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的繪畫開創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畫風,與黃公望、吳鎮、王蒙並稱“元代四大家”。畫法疏簡,格調天真幽淡,以淡泊取勝。作品多畫太湖一帶山水,構圖多取平遠之景,善畫枯木平遠、竹石茅舍,景物極簡。其畫多以幹筆皴擦,筆墨極簡,所謂“有意無意,若淡若疏”,形成荒疏蕭條一派。

畫家生平

倪瓚(1301~1374年),字元鎮,又字玄瑛,別號荊蠻民、淨名居士、朱陽館主、滄浪漫士、曲全叟、海嶽居士等,題名詩畫時常用雲林。元大德五年(1301年)生於無錫梅里詆陀村,他的祖父是本鄉大地主,富甲一方。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弟兄三人,同父異母長兄倪昭奎字文光,是當時道教的上層人物,倪瓚從小得到長兄撫養,生活極為舒適,倪昭奎又為他請來同鄉“真人”王仁輔為家庭教師。倪瓚受到這樣的家庭影響和教育,養成了他不同尋常的生活態度,清高孤傲,潔身自好,不問政治,浸習於詩文詩畫之中,和儒家的入世理想迥異其趣。 青少年時期的倪瓚家境富裕,生活優裕,熱愛藝術,遍覽古代名家字畫。元泰定五年(1328年),長兄倪昭奎突然病故。接著,他的母親邵氏和老師王仁輔也都相繼去世,這使倪瓚十分悲傷。他原來依靠其長兄享受的特權,隨之也都消失,此時的他變成了一般的儒戶,家庭經濟日漸窘困。 元天曆三年(1330年)到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20年內,是倪瓚繪畫創作的成熟期。從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到他去世的20年裡,倪瓚漫遊太湖四周。他行蹤飄泊無定,足跡遍及江陰、宜興、常州、吳江、湖州、嘉興、松江一帶,以詩畫自娛。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他的妻子妻蔣氏病死,倪瓚深受打擊。元朝滅亡,明朝建立,朱元璋曾召倪瓚進京供職,他堅辭不赴。明洪武七年(1374年),倪瓚去世,享年74歲。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容膝齋圖》元 倪瓚 紙本水墨 縱74.4釐米 橫35.5釐米 臺灣故宮博物院藏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六君子圖》元 倪瓚 紙本水墨 縱61.9釐米 橫33.3釐米 上海博物館收藏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漁莊秋霽圖》元 倪瓚 紙本水墨 縱96釐米 橫47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幽澗寒松圖》元 倪瓚 紙本墨筆 縱59.7釐米 橫 50.4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水竹居圖》元 倪瓚 紙本設色 縱55.5 釐米 橫28.2釐米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雨後空林圖》元 倪瓚 紙本設色 縱63.5 釐米 橫37.6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 戊申(1368年)作 雨後空林 立軸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 (款) 寒林圖 立軸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 紫芝山房圖 立軸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 春藤古木 立軸

藝術成就

倪瓚廣泛交際,朋友多是和尚、道士或詩人、畫家,養成了孤僻猖介的性格,超脫塵世逃避現實的思想,這種思想也反映到他的畫上,作品呈現出蒼涼古樸、靜穆蕭疏的意向。倪瓚曾細心觀察太湖清幽秀麗的山光水色,仔細領會其特點,加以提煉、概括,創造了新的構圖形式和筆墨技法,形成新的藝術風格。他的作品個性鮮明,筆墨奇峭簡拔,近景一脈土坡,傍植樹木三五株,茅屋草亭一兩座,中間上方空白以示淼淼的湖波、明朗的天宇,遠處淡淡的山脈,畫面靜謐恬淡,境界曠遠,此種格調,前所未有。他的作品傳世很多,《松林亭子圖》、《漁慶秋霽圖》、《怪石叢篁圖》、《汀樹遙岑圖》、《江上秋色圖》、《虞山林壑圖》《江亭山色圖》,《山水圖軸》等許多力作,給後來的明清繪畫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 溪山秀木閣 鏡心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 山水 立軸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 疏林茅舍 立軸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 1364年作 墨竹 立軸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 疏林亭子圖 立軸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 山水 立軸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 古木幽篁圖 立軸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 1355年作 溪山亭子圖 鏡心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 1368年作

山水 立軸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 墨竹 立軸

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 山水 立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