▲中文、英文、日文使用說明

這些面部防曬噴霧的瓶身都提示了噴霧不可以直接噴臉

,正確方法是噴在手上,用手塗抹。

噴霧類防曬霜產品幾乎都是純化學防曬,直接噴於臉部,有吸入風險,並且其成分對身體的影響目前還不清楚,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在研究其安全性,暫不能排除危害

因此從健康角度來說我們不建議直接噴臉,噴身體時也要屏住呼吸,並且儘量在寬敞通風的環境進行。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使用量無法掌握。塗抹型防曬霜塗臉的用量一般用一枚硬幣大小來衡量,噴霧的用量無法衡量,你並不知道自己用了多少,也不知道是否塗均勻了。


為啥不推薦把防曬霜作為單一防曬手段?

很遺憾

,塗抹了防曬霜也不能100%阻擋紫外線

首先,並不是每一種防曬劑對紫外線的阻擋都是全波段的,比如常見的物理防曬劑二氧化鈦,只能阻擋UVB和部分UVA(阻擋波段250-340nm),需要配合其它防曬劑才能做到阻擋全波段。

市面上像加州寶寶等一些美系品牌的兒童防曬霜,常常只使用二氧化鈦,那麼漏過去的那部分波段紫外線仍然會把你曬黑。

另外,就算你使用了超級廣譜、全波段防禦的防曬霜,能阻擋所有紫外波長,你也無法保證能把足量防曬霜均勻覆蓋住每一寸肌膚,暴露在外的肌膚如果沒有得到有效防護,還是會被曬黑的。

因此我們建議在使用防曬霜的同時,一定要配合遮陽傘、遮陽帽、防曬衣等其他防護措施。具體怎麼做,推薦這三步:

  • 防曬首先要躲避。應避免在上午9點至下午5點之間暴露於陽光下,因為這段時間內的紫外線照射強度最大。
  • 其次是遮蔽。在戶外時儘量尋覓陰涼處,並配合防曬衣、防曬帽、遮陽傘等物品遮擋紫外線。
  • 最後才是防曬霜
當然,防曬衣、防曬帽、遮陽傘等,甚至防曬口罩,有調都測了。想知道哪款靠譜?那就來有調看啊~

有的小仙女就會問了,打傘還需要塗防曬嗎?

需要。

用Knirps遮陽傘可以擋掉99.79%的直射紫外線,但是由於周圍環境的反射,依然有約20%的紫外線通過反射照射到人體。

即使使用了防曬能力非常厲害的遮陽傘,也仍然需要在面部、頸部及其他暴露在外的部位進行防護。

遮陽傘只能遮擋來自某一方向的紫外線,比如直立撐傘時,只能防護來自頭頂上方的紫外線,而無法阻擋周圍物體反射而來的紫外線。

所以,除了塗防曬霜、打傘,防曬你還更應該注意這些:

  • 陰、雨天也需要防曬。

根據我們的實測,陰雨天時12點-14點的紫外線強度能夠達到1500μW/cm²以上,而通常1000μW/cm²以上就建議採取防曬措施出門了。

另外預報陰天時也經常有突然轉晴的情況,這樣也需要提前做好防曬準備。

  • 經常美甲也需要防曬。

▲圖為做美甲時使用的光療燈

妹子們非常喜歡的光療甲,原理就是使用紫外線UVA對甲油膠進行固化。

美甲時那個發光的小機器裡面就會發出UVA,雖然每一次照射的時間很短(2-3分鐘),但是每次美甲至少要塗抹三層,每塗完一層就要進行照射,不僅照在指甲上,也照著手背的肌膚。

對於喜愛美甲的人,這樣日積月累的照射可能對皮膚產生影響,比如手背出現曬斑(曬斑也是紫外線傷害的一種體現)。

所以做光療甲也需要對雙手進行防護哦,給自己的手塗抹上防曬霜再進行美甲吧。


  • 痘痘肌也非常需要防曬。

無論是哪種膚質,都需要注意防曬,痘痘嚴重時可以採用硬防曬的方法,也可以使用純物理防曬成分的防曬霜。

物理防曬中的氧化鋅具有一定抗菌和抗炎的作用,對痘痘肌反而有益


  • 穿著衣服的地方還需要防曬嗎?

衣料也是可以阻隔紫外線的,但是能力跟衣服的材質和顏色有關。

當前環境紫外線強度為5544μW/cm²,我們測試了有調“喜歡就買”T-恤黑色款和白色款。

▲黑色款過濾紫外線99%以上。

▲白色款過濾紫外線97%以上。

▲實測小姐姐的雪紡上衣和鏤空罩衫,過濾能力在70%-85%,不如棉T-恤。

經過實測,深色紡織密實的布料能阻隔99%以上的紫外線,顏色越淺過濾效果越弱,要穿個薄紗就需要配合防曬霜了。


這次有調就先回答這麼多內容,是不是乾貨滿滿啊?但是很抱歉,有調App的內容更豐富……


有調APP


  • 首先不要覺得防曬只是防曬霜的事情。打傘、注意穿衣、戴帽、墨鏡,都很重要,一頂寬帽沿的帽子可以比防曬霜給力。外出的時間也儘量選在早上和傍晚,每一天中這兩個時段的紫外線是最不強烈的。
  • 減輕皮膚負擔,選擇防曬指數合適的防曬產品霜,而不是盲目使用高SPF值的防曬霜。上下班、學生,沒有在強烈的日光下長時間活動,SPF15左右已經足夠,以清爽、輕薄為佳,如果不需要卸妝,那就最好了。但是PA值最好是+++。防曬霜的使用量不足會嚴重影響防曬效果,因此本文在默認情況下,都指的是使用量足夠的情況下。如果你的使用量不足,那就選擇更高指數的防曬產品。
  • 在強烈的日光下活動,比如海灘、登山、室外體育課等,應當高指數防曬霜,由於要出汗,所以最好使用防水型防曬霜,這些防曬霜比較油膩,中途還需要補塗。當然,打傘穿衣戴帽子等硬防曬更加重要。
  • 皮膚偏敏感、有炎症的建議少除防曬霜,若萬一要塗,應儘可能選擇物理防曬產品。物理防曬產品已經可以不象過去那樣油膩、厚重、塗在臉上死白死白的了。化學防曬劑在皮膚屏障受損的情況下滲入皮膚,可能會引發不良後果,某些化學防曬劑可能引發光敏、過敏,例如二苯酮類。
  • 物理防曬成分最常見的是二氧化鈦和氧化鋅,氧化鋅對皮炎有改善作用。如今兩者都有納米級細度,貼膚性和透明度也很好。不必擔心二氧化鈦和氧化鋅的安全性問題,已有研究證實氧化鋅不會轉移至真皮層,而二氧化鈦也只是作為粉體被吸入肺後對人體才有危害,在防曬霜中是安全的。
  • 肌膚有痘痘、痘印、潮紅、傷痕,應該避免室外活動,防止紫外線進一步刺激和惡化炎症區域。塗防曬,可能會刺激皮膚,不塗,紫外線會傷害,所以最好是不接觸紫外線(儘量做)。
  • 在辦公環境下,日光燈和電腦屏幕造成的紫外線輻射不足為懼,不要因此而在室內使用拼命塗防曬、隔離,加重皮膚負擔。@白雲背後的藍 提供的研究資料表明8小時日光燈的UV照射僅相當於曬太陽一分鐘而已。我本人測試了各種室內光源的UVA數據,都低至可以忽略的地步。
  • 上班族和其他非戶外工作者,陰天和多雲天仍需要防曬,而雨天則不需要使用防曬霜(已驗證數據,一方面是因為雨天UV輻射確實很低,二是雨天會打傘,可提供足夠防護)。冬季仍然需要注意防曬,因為冬天的紫外輻射強度雖然比夏季弱,但仍然有相當的殺傷力。
  • 如果你坐在窗邊,並且太陽有直射或天空光線散射進入,是需要塗防曬霜的,玻璃能阻擋UVB,但不能大量阻止UVA,後者是造成皮膚老化的最大因素。巧用百葉窗也是個好辦法(把光線經百葉窗反射至天花板,再照下來)。若沒有直射且有一定安全距離(建議1.5m以上)。
  • 陽光還是很重要的,缺乏陽光會導致維生素D合成減少、缺乏,而維生素D對鈣的吸收特別重要,缺乏它會導致缺鈣,不接觸陽光與抑鬱、近視有關。所以,防曬也不要矯枉過正,以足夠、不傷害皮膚為度。接觸陽光的方式可以靈活:可以選擇陽光不那麼強烈的時段;可以把面部作以良好防護,讓身上的皮膚負責維生素D的合成;可以戴著防曬墨鏡、帽子外出,接觸了自然舒暢了心情,也避免了陽光傷害。說到這裡,要提一下,不要把寶寶放在玻璃窗內曬以合成VD,因為促使VD合成的是UVB,而能透過玻璃的是UVA,所以這麼做,只能把寶寶曬黑曬老。

重慶創建食品安全城市

為什麼用使用防曬霜?

陽光中的紫外線分為長波、中波和短波三種。其中,長波紫外線會導致皮膚變黑及光老化,中波紫外線會導致皮膚變紅、變黑。如果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過多,還會損害皮膚,輕的能使皮膚出現紅斑、灼痛,嚴重的會出現水腫、水皰甚至導致褐斑、雀斑惡化,誘發基底皮膚癌、黑色素瘤等皮膚癌,並加重紅斑狼瘡、白癜風等疾病。使用防曬霜,則可以阻隔與吸收紫外線,減少傷害,從而更好地保護我們的皮膚,特別是在夏季的“暴曬”模式下。

只有夏天才使用防曬品嗎?

紫外線的自然界來源主要是日光,一年四季,紫外線都存在。我們要根據季節的變化,選擇合適的防曬霜。如果只是在日光下短時間或偶爾暴曬,並不會對皮膚造成較大影響,皮膚變紅、變黑或者脫屑等,都是正常反應。但是,如果長時間不採取防護措施,肌膚可能會出現色素斑、光老化、皺紋增加等。

一天只塗一次防曬品可以嗎?

有些防曬產品中的成分有光敏性,暴曬一段時間後,其防曬效果會降低;也有不少防曬產品,由於汗水稀釋等原因,防曬效果也會越來越弱,往往只能維持幾個小時。最好是每隔2~3小時就補擦一次。

防曬產品系數是不是越高越好?

防曬產品系數包括SPF、PA或PFA。其中,SPF指的是防曬指數,其數值的大小,反映防曬產品對中波紫外線防護時間的長短(曬紅);PA或PFA,表示防曬產品對長波紫外線的防護效果(曬黑),“+”號越多,表示防禦能力越強。不過,防曬產品系數並不是越高越好。因為防曬霜的防曬係數越高,也就意味著添加了越多的防曬劑,對肌膚的刺激也就越大。所以,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選擇。

沒用完的防曬品可以隔年再用嗎?

已經開封還沒有用完的防曬品,長期存放後防曬效果會降低,而且容易變質,如果繼續使用,容易導致皮膚問題。建議大家每年更換防曬霜。

使用防曬品後可以不卸妝嗎?

長期使用防曬品而不卸妝,容易導致毛孔阻塞、肌膚粗糙、長痘痘等。如果用的是防水型防曬品,就更應該用專業的卸妝產品了。

嬰幼兒需要使用防曬品嗎?

嬰幼兒的皮膚比成人的皮膚薄且發育不完善,抵禦紫外線的能力弱,更容易曬傷。對於嬰兒,應更多地讓其待在樹蔭下、遮陽傘下或者帶篷的小推車裡;如果是在太陽下,可在小範圍的皮膚表面(如臉和脖子)塗抹少量的防曬品;對於兒童,如果戶外活動的時間較長,則可以使用一些物理性防曬品。

如何選擇合適的防曬品?

一般來說,日常的防曬,我們可選用SPF10~SPF15的防曬品,在外出前20分鐘左右塗抹均勻,每隔2~3小時補擦一次;戶外運動的防曬,可選擇SPF30~50 PA+++的防曬品,每隔2~3小時補擦一次。如果是游泳(包括水邊作業)的話,可選擇防水型防曬品,每隔1~2小時補擦一次。如果是在高原、海邊、沙灘等地活動的話,建議選用SPF50 PA+++防曬品,每隔2~3小時補擦一次。


中國藥聞

最好的減少紫外線傷害的方法是——不曬!其次是少曬,儘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長時間在陽光下的活動,特別是盛夏紫外線高峰的季節更應該減少正午外出等。

最有效的防曬其實是物理遮擋,沒有任何一款防曬霜能和長袖衣物,太陽傘,太陽帽,太陽鏡的防護效果相比,能選擇物理遮擋方式去防曬的時候,儘可能選擇物理遮擋的方式。

塗抹防曬產品其實是有效防曬的最後一個選項。

優先選擇廣譜長效穩定的防曬產品,這需要一定的知識才能判斷,通常口碑較好的資生堂Anessa,資生堂豔陽夏,理膚泉,巴黎歐萊雅,蘭蔻等品牌都有不錯的產品可以選擇,其它包括意大利的BioNike,西班牙的ISDIN,英國的Boots等也能選到不錯的產品。

不管什麼品牌的產品,用夠量很重要,一般建議每次使用1.2-1.5ml塗抹全臉帶耳朵,嚴格意義上說,露在陽光下的部位都需要塗抹防曬產品來保護,比如頸部,手背等,夏天還可能包括手臂和腿,陽曬產品一定要大量使用,連續在戶外活動,建議每隔一個小時補擦一次。如果是在海里嬉水,每次從海里回到岸上應該被擦一次。

防曬產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就好,日常上下班選擇SPF20~30/PA+++~PA++++的產品,不必太防水防汗的產品,如果去海邊,則建議選擇SPF50+/PA++++的產品,而且需要防水防汗型產品,如果是夏天出汗較多,也建議選擇更加防水防汗的產品。

如果是耐受性好的皮膚,在保證產品防護力且正規品牌的前提下,什麼防曬用著舒服就用什麼,如果是敏感性皮膚,優先選擇純物理防曬的產品。


-RoX-

紫外線和日光燈都會對肌膚造成傷害,因此,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室外,防曬都應該是隨時隨地不可少的功課。

全年都可以使用PA++以上,SPF30或以上的防曬品。SPF1代表對抗UVB15分鐘,以此類推,SPF30可以對抗紫外線7小時左右,SPF50可以對抗紫外線12小時左右。PA數值則代表對抗UVA,+表示強,++表示較強,+++最強。在中國,因為有相關部門的規定,SPF值最高只能標註到30,所以在選擇產品的時候,除了看指數之外,注意PA後面的+值會更直觀。

曬黑、曬傷是由於紫外線中的UVB(中波)和UVA(長波)造成的皮膚老化。UVB主要作用於表皮,能直接造成皮膚曬傷,所以人們比較容易感受和關注到它;但UVA在紫外線中的含量高達95%,它給皮膚帶來的傷害卻因為不直觀而往往被人忽略,除了作用於表皮層之外,還有20%到30%的UVA可以到達真皮的深層,對肌膚造成根本性的傷害。所以,防曬必須把紫外線中的UVA和UVB放到同樣重要的位置對待。

防曬產品需要補塗的主要原因除了擔心防曬成分會失效,更是因為防曬品使用後會因為很多內在或外在因素流失,比如流汗、衣物摩擦或是游泳等活動,補塗的頻率是要看情形而定並沒有絕對的數值。如果環境悶熱流汗多,又是在戶外活動的狀況下,可能不到1小時就要補塗一次;如果是處於沒有陽光曝曬的室內清涼環境,5-6小時補充一次即可。

室內防曬,最好選擇含有添加了二氧化鈦或者氧化鋅成分的產品,這兩種物理防曬產品中起作用的物質,不但能對抗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對防可見光也是有不錯的效果的。室外防曬最重要的就是“補防曬”,先計算好防曬霜的保護時間,在防曬霜快要失去時效的時候趕緊再補擦上一些才能最有效地防止太陽光的侵襲。

1、在味道上可以選一些自然香的,平平涼快的為好,夏天可以選清涼薄荷味道的,基本上沒有太濃郁的香味的也是比較好的。

2、當然要撐傘,不是擦了防曬霜就像穿了層萬能衣一樣就不會黑了,你撐把傘和在陽光下曬是完全不同的。打傘、穿長袖長褲、戴遮陽帽或太陽鏡還是很必要的。

3、先用化妝水浸溼化妝棉擦一下臉(多擦幾次),既做了清潔又補了水。最好擦完後用噴霧噴一下臉拍打至吸收,更加補水保溼,只有補水好了防曬霜才能更好吸收,然後擦點乳液或面霜,起到鎖水保溼的作用,然後上隔離霜。如果不擦隔離,防曬基本沒用,最後上防曬霜。建議出門前半小時擦好防曬霜。

4、使用量要足夠。通常防曬霜在皮膚上塗抹量為每平方釐米2毫克時,才能達到應有的防曬效果。且SPF值不能累加,塗兩層SPF10的防曬霜,都只有一層SPF10的保護效果。不要混合使用不同品牌的防曬霜,混合使用會增加皮膚過敏的可能性。

5、各個品牌防曬霜的成分是不一致的,如果混用,可能造成成分相互干擾或相互排斥,降低了防曬功效,甚至引起皮膚過敏。

6、選擇全面有效的防曬用品,除了SPF指數,更要注重PA指數。PA值是一種標示防曬品對UVA光防禦能力的標準。它主要分為三級,+、++、+++。+號越多表示防禦能力越強。表示塗了該種防曬品後,皮膚抵抗曬黑的能力分別提高了2—4倍、4—8倍以及8倍以上。對於黃種人來說,++以上是比較好的選擇。

7、防曬霜的使用方法是往下塗,因為臉上的汗毛是往下長的所以要順著它的生長方向抹。在使用劑量上,每次至少要有1-2ML,才能達到最佳的隔離的效果。

8、防曬指數是不能累加的。如果你同時選用了不同防曬指數的防曬品,防曬指數取決於其中最高的那一款。比如使用了SPF15的面霜和SPF20的粉底,你的防曬保護即是SPF20。

9、SPF是8表示防曬120分鐘,即2個小時,SPF是15防曬225分鐘,即3.75個小時。SPF是25防曬375分鐘,即6.25個小時。看上去好象滿長時間不用補塗的,但是個人認為,因為夏天出汗多,汗水等容易侵蝕防曬霜,影響效果,所以還是不要間隔那麼長時間,覺得身上被曬紅曬燙了就要補一下。


冠縣食事藥聞


根據波長的不同,紫外線分成三種:


UVA:它有很強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長波紫外線UVA有超過98%能穿透臭氧層和雲層到達地球表面。UVA可以直達肌膚的真皮層,破壞彈性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將我們的皮膚曬黑曬老,產生皺紋、並且造成鬆弛。


UVB:中波紫外線,中等穿透力,日光中含有的UVB大部分被臭氧層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達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後會特別強烈,它可到達真皮層,導致皮膚日光灼傷,紅斑、曬黑等現象。


UVC:短波滅菌紫外線。它的穿透能力最弱,但對人體的傷害很大,短時間照射即可灼傷皮膚,長期或高強度照射還會造成皮膚癌,不過幸好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線幾乎被臭氧層完全吸收了,所以防曬產品防的都是UVA和UVB這兩種紫外線。


這裡特別強調一下防曬應該是一年四季都必須要進行的。夏季感覺太陽特別大,陽光特別刺眼,只是相比秋冬季UVB更加強烈而已,而UVA對我們的傷害是365天從不間斷的,無論是晴天、陰天還是雨天。陰天如果有霧霾,霧霾中的汙染物(比如多環芳烴等)還可能與UVA結合生成活躍的自由基侵害皮膚。




那麼防曬在包裝上標註的SPF和PA值又是怎麼回事嚕?已經瞭解的也不妨複習看看。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能表示出皮膚對陽光中的UVB段的紫外線的耐受力提高多少倍。一般人沒有任何防備地站在陽光下面暴曬,根據皮膚本身抵抗力的不同,一般都是15~25鍾皮膚開始出現紅斑。比如你曬了15分鐘就開始出現紅斑,而塗了SPF50的防曬霜,你在日曬下的安全時間就是15×50=750分鐘左右,以此類推。


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以“+”表示產品防禦UVA能力。PA+表示可以延緩肌膚曬黑時間2-4倍,PA++表示可以延緩4-8倍的時間,PA+++表示可以延緩8倍以上,現在日系很多都做到了PA++++防護程度,延緩UVA傷害達到12倍以上的效果。


此外,很多歐美的產品以PPD(Persistant Pigment Darkening)表示對UVA的防護能力。歐洲委員會也對防曬防禦標示有了最新更精準的標示算法。對應亞洲常用的防曬指數PA,互相的換算是:PA+=PDD2-3,表示對UVA有防護作用;PA++=PDD4-7,表示對UVA有較好的防護作用;PA+++=PDD8,表示對UVA有很好的防護作用。如果沒有標註PPD,歐美系的防曬也大多會標註Broad Spectrum的字樣。




那麼十萬個為什麼就來了:


Q1:防曬需要專門卸妝嗎?

近年的絕大多數防曬產品是不需要專門卸的,特定產品是否需要卸妝在包裝上一般會說明,不清楚的也可以諮詢產品售後。即使是安耐曬金瓶這樣的超強防水產品,也只是防水而不防表面活性劑,只要潔面產品的清潔力沒有特別弱,一般都是可以卸掉的,不必擔心。卸乾淨防曬的標準是看臉上的水是否成股自然地流下,如果臉上還有一顆一顆單獨的水珠,說明防曬的防水膜還沒有被破壞掉,那就是沒洗乾淨。


這裡推薦各大美妝博主都安利的【溫水毛巾卸妝法】,大家不妨一試。




1、將臉用溫水打溼,用【毛巾】【細紗布】【嬰兒紙巾】等將臉上水分稍微吸乾;


2、選擇無泡或者低泡的潔面產品,擦滿全臉輕柔抹勻打圈;


3、將【毛巾】【細紗布】【嬰兒紙巾】用溫水浸溼,擰乾到三分之一的程度;


4、將毛巾敷在臉上幾秒,然後用最小阻力輕輕擦拭掉面部的清潔產品;


5、再用大量溫水沖洗臉部,用擰乾的【毛巾】【細紗布】【嬰兒紙巾】等把臉上水分按壓吸乾;


6、如果覺得一次沒有洗乾淨,可以循環再做一次。



Q2:防曬和隔離哪個先塗?隔離能替代防曬嗎?彩妝產品能替代防曬嗎?

防曬是日間護膚的最後一步,而隔離是日間化妝(非必需)的第一步,一定要同時塗的話,是先防曬後隔離。“隔離”從個人理解來說,還是類似於“肌底液”這類的商業營銷詞彙,隔離產品根本沒有某些商家宣傳的隔離彩妝傷害、隔離空氣中灰塵汙染物的效果,更不可能隔離所謂的輻射,推出這樣的產品更多的只是為了變著法子賺錢罷了。

因為彩妝的使用量很少,不足以發揮很好的防曬效果,所以也不能替代專業的防曬,最多補塗的時候應付一下。


Q3:SPF防曬值到底應該選多少的?SPF值是不是越高越好?SPF值越高是不是刺激越大?

首先要說明的最常見的SPF30和SPF50對紫外線阻絕能力的差距並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麼大。SPF15就已經能阻絕93%的UVB了,而SPF30能阻絕97%,僅僅提高四個點,即使是SPF50阻絕能力也不到98%,所以只要是專業正規的防曬產品,沒有必要過於糾結SPF值,害怕防曬能力不夠還不如老老實實勤補塗或者加上硬防曬。

SPF值越高不代表刺激越大,兩者並沒有直接關係。


Q4:我覺得防曬使用感不好,能不能少塗點?

使用足量(標準為每平方釐米肌膚塗抹2毫克)的防曬產品才能達到理想的防曬效果,不足量塗抹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你覺得特定的防曬產品使用感不好那就去多試試其他的產品,總有適合自己的一款。


Q5:防曬需要補塗嗎?多久補塗一次?

這個要看實際情況。比如在夏季去水上樂園玩那就必須塗防水防曬,且至少每隔兩小時就補塗一次,而日常坐辦公室的話就可隨意一點,可補可不補。像我自己的話,秋冬季除非長時間在戶外不然一般不補,而春夏季都是習慣性中午補塗一次。


Q6:化妝了應該怎麼補塗防曬啊?

為了圖方便一般兩種辦法,第一種,用防曬噴霧直接臉部噴一噴;第二種,使用帶防曬值的化妝品補妝,由於彩妝的使用量很少,所以自然防曬效果會縮水一點。

不過我個人是非常不喜歡防曬噴霧產品的,第一是很多噴霧酒精含量都比較高、刺激性高,第二是很多噴霧會用到丁烷、異丁烷這種推進劑,液態下有毒,噴出來又是水霧狀,很容易刺激鼻腔甚至不小心吸入肺中。


Q7:撐傘戴帽就可以不塗防曬嗎?

撐傘戴帽也許頭頂的紫外線是遮住了,但是池塘河邊、水泥地面、建築等各種反射的紫外線你是擋不住的,所以除了皮膚有嚴重問題無法使用任何護膚產品的情況外,都應該塗防曬保護。雖然撐傘戴帽不能代替塗防曬,但是兩種保護措施兼用是極好的,反過來說,只塗了防曬不代表你可以不遮蓋去隨意暴曬,因為再好的防曬產品也不可能阻絕100%的紫外線,最好的防曬方式是不曬啊。


Q8: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哪個好?有什麼區別?

物理防曬就是採用如二氧化鈦、氧化鋅這樣的物理化合物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像鏡子的保護膜,將紫外線反射出去的防曬產品,物理防曬成分不會因為紫外線而降解失效所以穩定。化學防曬就是添加如阿伏苯宗等化學成分與皮膚結合,將紫外線分解或者吸收掉的防曬產品,化學防曬成分會因為紫外線降解失效所以不穩定。早期的物理防曬厚重、泛白;而化學防曬成分不穩定易分解、防護波段比較窄,早期的化學防曬產品清爽但相對物理防曬更容易刺激皮膚,對脆弱的敏感性皮膚不夠友好,所以各有各的優劣。而現在的科技發展很快,物理防曬可以不再泛白,而化學防曬也很大程度減少了刺激度。越來越多防曬都以物化結合的方式來做到更全面的防護、並改善單一種類防曬劑的弊端。


Q9:納米級物理防曬劑顆粒氧化鋅和二氧化鈦聽說有可能滲入人體?會不會造成很大的危害?

因為大顆粒氧化鋅和二氧化鈦可能泛白,現在的製造工藝已經可以做到納米級,塗上臉就會顯得透明自然。但是納米級的氧化鋅和二氧化鈦對於皮膚的穿透性,現在學術界有爭議,並沒有定論。而國內外目前都是允許使用的,因為並沒有發現確切危害人體的直接證據。我個人是認為既然國內外的專業監督機構按照各自的嚴格標準都暫時沒有發現問題,普通人還是別操這個心了。況且話說回來,化學防曬劑和防曬產品裡面的其他成分要是一個一個單獨拎出來說,那可能都各自有潛在危害,以後乾脆什麼產品都不要用好啦。


Q10:眼部唇部需不需要防曬呢?

當然需要。現在很多廠商有推眼部專用的防曬,其實只要用上溫和、不燻眼睛的產品就可以了。唇部的話,很多唇膏現在都是帶防曬值的。


Q11:一定要提前20分鐘塗好防曬才能出門嗎?

這個其實只是給防曬上臉成膜預留時間而已,並不需要打表等20分鐘,像安耐曬金瓶這種,成膜特別快的,肯定不需要等那麼久。


Q12:塗了防曬長痘怎麼辦?

痘痘的成因很複雜,塗了防曬長痘除了你跟這款防曬八字不合之外,也可能跟你自己當前的皮膚狀況有關。你可能不塗防曬也在長痘,不能把長痘原因一定怪到防曬上。一般來說不會因為防曬劑而“悶”出痘痘。況且,痘痘肌膚本身就是皮膚有炎症、屏障有損害的一種表現,這個時候你更要塗防曬保護才對,而像氧化鋅這樣的防曬劑,在防曬的同時又可以抗炎收斂、吸收油脂,對於皮膚百利而無一害的。


無罪inGU

除了美白,夏日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肌膚防曬。在烈日下,如果出門忘了塗防曬霜,想必一天都會覺得毫無安全感傍身。每天堅持塗抹防曬霜不僅能守護肌膚白皙質不被烈日侵襲,還能守護膠原蛋白,讓肌膚看起來更年輕。

我們從當前市面上挑選了15款熱門防曬類產品,不管你是關心產品的防曬效果、清爽度還是粘膩度,都可以選到喜歡的那一款。

La Mer海藍之謎清透修護防曬隔離乳 ¥900/50ml

Givenchy紀梵希淨白煥能多元防曬乳 ¥630/30ml

Estée Lauder雅詩蘭黛晶透沁白防曬霜 ¥520/30ml

Lancôme蘭蔻新柔皙修顏隔離乳 ¥520/30ml

Lancaster蘭嘉絲汀悅陽舒爽倍護嬌容防曬乳液 ¥330/50ml

Clinique倩碧全新面部礦物防曬液 ¥320/30ml

Anessa安熱沙防曬露 ¥300/60ml

Ipsa茵芙莎水潤倍護防曬乳EX ¥280/30ml

Elizabeth Arden伊麗莎白雅頓經典清爽防曬霜 ¥220/50ml

Kosé雪肌精菁華防曬乳 ¥220/60g

Laneige蘭芝智護盡享防曬霜 ¥195/50ml

Urara悠萊勻潤新源輕透防曬乳 ¥170/50g

Chando雪潤皙白防曬精華霜 ¥168/35g

L'oréal巴黎歐萊雅多重防護隔離露 ¥160/30ml

Curél珂潤潤浸保溼倍護護體防曬乳液 ¥128/60ml

既然是防曬霜,大家最關的當然是紫外線防護效果,防護力好是守護肌膚白皙和年輕的關鍵。

評測方法:將防曬霜塗抹於紫外線測試卡的太陽位置,之後拿到室外暴曬5分鐘,太陽位置的顏色越淺,說明產品的防曬效果越好。

防曬效果Top3:

No1. Anessa

No.2 Lancôme

No.3 Kosé

夏季肌膚容易出油,如果防曬霜不夠清爽,肌膚承受的負擔會更大。

評測方法:用吸油紙按壓塗抹過防曬產品的肌膚區域,滲出的油分越少,說明產品越清爽。

清爽度Top3:

No.1 L'oréal

No.2 Estée Lauder

No.3 Ipsa

很多人害怕塗抹產品之後肌膚會有悶和粘的感覺,所以產品用起來是否爽滑舒適也非常重要。

評測方法:用塗抹過防曬霜的手背肌膚粘取水晶土,之後換換抖落,殘留越少的說明產品越不粘。

不黏膩Top3:

No.1 Kosé

No.2 Elizabeth Arden

No.3 Anessa

喜歡我的回答就給我一個贊、一個評論和一個關注吧,如果你還有什麼問題想要知道就快來留言吧〜


Vogue服飾與美容

選擇防曬產品之前,你要知道下面這幾點才行,不然防曬霜及白抹了——


1、即使耐水型防曬霜,也需經常塗

不存在所謂的“防水”或“防汗”型防曬霜。

實際上,美國FDA已於2011年禁止在護膚產品標籤上使用此類字眼。只能購買到耐水型防曬霜。在水中或出汗一段時間後,這些防曬霜也會流失。因此需要根據產品標籤的說明,每40-80分鐘重新塗抹。

2、防曬噴霧不能提供足夠保護

對於戶外活動人群,尤其是戶外運動員,防曬噴霧似乎是最便利的選擇,但皮膚科醫生和環境工作組(EWG)認為防曬噴霧雖然方便,但防護效果欠佳。

辛西婭·貝利博士(認證皮膚科醫生和高級護膚品副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解釋到:“噴霧產品噴在皮膚上的量不足,保護成分分散,液滴不能完全覆蓋每一寸皮膚。”

此外,EWG發出警告,許多常用的防曬噴霧包含有害成分,在使用中要避免吸入。

3、戶外沒陽光也要用防曬霜

太陽的紫外線很強大,可穿透雲層,所以即使沒有陽光,也存在風險。

貝利指出,由於大家普遍認為自己的皮膚在陰天是安全的,因此建議無論什麼時候外出,即使是處於樹蔭之中,也要使用防曬霜來保護皮膚。

4、至少一盎司防曬霜才能覆蓋全身

貝利還強調了使用足夠量防曬霜的重要性。美國皮膚病學會建議,成人至少使用一盎司(足以填滿一個玻璃鏡頭)的防曬霜,並在出門前15分鐘塗抹所有裸露的皮膚,包括耳朵、頸部、嘴唇、手、頭皮以及腳和腿的上部。

大部分防曬霜採用瓶裝,容量為3-6盎司,每瓶可用3-6次,如果一瓶的使用次數超過此數,則提示每次的用量不足。


Enjoy雅趣

防曬是護膚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都說放曬做的好,皮膚沒煩惱,那我們就看看如何做好防曬吧!

防曬要趁早

陽光中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並不是從我們成年後開始,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的損傷,會在體內不斷蓄積。從嬰兒第一次接觸陽光那一刻開始,如果你在一生中的每一天都堅持使用防曬霜,你的衰老的速度也會變慢。因此,越早開始防曬,就越能將陽光損傷降至最低。在十幾歲時不注意防曬的人,在20 歲以後就該多加用心了。

正確使用防曬產品

使用防曬產品必須放在護膚程序的最後一步,任何護膚品就算單純的水質保養品也會稀釋或者溶解防曬成分,破壞防曬效果。

塗抹的次數和間隔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的防曬用品防汗程度為30分鐘,防水程度為80分鐘。如果你要長時間在外面活動的話,建議幾小時用一次防曬霜。

四季防曬勿偷懶

很多人只在夏季使用防曬產品,其實,無論哪個季節,紫外線都是存在的,應該一年四季都塗抹防曬霜,可以針對不同季節調整防曬霜的防曬係數,但是還是需要堅持使用防曬霜,這樣才能延緩皮膚的光老化進程,起到防衰老的作用。

冬日防曬防什麼?

陰雨天一樣要防曬

  陽光中的紫外線,即使在薄霧、陰天和有云層的天氣,也照樣存在。將陽光對皮膚的傷害降到最低,陰雨天也記得一定要使用防曬產品,可以將防曬係數稍微降低一點。

室內也需要防曬

不但陽光可以穿透玻璃,室內的一些光源或者電腦屏幕也會持續釋放輻射,同樣損害我們的皮膚,讓我們的皮膚加速老化。並且長期室內工作的人對紫外線敏感性比從事戶外工作者更高,所以,室內也需要防曬保養。

全面防曬無盲區

很多人做防曬的時候認為只要臉上、四肢塗了防曬產品就夠了,其實忽略了我們的眼周、嘴唇、雙手、耳後以及頸部。這些部位同樣要接觸紫外線,同樣容易曬傷,全面防曬是一定要無盲區防曬。

不要塗完防曬霜立刻出門

防曬產品和一般護膚品一樣,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被肌膚吸收併發揮功效。所以務必在出門前20分鐘就塗抹完畢,讓防曬劑充分的滲透到角質表層,才能真能起到阻隔紫外線的效果。

使用防曬產品要卸妝

防曬分為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物理防曬主要是通過反射紫外線的方式來實現防曬的目的。而化學防曬主要是將紫外線轉化為熱量,進而排出身體實現防曬,日常的清潔不能夠完全清楚防曬產品的殘留,需要依靠卸妝產品,因此,使用防曬產品後一定要認真卸妝。


馬銳

最近有很多人都在諮詢夏季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皮膚的防曬霜,很多朋友對防曬霜知之甚少,往往是看著身邊閨蜜朋友用什麼,就盲目購買,不僅起不到理想效果,反而傷害了自己的皮膚。所以今天特地準備了關於防曬霜知識的專題,解決各位MM們的困擾。
防曬指數里的秘密
大部分防曬霜都標有SPF和PA值,這兩個數值究竟是啥意思呢? 1)SPF:防曬產品能夠減少的照射到皮膚表層的紫外線的大小(數字越大越好) 2) PA:防曬產品阻止紫外線照射進皮膚裡層的能力(加號越多越好) 總之,一句話,要保護皮膚表層和裡層都不受紫外線照射的傷害,必須選擇SPF和PA指數都具備的防曬產品。
選擇防曬指數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雖說SPF指數越高越好,但是指數越高,其中所含的化學成分也非常多,如果每天使用,勢必對皮膚有傷害~ 所以博主給大家的意見是: -以室內活動為主的人日常可以選擇使用SPF20~30的防曬產品; -以戶外活動為主,或出去旅行時,可以選擇使用SPF50的防曬產品。
安全的防曬產品是指什麼
其實在博主看來沒有100%對皮膚沒有傷害的防曬產品,只能說是對皮膚刺激較小的防曬產品或對皮膚刺激較大的防曬產品。這個其實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啦~ -“物理防曬”是塗抹在皮膚上的防紫外線成分可以將照射在皮膚表面的紫外線反射回去。物理防曬雖然對皮膚刺激小,但是容易堵塞毛孔,引發痘痘等皮膚問題。 -“化學防曬”是防曬產品吸收的紫外線經化學反應後,以熱量的形式再排出體外。雖然塗抹性比物理防曬產品好,但是化學反應成分有誘發皮膚過敏症狀的可能。
看到這裡,大家肯定會問那我們到底要用哪種防曬產品啊?!別急,博主一一給大家道來。所以呢,從一般常識性角度看,皮脂分泌較多的油性皮膚最好用化學防曬產品;對外部刺激比較敏感的肌膚最好用物理防曬產品。
該如何區分化學防曬產品和物理防曬產品呢?
這個區分方法主要還是看成分,上圖裡可都是防紫外線成分啊,博主也是今天準備這個專題,才知道原來防紫外線成分有這麼多~~左欄是化學防曬產品含有的化學成分,右欄是物理性防曬產品裡含有的化學成分。而且根據各個化學成分對皮膚的刺激程度,對它們劃分了等級哦~~ -灰色:目前安全性還未得到驗證的成分 -綠色:危險指數0-2(最低,比較安全) -黃色:危險指數3-6 (中間,相對安全) -紅色:危險指數7-10 (最高,最不安全)
選擇支招:
博主支給大家最簡單的一招,只需要記住用在物理防曬裡的兩種成分(氧化鋅、二氧化鈦),購買產品時只需要確認是否含有這兩種成分,如果有一定是物理防曬;如果沒有就是化學防曬。最後,含有二苯酮-3和4-甲基苄胺兩個成分的化學防曬產品一定要謹慎選擇哦~
如何查找防紫外線產品
化妝品成分表裡有這麼多成分,怎麼一一去查啊,有心也無力啊。選擇支招:博主又支招了!防紫外線產品是功能性護膚品,在產品說明裡找“功能性成分”或“需要標示的成分”,然後看裡面是否有需要找的防曬化學成分;如果只是列出了一個全部的成分表,要怎麼找呢??這個其實也是有技巧的,就是在前三行裡找。因為大部分防曬產品成分數量都差不多,基本上防曬功能化學成分都在前三行裡。
什麼是泛白現象
防曬霜泛白現象是指塗完防曬霜後,臉上泛白的現象。泛白現象主要和物理防曬裡的成分有關,詳情請看下圖分解。
左邊是不含有物理性防曬成分-二氧化鈦的防曬霜;右邊是含有二氧化鈦的防曬霜;剛開始兩個防曬霜都泛白光,分別加熱後,水分蒸發掉,這時候含有二氧化鈦的防曬霜變得發白~~防曬霜泛白現象由此而來!
選擇支招:
現在的防曬霜所謂的泛白現象,其實都不誇張,反而還帶來美白效果。所以如果還想要美白效果,其實可以選用含有二氧化鈦或氧化鋅的物理防曬產品。
防曬霜的正確使用方法
-基礎護膚的最後一步使用,使用過後才可以上彩妝。 -外出30分鐘之前塗抹最有效。 -長時間在外時,應該每隔一段時間塗抹一次。
博主獨家使用方法一
從左至右產品分別是LAPCOS打底兼防曬霜,SPF50+/PA+++,VDVC提亮膚色妝前乳,SPF30/PA++,SK2臻皙鑽白CC霜,SPF50+/PA++++。博主其實更喜歡使用具有防曬功能的妝前乳或CC霜,或者是具有妝前打底作用的防曬霜。其實博主平時不是很在意化學防曬、物理防曬,只要塗抹性夠好,不浮妝就可以啦!
博主獨家使用方法二
從左至右產品分別是LAPCOS打底兼防曬霜,SPF35+/PA++,喬治阿瑪尼純淨持妝粉底液 SPF20。將防曬霜和粉底液按照1: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後使用。儘量選擇質地清爽的防曬霜,便於粉底液均勻地混合在一起。
每次要使用多少量呢?
如果只用防曬霜,且讓其有效發揮防曬指數,博主的建議是大概要擠出佔滿食指一個半指節的量。然後分量塗抹於面部就可以啦~
博主獨家重磅產品推薦--室內用防曬
產品名稱:LAPCOS日用防曬霜,SPF35/PA++,質地清爽不油膩,有效滋潤肌膚,且價格也很親民哦!
博主獨家重磅產品推薦--戶外用防曬
從左至右分別是:LAPCOS 防水防曬霜 SPF50+/PA+++,碧歐泉超防護UV防曬乳 SPF50/PA+++,蘭蔻UV EXPERT柔皙遮瑕隔離乳 SPF50/PA+++。博主個人比較推薦的是蘭蔻UV EXPERT柔皙遮瑕隔離乳,容易塗抹,比較服帖,且滋潤肌膚。如果能和粉底液一起使用的話,那就效果就更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