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實力並沒有想象中那樣弱?印媒:屆時可一天控制印度洋海域!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30%。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件、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藥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印度實力並沒有想象中那樣弱?印媒:屆時可一天控制印度洋海域!

印度一直是國內關注的熱點之一,但從各大媒體的眾多報道和網友的分析來看,很多人對印度真正的實力有著錯誤認識。大量觀點都是對印度實力的懷疑。其實這都是受了國內媒體報道重點的影響以及對印度這個國家瞭解信息較少導致的。印度認為,戰爭是人類的社會現象,是實現國家政治目標的一種鬥爭形式。印度進行戰爭的目的是保衛國家領土完整和民族統一,維護民族利益,實現國家戰略的總目標。印度自認為其陸軍實力名列全球第三,海軍名列第五、空軍名列第六,印度國防部負責部隊的指揮、管理和協調。各軍種司令部負責擬定、實施作戰計劃,指揮作戰行動。陸、海、空三軍總兵力為127萬,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陸軍103.5萬,海軍7萬,空軍17萬。另有50多萬預備役軍人和100多萬準軍事部隊。

印度實力並沒有想象中那樣弱?印媒:屆時可一天控制印度洋海域!

為實現“直接控制印度洋,爭當世界一流強國”的國家戰略目標,印度高度重視軍事力量的現代化建設,制定了到2015年成為世界軍事大國的戰略規劃,大力推進海、陸、空三軍轉型。陸軍:向戰略打擊軍種轉變;海軍:向遠洋作戰型軍種轉變;空軍:向航空航天型軍種轉變。 以此建立一支適應未來戰爭需要、與國家戰略目標相適應的“未來軍隊”。為適應軍隊的現代化轉型,軍費支出結構也作了極大調整,被稱為“首要花費項目”的武器採購費用達到了3340億盧比,比上一財年1690億盧比的實際採購費增加了近1倍。如果對印度這個國家有較為深入的瞭解,就會發現印度在軍事實力上的表現十分耀眼。中國人對印度軍隊的實力認識可能大多都還停留在兩國當年的邊境戰爭上。其實印度除了輸了這一場外,自建國以後印度在所有和其他國家的戰爭中都取得了勝利。

印度實力並沒有想象中那樣弱?印媒:屆時可一天控制印度洋海域!

印度從俄羅斯購買價值15億美元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從英國購買價值17億美元66架“鷹”式高級教練機,以及從以色列購買3架11億美元的“費爾康”空中預警機,根據和法國達索公司的協議未來幾年印度將接受18架陣風式戰鬥機。憑藉“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艦載“米格-29K”戰機,印媒稱印度海軍屆時可在一天內控制數千平方公里的印度洋海域。印度已宣佈在未來十年裡要建立一支航母艦隊和核潛艇的計劃。印度還進行了可攜帶核彈頭的導彈試射,其射程可覆蓋中國的主要城市。而在臨近中國的邊境地區,它也正在重新開啟空軍基地。 為鼓勵印度制衡中國,俄羅斯逐步加強與印度軍隊緊密合作。雖然印度軍工一直比較薄弱,但印度從未放棄過發展國內軍工的想法。印度仍在堅持著自己的五代機計劃以及航母夢想,雖然五代機一直未能取得實質進展,但印度也正在試圖獨立設計。航母方面,印度正在繼續購買二手航母。這也許會獲得其他國家的嘲笑,但對印度來說,這都沒關係,只要能夠在實戰上可能起到作用,這些都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