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中的長明燈為什麼不滅?

關於古墓中長明燈的故事,並不罕見。中國歷史上的古墓,很多都有出土長明燈的記載,故此,秦始皇墓中有長明燈這個不用懷疑,但是真正讓人起疑的是,長明燈真的能在古墓中,五百年,一千年的燃燒嗎?

古墓中的長明燈為什麼不滅?

在很多出土的陵墓中,人們意外的發現了長明燈的存在,這些長明燈在陰暗潮溼的陵墓中經久不滅,有的長明燈甚至已經有千年之久,雖然現在的科技非常的發達,但是對於古人的智慧還是感到由衷的敬佩。

只要有墓地的地方,便會出現盜墓賊,他們千方百計的盜取墓中的金銀珠寶。很多人認為,在墓穴裡面,與世隔絕,暗無天日。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在大型墓穴中,往往會有微弱地光芒出現,而這光芒便是長明燈!

古墓中的長明燈為什麼不滅?

古墓的構造非常巧妙,但是地宮一定是非常小的一個空間,因為為了防止盜墓賊過於輕易進入地宮,而地宮又是被密封的,從裡到外一層層被保護著。所以盜墓賊如果想要盜取一個大型的墓,必須是多個人合作,通過各種方式到達地宮內,但是基本上普通盜墓賊是無法做到的。

我們現在都知道,大部分的物質燃燒都需要有氧氣的支持的。墓室關閉以後,基本上都會跟外界完全隔離,外面的空氣是進不來的。所以長明燈基本都是把墓室內的氧氣燒完以後就會滅掉,所謂的千年不滅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古墓中的長明燈為什麼不滅?

眾所周知,燃燒的必要條件就是需要接觸到氧氣。墓穴處於密閉的環境中,燈在長時間燃燒後,將墓穴中存量的氧氣逐步耗盡,達不到維持繼續燃燒的條件後熄滅。在密閉環境下,一部分燈油的揮發成可燃氣體,而人的屍體在墓穴微生物的作用下產生了磷等可燃氣體。可燃氣體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是不會燃燒的,但當盜墓者挖開墳墓後,氧氣又進入了墓穴,在與可燃氣體的接觸後,墓穴中的長明燈就會在氧氣的作用下發生自燃。

古墓中的長明燈為什麼不滅?

此說法看似荒誕,但是細想,也未曾不可。古人的智慧一次次的讓現代人大跌眼鏡,驚歎不已。如果說在幾千年前古人就掌握了通過某些物質導電,那麼長明燈千年不滅,也絕對不僅僅是傳說,而是真實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