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軍費不足美軍的十分之一併且受到經濟制裁,為何還能研製出很多先進武器?

快報侯亮平

我先和大家說個插曲,俄軍一名消息人士曾經這樣表示:“要想防禦俄軍10馬赫的匕首航空導彈系統的可能性是零,現在這款武器已經納入到了武器庫中” 所以說錢少並不意味著不能辦事,就看你是怎麼花了,我認為俄羅斯當前還能研製出很多先進武器,有以下3點原因:


圖為俄羅斯的普京

  1. 俄軍精打細算,大力解決主要矛盾,對一些重點領域的投入比較大。就比如說美軍現在400多枚反導導彈,他們構成了全球統一的反導系統,俄羅斯的兩翼已經被美軍及其盟友的導彈團團包圍。俄軍為了應對這樣的困局就重點發展導彈的突防能力,不僅有上文中提到的匕首導彈系統還有先鋒高超音速導彈以及類似薩爾馬特導彈這樣的大殺器,他們永遠讓美軍知道他們的頭上懸掛著一把戰鬥民族的寶劍。
    圖為俄羅斯的普京 他積極加深與印度的合作
  2. 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資金以及技術合作。就比如說俄羅斯與印度之間在軍事科技領域就有著很深的合作,雙方合作研製的布拉莫斯導彈已經開發出多個版本,除此以外還在航天領域進行接觸,總得來說俄羅斯找到了一個很不錯的冤大頭,雙方各取所需,通過合作也使得俄軍緩解了資金的短缺以及技術上的不足之處。
    圖為駐紮敘利亞的俄羅斯軍隊
  3. 俄羅斯與美國的全球戰略不一樣。普京很明確的表示過俄羅斯不會像美國那樣在全球建立軍事基地,美軍軍費預算雖然有七千多億美元,但是他們要供養這很多的軍事基地以及各種軍演,維護同盟關係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花錢的。還有美軍當前在阿富汗地區仍然不能很好地脫身,哪裡發生戰亂他們都想著進去插一腳,說是燒錢一點也不為過。俄羅斯就不一樣了,他們在花錢的地方沒有美國那麼多,在中東地區也只是比較關切敘利亞而已,只是駐紮了一個海軍基地和一個空軍基地,駐敘美軍卻有著10個以上的基地。

迷彩觀察者

俄羅斯的國防預算在2017年僅有491億美元,而美國達到了5827億美元,俄羅斯的國防預算數量確實不到美國的10分之一。但實際上俄羅斯研究出什麼先進武器了麼?我們可以仔細考察一下。

俄羅斯2000年之後,服役的新武器陸軍有T-14坦克、"庫爾幹人25"履帶式步兵戰車、"迴旋鏢"8×8輪式步兵戰車、"颱風"系列裝甲輸送車。空軍有蘇-30SM、蘇-35戰鬥機、薩爾馬特彈道導彈,海軍則有22350輕型護衛艦、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亞森級攻擊核潛艇。這些新武器服役數量本來就不大,而且可以看出俄羅斯確實是經費捉襟見肘,只能是“好鋼用在刀刃上”。相比美國,2000年後服役的武器有空軍的F-22戰鬥機、F-35戰鬥機、MQ-9無人機、RQ-4C無人機,海軍的2艘尼米茲級航母、1艘福特級航母、34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14艘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而美國這些數據還是美國軍事升級的一小部分,從這一對比上就可以看出,俄羅斯在先進武器的研發方面,並算不得上研發了“很多”。

接著,俄羅斯目前研發的先進武器有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亞森級攻擊核潛艇、匕首高超音速飛行器、T-14坦克、蘇-57戰鬥機等,這些武器幾乎已經耗盡了俄羅斯的全部研發實力,而實際上在技術的先進程度上,和美國還有不小差距。


全球軍事熱評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必須指出一點:現在的俄羅斯搞出來的武器裝備真的不先進了。

這並不是說俄羅斯的武器裝備不好,而是說在技術上已經不是什麼領跑的角色了。但是不可否認,如今俄羅斯仍然能夠給自己搞出一些好用的東西,比如T-14阿瑪塔。

不過說實話這些都是蘇聯時期的遺產罷了。

早在20世紀70年代,蘇聯就開始研究無人炮塔坦克,頂置火炮坦克。

前蘇聯的477工程也是無人炮塔坦克。

如果不是蘇聯解體,那麼很可能在20世紀90年代,蘇聯的第四代主戰坦克就能如約相約柏林牆。當時的蘇聯在無人炮塔坦克等各方面發展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實用水平。

那麼,為什麼時隔蘇聯解體20多年之後才搞出T-14呢?

因為當時蘇聯搞新技術嘗試的幾個廠都在烏克蘭,蘇聯解體之後就順利應當的劃給了烏克蘭,也就是說實際上當年蘇聯搞的一些小嚐試如今和俄羅斯沒多少關係。

再說說戰鬥機吧。

Su-57這飛機還行,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飛機設計師的奇蹟,俄羅斯人民的悲劇。”

飛機其實搞的可以,項目的總體統籌很好,用有限的新技術開發出了一款各方面達標的重型五代機,也算是俄羅斯還沒死透的證據吧。

但是說實話啊,Su-57這飛機在技術上的進步其實真的不大。

說是個拍扁的Su-27也沒啥問題,氣動外形上的進步還是有,但是遠不如J-20那麼大。手指頭都能數出來:可動邊條,嵌入式尾翼,菱形機頭等等。

體會下我的意思啊,我沒有吹也沒有黑Su-57。這玩意在技術上的進步不大,但是性能上是達標的,但是難以掩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衰退的現狀。


貞觀防務

俄羅斯軍費不足美軍的十分之一,已經造成了俄羅斯海軍捉襟見肘的局面,許多體系化的武器系統都無法進行建造,只能重點研發某種武器系統。比如口徑NK巡航導彈,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滿足了俄羅斯護衛艦對上千公里外目標進行打擊的能力。俄羅斯之所以能夠研製出如此大量的武器,關鍵在於俄羅斯有自己的工業,當然是工業國的基礎造就了被制裁還能搞出武器系統的神話。

俄羅斯的軍事工業完全可自主自給,而且有蘇聯的底子在,搞出遠程導彈幾乎不是問題。不過俄羅斯的武器研發後勁開始有些不足了,一些本來可以幾年前就出現的遠程制導武器,一直拖到了現在,而且從本質上看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還有諸如布拉瓦潛射彈道導彈的問題,多次試射出現失敗,也讓北風之神級面臨有艇無彈的局面,這些都是俄羅斯後勁有點不給力的表現。其中不僅有軍費上的限制,也有人才上的限制,比如戰鬥機領域,大名鼎鼎的蘇霍伊設計局在蘇57項目上屢次碰壁,甚至落後殲20,更不用說米格設計局了。

但俄羅斯研製的多種武器都是針對美軍軟肋的,比如匕首高超音速武器,由米格31攜帶,本來這是轟炸機乾的活兒,變成米格31截擊機的載荷,卻是有點讓人意外。海軍方面,驅逐艦一直沒有開工的可能,俄羅斯側重護衛艦建造也算是一條經濟實惠的道路,反正防空是個漏勺,那麼就不怕再大一點。


軍情瞭望臺



第一,俄羅斯面臨的國防壓力非常大,現在看來,俄羅斯是以一國之力在對抗整個西方世界,雖然有核武器撐腰,但並不是每件事都能用核武器來解決,俄軍必須有讓對方畏懼的常規武器。

第二,作為一個國家來講,國防安全是最大的利益,沒有國家安全,其他什麼事都是扯淡。普京深知這一點,所以無論經濟多低迷,軍費多緊張,日子多難過,俄軍都在堅持研發新武器,確保國家安全不受威脅。

第三,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衣缽,有相當的技術儲備,所以在新武器研發領域起點高,成本相對較低。

第四,保持軍工研發能力。如果一個國家長期不進行軍工研發,相關的研發機構,研發機制就會荒廢,對應得武器生產線也會閒置,所以為確保研發生產能力,一個國家再一段時間內,必須有相應的研發項目上馬。


毒刺劍客

經費投入的多少是一個方面,費效比才是體現所投入經費價值的標杆,黴國龐大的軍費開支主要是在維護其所追求的全球霸權,另外一國的軍費不能只是單純的換算成美元來比較,某國的貨幣在國內外的絕對購買力是不同的,黴俄兩國各自的貨幣在本國的購買力本質上不會達到其互換匯率那麼大的差距。而完全靠自身實力開發和對外購買所花的費用是不同的,這主要看其自身的技術儲備情況。因此說武器的開發更重要的是技術儲備,俄羅斯目前最優勢的技術儲備是導彈、核潛艇和戰機。而這些武器的開發如果沒有長期的深厚的技術儲備是很難出成績的,如我國航空發動機的研製。所以俄羅斯在相應的經費投入下開發出更多先進武器裝備是得益於其自身的技術儲備。


落葉歸根75996003

瘦死的駱駝比馬肥,俄繼承蘇聯遺產想想以前的華約有多少國家,要多少武器,後來都撤回蘇聯境內,得有多少?武器也是要緯護的,那些老舊的還要處理掉,這些要報廢的武器拿去賣給別的國家,有錢就可以研發嘛!


東成西就AK630

愛國精神,民族魂,敬業的科研人員!這就是答案。前幾天紹伊古在講話中就強調過,俄羅斯用別人百分之幾的軍費,支撐著軍事強國的地位,研發著領先全球數年、十幾年的先進技術。我們中國的老一輩科研人員也是這樣,如“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們,他們只需要起碼的生存,不要求豐厚的物質回報。這是精神,是民族情懷,是金錢買不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