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曾是蘇聯內第二強國,如今無裝備可用,靠向波蘭買軍火打內戰

在前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中,除了綜合實力最強的俄羅斯聯邦之外,僅次於俄聯邦的無疑是烏克蘭(不以國土面積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烏克蘭地區作為蘇聯最為富饒的糧食生產地,對希特勒的誘惑甚至超過了蘇聯首都莫斯科。要不然他也不會作出分兵去圍殲蘇聯西南方面軍的決定。這個戰略失誤讓德國人完成了戰爭史上戰果最大的圍殲戰,卻失掉了拿下莫斯科的最好時機,堪稱一大戰略失誤。

此國曾是蘇聯內第二強國,如今無裝備可用,靠向波蘭買軍火打內戰

(風波洗劫後的首都基輔街頭)

戰後烏克蘭得到迅速恢復,到了80年代,烏克蘭地區部署的核武器密度達到了蘇聯範圍內的最高值。另外一些有名的軍事工業大戶均坐落於此,比如研製出無數運載火箭洲際導彈的南方設計局(蘇聯兩位導彈教父揚格利,烏特金均隸屬於該設計局,其中烏特金更是著名的“撒旦”導彈總設計師),研製出史上最大運輸機安-225的專業大飛機生產商安東諾夫設計局,生產了蘇聯全部七條載機巡洋艦(航母的蘇聯稱呼)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等等軍工巨頭,然而隨之而來的蘇聯解體著實將這些曾經不愁吃喝的軍工企業搞得元氣大傷。

此國曾是蘇聯內第二強國,如今無裝備可用,靠向波蘭買軍火打內戰

(政府軍正在發射迫擊炮打擊東部武裝)

拿一組數據來說,1991年烏克蘭境內一共有1300枚左右的核彈頭,超過6000輛主戰坦克和7000輛各型裝甲車,百餘架戰略轟炸機。這個規模在當時世界上足足可以排到世界第四,如果當時的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善於將這些軍火當做談判籌碼,今天的烏克蘭完全可能成為一個軍事實力雄厚,國際地位也不賴的地區強國。不過為了得到西方那筆少的可憐的援助款,克拉夫丘克不惜自廢武功全面倒向西方,直接導致了今天的烏克蘭秩序混亂!

此國曾是蘇聯內第二強國,如今無裝備可用,靠向波蘭買軍火打內戰

(波蘭交付的BMP-1AK步兵戰車)

2014年隨著總統亞努科維奇出走,烏克蘭政府軍與東部親俄武裝在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哈爾科夫地區展開了曠日持久的內戰並一直持續至今,到去年為止烏克蘭政府軍的官方傷亡數字已經突破了13000人,真實損失可能還要比這高的多。內戰中烏克蘭方面損失了諸如T-64、T-72主戰坦克,2S19自行火炮,BMP系列裝甲車等大量裝備,到了如今這個軍火出售大國竟然淪落到了買波蘭裝備來度日的窘境!

此國曾是蘇聯內第二強國,如今無裝備可用,靠向波蘭買軍火打內戰

(BMP-1AK步戰車內部,改善了乘坐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