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院子打水泥地面,想把地面整平,又不影響流水?如果小院子還可以,大院子就不好辦了,但是看起來,這一點也難不住畫面上的兩位老人,他們是究竟怎樣把地面整平了呢?


農家院子打水泥地面,想把地面整平,又不影響流水?如果小院子還可以,大院子就不好辦了,但是看起來,這一點也難不住畫面上的兩位老人,他們是究竟怎樣把地面整平了呢?

仔細看一下,老人前面凳子上放著一個不大的小儀器,它能發射一束綠色光源,照射的很遠。看來用處不小,這到底是啥東西,還真不知道。

另外一位老人則在牆上照射的綠色光線處畫上記號,用同樣的辦法,在院子的四周找出同樣高度。

然後想讓地面多高,就以院子四周畫下的記號,再往下量出一定的尺寸,就是地面的平面了,怎麼樣,這個方法是不是可行?

然後再在院子的地面上,按照量出的高度砸上木棍,棍的頂端就是地面的高度,院子裡均勻分佈多個木棍,再用線繩拉出平面,當然棍的頂端也就是地面的高度,

壘牆打地基,倆人拿一長長的又細又軟的塑料水管,這是幹啥用呢?

原來他們是看水管裡面水的平面,等一端的高度達到所要的高度後,另外一端水面的高度也就是想要的高度,真是這方法很簡單實用,你說呢?

量好平面,該和水泥大沙了,這時竟然讓拿來一袋洗衣粉,這到底是幹啥用呢?

原來是要把它們倒入水泥大沙裡面均勻摻和,這到底能起啥作用呢?誰知道說一下。

還有這牆角處用一根線吊住一塊磚頭,起到垂直的作用,真是就地取材,方便實用。

尺杆能量平面,在這裡還能這樣用,那裡不平,可以直接刮掉,成了刮杆。

近千斤的過樑要升高,沒有千斤頂,人手不夠,咋辦?善於動腦的他們竟然用一個門框頂起來。

下面是一個橫檁條,再下面支一個磚墩,眼尖的您一定看出來,這是槓桿的原理。

還別說真中,幾個人在下面稍微一吃力,上面的過樑就慢慢升了起來,怎麼樣,這是自己的見聞,他們就地取材,用巧勁巧法,把一些看似難度很大的活,輕鬆搞定,不得不服他們的聰明與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