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這種情況在農村多不多?

花開隴上

農村俗語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這種情況在農村多不多?農村有的俗語,現在隨著社會的變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質量的進步,有的農村俗語,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已經慢慢的淡出了我們的視線。


30不立子,一直累到死,這是原來的一些老話,應該是很早了。原來人的壽命都比較短,像50多60已經步入老年了,原來的話是人到七十古來稀嘛,而他如果30歲才生子,當他兒子將近20歲的時候,他已經50多歲已到暮年。



他終其操勞一生,到人生暮年兒子方才能成人,完成婚姻大事,所以有操勞到死這說法


這句話說的是過去,向現在工作的六十多歲才可以退休,農村村民五十多歲也是屬於壯年階段。跟原來這個階段的暮年有著天壤之別。


現在這種說法已經就不成立了,首先是隨著現代生活水平、醫療衛生提高,人的壽命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 ,晚婚晚育對於現代人來講是很正常不過是事情之一。像現在的教育提高,大學畢業之後即便是不在讀研,結婚生子差不多也是將近三十。


雖然在我們的農村,三十多生子,一般都是二胎,但隨著人的壽命延長,有著更多的時間去創造所需的物質,向原來的這句老話,已經很不適宜現代的生活了


棒奔霸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農村三十歲還沒生子,就得幹到死了,想想30歲得子,孩子20歲了,自己也50歲了,還得各種為孩子忙活。在農村這種情況多不多,答主認為,這種情況在城市挺多的(尤其是一二線城市,30歲沒結婚都一抓一大把),在農村還真不多。

為啥農村不多,因為農村孩子能通過上學改變自己命運的人目前仍算少數,更多的孩子是上到中學就輟學,像答主的老家河北農村,很多小夥子十幾歲就去包工隊打工了,還有的偷偷改年齡參軍。這造成他們成家時年齡非常小,而且在農村還流行先辦事後領證,為什麼流行這個,其實也是因為男女雙方大多未到法律年齡。所以一般在農村,20歲之前就結婚的人特別多,最多3年肯定得生孩子,不然就會被村民笑話,家裡也會催。當然,由於現在農村男女比例失調嚴重,找不到媳婦的農村男青年越來越多,年齡大點的未婚男青年可能會比以前多,但超過25歲還沒結婚肯定會特別少。家裡是男孩的一定會想盡辦法給孩子找媳婦;家裡是女孩的,早就被媒人登破了門檻,哪還會留到這個年齡。

結婚早生孩子肯定早,答主的表姐年少到城市發展,今年47歲,她的兒子20多歲正上大學,但表姐在老家的幾個同學都已經當了奶奶或姥姥。


不同凡響豆來米

農村俗語“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這種情況在農村多不多?

先說說什麼是“30不立子一直累到死”?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到了30還沒有兒子,那麼你就準備一直勞累到死。現在農村到了30,還沒有結婚,沒有生孩子的太多了。我們村裡現在就有很多。



一,農村經常說“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是有原因的,古時候人們的壽命短,三十還沒有生兒子,等生了兒子,兒子長大了,你也就60多歲了,古時候60歲的老人已經是老了,幾乎什麼都不能幹了。很多的農民到了60歲就死了。這不就是一直累到死嗎!

二,現在的人們三十歲沒有兒子的也是很多,有的結婚晚,三十歲剛剛結婚,還沒有孩子呢。你說現在結婚,女方要樓房,要車,要錢,沒有個一二百萬,你都娶不上媳婦。女孩子少,男孩子多,怎麼辦呢?只能是賺錢,拼命的賺錢為了娶老婆攢錢唄。😃女孩子這麼少你想早結婚也不可能。

三,有的男孩子是到了30都沒有結婚呢,一是沒有女孩子可讓他娶,一個是就不想結婚。現在想獨身的年輕人很多的,因為經濟壓力太大了。樓房需要每個月還房貸,還有車貸。這結婚了還得養孩子,老婆 ,負擔大。沒有一個人過的逍遙自在,所以一部分人選擇了獨身。



四,按現在的經濟狀況,就是三十了再要孩子,也不會一直累到死的。拿我的兒子為例,他現在三十一了,孩子一歲了,他現在的收入是一年十萬,兒媳婦一年五萬,他們的收入在我們這裡五年就可以全款買一處樓房,車,一年就買上了。有孩子也就是辛苦幾年而已,過了這幾年,他們掙的錢就都存起來了,養老,孩子結婚都沒有問題,再說孩子長大了,也是會賺錢的。沒有什麼壓力。

所以,雖然原來說“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但是,現在這種說法肯定是不對的,我認為是這樣。現在的人們比原來都有錢,生活質量也高,人的壽命也長了,我們村裡九十多的老人就不少,八十多的更多。就是三十歲要孩子,孩子大了,他們也才六十左右,按現在說 還年輕呢,呵呵。

你認為我說的對嗎?評論區隨意發表不同意見。


幽默梅花

農村俗語“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這種情況在農村多不多?





按這個計算,三十歲結婚得子,等兒子三十多結婚的話,自己已經60歲了。其間還要培養兒讀書,讀書完成了兒子有工作了,本可以輕鬆一下,可兒子已經到了結婚成家的年齡,不得不為兒子的結婚彩禮、婚房、婚車考慮,這樣三十年來辛辛苦苦積攢的錢說沒就沒了,也許還會欠一屁股債。



在這種情況下,在城市可能有退休養老。可農村老年人既沒有退休金,還要自食其力。即使做爺爺奶奶了還要下地勞動和帶孩子,一百多塊錢的農村養老金都捨不得用,都要留給孫子買吃的、買玩的、買穿的。大家說說看農村人會不累嗎?不要說三十不立子,就是你二十歲立子,農村人農民也不會有不累的日子,除非這個人是沒心沒肺的,沒家沒老婆沒孩子的,這種人反正是城裡城外都過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混日子吧了。

這是我對這句俗語的理解和分析,這也是農村存在的現實問題,歡迎大家一起都來談談看。

[更多三農精采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月季正紅》點贊評論]

月季正紅

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這種情況在農村多不多?

我們從小到大,老人們總是和我們說很多俗語,這些話聽起來,也許不那麼好聽,或者很直白,但是經歷人生之後,會發現,原來有那麼多的意義。所以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的話是他們一生經歷的總結,肯定是很有智慧的。

1.“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是什麼意思呢?

說的是,人到了30歲,就得有自己的兒子,要有下一代,如果還沒有,那就得操心一生,一直到死。

這是什麼意義,如果到了三十歲才有兒子,中年得子,那麼兒子18歲成年了都快48了,這個時候兒子還需要成長,自己卻不在那麼有精力,那麼年輕了。很多事都力不從心,但是還得給兒子以後娶媳婦,買房子操心,這簡直是非常困難啊。

到了兒子28歲,終於能在社會上立足了,有能力了,兒子也要生孩子為孩子操心了,自己呢,已經58歲了,人的58歲以後還有多少年可活還真說不清楚。

2.這在農村多不多

我們知道,現在農村的社會單身青年是比較多的,中國人口男女比例也嚴重失調,女比男多了近4000萬,意味著4000萬的男子會娶不到老婆,這是個多麼嚴重的社會現象。現在單身問題已成為農村的一個熱點問題,所以30歲沒兒子這種情況在農村多不多,我覺得很多,而且會越來越多。

同時,現代人生孩子的時間確實越來越晚,現在很多大齡女青年,男青年都還沒結婚,晚婚晚育已經成為社會現狀。為什麼呢?①現代醫療設備的先進,保證我們對事業上的需求,對生育的需求,還需要晚年能過得好。②現代人的壽命也越來越高。在古代,平均每人能活到50歲左右,現在都差不多75歲,80歲了。所以對待這個事情,很多年輕人也不會太在意。

但是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兒兒子能早點結婚生子,自己希望抱孫子是一個方面,同時,年輕的時候結婚生子能減輕身體壓力,特別是對女性。所以,大家得綜合各方面考慮。

就這些,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同時也可以私聊我關注我,交個朋友吧,謝謝。


鄉農筆錄

農村俗語“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這種情況在農村多不多?


花開隴上

還可以吧,不算太多,但也有不少的!

有一戶人家,都快四十了,又生了一個兒子,實在搞不懂她是什麼樣的心理!而且她原本就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挺好的,大兒子都十七八了!如果不上學的話,差不多過幾年也要娶媳婦了!

偏偏這時候又生一個兒子,是兒子,還不是閨女!感覺腦袋應該被驢踢了!想想看,四十歲生一個兒子,等到你把他撫養大,自己都六十歲了,都老了,還要幫他蓋房子,娶媳婦。真是要幹活幹到死啊!

我一直認為要孩子的話,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的話,而你又不是什麼有錢人,最好是不要太晚了。不然你這一輩子真的是很苦的!而且如果你想要二胎的話,也不要等到第一個孩子很大了,再去生二胎,到時候你肯定會悔不當初的!


淺淺歲月0413

我覺得有沒有孩子都不重要,現在已經不是以前的傳統思想了,養個兒子養老,養個女兒到時也能照顧你,現在社會壓力那麼大,不找你要錢就行了,你還指望他們給你養老嗎?

孩子教育好還沒事,教育不好以後沒什麼好的好的條件,到頭來還得恨你沒出息,不能給他好的生活,現在白眼狼也不少。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結不結婚,有沒有孩子都不重要。不要說我是城市思想,我就是農村的,我管別人怎麼看,我一年也沒回家幾次,做好自己就行了。何必管那些閒言碎語呢。

30歲沒成就的人很多,什麼30而立,要有車有房有老婆,那都是書上的雞湯文,現實社會中,有成就這三個字是多麼難,很多人就算奮鬥了一輩子也沒有成就。所以雞湯文都沒用,腳踏實地才是最好的,管他有沒有成就,自己努力就好了,不抱怨,做一個生活陽光的人。

成就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你再怎麼成功跟別人也沒關係,你再怎麼失敗跟別人還是沒關係。活在別人的眼裡,會很累的。這就是我的雞湯。

我是虎子,十年社會經驗,專注社會問答,有不懂的問題可以關注我,我幫你解決。


90後虎子

農村俗語"三十不立子。一直異到死"這種說法多不多?這種說法現在不多,因為這些年來國家制訂的計劃生育,一多半家庭都是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到三十的時候父母把房子,車子,票子以經給準備好了,生男孩女孩都不用累到老了,特別是生了女孩子的家庭話語權要比男孩的家庭牛。男孩子的父母為兒子含辛如苦地掙錢。而兒孑對丈母孃比親孃還得親幾倍。這就是當前農村的狀況,你說還能有三十而立,的說法嗎?


觀世音菩薩62

“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農村三十歲還沒生子,就得幹到死了,想想30歲得子,孩子20歲了,自己也50歲了,還得各種為孩子忙活。在農村這種情況多不多呢?


農村相對城市來講,生活節奏慢,生活壓力小,20多歲的年輕人也有時間也有條件考慮結婚的事宜,不會受太多因素的影響一把情況下都是早婚早育。為啥農村不多,因為農村孩子能通過上學改變自己命運的人目前仍算少數,更多的孩子是上到中學就輟學,這造成他們成家時年齡非常小,而且在農村還流行先辦事後領證,為什麼流行這個,其實也是因為男女雙方大多未到法律年齡。

所以一般在農村,20歲之前就結婚的人特別多,最多3年肯定得生孩子,不然就會被村民笑話,家裡也會催。當然,由於現在農村男女比例失調嚴重,找不到媳婦的農村男青年越來越多,年齡大點的未婚男青年可能會比以前多,但超過25歲還沒結婚肯定會特別少。



家裡是男孩的一定會想盡辦法給孩子找媳婦;家裡是女孩的,早就被媒人登破了門檻,哪還會留到這個年齡。 因而在農村“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的情況不是太多,一般情況下都是提前結婚早婚早育,最近幾年雖然結婚相對比較晚了,但大多數都會在25歲就成家了,所以不太常見。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