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和魯智深公開反對招安,為何宋江只怕魯智深一人?

GTV滕林季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幾點:

第一,魯智深說到了要害。

李逵反對,是亂說:招安,招安,招甚鳥安?

宋江只需要呵斥幾句就行了!

武松說的,也沒什麼道理:哥哥今日要招安,明日要招安,就不怕冷了眾兄弟的心。

既然宋江是你們大哥,你們做兄弟的自然要聽他的。

但魯智深說的,就是要害了:如今的官場,朝廷官員個個黑透了,就像我這大褂,染黑了怎麼也洗不白的,受了詔安也沒用,不如大家都散了吧,各奔前程。

對於魯智深這套說法,才是真理。

魯智深看出宋江師徒利用兄弟為自己洗白的真實目的。

魯智深的意思是,朝廷黑透了,招安絕對沒好下場。你讓我們去招安,不就是送死嗎?還不如各自散了逃命。

這擊中了宋江內心的想法,所以他啞口無言。

第二,魯智深不好惹

魯智深有自己的派系。

他盤踞二龍山,手下有武松、楊志、曹正、張青、孫二孃、施恩等一群名將,還有不少嫡系小嘍羅。

其中魯智深、武松、楊志均是第一流的將領。

可以說,梁山內部,魯智深就是最大的派系,宋江也不能不顧忌一些。

第三,魯智深的威望很高

梁山內部其實沒幾個好人。

李逵是個殺人狂,吳用和阮家兄弟是搶劫犯,林沖為了保命寧可拋棄老婆等等。

至於盧俊義、呼延灼之流被逼上梁山,其實也沒有什麼正義的舉動。

但魯智深是非常正直,非常講義氣的人。

他第一次倒黴,是因為打抱不平,不慎打死了當地下三濫惡霸鄭屠。

這兩人無怨無仇,只是魯智深看不慣這個流氓欺壓少女老人,騙色還騙財,憤然出手。

第二次倒黴,則完全是為了救結義兄弟林沖。

說起來,魯智深和林沖剛剛認識不到1個月,為了林沖不惜和軍委副主席高俅作對。

這種行為,擺明了肯定死翹翹,但魯智深為了義氣還是救了林沖。

其他魯智深還做了很多講義氣的事。而且,他殺人是不少,全部都是惡棍,沒一個好人,算是為民除害。

這樣一個這麼正直的人,到哪裡找去,在梁山威望是極高的。


薩沙

不邀自來!對這個問題十分感興趣。

首先,在梁山中能威脅到宋江地位的人有誰?

其一,是柴進。此人祖宗闊,梁山初建他是資助人,資助的是王倫,這點應是公認的。但柴進卻無心也無力再爭奪梁山首領了,因為他所投資的人王倫,被林沖殺了。晁蓋奪梁山首領,跟他沒半毛錢關係,而宋江又是從晁蓋手中拿走的首領,也跟他沒關係了。況且他也吃了官司,免死金牌都救不了他,卻被梁山所救,自然氣短。

第二個能跟宋江爭奪首領的人,就是魯智深。

魯智深入梁山前,是二龍山的老大,手下有楊志、武松、曹正、張青、孫二孃等七個首領。魯智深、武松、楊志、皆入36天罡,這比例是不是有點高?這等於變相承認了,二龍山勢力在梁山上屬於“強勢勢力”或有影響的勢力。

而屬於宋江的嫡系勢力呢,是李逵、花榮、吳用、盧俊義,36天罡中佔4個。也許有人會把張順算成宋江勢力,但張順嚴格意義上屬於揭陽嶺勢力。至於關勝、秦明則是降將勢力,這些人來梁山都是奔著有朝一日宋江招安,他們好重回到體制內。

所以通過這個最初的勢力對比,可以看出,魯智深的勢力,屬於第二大勢力,且由於魯智深來自體制內,若真想爭奪梁山老大,對降將勢力絕對是有影響的。

但魯智深由於反對招安,自然等於宣佈跟降將勢力劃清界限了。那麼為何宋江為何不處分反對招安的魯智深、武松,卻處罰李逵。

其實,這是對魯智深的警告的同時,更是表明一種態度,即,別看我圈內人,一旦反對招安,我就跟你翻臉。說怕,在我看來,不如說宋江放心了!

因為若真的魯智深,不表態,而是暗地搞動作爭取人馬,顯然,晁蓋勢力便會倒向魯智深,跟著降將中,也會發生分裂為兩派。如今魯智深這一表態,自然等於宣告,降將們齊齊倒向宋江了。

所以說宋江怕魯智深,不如說是忌憚,但宋江這種忌憚,僅是在魯智深未對招安表態前,當魯智深表態反對後,宋江連忌憚都不存在了。因為,魯智深的二龍山勢力,已經成為“非主流”。


靜者為王的江湖

這個要綜合起來看,首先魯智深比武松地位高,同是二龍山派系,魯智深是大當家,武松只是第三位,武松雖說和宋江是磕頭拜把子的兄弟,但是他和魯智深相處的時間更長,而且武松是走投無路的時候投奔魯智深的,可以說魯智深救了武松的命,他們倆有沒有結拜也未可知!!但交情絕對比宋江深厚!

其次,魯智深領導的二龍山派系是梁山各大派系中實力最強的,魯智深,楊志,武松都是天罡裡頭比較能打的人物,魯智深另一個過命的兄弟九紋龍史進也很了不得,手下還有個被宋江打壓的智囊級大boos神機軍師朱武,魯智深還救過林沖的命,倆人是結拜兄弟,林沖肯定是站在魯智深一邊的,總結出來,魯智深,林沖,武松,楊志,史進,孫二孃,張青,施恩,曹正,朱武,陳達,楊春,李忠,周通。。這些人都可以歸納為以魯智深為核心的二龍山派系。


也就是說,梁山上可以抗衡宋江嫡系為主的招安派的團隊,只有二龍山派系,所以宋江畏懼魯智深,至於武松就可以省略了,宋江魯智深的對話,才是真正意義的集團領導之間的對話,武松資格是不夠的!!!



青青子衿83182168

武松曾經是宋江的摯友,當年這兩個人情深深雨濛濛,在柴大官人府上兩個人著實卿卿我我了一把,宋江甚至為武松修補棉衣,在內心深處,宋江把武松當成自己兄弟。

認識魯智深的時候,魯智深已經是二龍山的寨主,而且魯智深這個人霸氣硬氣不好惹,他不僅是二龍山的老大,還和林沖這位梁山泊資深寨主是把兄弟,另外當時桃花山的寨主周通李忠,是魯智深的馬仔,梁山上另一位好漢人稱九紋龍的史進和魯智深關係很深。在宋江心裡,魯智深是自己潛在的對手。

粗看魯智深性格魯莽,其實看這個人很有魅力,尤其是對女人,為了金翠蓮,居然三拳打死鎮關西;為了劉太公的女兒,居然連小霸王周通這樣的土匪也得醉了。魯智深俠肝義膽,和宋江相比,不知道要高多少倍。

宋江是個性格很卑微的人,他一直對自己的地位很擔憂,說句實在的,他害怕兄弟公然造反,而魯智深就是這樣一個有魅力的人,而且好多兄弟都受過魯智深的恩惠。


李治亞文史博客

此言差矣,恰恰相反,宋江真正忌憚的不是魯智深,而是武松,我們看原文中對這一場面的描述:

樂和唱這個詞,正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
黑旋風便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只一腳,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
宋江大唱道:“這黑廝怎敢如此無禮!左右與我推去斬訖報來!”
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
魯智深便道:“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宋江道:“眾弟兄聽說:今皇上至聖至明,只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有日雲開見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擾良民,赦罪招安,同心報國,竭力施功,有何不美?因此只願早早招安,別無他意。”

這是宋江在“菊花大會”上對三個公開反對招安的三個人的態度,簡單來說就是:

李逵:斬訖報來!

武松:好言安慰。

魯智深:趁機借題發揮,面對眾人宣講,也可以說直接無視。

當然對李逵他並不是真正要殺掉,他才捨不得這個對他忠心耿耿的金牌打手呢,他只是虛張聲勢。

但是,對於武松和魯智深,表明了他的真實態度。

再分析一下公開反對招安的這三個人的話語。

武松的話很有力度,他沒直說自己個人反對招安,而是指出,他發出了一幫不想招安的弟兄們的心聲。

李逵的話當然可以忽略不計,他就是一個沒有思維的殺人機器。

魯智深的話有點像小孩子賭氣:大家別玩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吧。

對比起來,誰的話更具蠱惑力和煽動性呢?

不言自明,當然是武松了。

武松向來心思縝密,行事風格膽大心細,而且心狠手辣,翻臉不認人。自負,眼高於頂,即使在藏龍臥虎的梁山上,能入他的法眼的也沒有幾個。

這些都是讓宋江忌憚的地方,這還不包括武松在江湖上的威望以及號召力。

李逵已經忽略不計。

魯智深有很多可愛和值得稱道的地方,但是在智商方面,在個人性格方面,他有先天缺陷。

在瓦罐寺,他被崔道成和丘小乙戲弄,直到遇到史進才出了口悶氣。

在二龍山寶珠寺,他對鄧覺一籌莫展,得到楊志和曹正的協助後才坐了頭把交椅。

他甚至差點在十字坡被母夜叉孫二孃做了人肉包子,幸虧張青回來的及時。

反觀武松,從鬥殺西門慶開始,到血濺鴛鴦樓,夜走蜈蚣嶺,向來是獨來獨往,一人搞定所有事情,而且做得漂亮至極。

甚至在十字坡他稍作手腳就戲耍了孫二孃。

當然也有說,武松也有找了道的時候,比如在孔家莊被人抓住捆綁起來就要挨收拾了,其實那時的武松是“哀莫大於心死”,親情,愛情,友情,都傷過他,有點悉聽尊便的意思。

一旦他恢復常態,那就是一隻老虎,狼和狐狸的綜合體。

面對這樣的兩個人,如果您是宋江,會怕誰呢?


田獲三狐

宋江決定“受招安”,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客觀的講,這也許是水泊梁山這夥殺人越貨,坑蒙拐騙,以及走投無路的“好漢”們的最好的歸宿。

在水泊梁山勢力強大,如日中天的時候,梁山好漢論功行賞,排好座次,在忠義堂大擺筵席,一幫弟兄興高采烈,喝酒吃肉,醉生夢死的時候,宋江通過樂和吟唱他寫的《滿江紅》,在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的時候,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對。

都是些什麼人呢?

李逵先不幹了: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在這夥計的心裡,除了公明哥哥,就沒誰了。反對招安的目的很明確,就是除了公明哥哥當皇帝,其他都不行,至少是別人做個“大皇帝”,我宋大哥怎麼也要做個“小皇帝”,宋家的天下,我宋大哥也姓宋,為何做不得?

這就是一條走狗加白痴。宋江當然就會像訓斥走狗和白痴一樣:閉上你的鳥嘴,滾回窩裡去!再汪汪,我殺了你吃狗肉!

李逵就老實了。

跳出來的還有武松:今天要招安,明天要招安,冷了弟兄們的心了!

對待武松,宋江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翻譯過來就是:說啥呢?我為什麼招安你不知道啊?怎麼就冷了“弟兄們的心了”?你啥意思啊?

宋江為什麼這麼說武松?很奇怪吧?

其實並不奇怪,因為“走投無路落草偷生,苦熬掙扎盼得招安”這個心思,武松早就有。

話說武松為兄報仇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被髮配孟州,又在孟州牢城幫施恩“黑吃黑”,醉打蔣門神,奪回快活林,得罪了張都監,被陷害再次發配,在飛雲浦殺了刺客,進而誅殺張都監等全家老小。犯下潑天大罪。走投無路之際只好聽從孫二孃的建議,扮作“頭陀”以掩護身份,投奔二龍山落草。

“行者武松”就是這麼來的。

在投奔二龍山的路上,武松再一次遇到了宋江,兩個落魄之人惺惺相惜。分別之際,宋江問武松今後的打算 武松說:先到二龍山落草,躲過殺身之禍再說,如果老天保佑,在二龍山能熬到朝廷詔安,給個為國殺敵,疆場建功的機會,也就可以名垂青史了。

看見沒有?這就是武松!可能是落草之後覺得殺人越貨,瓶酒方肉,論秤分金銀更有前途,把“招安”這茬給忘了。

所以,宋江對武松基本上沒怎麼客氣:裝什麼裝!

還有不願意的,就是魯智深。

但是魯智深說的就深刻多了,算是經驗之談:我在官場多年,那不是你想的那樣,如今的官場,朝廷官員個個黑透了,就像我這大褂,染黑了怎麼也洗不白的,受了詔安也沒用,不如大家都散了吧,各奔前程。

這個話很厲害,有理有據,宋江肯定不敢怠慢,認真對待也就不奇怪了,但說到怕誰,還真的談不上。宋江敢做,就誰都不怕。

對魯智深,宋江更多的是敬重,於是回答魯智深的疑問,就會很慎重,也很深刻。

最終,還是魯智深的人品佔了上風。


步武堂



宋江尊敬魯智深是真真切切的尊敬,不要把一肚子壞水潑在他的身上,一來魯智深是佛門中人,二來魯智深義薄雲天的英雄事蹟值得宋江尊敬。二人第一次相見於三山聚義打青州之時,原文中交代:宋江中軍到了,武松引魯智深、楊志、李忠、周通、施恩、曹正都來相見了。宋江讓魯智深坐地。魯智深道:“久聞阿哥大名,無緣不曾拜會,今日且喜相認得阿哥。”宋江答道:“不才何足道哉。江湖上義士甚稱吾師清德,今日得識慈顏,平生甚幸!”

引見之人必須是武松,因為整個二龍山只有武松與宋江舊有交情。宋江單單讓魯智深坐地,因為古代尊卑有序,魯智深是二龍山的主事人,這和懼怕八竿子扯不到一塊去。梁山菊花大會上,當樂和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時,我們不妨來看看武松和魯智深的反應。

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

魯智深便道:“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宋江這樣對武松說道:“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宋江毫不客氣的正面反駁了武松,對魯智深的反對只是以“眾弟兄聽說:今皇上至聖至明,只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有日雲開見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擾良民,赦罪招安,同心報國,竭力施功,有何不美?因此只願早早招安,別無他意。”搪塞處之,這就能說明宋江怕魯智深?非也,只能說明,宋江在個人關係上和武松比較親近,和魯智深比較疏遠而已。



就像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對關係不是很熟的朋友說話總是注意措辭和方式方法,而對自己的死黨卻往往口無遮攔,毫無顧忌。再者,武松其實是《水滸》全書中第一個提出招安的梁山好漢,原文為證:“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當時宋江和武松在孔家莊相遇,宋江聽了武松的遭遇,想讓武松和他一起投奔清風寨的花榮,被武松婉拒,說出了上述這一段話。如今武松在菊花大會上出爾反爾,極力反對招安,宋江反駁他幾句也是事出有因,合情合理。

毛主席曾說:《水滸》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宋江最大的悲劇在於,將自己的信仰強加在梁山眾好漢的身上。他認為招安是梁山唯一的出路,然而事實證明卻是一條不歸路,向世人深刻揭示了封建士大夫理想破滅的悲劇。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武松和宋江也是結拜兄弟,之前有過交集,宋江有恩於武松,武松對宋江還是有一份敬畏之情,所以他們兩個人有過交集算是有交情。

而魯智深就不一樣了,魯智深,出家之前叫魯達,以前是提轄,也叫魯提轄,行俠仗義,見義勇為,嫉惡如仇,扶危濟困,愛憎分明,仗義疏財,慷慨大方。在江湖上也是有一定影響力。

魯智深忍受不住佛門清規,醉打山門,毀壞金身,被長老派往東京相國寺,看守菜園,臨別贈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看守菜園期間,收服眾潑皮,倒拔垂楊柳,在相國寺與林沖一見如故,結拜為兄弟。

林沖落難,刺配滄州,魯智深一路暗中保護。在野豬林裡,解差董超、薛霸欲害林沖,魯智深及時出手,救了林沖一命,此後一直護送至滄州七十里外。智深因而為高俅所迫,再次逃走在江湖上,後與楊志等一起打下青州二龍山寶珠寺,就此落草。武松做了行者後,也來入夥。當了二龍山大頭領(其他頭領還有楊志、武松、曹正、施恩、孫二孃、張青等人)

呼延灼連環馬為徐寧所破,投奔青州知府慕容彥達,惹出事端,於是有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聚義,攻打青州。宋江引梁山泊頭領下山增援,成功後一眾人等同上梁山,魯智深方與林沖重聚。在三山派系的二龍山影響力最大,同樣魯智深影響力,現在話說就是一把手。所以宋江說話的考慮考慮魯智深的意見,反對招安,李逵反對,宋江直接發話拖出去斬了(李逵是自己的小弟,說話一點都不客氣),魯智深反對,宋江可得聽取魯智深的意見。(得客客氣氣的說)

大鬧五臺山、大鬧桃花村、火燒瓦罐寺、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單打二龍山。

在三山派系在梁山影響力很大,宋江得得到魯智深的支持,梁山派系也是比較多,沒有魯智深的支持,宋江梁山之主的地位很玄,梁山派系也是比較多,

除了宋江嫡系,花榮,李逵,宋清等

柴靜(小旋風)皇族後裔,之前資助王倫在梁山落草,自身也是持有丹書鐵券的人,在宋朝除了造反以外,殺人都不算犯法,自由度也是很大的,所以在柴靜的莊園養了很多門客,包括梁山中很多好漢都受過柴大官人的關照,口碑很高。

所以柴靜也是潛在的威脅。

梁山元老派系,相對比較弱一些,以前王倫舊部,雲裡金剛宋萬等,林沖也是元老,但因為林沖殺死王倫,多少還是和很多人有間隙,林沖個人性格比較闇弱。

晁天王派系,阮小二兄弟,劉唐等,還有吳用,但吳用後面是和宋江是一條心,所以晁天王派系威脅也不大。大勢已去。

盧俊義派系,只有浪子燕青,威脅不大。

降將派系,這些每個人心也不齊,威脅不大

剩下其它小派系也沒有實權,影響力也不大,

三山派影響力是絕不可忽視的,影響力也有實力也有,如果三山派不支持宋江,那宋江可就不好過了,所以宋江反對招安上對魯智深必須客客氣氣的。


藍方塊

魯智深大家應該知道他的為人,剛正不阿,一身正氣,而對於宋江,差別太大,都知道宋江都沒有什麼武功,但是讓這麼多人聽他的話,也是用了不正當的手段,晁蓋的為人也要比宋江正直,宋江實在太虛偽,表面說話都是嚴重的官腔。

魯智深並不傻,他明白要是被詔安了,很多兄弟也有可能面臨牢獄之災,因為他根本不相信當時的朝廷,所以也是公開反對,其他人其實也想反對,但是自己實力並不強,說出來的話有可能被殺,而魯智深的為人就是有什麼說什麼,不給其他兄弟打馬虎眼。其實魯智深手下還是有很多人聽命於他。只不過玩計謀不是他的強項。





微生活空間

其實武松是宋江心腹,他當初去二龍山就肩負著散播宋江詔安思想的,武松本身也是招安派,後來發現當山大王更好,他無家無業的很適合當山大王。而且啊關鍵一點,他的職務很清閒。戰場上都不需要他衝鋒陷陣。何樂而不為呢?所以武松反對找安,這種自身私利之想的反對沒有影響力。而且武松在梁山的影響力不夠。這很關鍵。武松能影響的也就是施恩,但是官宦子弟的施恩能不能做到關鍵時候和他站一起也存有疑問的。武松梁山後都是和魯智深協同出現的。魯為主,武為輔。

其實李逵也是極力反對的,李逵是宋的大心腹,幾句好話就能搞定。

至於魯智深就不同了,是個毫無私心的人,他的反對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的想法,這些人都是走投無路的,本身也不是政府人員,他們不想與黑暗的大宋扯在一起。魯智深的反對可能會蔓延,導致梁山出現兩個對立的群體。

再說魯智深的實力。二龍山的楊志、武松 孫二孃,張青,曹正,施恩,桃花山的周通、李忠,還有史進一夥的陳達楊春朱武,當然了還會有林沖,這是核心。外圍的會很快聚集一堆,諸如李立、鬱保四、解珍,解寶,李俊這些本身和官府有仇。或者不喜歡為官的。所以宋江害怕。畢竟一半軍官出身一半是草民落草,統一思想很困難,持反對意見的就是缺個帶頭的,魯智深要是帶了頭,真的就麻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