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轄區內旅遊景點簡介

臨泉縣隸屬於安徽省阜陽市,1934年9月,析阜陽縣西鄉設立新縣,因縣城瀕臨泉河,故名臨泉縣,1935年1月正式成立臨泉縣。

臨泉縣地處安徽省西北邊界,與皖豫兩省9個縣市區接壤,縣域面積1839平方公里,人口227.2萬,轄23個鄉鎮、5個街道、1個省級經開區、1個省級產業園、395個行政村(居、社區)。臨泉屬大陸性暖溫帶半溼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溼潤,降水量適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暖而多雨,冬寒而少雪,夏熱而雨水充沛,秋爽而天氣晴朗。

臨泉文化燦爛。有姜尚故里、雜技之鄉、紅色足跡、中原牧場“四張名片”。全縣有雜技、魔術、馬戲團隊1000多個,演出遍及全國各地,“肘閣”“抬閣”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臨泉資源豐富。是國家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和畜牧養殖重地,農牧產品量大質優,每年糧食產量約佔全國的1/500、全省的1/30,“臨泉五寶”(虎頭姜、領頭羊、芥菜、譚筆、貢文王)聞名遐邇。臨泉特色產業突出。中能化工、文王酒業兩大骨幹企業分別是全國同行業百強企業和全省民營十強企業,“泉河”“文王”品牌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建制沿革

臨泉,古稱沈地。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公元前1042年,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載被封於此,建沈(子)國。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寢縣,西部置平輿縣。漢改為寖縣,同時在西部置鮦陽縣,在今鮦城置鮦陽侯國;永建元年(126年)封劉顯為阜陽侯,置阜陽侯國;還置有平輿縣。隋開皇三年(583年)廢褒信縣置瀋州,把原褒信縣分為鮦陽縣和沈丘縣。唐武德元年(618年)在今縣東南部置高塘縣,六年廢,入汝陰縣。貞觀元年(627年)廢鮦陽、沈丘兩縣交入汝陰縣。神龍二年(706年)分汝陰復置沈丘縣仍屬潁州。北宋屬京西北路順昌府管轄。明初,廢沈丘縣,降為沈丘鎮,入潁州,屬鳳陽府。1667年成立安徽省,沈丘鎮屬安徽省潁州管轄。

1914年,安徽淮北設淮泗道,臨泉地方屬淮泗道阜陽縣。1928年廢道存縣,臨泉仍屬阜陽縣。1934年9月,析阜陽縣西鄉設立新縣,因縣城瀕臨泉河,故名臨泉縣,1935年1月正式成立臨泉縣,駐地沈丘集,屬安徽省第七專員公署。縣下設三個區。民國28年(1939年),改屬安徽省第三行政督查區。1947-1949年分置臨泉、泉南、泉陽3縣和臨泉市,統規豫皖蘇區四地委、四專屬所轄。1949年3月將臨泉、泉南、泉陽3縣和臨泉市撤銷,恢復舊臨泉縣界,成立新的臨泉縣。1952年起屬安徽省阜陽專區。1971年起臨泉縣屬安徽省阜陽地區。1996年起屬安徽省阜陽市[1]。

摺疊位置境域

臨泉縣位於黃淮平原的西南端,安徽省的西北部。地理座標為東經114。52”-115。31’00”,北緯32。34’49”-33。9’24”,東西最寬62千米,南北最長68千米,全縣總面積1839平方千米。

臨泉,東、東北、東南分別與潁州區、潁泉區、阜南縣相鄰,西、西北、西南分別與河南省的平輿縣、項城市、新蔡縣接壤,南與河南省的淮濱縣隔洪河相望,北靠界首市和河南省的沈丘縣。

風景名勝

摺疊長官清真寺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轄區內旅遊景點簡介

長官清真寺

長官清真寺在長官集南首。建於明代萬曆(1573)年間,已有420餘年歷史,當時作為長官店回民禮拜場所。大門樓懸掛一橫匾,上書“古清真寺”;二門樓橫匾“率由理門”;北講堂匾額“主敬存誠”;大殿明柱上有對聯:“認真主無影形憑萬物作證;參造化非高遠唯一理在心”。1983年縣政府拔專款又重修大殿6間,南講堂6間,北講堂5間及大門樓和二門樓,使清真寺面貌煥然一新。

摺疊育才閣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轄區內旅遊景點簡介

育才閣

育才閣在長官集中心的涎河南岸。是革命烈士張蘊華於1929年任長官小學校長時所建。當時,他組織有學生會、窮人會、夜校等,提出“扒廟宇,打神像,興學堂”的口號,帶領學生、教師和窮人先後扒掉7座廟宇,又扒掉自家的3間瓦房,並勒令當地土豪劣紳獻糧獻款。建成育才閣後,他在大門上寫一副對聯:“豎起兩根硬骨頭;誓與土劣拼死命”。在二門上寫一副對聯:“有什麼思想說什麼話;做一番事業盡一番心。”育才閣有上、中、下三層,共16間。第一、二層為教室,第三層僅一間,仿意大利式建築。從整體看,既美觀而又嚴整,既樸實而又和諧。

摺疊銀杏樹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轄區內旅遊景點簡介

銀杏樹

銀杏樹在縣城西古城子處。銀杏樹、古城子、老丘堆並稱為臨泉三大古蹟,樹高30餘米,胸圍8米。九稜十八丫、七十二枝杈,又有兩千多年的樹齡。至今仍枝葉繁茂,挺拔蒼勁,銀果累累,突出地面的根部,自然形成的各種造型,如雄獅巨龍,如躍虎奔馬,千姿百態,任憑想象。其中,在一根木上見一清晰的馬蹄印,附近根木上又有一人腳印。傳說,為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李闖王玫打北京時,在此倚樹稍息留下的。  

據林業工作者考證,離城市這麼近,又這麼大,這麼古的銀杏樹,為全國第一。此樹已列為我省重點文物保護樹木[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