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Mac進行高效率的工作或者學習?

黃先森遊戲劇場

本人用的MacBook Pro 15款,剛出的時候入手的,也用了有兩年多的時間了。簡單說說我的使用感受吧。

1、觸控板比Windows本好用太多

自從用了MacBook後就沒買過鼠標,因為完全不需要;只要不搞工業設計3D繪圖一類的,其他工作都能用觸控板加手勢完成。

2、便攜性

這點可能有人會反駁:win有太多比MacBook輕薄的設備了。別急,我這裡說的便攜不單單是指設備的輕薄。MacBook的電池足夠耐用,而且得益於macOS系統優秀的能耗控制,用上一天不成問題;加上我前面說的不需要鼠標,省去了充電器和鼠標的重量,MacBook可以比市面上的大部分widows筆記本便攜的多。

3、系統

蘋果自家的macOS系統不僅自帶應用省電,部分第三方專業軟件也對其有針對性軟硬件的優化。而且從我用了MacBook後就不用像以前用win本的時候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在系統優化、殺毒等方面。我並不是說macOS系統就肯定沒有病毒,但我們作為普通用戶根本無需擔心這個問題。

4、蘋果優秀的生態系統

這個話題我說過不知道多少回了,如果你有兩臺或以上的蘋果設備的話,那麼蘋果基於iCloud和Apple ID打造的生態系統帶來的工作效率上的提升不是一星半點:既可以在自己的設備間無縫協作,還可以將文檔通過airdrop分享給同事進行協同工作,就不需要搬著電腦跑來跑去了。


以上觀點,歡迎大家反駁或者補充。


歐陽雲嵐

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安裝什麼軟件只是為了輔助你學習,學習的效果還是要看你自己的控制能力。想要提高效率的話,其實你在Mac上的App Store裡就可以找到很多的效率軟件,這些軟件的樣子不同,但是功能卻是相同的,都是幫助大家提高工作效率的,而大部分的效率軟件都是通過細分時間來讓你的效率最大化,比如說你原來需要一個小時完成的事情,在軟件上給自己定上時間,說不定十分鐘就搞定了。像gestimer是通過設定時間,到點提醒的方式來告訴你該工作或者是該學習了,讓你產生自制力。除此之外的還有瘋狂番茄,番茄工作法很有名也很有意思,它是讓你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後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這樣下來,你的工作效率會有很大的提升。

todoist是我用了還比較滿意的軟件,這個軟件的界面非常的簡潔,同時給自己每天工作或者學習的目標制定好,然後做完一件就打上勾還是不錯的。在我們使用Mac的時候,我們不能一味的去下載自己不需要的軟件,要保證你下的軟件是你每天都會看的,而且每天都會高頻率使用它,如果你喜歡寫東西或者記錄東西,個人認為有道雲筆記是一個非常好的東西,它可以幫助你雲同步內容,不會讓你的內容丟失,也不會因為你換了電腦而丟失記錄,不論是工作還是學習使用都是非常好的。W


媒體訓練營

用mac air13用了快兩年,效率的確挺高的,比起win本。

日常辦公

日常辦公用iwork套件,可以通過file導出至office格式,除了有些字體格式不支持外,沒什麼大的問題。

當然你可以用office for mac。但畢竟不是本家的東西。

至於ppt,非常強烈,建議使用keynote,他比powerpoint好的不是一點半點。

即時通訊

平常的語音和視頻也都會用電腦端,沒什麼問題。

但是,mac版的QQ不支持在線協同操作,沒法控制或請求別人的電腦,最近也很少用了,不知道現在的最新版本支不支持。

瀏覽器

瀏覽器是用的麥克,自家的safari,和下載了谷歌的chrome。

chrome編程的時候調節前端的樣式會很方便,safari相關的功能也有,只是快捷鍵不太一樣,總體感覺沒有chrome好。

樣式顯示safari更勝一籌,喜歡這款瀏覽器,是因為你換電腦的時候,相互的標籤,還有輸入的賬號都會自動轉移過來,不用再去操作。

當然chrome如有賬號的話也可以一併轉過來,不過還是需要登錄一遍,多一遍操作就行。

兩款瀏覽器都可以相互導入導出標籤,這個是很方便的,我一般在chrome下瀏覽保存,但記得一定標籤之後就在safari下直接導入,不需要額外的工作。

最近不知道出什麼問題了,chrome上傳的視頻一直不成功,所以換safari上傳了,其他平臺沒有問題。

編程軟件

由於我的工作是編程,windows下用的編程軟件,mac現在體驗一般都是比較好的,有很多編程工具,是三個系統通吃,除了另linux下sublime出現不支持中文,別再出現大的問題。

有些甚至比windows下還好用和方便,比如安裝java的時候。

音頻處理,mac下有兩款,GarageBand和Logic pro x是專業的,也是收費的,被專業人士所青睞。


觸摸板

蘋果觸摸板要比鼠標好用,比小紅帽也好用。

當初買thinkpad的時候,被的小紅帽所震驚,難以為在筆記本電腦上不會再有比這個更好用、更方便的東西了。

當拿到蘋果的觸摸板,還是驚訝,原來還真有。

原來一臺電腦可以通過觸摸板完全的控制住,蠻以為以為沒有鼠標,現在的電腦是沒法用的,想不到蘋果的觸摸板,比鼠標還好用。

自從用了蘋果筆記本,已經完全棄用鼠標了,現在感覺鼠標的操作並沒有觸摸板好,還傷手。

文件共享

iphone、ipad和mac之間文件共享也是非常簡單,一個iTunes就解決了,文件可以任你拷來拷去,不過,目前這個軟件有個問題,就是視頻文件如果過大的話,會出現無法拷貝的情況,找了找網上的資源,很多網友出現了這個問題,目前不知道怎麼解決。

雲存儲

蘋果有個icloud,方便你進行通過雲端分享、存儲、備份重要文件,雖然給的免費空間不大,但只要不是視頻這種大文件的話,在工作中還是夠用的,不需要額外的設置工作,直接和ipad和iphone無疑鏈接。

icloud在mac中也是單獨一個空間存放的,不同的應用佔用不同的文件夾,具體看下圖:


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或評論!

以上,希望能幫到你,祝好!


木易小光

作為一名在讀的生物狗,今年上半年買的Mac,之前就久仰大名,關注了很久,恰逢老電腦壞了,就買了一臺MacBook pro,剛買上的時候自己摸索了很久,現在也算是差不多得心應手了。

蘋果電腦最爽的屏幕,續航,外觀和重量等優點由於不涉及到效率就不提了,效率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觸控板,用了Mac的觸控板才發現以前用過的完全是殘缺的半成品,在這裡右擊,拖拽,查詢,切換完全可以輕鬆完成,都不需要機械性點按,我用了將近六個月了,還沒怎麼用過鼠標,即便是PS繪圖,PPT製作也沒有用過。

其次是多桌面系統,不確定我用詞是否準確。絕大多數應用可以全屏,全屏後不會像Windows那樣會有煩人的彈窗影響注意力的集中,而不同的窗口切換僅僅靠三指或者四指的滑動即可,非常方便。

第三是Time machine,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沒太注意,後面在用的時候才發現我的天,簡直是神器,就是一個時光機啊,文件轉移備份必備啊,不僅功能強大,而且炫酷吊炸天。

第四是如果你也用蘋果手機的話,就更方便了,Handoff功能使得手機電腦複製粘貼是想通的,iCloud,airdrop使得文件傳遞,非常方便,而且快捷,由於系統同屬蘋果公司,兩個搭配效率大大提高。

第五是Siri,雖然大家不常用,但是關鍵時刻還是挺管用的,本人工作時需要穿一些保護性極好的服裝並且在隔絕的房間,有時候無聊了,或者想知道幾點了,只能喚出Siri了,現在最新系統電腦手機Siri合併了,使用電腦時,Siri照樣非常方便,比如讓找出今日拍的照片等等。

目前就想到這麼多了,再補充一個,感覺蘋果上的軟件都處理的相對美觀,長得好看,做起事情來心情愉悅,幹起來效率自然高。

說了這麼多,感覺我都是蘋果的人了😂


濃霧雲峰

學習的話很多視頻軟件可供下載,

是工作學習的好伴侶,值得推薦


李成帥109248781

(1)先熟悉macbook的使用技巧,例如先學習一下完全手冊。

(2)工作的話,我們以office為例,假設剛入門,那麼搜索office教程視頻學習一下軟件打好基礎。

(3)高效率工作,在前面兩個課程學習好之後,常規操作和技巧都已經掌握了,接下來根據實際工作需求去提高自己技能就行了。


heipi雪人

而且,一直未能習慣用蘋果的Boot Camp系統,依然在用WIN7系統,所以諸多蘋果的功能也就閒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