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組裝電腦都推薦因特爾的cpu,少有推薦AMD的cpu?

我的兒子叫錘錘丶

這肯定與AMD多年來的積弱脫不了關係,當年AMD K8把Intel奔騰4壓在地上摩擦的時候不少人裝機還是推薦裝AMD速龍的,然而自從2006年Intel推出革命性的Core架構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後來的K10其實就是K8加了L3緩存的4核,K10.5就是加了Boost功能的6核,內核效能與K8相比提升不大,然而Intel那時候根本不等AMD根上來繼續推出了Nehalem架構,整合了內存控制器並重新加入了超線程技術讓Core i7性能暴漲,當時AMD的處理器那時根本招架不住了。後面AMD更是直接點錯了科技樹出了推土機架構,這樣10幾年來一隻被Intel壓著來打,這讓AMD處理器性能弱的形象深入民心,那時候會推AMD處理器的才怪呢。

不過自從全新的Ryzen處理器到來後這一形象大為改觀,他們終於可以拿出一款能在性能、功耗及規格方面與Intel處理器競爭,全新的的Zen架構與以往的推土機架構相比進化相當的大,14nm FinFET工藝、SMT多線程、全新的緩存設計、大幅提升的IPC、SenseMI技術等讓其與以往的推土機架構表現完全不同。

Ryzen處理器一改AMD處理器以前疲弱的表現,強大的性能讓不少消費者轉投AMD陣型,這使得AMD最近幾個財季轉虧為盈,現在不少人都在推薦Ryzen處理器,當然了要讓人們的觀念徹底改過來還得不少時間,而且Intel也不是座著等AMD趕上來的,全新的第八代酷睿就在堆核心,性能比上代大幅提升。

另外AMD Ryzen處理器由於頻率和處理器運行效率問題,在遊戲上的表現還是不如Intel處理器的,這方面還得等第二代Ryzen出來才會有稍微改善,然而頻率方面的差距還得看製程工藝啊,這方面沒晶圓廠的AMD是很難和有晶圓廠的Intel競爭的。

AMD目前還在翻身中,市場佔用率還在慢慢提升,然而Intel畢竟還是老大,現在AMD最新的市場佔有率才是20%,這還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超能網

畢竟農企還在努力翻身。

AMD現在的芯片沒有那麼差

我們都知道今年是AMD粉絲最高興的一年,因為AMD終於推出了Ryzen系列的處理器。尤其是在英特爾推出8代處理器之前,AMD的粉絲走路都自帶微笑表情。

我們來看看Ryzen5和Ryzen7的性能與英特爾當紅的幾個處理器對比一下:

綜合性能對比:

Ryzen7 1700X 的性能比英特爾酷睿 i7-7700K好;Ryzen5 1600X的要比英特爾酷睿i5-7500要好。所以AMD的粉絲多年來的憋屈一下子全都釋放了,怪不得走路帶風。

①慣性思維

Ryzen系列的處理器是今年年初才發佈的。在過去,英特爾的芯片的製程、功耗、性能、穩定性都比同等級AMD的芯片好。所以在過去費數碼愛好者都選擇使用英特爾的芯片,穩定好用。問世還不夠一年,不可能這麼快就說改變就改變。大眾市場對AMD的處理器認知還沒有改變,貿貿然去改變銷售策略,對於商家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②是否搭載核顯

在我們身邊有一部分的用戶,他們平時使用電腦就是看看電影、處理一下文檔、瀏覽網頁等。這些操作對顯卡的性能需求不高,無需單獨配置獨立顯卡。但是AMD的芯片有很大一部分是不配備核顯的(AMD某些型號的處理器配備了APU,性能表現並不落後於英特爾同等級別的核顯),包括Ryzen7 1700X 和Ryzen5 1600X 。需要格外配備獨立顯卡。

顯卡這種敗家玩兒貴不貴先不要說,格外多裝一個玩兒上去,商家在硬件搭配、服務支持、售後保修又多了不少的工作(不要看少小白的作死能力)。

對於AMD來說,今年確實是翻身的一年。雖然8代的英特爾處理器又再拳打AMD。不過我們也看見了AMD奮起直追的決心和努力,逼著英特爾不再“擠牙膏”。其實AMD如果能夠和英特爾在技術上和市場上平起平坐對消費者來說那是最好的,因為充分的市場的競爭能夠加速行業的進步。只可惜,AMD尚沒有強大到這個地步。假以時日,希望我們能在有生之年看見這個局面吧。


太平洋電腦網

當AMD今年3月初推出了Ryzen系列處理器時,幾位分析師和粉絲都希望AMD可以在英特爾佔據主導地位的市場上加快競爭。那麼現在德國最大在線零售商Mindfactory.de的數據顯示,AMD似乎開始回到消費者心中。

根據零售商公佈的每月數據,在Ryzen處理器推出的一個月當中,AMD的市場份額為27%,並且穩步上升,在8月份其份額已經超過英特爾,達到56%,最受歡迎的是Ryzen 5 1600處理器,這款六核心,十二線程的產品售價只有220美元。

據數據顯示,AMD上個月推出的最新Threadripper處理器及其平臺也產生影響,由於其吸引人的價格,在發燒友當中越來越受歡迎。不過數據也顯示英特爾Core i7-7700K一枝獨秀,仍然是PC遊戲系統中最受歡迎的CPU之一。在美國亞馬遜,英特爾Core i7-7700K位居榜首已經有段時間了暢銷書榜上居首位,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過AMD產品佔據了第二到第五位。

儘管這一數據僅來自德國的一家零售商,但它確實表明,AMD競爭力夠強,為遊戲玩家和系統集成商提供了可行的第二選擇。


cnBeta

AMD當年 首發64位處理器 還有跨時代意義的雙核處理器的時候在民用領域可以說是將Intel按在地上使勁摩擦, 但是AMD有個最大的短板, 它自己圓晶工廠工藝不行, 實在養不下去賣掉了, 後來就只找 臺積電 代工生產CPU, AMD雙核K8架構核心以提升工藝降低功耗的方式提升主頻足足吃了4代老本, 好不容易熬到了 羿龍 出世, 但因工藝不行導致功耗太高, 而Intel的圓晶廠一直是業內最好的, 雖然讓AMD領先了數年, 但服務器與移動平臺兩個市場還是AMD撼不動的, Intel試行了膠水雙核之後沉浸了一段時間祭出全新架構的 酷睿 系列反擊, 雖然繼續沿用 LGA775 但工藝高 功耗低 超頻性能強, 趁著 AMD羿龍折翼迅速重回了霸主地位, 而後 Intel 出了可以自動降頻以LGA1366系列為首的智能處理器一代, 將AMD完全乾趴在地下了, 雖然幾年後AMD試圖以'推土機'拉回敗局, 但物理超線程這技術不成熟, 也可能是研發方向不對, 推土機各種高頻低能, 之後AMD可以說是完全放棄了中高端市場只走低端路線來, CPU 沒了AMD這個對手之後, Intel就只能在降低成本上賣力了, 將多個芯片以及控制器都集成到了CPU裡, 這樣的好處是穩定性增強了, 但剝奪了主板商的利潤, 間接影響到主板廠商在主板上努力拓展了造型 燈光 音頻 網絡 WIFI 一鍵OC 等功能, 擠了幾年的牙膏就只改進工藝降低功耗逐年將核心頻率提升, 但核心架構其實一直在原地踏步, 以三年兩代為週期更新針腳, 不過倒也跟進了不少新接口技術, 類似 USB3.0,SATA3.0,雷電接口, SATA-Express, M.2, USB3.1, NVME, U2, PCI-E3.0 還有BIOS裡的AHCI, XMP, UEFI 等. AMD 時隔5年才發佈新的 RyZen 系列, 我不想打擊各位 A粉 但請理智一點, 這一代產品剛剛上市BUG還較多, 可以稍等會再入手.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

AMD 與 Intel 才是真愛, 因為Intel不管走了多遠都會在前面等著AMD …


莫白-

AMD隨著銳龍的問世,並沒有之前那麼垃圾了,新的架構,使之將intel的7代酷睿按在地上摩擦,逼的intel只能祭出還未成型的8代酷睿,簡稱“早產兒”,甚至連與之配套的主板還沒有發佈,就匆匆上市,導致你想用i3還是得買高價位的Z370,主板比cpu貴多了。但是說實話,AMD銳龍和8代酷睿互有勝負。這是默頻8700k和1800x的CPU跑分,由於一個是8核心16線程,一個只是6核心12線程,8700k和1800x差距大約百分之16.但是隨著8700k的超頻,兩者差距非常的小,大約百分之13左右。1800x也能超,但是。。。。

我們可以看出,在多項測試中,兩者互有勝負,誰也不能真正的解決誰。那麼我們來看看遊戲體驗吧
一玩遊戲兩者差距就出來了,這幾款都是對多核心比較敏感的遊戲,但是1800x依然不是對手。當然當要求變高,例如4k畫質下,1800x或許會有一定的領先。
而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在ai下,對cpu要求變高,1800x漸漸領先,但是8700k還沒超頻,相信超頻之後兩者差距不會很大。

最後總結一下,如果你只玩遊戲,完全可以推薦intel,因為主頻高,玩遊戲確實不錯,如果你想多用幾年,或者有需要用到CPU的工作,果斷選AMD雖然玩遊戲相對差點,但是在中端顯卡下,幾乎沒什麼區別。不是所有人都買得起1080ti的。大家覺得怎麼選擇呢?


蝸牛說電腦

AMD絕對是一個時代或者是這個時代的英雄,因為如果沒有AMD興許Intel就自己樂呵了,當然那樣也會被拆分吧?

為什麼裝機推舉Intel而不推舉AMD,怎麼說呢?從Athlon X2處理器之後AMD的cpu架構到今年3月發佈zen架構基本而言都是老的架構,包括APU系列,只不過就是簡單的架構改良,增加一些額外的指令集從45nm、32nm、28nm架構單一,增加了一些簡單的指令以及工藝改良罷了,這個就出現了一些問題,雙核心的AMD cpu,無論是安裝win7\\8\\10用一段時間都會比較卡頓,為什麼就是核心架構太老了,跟不上新系統了。而Intel無論是i3\\i5\\i7系列,雖然有雙核\\雙核四線程\\四核八線程,但是不否認Intel的架構以及工藝都比較先進,所以包括200多塊錢的賽揚處理器都可以比較流暢的運行win系統,那個經銷商願意賣卡頓的機器給客戶呢?同樣低端的pc,2000元陪一個雙核amd卡頓,而賽揚比較流暢,這樣當然願意陪賽揚給客戶了,減少麻煩。

簡單的看看ZEN架構,就明白了一個CPU的核心架構是多麼的重要,而不是簡單的堆核心,但是要想流暢運行win7以上的操作系統,那麼AMD 4核心以上的處理器才能比較流暢的使用。硬道理。


w鄭乾

剛組裝了一臺,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如果拋開商家賺錢這點來說的話,光說Intel 和 AMD 本身


INTEL 構架領先,性能出色,核心效率高,價格草他妹啊草他妹...


AMD 構架落後,以高主頻來彌補效率低下,性價比很高。


同性能的CPU總是AMD便宜的多,INTEL死不降價...


同頻情況下AMD總會被INTEL踹翻(因為INTEL的構架領先,核心效率很高),但是默認情況下

同價位的CPU總是AMD勝出(因為AMD的主頻通常都比INTEL高很多)。


目前INTEL的I7穩坐性能之王的寶座,超線程技術完美復活,價格也是高高在上。


現在看AMD的K10構架效率還是比不上酷睿4核使用的yorkfield,更別說是I7的nehalem了。

INTEL貴我們也沒辦法,誰叫AMD不爭氣唉...



一日搞笑短視頻

AMD和INTEL是一對生死歡喜冤家,以前推薦amd裝機方案還是比較多,目前,稍有常識的人都寧願買intel的,原因何在呢?我想通過以下幾個時間節點來分析一下:

一、話說在2003年前後,AMD和英特爾就開始了競爭之路,當時的AMD性價比比較高,而英特爾價錢相對稍微貴,在功能上,那個時候兩種處理器,它的功耗都比較高,amd主要是閃龍和速龍兩個系列,高端的有羿龍系列,他們的特點就是主頻不太高,功耗控制的也還可以,最重要的就是價錢便宜,當時一代神U,amd2800,風光無倆。





而英特爾當時主要有賽楊和奔騰系列,高端的主要是奔騰4為主,P4是典型的火爐系列,高主頻,高功耗,低效率,價錢貴。在那個年代,AMD和英特爾的差距的確不大,所以裝機店大多數都推薦配AMD系列。



二、到了2007年左右,AMD推出速龍雙核系列,英特爾推出酷睿雙核系列,更是由於intel推出的酷睿雙核系列,架構先進,功耗低,所以裝機量就大大的上升。



當時的AMD系列也不太差,amd處理器,它的四核心的功耗大概在90瓦到120瓦左右,也算是比較高的,功耗大意味著使用壽命就會縮短,而英特爾四核系列功耗大概在90瓦左右。這時amd和英特爾就已經有差距了。



三、到了2010年到2014年左右英特爾處理器繼續降低功耗,隨著32納米,22納米的技術成熟,他的技術是越來越先進。



而AMD系列推出的fx系列的架構,是最失敗的架構,依我看,還不如上一代的938針的am3系列,在這個時期因特爾和AMD的差距就非常明顯了,大家裝機都推薦用因特爾系列的,我給別人裝了好多fx系列的四核AMD處理器主機,速度慢,功耗高,價錢也毫無優勢,處理能力相當的弱。



四、到了現在,英特爾系列的架構也是最先進的,他不但功耗低,而且集成的集顯也是相當先進的,作為一般的辦公和日常家庭使用是完全不用買獨顯的,這凸顯了它的性價比非常高,而AMD系列在上述英特爾系列的這兩個優點上是毫無優勢可言,所以大多數裝機店都推薦使用英特爾系列。



不過去年到今年amd又推出了幾款架構較為先進的銳龍系列,但目前的產品線還是比較單一,而且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性價比的優勢也是不太明顯,速度上也無優勢,將來是不是有趕超英特爾的趨勢還很難說,目前裝機還是推薦因特爾系列,如果要讓用戶去愛上AMD系列處理器的話,AMD公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智博科技苑

看了那麼多人回答都說英特爾網遊好,AMD體驗不如英特爾,事實真的如此麼,特意去劍靈論壇看用戶發嘮叨,i7 6950x 超頻到4ghz的證據,至於還有人說AMD工藝不如英特爾推土機時代,它能弄顆9590 CPU出來?作為我玩了11年的電腦用戶告訴你,我買了顆fx8320.加個200塊的6熱管散熱器就能超頻到4.9,那個時候英特爾只能給你一顆不能超頻的,i5價格還死貴1200塊,我,AMD單線程雖然沒有你英特爾好,但是我可以用更好的顯卡,買電腦都有預算,想當年fx8,輸的從來不是i5,而是i7好吧 之後AMD放棄了高端市場,專心搞apu, 2017年銳龍問世,AMD不管是服務器,還是桌面CPU重新打回高端市場 跟英特爾高端CPU打得又來又回。我推薦過朋友不少的AMD CPU ,沒有出過任何問題,從最早期的x2到x4 640,a8 ,7650k,a8 3870k,r5 1600,一般出現問題都是k8那年代的CPU,雙核心5000+,4800+ 那個時候工藝不成熟發熱量較大,導致原裝風扇特別吵, 用戶還得買把靜音風扇 ,那個時候裝機店會推薦你買酷睿2 ,e系列 。然後發展到推土機32納米對英特爾32納米之戰,fx 8150 vs i7 2600k, 這是AMD第一次使用新架構,因為第一次嘗試難免會失敗,它使用的技術是逆向超線程,軟件支持不到位,導致性能倒退,第二代打樁機才正常比翼龍2性能好,因為第一代緣故不給力,即使8350出來也沒有人多少人買了,那個時候人們無錢的喜歡撿洋垃圾,英特爾的服務器至強的x3 440,i7 920這些,新CPU選擇i3 2120,因為那個年代基本沒有幾個遊戲需要大量高效率運算,直至出現pcsx模擬器成熟,才出現性能要求巨大的情況,因為模擬器2大多數優化都是英特爾所設計,那個時候AMD並沒有see4指令集跟avx 2指令集在一些浮點運算下,落後不少,3d max跟網遊多開倒是不錯。AMD,用它的四核心打贏了英特爾的i3,跟同時不帶k的CPU,發展到2017年,14納米大戰ryzen 1800x對決6900k,銳龍打得又來又回把英特爾前幾年的高端CPU 至尊系列虐了個遍,最終因為頻率低下輸給了i7 7700k ,商人推英特爾無非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去過電腦城都知道,它是首推i3跟i5就是怕麻煩,其次因為利潤高,對於a卡它玩模擬器一直有個致命問題,貼圖會錯誤,英偉達卻沒有,就是這樣很多人因為愛玩模擬器的用戶就選擇了n卡,我也是這樣的緣故買了許多n卡,但是處理器一直是AMD,第一臺電腦是p4 2.8,那個時候我還是個小學生,只能買2手電腦2007年,這套p45主板跟mx440就已經600塊多坑,你們想,會玩的都要真雙核心的AMD,電腦城老闆就是喜歡騙小白買英特爾CPU,後來自己摸索發現AMD同價位處理器也不過如此,就一直用AMD,還有向朋友推薦amd處理器,沒有跟我反 饋什麼問題就對了。




AMD 990fx我都買過,用了五年了還在用,質量沒有什麼問題。


















































玲奈愛柏木2

做過電腦行業的都會推薦英特爾,穩定。顯卡英偉達低端貨便宜又好用。你說你不推薦不是有問題嗎?


我以前從事電腦行業,很朋友客戶統一英特爾處理器,i3配630啊,奔騰G3260啊,目的就是穩定,誰喜歡天天出問題?而且在客戶眼裡,雙英都是高端大氣上檔次,何樂而不為?返點又高,都是掙錢嘛!


這是我自己用的,6350配280x。

不用好奇,我自己從AMD240到B59開核,再到現在的6350全部AMD,本身自己有DIY能力。我說句實話,AMD240日常處理工作比現在的3240快的多的多!我是受夠了公司的電腦,沒辦法,客戶喜歡的是穩定!

4G不夠用,後面有增加了4G。說了這麼多,大家都不知道我想表達什麼意思。很簡單,想賺錢就賣雙英,返點高!想自己DIY,AMD全家套餐等著你。我現在在等zen,zen?什麼鬼?就是才有新進制,14nm的AMD!
謝謝收看,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