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凌煙閣24功臣中,有幾人參加了玄武門之變?下場如何?

盧金潮

挨個說下凌煙閣24功臣與玄武門之變的關係以及最終下場,凌煙閣24功臣大部分都得到了善終。

1、趙國公長孫無忌。長孫無忌是李世民親信,玄武門之變的重要策劃人。唐高宗李治年間,在和李治以及武則天的政治鬥爭中失敗,最終被逼自殺,不得善終。

(長孫無忌)

2、河間王李孝恭。李孝恭是李唐宗室中除李世民以外軍功最高的人,李靖的老上司。未參加玄武門。貞觀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

3、萊國公杜如晦。杜如晦是李世民親信,玄武門之變的重要策劃人。貞觀年間擔任宰相,和房玄齡並稱房謀杜斷。貞觀四年病死。

4、鄭國公魏徵。魏徵眾所周知,原本是太子李建成下屬,玄武門事變李建成被殺後,才投靠李世民。貞觀十七年(643年)病死。

(魏徵)

5、 梁國公房玄齡。房玄齡是李世民親信,玄武門之變的重要策劃人。貞觀年間擔任宰相多達二十多年,和杜如晦並稱房謀杜斷。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死。

6、 申國公高士廉。高士廉是長孫皇后和長孫無忌的舅舅,自然站在李世民一邊,參與了玄武門事變。貞觀二十一年(647年)病死。

7、 鄂國公尉遲敬德。尉遲敬德在玄武門事變中起到重要作用,一箭射死李元吉,帶兵威逼李淵。尉遲敬德玄武門後有些居功自傲,被李世民敲打後收斂很多。唐高宗李治顯慶三年(658年)病死。

(尉遲敬德)

8、衛國公李靖。李靖玄武門事變時出任靈州都督,在對抗突厥的前線,未直接參與玄武門事變。貞觀二十三年(649年)病死。

(李靖)

9、宋國公蕭瑀。蕭瑀是玄武門事變時的宰相之一,玄武門當日和李淵在一起。蕭瑀雖然未參與玄武門事變,但在宰相中是傾向與李世民的人。貞觀二十二年病死。

10、 褒國公段志玄。段志玄是李世民秦王府系統的親信之一,參與了玄武門事變。642年(貞觀十六年)病死。

11、 夔國公劉弘基。劉弘基是李淵太原起兵時的元老人物,李淵佔據長安後封賞的太原元謀功臣之一。劉弘基未參與玄武門事變。唐高宗李治永微元年(650年)病死。

12、蔣國公屈突通。屈突通是原隋朝名將,後投降李唐,德高望重。屈突通未直接參與玄武門事變,但玄武門事變後被派往洛陽坐鎮。貞觀元年(627年)病死。

13、勳國公殷開山。殷開山是李淵太原起兵時的元老功臣,李淵佔據長安後封賞的太原元謀功臣之一,和李世民關係很好。玄武門事變前,殷開山已經去世,自然沒有參與玄武門事變。

14、譙國公柴紹。柴紹是李世民姐姐平陽公主的丈夫,李淵佔據長安後封賞的太原元謀功臣之一。沒有參與玄武門事變。貞觀十二年(638年)病死。

15、邳國公長孫順德。長孫順德是李淵太原起兵時的元老功臣,李淵佔據長安後封賞的太原元謀功臣之一,參與了玄武門事變。貞觀年間因貪汙被免官,後病死。

16、 鄖國公張亮。張亮是李世民親信之一,玄武門事變前被派往洛陽,秘密聯結山東豪傑,以備局勢變化。後來張亮被李元吉告發,在獄中受盡刑罰也沒供出李世民。玄武門事變時,張亮還在獄中,自然沒機會直接參與玄武門事變。646年(貞觀二十年),張亮被告發私養假子五百人,隨後被殺,不得善終。

17、陳國公侯君集。侯君集是李世民親信,玄武門之變的重要策劃人。侯君集在玄武門事變前地位不高,玄武門事變後火箭般飛昇,貞觀四年就做到了宰相。侯君集後來對自己地位不滿,和太子李承乾勾結在一起,策劃發動政變,貞觀十七年(643年)事發後被殺,不得善終。

18、郯國公張公瑾。張公瑾是李世民親信,參與了玄武門事變。張公瑾的著名事蹟是玄武門前一天李世民燒龜甲卜吉兇,張公瑾拿起龜甲扔到地上說,難道占卜結果不吉利就不發動了嗎。貞觀六年病死。

19、盧國公程咬金。程咬金是李世民親信,參與了玄武門事變。唐高宗李治麟德二年(665)病死。

20、永興公虞世南。虞世南原是隋煬帝楊廣崇信的大臣,後來成為李世民的十八學士之一。玄武門事變沒有直接參與。貞觀十二年(638年)病死。

21、邢國公劉政會。劉政會是李淵太原起兵時的元老功臣,李淵佔據長安後封賞的太原元謀功臣之一。劉政會未參與玄武門事變。貞觀九年(635年)病死。

22、 莒國公唐儉。唐儉是李淵太原起兵時的元老功臣,李淵佔據長安後封賞的太原元謀功臣之一。唐儉和李世民關係很密切,出任過天策府長史。唐儉沒有參與玄武門事變,唐高宗顯慶元年病死。

23、 英國公李勣。李勣在玄武門事變時出任幷州總管,處於對抗突厥的前線,未直接參與參與玄武門事變。唐高宗李治總章二年(669年)病死。

24、胡國公秦叔寶。秦叔寶是李世民親信之一,參與了玄武門事變。貞觀十二年(638年)病死。

(秦叔寶)


仁勇校尉

比起劉邦、朱元璋得全國後的大殺功臣,李世民關於那些開國功臣,待遇算是相當不錯。除了封地封爵,還仿效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立下的雲臺二十八將,搞了一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給他們留了一個好名聲。

開國功臣那麼多,凌煙閣只需二十四人的名單,想要排進去,其間的難度可想而知。在當選的規範,有一個選項很要害,那就是勞績威望是不是足夠大。而參與過玄武門之變,無疑是一個加分項。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當秦王時,在玄武門鄰近殺了自己的兩個兄弟,強逼自己的父親立自己為太子。當年跟從他參與玄武門之變的人,不僅有支持的勞績。基本都是秦王府的鐵桿心腹,是李世民打全國時,立下過赫赫戰功的人。

其時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名單中,總共有十個人參與過玄武門之變。他們分別是:長孫無忌、高士廉、尉遲恭、杜如晦、房玄齡、程咬金、段志玄、張公謹、侯君集、長孫順德、魏徵。開始的時分,李世民一直在猶疑要不要發動這場政變,是這些人在李世民的耳朵邊想念,才終究促成了玄武門之變。

其時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在政變之前,都曾花大把的金子撮合這些人,最終都被無情拒絕,落得一臉尷尬。多說一句,秦瓊由於患病,其時並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不過也被列為凌煙閣功臣名單中,不過是最終一名。

基本上來說,只需被列為凌煙閣功臣的名單中,只需不是拼命作死的人,基本都等於有一塊免死金牌,最終被削爵放逐。除了一個人是破例,這人就是侯君集。


侯君集跟從李世民的時刻,現已有些年初。從李世民征討全國的時分開始,就跟在他身邊。不過其時侯君集的名聲一般,很多人都瞧不起他。只不過在李世民手下,才慢慢發光發熱,被封為侯爵和將軍。

在玄武門之變時,他又跟在李世民身邊,立下了大勞績。不過,在玄武門之變後不久,唐朝就面對一項危機。北方的突厥人正躍躍欲試,預備出動軍隊佔領長安。李世民便派遣大將李靖為主征討突厥,讓侯君集在一旁輔佐李靖。

關於侯君集,李世民是有意要培育他。李靖是可貴的統帥,能跟在他身邊學習,無疑是一種提高。而且李世民還讓侯君集了解怎麼處理朝政,這是要把他培育成能文能武的重要人才。

不過,侯君集可不這麼想,他覺得自己能力強,勞績大,就想要更高的地位。乃至,他曾經對同僚張良說過這麼一句話:‘假如你贊同的話,咱們就一同造反。”張亮回身就把這件事通知了李世民。李世民聽完後,顧念到他開國有大勞績,就沒有作聲。反卻是主動勸解張亮,不要起疑心。

可侯君集越鬧越大,最終搞得滿朝文武都知道他要造反的事情。大臣就紛繁上書,想要讓李世民賜死侯君集。李世民一開始還不贊同,可最終也百般無奈,只好賜死了侯君集。不過,關於侯君集的家人,卻是沒有趕盡殺絕,也算是可貴。


方言講史

對於一般大臣來說,本來就是大唐建國功臣,沒必要去押寶這個,成功不過就是功勞大一點,失敗了那就是傾家蕩產,更何況當時李世民明顯不被李淵支持,處於下風。長孫無忌(李世民老婆她哥,到李治武則天時代被流放),沒辦法,必須站隊,不然會被株連。高士廉(李世民老婆她舅舅,撫養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長大,必須站隊)。李世民的天策府嫡系有尉遲恭(李世民手下頭號打手,心腹,曾被太子拉攏失敗,玄武門事變殺了李元吉後帶兵入宮“保護”李淵,被賞賜李元吉的府邸,後來逐漸淡出)還有段玄志(很猛的一個,名聲也好,在李世民的貞觀時期還主過軍),張公謹(也很猛),侯君集(滅高昌,後來說是有謀反,貞觀時期被殺)。房玄齡,杜如晦,這兩個是李世民謀士,策劃了玄武門事變,只過能力也強,後來都當了丞相,房謀杜斷嘛。當然還有一個人,魏徵,站隊在太子李建成這邊的,政變後為李世民效力。這些人基本不是被封公爵就是侯爵。 像更多的人是中立的,比如李靖(搞定湖廣蕭梁,江南的輔公佑,李淵李世民稱臣納貢的東突厥,滅了吐谷渾),李道宗,李孝恭(此二人都是李淵的侄子,長期擔任軍隊主帥,讓李靖這樣的牛人做副的,都軍功不小,反正都是堂弟接班,才不會參與政變),柴紹(李淵女婿,李建成李世民一個媽生的,親疏都一個樣,柴紹老婆還是已軍禮下葬的女人,傳說娘子關的來源)秦瓊,程咬金,徐茂公(名字很多,徐世績,李世績,李績都是同一個人,代表瓦崗寨很大一部分投靠過來的,秦程兩人是先投降王世充,陣前譁變能帶幾個人,高句麗就是徐茂公他滅的,楊廣李世民都沒搞定高句麗)。玄武門之變,當時李淵才是皇帝,本來他有能力也有本事控制局面。誰知道李世民最後的瘋狂和爆發。。。 政變之後,也是李淵下旨穩定局面。


海平1125

根據可靠史書資料,有四位凌煙閣功臣參與了“玄武門之變”。他們的下場不盡相同。


玄武門之變是大唐開國之後第一次流血政變。都有哪些人追隨李世民參加了玄武門之變,在史書記載中不盡相同。


比較可靠的一種說法是當時李世民帶領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人進入玄武門。

這幾位之中,屬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有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和張公瑾四人。

他們四人的下場不盡相同,正常死亡的有兩人,其一是尉遲恭,他在晚年老死家中,還有一個是張公瑾,是在唐太宗貞觀六年病死。

長孫無忌和侯君集則是死於政治,其中長孫無忌安穩的度過了唐太宗時期,等到了他全力支持的外甥皇帝李治登基,但是他卻沒有想到他最終會自己的外甥削爵流放,自縊而死。

侯君集則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為數不多的被唐太宗李世民誅殺的功臣,在貞觀十七年,侯君集因牽扯太子李承乾謀反案,被李世民下令處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