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五寨的燴菜有那麼好吃嗎,怎麼做?

為你踮起腳尖

五寨縣位於管涔山北麓,是晉西北八縣的中心。當地地形呈東南--西北走向的長條狀,東、西、北部為黃土丘陵區,南部為土石山區,中部呈80裡“丁”字平川。地處山西黃河經濟軸和同蒲經濟軸之間,是西煤東運的重要通道之一,素有晉陝蒙人物流“旱碼頭”之稱。


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五寨人獨特的飲食習慣,其中五寨燴菜就是典型的代表。五寨大燴菜由豬肉、豆腐、土豆粉條、茴子白、土豆塊佐以蔥薑蒜及其它調味品燴制而成。它之所以風味獨特還在於它的用料均為五寨名優特產,屬純天然綠色食品。


首先是選肉

五寨燴菜所選用的豬肉是當地農家純糧飼養的黑豬肉(飼料不含任何添加劑)。其體大膘肥,肉質鮮嫩,料理後肥而不膩,肉香濃郁。


一般家常燴菜多選用五花肉或者紅熟肉,這種肉肉色紅白相間,肉質肥瘦相宜,吃起來適合多數人口味。瘦肉更是黑中透紅,肉質纖細,酥嫩油亮,做出的瘦肉燴菜不柴不膩,嚼一嚼柔軟透爛--鮮,嘗一嘗滿口噴香--美。


其次是選菜

五寨燴菜所選用的主菜白菜是五寨特產的茴子白。五寨栽培茴子白始於遼金時代,據說是回族兄弟由伊朗高原傳入的,故名茴子白。茴子白性喜溼涼,要求光照、水肥充足,五寨地處蘆芽山陰,年均氣溫在4.9℃。特別是主產區的五寨溝口,清漣河水源充沛,河畔土壤肥沃,成了茴子白生長的最佳地帶。


五寨茴子白以其個大心實味甜聞名遐邇,也因較其它蔬菜菜幫細而葉面闊,含水份少,且無筋,耐熬燴,易入味,食之軟綿爽口成了燴菜用的理想蔬菜。


第三是選土豆

五寨燴菜所選用的土豆以五寨產的黃白土豆為最佳。五寨地處晉西北黃土高原,屬寒溫帶乾旱季風氣候,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沙質土為分佈最廣、面積較大的地帶性土壤,適宜土豆生長。五寨產的土豆因其富含澱粉,產量高、儲存時間長,適合五寨燴菜之用。


民間廣為流傳的“五寨縣三件寶,莜麵山藥大皮襖,”就是最好的佐證。其黃白土豆含澱粉量適中,不麻不脆,在燴菜的製作中對豬肉和調味品的吸附力極強,實屬燴菜的上乘佳品。


第四是選豆腐

五寨燴菜所選用的豆腐由本地產的黑豆去皮磨漿過濾後用自身漿水點凝而成,無任何添加劑,色澤白裡掛黃,質地嫩而含韌,食之無豆腥味,久燉堅而不瓷,軟而不糟,肉香佐料,味入其中,入口鮮美。


第五是選粉條

五寨燴菜所選用的必須是由當地盛產之土豆精澱粉加工而成,以柔韌滑長,晶瑩透亮為其特點。入菜後,滑而不脆,柔而不粘,口感爽利,筋道有味。


總之,只有以上五種五寨特產的原料做成的燴菜,才可以稱做地道的“五寨大燴菜”,而五寨大燴菜也因選料考究,風味獨特贏得四方食客的普遍讚譽。


山西新聞網

沒錯,五寨的黑肉燴菜是忻州地區很出名的一道家常菜。由於燴菜的做法簡單,適合大眾口味,深受百姓們的歡迎。因此忻州境內的不少飯店都有五寨燴菜,而且還是種很熱門的菜餚。燴菜其實主要的都是一些大家熟知的菜品組合在一起(多種食材的烹飪)。最主要的幾個菜品有豬肉,粉條、土豆、丸子等等,家家戶戶都可以按照個人的口味來搭配製作燴菜。


說了這麼多,五寨黑肉燴菜為什麼好吃,有哪些獨家秘方呢?它又是怎麼做出來的?

五寨燴菜雖然看似做法簡單,其實它也有一定的技巧和工藝。做燴菜是一門集炒、燒、煎、燴於一體的,烹飪技巧!最主要的是烹飪火候的講究和湯汁的調料搭配。在當地無論是招待招待親朋好友還是喜慶婚宴,都會來一份“澆頭燴菜”。當然大家想要吃到正宗的五寨燴菜,需要去當地人開的飯店或者是農家樂。對於不少忻州人來說,燴菜代表著美味,同時也代表著家鄉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