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費用上漲,物業公司人手短缺服務質量下降,業主不交物業費可以嗎?

寶哥影像記

當然行了啊,不用交了,更多的業主都不交就好了

今天剛看的新聞《2/3的業主不交錢逼走“管家”、“餓死”物業結果毀了小區》

這個小區物業費多少呢?

物業費每平方米3毛5……

這小區應該是夠嗆有物業願意來了

大概最後的結果應該是小區業委會自治了

至於自治的結果呢?

無非兩種:一種好,一種差

看命唄……

好的:炒掉物業搞“自治” 這個小區變得更好了

延平小區建於上世紀80年代,只有500戶居民,是典型的"微型小區"。之前小區一直和另一個大型老小區,歸口一家物業公司管理。而物業公司並不盡心,小區管理問題重重。業主們也想過更換物業,但因小區規模小,無人肯接盤。於是,今年6月,小區業委會橫下心來,決定自己幹。每平方1角8分錢的物業費,加上一筆停車管理費,就是小區管理的全部資金來源。這就要求自治工作室得想方設法把每分錢都花在刀口上。於是,原本做過裝潢的周洪新師傅被當作人才挖掘了出來,成了小區的"專職維修工",有一單算一單,按件計費,這可要比長期請一支維修隊伍便宜多了。而周師傅就住在小區裡,響應速度比原先快多了。

小區保安 是從隔壁小區退下來的,工資相對便宜;綠化養護工是從商品房小區"挖"來做兼職的,一個月800元;"自治家園工作室"的7名成員更是無償服務,大家齊心協力想辦法開源節流。如今,小區的自治管理機制逐漸成熟,每個月屬地派出所、業委會、居委會、自治工作室成員還會專門召開例會,有興趣的居民也可以去參與,給小區管理支招。四個月"自治"下來,小區環境煥然一新,居民大夥都很滿意。"自治"還讓鄰里氛圍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不少居民主動當起了志願者。

差的:棄管小區修下水 人心不齊收費難

對此,扶余路社區的李書記表示,他們會在後續通過走戶的方式,努力去做不願交費居民的工作,但問題的關鍵是,目前齊錢維修,只能是通過清掏暫時緩解,而小區下水堵塞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由於下水主槓塌陷,這就需要進行大型維修,不是居民自籌資金能解決的。而宏亭小區的下水問題目前已經經由社區上報,被政府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內,預計今年秋天或者明年就可以進行徹底維修,但眼前的問題急需解決,希望大夥能積極配合。


阿阿阿杰

這是惡性循環,最後導致,業主自治,物業走人,兩敗俱傷。

物業的成本並不高,聘請的保安、保潔開出的工資是最低水平,以人工費用上漲,降低服務質量,明顯的自欺其人。既然物業虧本運營,無須借抬高成本要挾業主,完全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說白了,是嫌利潤少了。

業主對物業的低劣的服務質量,有權說‘’不‘’,我們請的是‘’保姆‘’,不是‘’大爺‘’,物業為所欲為,那就公示物業費收支清單,在收支逆差大的情況下,業主會理解,會主動配合的。一家之言,誰信。業主私下也會算帳。正因為物業的不誠信,才會出此下策,拒交物業費。

矛盾己經有了,調和的餘地不是很大。業主委員會可以另請規範的物業公司,進駐前一定要簽好協議,約定雙方的責任和義務。

新物業‘’新官上任三把火‘’,肯定會恪守協議,把小區的安全和環境管理到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