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的小舅子裴元慶厲害嗎?

rui3872

評書中的隋唐第三條好漢裴元慶,歷史原型是隋朝大臣裴仁基的兒子裴行儼,是一位以勇猛著稱的猛將。不過歷史上的裴行儼可不是程咬金的小舅子,程咬金當時的身份,還不夠資格娶頂級士族河東裴氏的女人。

(裴元慶)

裴仁基出身於中古頂級士族河東裴氏,河東裴氏歷史上僅宰相就出過59人。隋末唐初這個時代,活躍的河東裴氏人物也有很多,楊廣時代有兩位宰相裴矩裴蘊出自河東裴氏,李淵建國時最寵信的大臣宰相裴寂也出自河東裴氏。

大業十二年(616年),裴仁基出任河南道討捕大使,全權支持圍剿日漸強大的瓦崗軍。瓦崗軍在李密加入後勢力越來越大,裴仁基雖然算得上一位軍事經驗豐富的大將,但還是屢次被李密擊敗,又和監軍蕭懷靜發生矛盾,最終投降李密的瓦崗軍。當時隨裴仁基投降李密的,還有鼎鼎大名的秦叔寶、羅士信等人。裴仁基的兒子裴行儼這時候也一起加入了瓦崗軍。

(裴仁基)

裴行儼每有攻戰,所當皆披靡,號為“萬人敵”,是當時有數的猛將,在李密手下受到重用。李密被王世充擊敗後,裴仁基裴行儼父子也投靠東都洛陽政權。王世充廢除越王楊侗自行稱帝后,對裴仁基裴行儼父子甚為疑忌,裴氏父子也暗中謀劃發動政變除掉王世充復立越王楊桐。政變未發動被告發,裴氏父子和同謀者均被王世充處死。

裴仁基有一個遺腹子裴行儉逃得性命,後來在唐朝做到宰相。裴行儉文武雙全,既是有政績的宰相,也是唐朝有數的名將。

(裴行儉)

歷史上的程咬金雖然和演義中的形象差別很大,家裡幾代人都是州郡一級官員,是一位地方土豪,但其年輕時是不夠資格和頂級士族的河東裴氏聯姻的。

程咬金的第一任夫人是一位縣令之女,和程咬金的家族算得上門當戶對。這位夫人姓孫,在貞觀二年去世。程咬金的第二位夫人則出自清河崔氏,清河崔氏是和河東裴氏相當的頂級士族。程咬金在此時已經是朝廷的右武衛大將軍,一位頂級高官,勉強有資格娶清河崔氏出身的女子。

(程咬金)

不過這位崔家女肯定也同樣是二婚,從程咬金的墓誌推算,這位崔家女和程咬金結婚時起碼在37歲以上,程咬金為娶崔家女真夠拼的。


仁勇校尉

裴元慶是隋唐第三條好漢,甚至絕對有擊敗第二條好漢“天寶將軍”宇文成都的實力。

在《說唐》中,武器錘子就是力氣的象徵,而最典型的就是“金銀銅鐵八大錘”,這四個人分別是:第一條好漢“擂鼓甕金錘”李元霸,第三條好漢“八稜梅花亮銀錘”裴元慶,第十條好漢“八稜紫金降魔杵”秦用和第十二條好漢掛錘莊莊主“鐵錘”梁師泰!

裴元慶就是銀錘太保,年紀輕輕,力大無窮,雖然只有十二歲,但錘子三百斤,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自從出道以後,從來沒有敗績。

裴元慶相比李元霸的無敵表現,當然沒法比,畢竟李元霸是怪物一樣的存在,像機器一樣的運轉,而裴元慶也和李元霸交過手,他接了李元霸三錘!

能接李元霸三錘的人估計在《說唐》中僅有兩人能做到,一個是羅士信,力氣不比李元霸差,另一個就是裴元慶,甚至宇文成都都不能接李元霸一錘。他接了李元霸三錘,就讓李元霸大為讚賞,能夠接他一錘的人就極為了不得,更何況裴元慶小小年紀就接了他三錘而沒有被打死,這讓李元霸相當欣賞,就饒了他性命!

此戰其實就是對裴元慶的考試,可以檢驗裴元慶的成色,當然裴元慶絕對夠成色,三百斤的銀錘符合他的身份。

可見裴元慶的力氣絕對能夠勝過宇文成都,能排第三,僅此於李元霸和羅士信!


宇文成都和裴元慶是一個等量級的,他們二人的座次基本上也差不多,實力也差不多,但從二人交手戰績而言,似乎裴元慶還勝過宇文成都。

裴元慶能夠接李元霸三錘而不倒,讓李元霸都佩服他的力氣。而宇文成都在和李元霸交手過程中完全被提的扔來扔去!

元霸未曾防備,看見钂來,將身一閃,順手將鎦金钂接住一扯,連人帶馬都扯過來了。成都好不著急,開言說:“千歲饒命。”那元霸的師父紫陽真人叮囑他,若遇見使鎦金钂的,不可傷他性命。所以向年比武,就不傷害他。今日見他起了不良之心,意欲害他,忽想起師父之言,說聲:“饒了你罷。”放了成都。成都死中得活,起來謝了不殺之恩。

可見相比,在李元霸這個試金石面前,宇文成都是完全發揮不了實力,真的比裴元慶表現差的好遠!

裴元慶迎戰李元霸,勉力招架三錘後驚呼:“啊唷,果然好厲害!”回馬便逃。元霸大叫:“好兄弟,天下沒有擋得起我半錘的,你能接連擋我三錘,也算是個好漢,饒你去吧!”

可見宇文成都的力氣還是要比裴元慶的力氣小一些,可能在晉陽宮金殿比武,宇文成都被李元霸給嚇得心有餘悸,導致見了李元霸都手足無措,也影響了他的發揮!而裴元慶畢竟初生牛犢不怕虎,見了李元霸也敢試一試,故而有膽量接了三錘,如果以前見過李元霸的實力,可能也會被嚇著!

裴元慶和宇文成都也交過一次手,四明山之戰,宇文成都與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三兄弟聯手大戰一天,最終擊敗三人,但是力氣也耗盡,剛好遇到裴元慶,裴元慶就撿了一個大便宜,擊敗宇文成都,但這一戰並非實力的體現,裴元慶勝之不武。

總體而言,二人都是力量加技巧型戰將,宇文成都是技巧強於力氣,而裴元慶是力氣強於技巧!

我個人認為,宇文成都可能還是要更強一點兒!


裴元慶是《說唐》中一個非常有亮點的人物,他姐姐裴翠花嫁給程咬金,而在與眾多戰將對決中只是不敵李元霸和羅士信,戰鬥力實在爆表!

裴元慶雙錘夾著單雄信的長槊,單雄信使出吃奶的勁也拉扯不動分毫!

秦瓊一槍上去,把虎頭槍震得歪歪曲曲!

一錘把第八條好漢楊林的囚龍棒打的折成兩段,虎口大開!

一錘把虹霓關總兵新文禮的鐵方槊打斷一截,虎口出血!

可見,裴元慶在與除了李元霸和羅士信之外的任何人交手都不落下風,確實是一員猛將。

而裴元慶之死有多個版本,《說唐》是被新文禮暗算,引入山中,被活活烤死!《興唐傳》是被聶世雄飛刀殺死!




忠肝義膽嶽老三

在興唐傳和隋唐演義中,程咬金娶的是裴元慶的姐姐裴翠雲,因此程咬金的小舅子就是裴元慶,程咬金的這位小舅子武功,可真的是歷害,還不是一般的歷害,人稱天下第三條好漢。裴元慶起初是跟著父親裴仁基來征討瓦崗山的,結果是打遍瓦崗無敵手。無奈的瓦崗眾英雄,只有施計騙裴翠雲上山,嫁給程咬金,給裴元慶來個“逼上瓦崗”,這種相似的故事,在水滸裡已上演過多遍啦,最出名就是騙盧聚義上山坐第二把交椅,從瓦崗對裴元慶施出這樣的詭計就可以看出,裴元慶在瓦崗群雄裡的重要位置,果然,裴元慶一上山,就是正印先鋒官,在武功上,絕對列瓦崗的第一把交椅的。

裴元慶雖然號稱天上第三,但他和號稱第二的宇文成都多次交手,都穩穩地佔著上風,在各個這版本的隋唐評書裡,裴元慶與宇文成都交手,都是豪不費力的秒殺,因此上看,裴元慶是明三暗二,但天下總把他列為第三, 這可真夠冤枉的。

那麼裴元慶與李元霸交手呢,興唐傳上交待,裴元慶和李元霸交手時,正值兩國的蜜月期,李元霸是帶兵來幫瓦崗。兩人的交手,只是私下友情切蹉一下,相約各打三錘,裴元慶讓李元霸先打三錘,結果李元霸使詐,來個明三暗四,裴元慶的馬撐不住的趴下。李元霸這種贏法,勝之不武,別說裴元慶不服,連瓦崗眾英雄都不服,但李元霸卻也憑此坐穩了天下第一的寶座。

因此,裴元慶在隋唐裡,武功完全可以說是名三坐二望一的角色,你說歷害不歷害


歷史上的程咬金,先後有兩位夫人,一位是他原配:孫氏,封宿國夫人。從封號上,這位孫氏應當是和程咬金一起走過創業,共過患難的夫人。至於她孃家人歷害不歷害,因是小人物,史書上也沒記載,但能把女兒嫁給程咬金的事情來看,眼光還是歷害的,至於程咬金有沒有孫姓的小舅子,史料無載,即使有,做為縣令的兒子,除了利用姐夫的權勢狐假虎威外,也歷害不到那去,

或許已功成名就拉,程咬金的續室,出身“清河崔氏”,這個清河崔氏號稱四大家族之首,一直到唐代,崔氏地位依然高高在上,據說出了23位宰相,因此, 唐官員修訂《氏族志》,又把崔氏列為第一,引起了唐皇室的不滿,強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長孫氏第二,崔氏列第三。皇室的嫉妒家族,你說歷害不歷害。因此程咬金續取崔氏,顯然是為了提高家族聲望和地位。至於崔氏的小舅子,不用靠姐夫的勢力就能當官,應當是算是歷害的。


江湖閱史

程咬金墓誌銘上有記載兩位夫人,一姓孫,一姓崔,無記載有兄弟。而在小說《說唐全傳》中程咬金妻子是裴翠雲,小舅子裴元慶。既然問小舅子是否厲害,暫且不說歷史的真實性,就來說下小說中的人物裴元慶。



裴元慶在小說中隋唐好漢排第三,手持八稜梅花亮銀錘,胯下名馬千里一盞燈。年少卻驍勇善戰,四明山一戰,曾力抗李元霸三錘。演義中李元霸是天下無敵的人物,可見裴元慶武藝高強。


最後再送大家一句農藥中程咬金臺詞"就算失敗也要擺出豪邁的姿態"
關注藍海炙心,帶你瞭解歷史奇聞異事。


藍海炙心

程咬金的小舅子就是裴元慶,隋唐第三條好漢,你說厲害不厲害。裴元慶是裴仁基的三兒子,使一對銀錘,重三百斤,坐騎抓地虎,傳說是哪吒轉世,最驕人的戰績就是接了李元霸三錘,其次就是在宇文成都戰三雄後的情況下,裴元慶震傷宇文成都,實現了以下克上的實例。

裴元慶在未歸降瓦崗之前,隨裴仁基攻打瓦崗,賈潤輔、柳周臣這些角色不提,單雄信、秦瓊這些人物一招就震的武器橫飛,虎口出血,瓦崗十幾員大將合圍也無濟於事。歸降瓦崗後,排名第八的楊林看裴元慶是個娃娃,前來捉拿裴元慶,結果一招震的楊林300斤的囚龍棒橫飛,虎口震裂。

裴元慶雖然排第三條好漢,但戰績方面比宇文成都好一些,宇文成都最出彩的就是力戰第四熊闊海、第五伍天錫、第六伍雲召三人合圍,並且將其擊敗。而裴元慶雖然是在宇文成都損力的情況下震傷宇文成都,但實力確實在伯仲之間,甚至超過宇文成都。這點可以從李元霸身上得出,宇文成都主動攻擊李元霸,錘鏜相碰後宇文成都已傷,而裴元慶是被動接了李元霸三錘,雖然受傷,但戰績好於宇文成都。

當然裴元慶除了打不過李元霸外,還有一次受挫就是被羅士信給收拾了,作為一猛的羅士信力氣大於裴元慶。裴元慶很傲氣,在瓦崗無人打得過的情況下被羅士信徹底制服了,最後也歸順瓦崗。裴元慶有幾種死法,第一種就是說唐中,被新文禮用火雷震燒死;第二種就當是興唐傳中,被孽世雄用飛刀打死;第三種就是隋唐演義之說唐後傳中,被大梁猩猩紅回馬刀殺死。最常見的就是隋唐的裴元慶,按正真的實力,裴元慶雖然在十三傑中排第三,但打不過羅士信和羅松,綜合十三傑和四猛四絕,裴元慶應該排第五。


令狐沖和喬峰

那你說的應該就是裴元慶了。

小說角度,此人名將之後,天生神力。 使得一對銀錘 重三百斤。

隋唐裡大家基本都知道 武功排名的話:天下第一 就是 李元霸了。第二就是宇文成都。第三就是裴元慶了

四明山一戰,裴元慶硬接李元霸三錘。打敗激戰疲憊的宇文成都。 單從接李元霸三錘來說,能接的上李元霸三錘只能說當世只此一人! 宇文成都攻擊李元霸,宇文成都雙手被震的流血。

如果單從力氣方面考慮,個人覺得裴元慶還是能排第二。 至於厲不厲害, 這人還是非常牛逼的!


三刀065

歷史上裴行儼是一個勇猛無敵的戰將,可惜死於王世充之手,其弟裴行儉確在太宗晚年和高宗時期大放光芒,裴行儉善於將將,有極強的統軍能力,培養出一批將才,帥才,比較著名的有蘇定方,黑齒常之,程名振,敬暉,李多苲,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