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麼?中國歷史上共有六個“北京”,最早的北京竟是太原

“京”字本來是個象形字,本義為人工築起的高土堆。而古代帝王之宮都是建築於高丘之上的,所以,京字又被引申為“帝都”。比如“念彼京師(《詩·曹風·下泉》)”中的京, 指周的國都鎬京。

知道麼?中國歷史上共有六個“北京”,最早的北京竟是太原

正是因為“京”的意義特殊,後世中以“京”命名的城市,多為王朝最重要的政治軍事文化所在地。而以京字命名的城市,多以方位為其命名元素,比如,東京(如開封)、南京(如商丘)、西京(如長安)、北京、中京(如洛陽)等。中原王朝這一命名規則,甚至還影響到我們的鄰邦日本——日本人就把他們的首都命名為“東京都”。

知道麼?中國歷史上共有六個“北京”,最早的北京竟是太原

在中國建城史上,被稱為“北京”的並不僅僅指現在的北京,除了現在的北京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有五座城市被命名為北京。

1/唐朝的北京太原

知道麼?中國歷史上共有六個“北京”,最早的北京竟是太原

我們都知道,唐朝的發跡地是太原(晉陽)。李淵起兵反隋前,就是當的太原留守、晉陽宮監。隋朝末年,李淵父子在晉陽(太原)起兵反隋,後建立唐朝。大唐王朝發跡於晉陽(太原),故而將其定為北都,與西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為“天王三京”。至742年,以京師為西京,改東都為東京,改北都為北京——所以,太原曾經被稱為“北京”!

除唐朝外,太原還被後唐、後晉、後漢稱為北京。

2/北宋的北京大名府

知道麼?中國歷史上共有六個“北京”,最早的北京竟是太原

大名府,又稱北京大名府,治所舊址在今河北省大名縣的東南部。大名府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唐為天雄軍治,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稱大名府。五代唐曰興唐府,後晉曰廣晉府,又為天雄軍,後漢改為大名府,後周因之,宋仁宗慶曆二年(公元1042)建陪都,史稱“北京”,是宋朝的陪都,當時大名府人口達百餘萬,《水滸》裡多次提到它,後來被淹沒。

3/金朝的北京寧城

知道麼?中國歷史上共有六個“北京”,最早的北京竟是太原

內蒙古赤峰市寧城,原為遼中京,金初仍沿用“中京大定府”舊稱。完顏亮繼位後,模仿遼國的“五京”制度,宣佈燕京新都為“中都大興府”。另外立四個陪都:改大定府(寧城)為“北京”;改汴京(今開封)為“南京”;改遼陽府(今遼寧省遼陽)為“東京”;改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為“西京”。

4/金朝的北京

知道麼?中國歷史上共有六個“北京”,最早的北京竟是太原

金國先後共置兩個“北京”,一是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南波羅城,原為“遼上京”。遼上京遺址是中國遼代都城遺址。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於918年(神冊三年)開始興築,初名皇都,926年(天顯元年)擴建,938年(天顯十三年)改稱上京,並設立臨潢府,為遼代五京之首。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改名北京,熙宗常在此地避暑。

5/明朝的北京開封

知道麼?中國歷史上共有六個“北京”,最早的北京竟是太原

開封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七個王朝曾先後建國都於開封,故稱“七朝故都”。開封與中國的鄭州、西安、洛陽、北京、南京、杭州、安陽並稱八大古都,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明洪武元年開封菊花(1368)三月,朱元璋攻下開封,改汴梁路為開封府,以開封為北京。洪武十一年(1378)又撤銷了開封北京稱號,並封五子朱棣為周王,鎮守河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