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會採用電磁彈射嗎?

鵬城二哥

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也就是國產第二艘航母,正式的型號還沒得到官方的確認。網上盛傳的001A型航母,於2017年4月26日下水,目前正處在繫泊試驗的收尾階段,下一步就是海試,實際上這是002型(我國防部發言人在2017年,該航母下水後,就已經在例行的國防部新聞發佈會上證實),這一點毫無疑問。也就是說,我國根本就沒有001A這個型號的航母。


疑似接受陸上電磁彈射測試的殲15戰鬥機


002型採用常規動力、滑躍起飛,其是在001型遼寧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完全由我國自主建造的純國產第一艘航母。雖說是遼寧艦的“翻版”,卻有了很大的改進之處:艦島更小、甲板面積更大、機庫面積也更大、甲板傾角改為12度、取消了遼寧艦上的反艦導彈發射系統設計(瓦良格號來時,這些發射系統已經完工,在其後續建造、改進升級為遼寧艦的過程中已無法拆除)、換裝了新型相控陣雷達等。002型相比001遼寧艦,不僅在戰鬥力上有很大提高,就是在設計理念上也有很大提高。


網友做的003型航母想象圖

而網上盛傳的002型航母,實際上官方並未確認其型號,但是絕不會是002A型:其與002根本就不同,並非是002的改進型,個人更傾向於其應為:003型航母(本文按003計)。003型航母已於2015年3月在上海江南造船廠開始動工,其並非是002型航母的升級版,可以說是全新航母:其性能大大超過002型、001型遼寧艦,這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航母。根據最新消息,由於綜合電力系統取得巨大突破,003航母將採用效率更高的電磁彈射,不再是蒸汽彈射——這一點已得到馬偉明院士的證實。


並且003型還將採用全電力推進系統,相關信息,可參考央視採訪馬偉明院士的報道。在此次採訪報道中,馬院士已對此做出詳細的介紹。看看003都有哪些變化:首先,與002型相比,艦載機數量也會增加。其次,003將採用直通式大型甲板和彈射起飛方式。再者,可在航母上起降固定翼預警機、反潛機、電子戰飛機等,這不僅提升了航母艦隊的作戰半徑和預警範圍,更提高了作戰效率、作戰能力。

003航母想象圖

在我國,蒸汽彈射與電磁彈射兩者並行發展,這不同於美國:美國先搞出的蒸汽彈射並上艦服役,後來才搞出了電磁彈射。而馬偉明院士也曾說過,我國的電磁彈射技術已取得成功,其技術也已成熟,完全可以上艦,並且在這方面已領先於美國(相關信息,央視作過多次報道,網上也可查)。

002型航母,2017年4月26日下水

且並非一定先上蒸汽彈射,再上電磁彈射,這兩者根本就沒什麼關係。哪個技術更成熟、性能更高,當然是哪個上艦。而今,我國電磁彈射技術已經取得成功,自然會選擇電磁彈射上艦:電磁彈射相比蒸汽彈射有很大優勢。

根據已有的公開信息,綜合來看,003將採用常規動力、直通甲板、電磁彈射、全電推進等一系列新技術。這是我國在航母設計、建造領域的一次全新的嘗試:採用大量新技術、新科技。預計:003型航母將建造兩艘,之後我國將發展核動力航母。


儒道之主

圖1、央視曝光的國產電池彈射器

第三艘003型航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造的首艘核動力航母,根據軍方透露的消息稱,改型航母將搭配四臺總動力高達二十萬馬力的蒸汽輪機,排水量更是高達8.5萬噸,其採用全通平直甲板和四具電磁彈射器,包含三條攔截索和一道攔截網。003型航母搭載的艦載機為殲-15,而殲-31、國產預警機等先進設備也有望入駐。


圖2、曝光的國產電磁彈射器模型

根據最初計劃,003型航母採用蒸汽彈射器,但是由於電磁彈射器的研發進度喜人,研發進度幾乎和蒸汽彈射器相同,並具備上艦服役條件。而且電磁彈射器在技術上更先進、彈射效率更高、安全性也更佳。在2017年7月27日的“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主題展覽”中,展出的模型甚至能看到殲-20、大型固定翼預警機、無人機等,這也更加預示著003型航母將要搭載電磁彈射的可能性。


圖3、電磁彈射器結構草圖

目前僅有美國海軍宣佈正式列裝,並在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上有所配備。電磁彈射和磁懸浮列車的原理相同,它採用一臺直線電機作為動力源。電磁彈射器利用強大的電流通過線圈包裹著銜鐵在軌道中前進,能產生強大的磁場。滑塊在強磁場下高速前行,在滑塊運動時,只有滑塊周圍的線圈通電能產生強大磁場,這保證了系統對能源的需求量。最高能讓飛行器加速至240千米/小時。


期待003號早日列裝,厲害了,我國海軍!


航空之家

根據相關的報道002型航母的建造被高層緊急叫停,目的是看電磁彈射的具體實驗可靠性,和上艦的可行性。對馬偉明院士的多次報道,還有其研究的成果,我們的新航母要上這些新技術確實是很大的突破,如果沒有絕對的可靠性,是不可能在已經開工的航母上進行更改設計的。據媒體的相關報道,新航母排水量應該在7.5萬噸到8.5萬噸之間,動力系統還是常規動力系統,這艘航母不可能上核動力(原因在於過多的新技術風險太大)。採用全通甲板設計,電力中壓控制系統,電磁彈射系統。


彈射版本的殲15也已經實驗定型了,中國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裝備電磁彈射的國家,其意義不言而喻。簡單對比一下,很多朋友會想,我們國家向來都是進行著穩步快跑的節奏,怎麼這次就直接上電磁彈射了呢?怎麼不採用比較成熟的蒸汽彈射呢?


其實原因在於電磁彈射首先先進性,優勢極其明顯(相對於蒸汽彈射),消耗功率小,可調節輸出功率(可彈射小飛機),彈射效率高,佔用空間小,對戰機損傷程度低等等。可是朋友可能會想,優勢大家都知道,可是美國的電磁彈射並不成熟,甚至出現故障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堅持上呢?原因就在於我們的馬偉明院士帶領的團隊所設計的電磁彈射採用的是中壓直流電機,而美國採用的是中壓交流電機,這比我們落後十年。中壓直流不能短時間內爆發強大的電流,所以美國採用交流,我們的馬院士一定是解決了強大的儲能裝置。沒有絕對的可靠性,航母這麼大的工程怎麼可能隨意更改設計方案呢!



淡然longjiangjiaoyou

個人認為國產第三艘也就是中國第四搜航空母艦有可能會採用電磁彈射技術。下面我們來看中國航母可能的發展歷程。

一、採用滑躍起飛的常規動力航母遼寧號

我們知道中國第一艘航母是“遼寧號”,它是通過向烏克蘭購買前蘇聯未完工的“瓦良格號”再對其進行改裝得來的,因此遼寧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航母。


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

遼寧號是滿載排水量達6萬多噸的中型常規動力航母,採用的是滑躍起飛而不是彈射起飛,更不是彈射起飛中的電磁彈射。因此其作戰效能並不高,但是充當中國的航母訓練艦,為中國國產航母的建造和使用積累經驗還是可以勝任的。

二、第一艘國產航母依舊是滑躍起飛

我國有了遼寧號航母之後,多次表示未來還會建造更多航母。因此在萬眾矚目下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001A號終於在2017年4月26日正式下水了,而且據說最近已經快要完成舾裝開始進行海試了。不過根據網上的各種視頻和圖片來看它似乎和遼寧號很類似,是一艘排水量同樣為6萬多噸,可能比遼寧號略大一點的中型常規動力航母。而且同樣採用滑躍起飛方式,這不免讓有些國人有所失望。


第一艘國產航母

個人覺得001A號之所以排水量依舊是6萬多噸並且採用常規動力和滑躍起飛是為了求穩。因為建造和遼寧號構造差不多的航母可以降低航母設計和製造的難度,有利於積累獨立設計和製造航母的經驗和技術,所以這是完全可以接受和理解的。

三、第二艘國產航母可能是大型核動力航母

中國的第二艘或者是第二批次的國產航母,我認為首先在噸位上會進行放大,和前蘇聯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差不多大,是排水量在8萬噸到10萬噸之間的大型航母。其次在動力上可能採用國產核動力,或者核動力和常規動力混合使用。要是國產核動力還沒有研製成功則先用常規動力併為改裝成核動力留好空間。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

至於起飛方式我認為基於我國武器研發一貫的穩健作風,不大可能採用電磁彈射。因為一次性在同一艘航母上採用如此多的新技術在設計上和建造上都將面臨非常大的難題。所以第二艘航母可能還是先採用滑躍起飛,但是為改裝成彈射起飛保留空間。

四、第三艘國產航母最有可能採用電磁彈射

在中國建造第三艘國產航母的時候,我認為我國已經研發出成熟的國產核動力裝置和彈射起飛技術,特別是電磁彈射技術。所以說如果第二艘國產航母因為技術還不成熟可能沒有使用核動力,那麼第三艘國產航母使用核動力就基本上是八九不離十的事情了。

至於彈射起飛,我認為此時也不在是障礙。因為我國在建造第二艘航母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大型航母設計和建造經驗,這點不再是技術難題,而第三艘航母增加彈射起飛或者還增加核動力裝置也只是採用了一兩項新技術而已,不會造成太大困擾。


中國未來超級航母編隊

所以中國第三艘國產航母是最有可能採用彈射起飛技術的,另外據說由於馬偉明院士已經研發出電磁彈射技術,我想經過改進等到第三艘國產航母建造時其技術應該很成熟了。加上第三艘國產航母是大型核動力航母可以為電磁彈射提供充足的電力供應,所以第三艘國產航母很可能直接跳過蒸汽彈射採用電磁彈射。


執斧傳播開天名

中國第三艘航母,也就是目前在上海江南造船廠,建造的002型航空母艦,據專家解讀它的排水量在8-10萬噸,可能採用電磁彈射和核動力驅動。


驢哥認為會採用電磁彈射理由有三個:

第一,如果第三艘航空母艦排水量達到8-10萬噸,肯定會採用彈射起飛,不然無法滿足飛機起降的效率,蒸汽彈射中國沒玩過而且已經過時。勢必會才用新的彈射方式,電磁彈射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採用電磁彈射的可能性較大,因為央視已經報道了馬偉明博士的研究成果,一般央視報道過得東西都是以成定局的成熟型技術。

第三,按時間來說第三艘航母下水的時間大約要到2022年左右,這期間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完善電磁彈射應用的相關技術和手段。


驢哥武器庫

這個問題不用存疑問。一定會得。因為此項技術已經成熟。我國高容量電池技術也已投入實際應用。有了電磁彈射,對於飛行員起飛真的方便了很多。安全性也大了很多。



網絡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