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豔后是怎麼死的?

陳琦

埃及豔后是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位統治者。托勒密王朝傳位到埃及豔后的時候已經搖搖欲墜,不僅國內政治混亂,在國外還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羅馬,在虎視眈眈。所以,埃及豔后在即位的時候,埃及已經幾乎相當於羅馬的附屬國。但是,在埃及豔后的努力下,沒落的托勒密王朝,一直堅持避免被羅馬吞併。

直到屋大維在地中海擊敗了安東尼,羅馬軍隊開赴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亞歷山大城,埃及豔后死去後,埃及才最終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所以,埃及豔后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她一直在用自己嬌嫩的肩膀,擔負著搖搖欲墜的托勒密王朝!

關於埃及豔后的死有很多種說法,比如有人說埃及豔后是自殺身亡。當她知道王朝不可避免被滅亡後,用一條毒蛇咬傷了自己,然後毒發身亡。還有一種說法是,屋大維殺掉了埃及豔后。

最可信的還是屋大維殺害埃及豔后這一說法,因為如果想要順利吞併埃及,埃及豔后必須死!

首先,埃及豔后在羅馬名聲不好。

埃及豔后是被羅馬人視為妖婦,在羅馬境內已經臭名昭著,類似於蘇妲己。所以,如果屋大維當時放過埃及豔后幾乎等同於武王伐紂後放過蘇妲己,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做法將會失去羅馬人的支持!

其次,埃及豔后在埃及德高望重。

羅馬一直想要吞併埃及,可是埃及豔后和凱撒、安東尼的情人關係,保全了埃及的獨立。不僅如此,安東尼甚至將敘利亞封給了埃及豔后的孩子。這裡是羅馬好不容易打下來的,竟然輕易變成 埃及的領土,這讓整個埃及為之一振。所以,假如埃及豔后在世一天,埃及人就會對她懷念一天,羅馬的統治就難以穩固!

最後,私人恩怨

埃及豔后與安東尼成為情婦之後,被屋大維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憤恨之極,因為安東尼是屋大維的親姐夫。

可見,埃及豔后落入屋大維手中後,命運就已經決定了。


歷史風暴

在美麗的女人也會凋零,凋零的女人花無人採摘,自然離死不遠。

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就是如此,她是女人的傳奇,貌美如花,智謀百出。

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她的奮鬥和豔情。

奮鬥第一段:與同父異母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爭奪埃及法老位置中敗北。

這是她人生中唯一在美麗時刻的失敗,面對的是他弟弟。這次失敗我們可以理解,畢竟,兄妹兩個是不能亂來的。(結局他被趕出埃及)

豔情第一段:被趕出埃及的她孤身一人來到羅馬征服者凱撒面前,說出這樣一句話。
“給我你的軍隊,我將我自己給你。”隨後脫掉衣服。

凱撒大帝看見克利奧帕特拉的美麗,驚為天人。說到,“我將用羅馬的劍犁,築起你身邊的守衛。

之後浪漫的愛情開始,凱撒幫助他奪得王位,並和他一起回到埃及。(利益交換還是真心相愛,不得而知)


奮鬥與豔情第二段

羅馬元老院偉大的凱撒被無知的人們刺殺身亡。無助的克利奧帕特拉,將期盼的眼神投向凱撒的同盟者,安東尼。

深情說道:你會帶我回家嗎?安東尼說:跟我走吧,我帶你回去。第二段愛情又一次開始。

美麗的克利奧帕特拉又一次征服了,羅馬的統治者,並且在安東尼的支持之下繼續維持著埃及的獨立。


命運的轉折,無拘無束的浪漫日子持續了很久,可是好景不長,凱撒養子屋大維攻入埃及殺了安東尼。克利奧帕特拉失去依靠。

那時候的他已經四十多歲,再沒有往日的美麗,面對著如自己孩子年紀一樣大的吳大維,他完全,沒有任何辦法,於是死亡成為了他的最終選擇。

關於他的自殺,歷史上有兩個版本廣為流傳。

第一個,被毒蛇咬死。

屋大維攻破亞歷山大城當日,絕望的克利奧帕特拉來到宮殿深處,用毒蛇咬死啦自己,同時咬死的還有兩個宮女。

她被咬的部位,第一種說法是手臂。第二種說法是胸口。在電影《埃及豔后》中,就反映的是這一種說法。

不過我個人認為,他應該會是被咬手臂而死,因為美麗的女人都會愛惜身體的重要部分。

第二種說法服毒自殺。

根據羅馬史學家普羅塔克記載,克利奧帕特拉將毒芹汁裝入空心梳子裡。將梳子藏在頭髮間。趁著看守不注意的空檔,服毒自殺。

其實以上兩種死法,在後世歷史學界都引起了過人們大量的爭議。


好事之徒還特別製作啦,據說毒死埃及豔后的毒芹汁出來以身試毒,證明他不是自殺。

好吧,其實我覺得大家的猜測都挺無聊的,歷史上那些人做的事情也無聊,她為什麼會死?

我個人覺得理由如下:

第一,因為他對自己的美麗沒有了自信。(這個打擊是致命的)

第二,她和凱撒有個孩子,這個孩子成了催命符,屋大維必須殺掉他和凱撒孩子,原因很簡單,這個孩子會威脅他對羅馬的合法統治。


這個美麗的女子,一生奮鬥加豔情無數,最後在美麗將逝時,失去了自己的生命,還帶走了自己的孩子,連帶著國家也被羅馬滅亡,到頭來全成一場空,水中月。也是個悲情女子。


阿斗不傻

埃及豔后是埃及的最後一位法老,年輕時接受的是專業的法老教育,會七種語言,舉手投足之間充滿媚態。靠著身體的優勢,先後迷住了凱撒與安東尼兩人。



但是埃及豔后天生剋夫。先是凱撒遇刺身亡,第二次成了寡婦(原與弟弟結婚)。而安東尼與屋大維在政治鬥爭中失敗,她成為了屋大維的階下囚。

電視上上演的內容,都是埃及豔后用了一條毒蛇自殺,但是實際上毒蛇說可謂是疑點重重。

埃及把蛇奉為神物,她用來自殺的蛇叫作角蝰。這種蛇雖然有毒,但是一條並不致命。通常會伴有劇痛與灼燒感,嚴重會截肢。



但是和埃及豔后一起死的還有兩個侍女,毒性還是達不到毒死三人,況且事後這條蛇還直接消失了。那會不會是毒性更強的眼鏡蛇?

可能性也比較小,一條眼鏡蛇一般是兩米左右。當時埃及豔后被屋大維關在了皇宮附近的陵墓,周圍的封鎖也很嚴密。先別說找不到這事了,帶進去都不好帶。

就算真的帶進去了,想殺死一個人,眼鏡蛇咬一口還是很難的。因為毒性對於蛇很重要,他們每次噴射毒液後其實還保存了不少。也就是一次噴射量,無法短時間內殺死一個人



那埃及豔后最有可能是怎麼死的?推測是屋大維所殺,因為他最有動機。屋大維是個野心很重的人,女人對她來說就是衣服。為了自己政治地位,曾經逼迫妹妹嫁給安東尼。

為了在國內獲得更高的聲望,大規模炒作埃及豔后與安東尼的關係。先是說埃及豔后是蕩婦,迷住凱撒與安東尼。又進行輿論攻擊,炒作安東尼送給埃及領土。

屋大維之所以勝利,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其炒作的結果。羅馬人對於領土看的很重,當得知辛苦搶來的領土被送給了外人,可想而知國內反安東尼的情緒有多高。

埃及豔后四十歲的“弱女子”,為何屋大維必須殺她?就是因為屋大維要做羅馬王,潛在威脅在於凱撒與埃及豔后的兒子凱撒里昂。他是凱撒親兒子,理所應當繼承位置,還可以獲得埃及的全面支持。

所以他們母子必須死,但是屋大維又不可以光明正大的殺她。他是凱撒養子,埃及豔后算是他後母。他想控制埃及,就不可背上殺害法老的罪名。所以最好的辦法是讓她“自殺”,而最好的方式是她們的神明——蛇。



而這些內容都是怎麼來的?來自一本書——《神聖奧古斯都的成就》!屋大維稱帝后,寫了這本自傳。所以他想世人看到什麼,就說什麼。


史之策

人們習慣於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位法老——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稱為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相貌出眾、足智多謀。她曾在於同父異母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的王權爭奪戰中慘遭失敗,被驅逐出埃及。但是她用自己的美貌征服了羅馬元首凱撒,並憑藉凱撒的力量奪回王位。凱撒死後,克利奧帕特拉又用美貌征服了羅馬大將安東尼,在安東尼的支持之下繼續統治著埃及。好景不長,凱撒的養子屋大維攻入埃及並殺了安東尼,之後克利奧帕特拉也死了。關於克利奧帕特拉的死有許多種說法。
最為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克利奧帕特拉讓毒蛇咬死自己,同時被咬死的還有她的兩個宮女。而這種說法具體說來也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克利奧帕特拉被咬中手臂而死,影片《埃及豔后》中的埃及豔后即是被蛇咬中手臂而死。第二種是她因毒蛇噬胸而死。然而蛇毒專家大衛諾沃教授認為被蛇咬了之後毒液擴散到全身最終致人於死地至少要花20分鐘,而埃及豔后在幾分鐘之內就死了,這樣快速的死亡速度並不像是被毒蛇咬死的。研究羅馬學專家艾阿迪勒教授則認為埃及並沒有僕人殉主的傳統,一般來說豔后的兩個女僕不會讓蛇也將自己咬死而是要去想辦法救回主人。

除了毒蛇說之外,還有一種服毒自殺說。這種說法最早見於羅馬史學家普羅塔克的記載,具體說就是克利奧帕特拉將毒芹汁裝入一把空心的梳子裡,然後將梳子藏在自己的頭髮間最後服毒而死 。這種說法同樣遭到很多人的質疑。普羅塔克出生的時候埃及豔后死了都已經70多年了,他的記載真實性不高。更有科學家制作出所謂的毒芹汁後發現這種藥的毒性不高,如果要毒死就要大劑量服用,而以埃及豔后空心梳子裡的那一點毒不可能讓她斃命。再者克利奧帕特拉爭強好勝,以她的性格來看也不會選擇自殺。


目前較為合理的一種說法是埃及豔后為屋大維所殺。屋大維是凱撒的養子,凱撒死後屋大維就想掌握大權,只是苦於還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安東尼,除去安東尼之後屋大維順理成為羅馬的最高統治者。但是凱撒和埃及豔后有一個兒子,以埃及豔后的權謀不可能不扶持自己的兒子來奪取大權,屋大維很可能先下手為強殺了豔后。埃及豔后死了之後不久,屋大維就殺了她的兒子,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說法。

歷史研習社


埃及豔后死亡就是個謎

我們先來分享一下豔后為何被殺?



1、凱撒死後,作為養子的屋大維被指明為凱撒的繼承人。吳大維的野心讓他想大權獨攬,但在圖謀大業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強勁的對手:安東尼。屋大維和安東尼在凱撒死後,分別掌管羅馬帝國的西部和東部,勢均力敵,這讓屋大維難以得逞,因為總有安東尼制約他。

恰好這個時候,安東尼和埃及豔后走在了一起,並從她那裡獲得了經濟和軍事上的支持,兩人合謀共同奪取羅馬帝國的無上權力。這下機會來了,屋大維發現他們的聯合圖謀後,就利用輿論散播謠言大肆詆譭。終於發現弱點了,他又是輿論製造大師,放在現代,十足一個老道的網絡推手。他利用安東尼和豔后的關係,極力抹黑安東尼的形象,向民眾宣傳安東尼已經變成女王身邊的懦夫。對於埃及豔后,屋大維更是用盡汙言穢語,將她描述成一個無恥骯髒的女人。

屋大維看似對抗的是安東尼,但他宣戰時選擇的對象是埃及豔后,這樣一來,戰爭的性質就從帝國將領的內耗變成對抗外國政權的正義之戰,藉此把自己置於道德制高點上,挑事的成了正義之師。


2、屋大維如何對待女王的?屋大維對女王可不會手軟……因為女王不僅是安東尼的合夥人還是凱撒的情婦,還有個小凱撒,你說鬧不鬧心?這個孩子的存在是對屋大維權力的最大威脅。他是凱撒的親生兒子,有權成為羅馬皇帝,他的母親是埃及法老,他有能力得到埃及舉國上下的支持。如果埃及豔后活下來,利用她的權謀,完全有可能扶持兒子取代屋大維,做凱撒的正統繼承人。這兩個原因加起來你說他能不殺女王嗎?


3、女王的死亡:不管怎麼說女王是死了,至於怎麼個死法。有自殺,他殺還有被蛇毒死?找了隻眼鏡蛇自殺,這顯然不太可能,自殺費那麼大勁幹啥,況且眼鏡蛇的咬人傷亡的中毒幾率佔百分之10,這就是說被眼鏡蛇咬也未必會死啊!這顯然這一說法幾率較小。自殺,可能性也不大,疑點在於自殺遺書,女王的陵墓離屋大維所在的埃及王宮很近,只有幾百米的距離,在自殺前幾分鐘,豔后寫信給囚禁她的屋大維,而一個真正想自殺的人往往不會這樣做。通常這些人都是寫下遺書,放在身旁,而不會將遺書交給別人。所以最有可能是他殺,準確說是屋大維殺。


脫離高級趣味的王閃爍

關於埃及豔后的電影,原來看過一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金碧輝煌的皇宮中,燭光輝煌,珠寶滿鑲的寶座上凱撒大帝和眾法老眼光聚焦大跳肚皮舞的埃及豔后,在激烈的皮鼓敲擊聲中埃及豔后劇烈抖動豐腴的肚皮,一雙中東女人特有的桃花眼令鐵血凱撒變成熱水下的雪獅子,早巳魂飛天外⋯

凱撒終於死於埃及最後一位法老埃及豔后的大擺裙下、心滿意足的做鬼去了!

接下來的戲大幕才拉開,豔后面對兩個繼位爭奪者,她選擇了安東尼,可憐的安東尼在與對手屋大維的爭鬥中敗北,屋大維剩下的唯一對手就是仍然豔幟高張的豔后,他深知
豔后的致命武器一旦祭出,屋大維將不堪一擊,必須將這位"潘多拉"密封在法老的陵墓中,他深知,憑豔后的"風韻猶存"仍然有為其豔名、為她"義氣"而甘願挨刀的斯巴達刀客,屋大維猶如當年的揚勇,苦思良
䇿。不久,江湖道上、茶館酒肆,傳言沸騰,"豔后被眼鏡蛇在手臂上整了一口,一命歸西,二個丫頭子也各整一口,三命相約到豐都去鳥"。

屋大維現身羅馬廣場,聲淚俱下的緬懷逝去的豔后,口口聲聲呻喚:要不是為了各位的苦苦哀求,豔后啊,我早就隨妳們同路歸去
且慢,一隻毒蛇的毒液不可能殺死一個成年人,況且是三個成年人!屋大維在二千多年前的這種"上墳燒報紙,喝死人"的低端手法不知是怎麼把那些穿長袍、披長布的古羅馬人喝到的?比起中國古代博大精深的宮廷"燭光斧影"太小兒科了吧。


良人執戟2

特里奧帕特拉,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位法老,她跟凱撒,安東尼之間的關係,是感情還是互利,各家都有自己的觀點。至於她怎麼死的,史學界有個說法就是被殺,個人感覺更靠譜。畢竟,屋大維不同於凱撒和安東尼。其實,特里奧帕特拉的死最令人惋惜的不是她紅顏薄命。而是,她是最後一個懂古埃及語的法老。古埃及語伴隨著她的死,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雖然,現在人們可以解讀古埃及語,但,已經沒人會發音了。


遊子天涯君莫問

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是古埃及最後一位法老,她是讓一條毒蛇咬死自己,來結束自己短暫卻輝煌的一生。


埃及豔后為了阻止自己的國家被古羅馬吞併,用自己的才學和容貌將幾位羅馬的領袖謎的神魂顛倒,讓他們幫助自己統治埃及。

不過現在的科學對於她自殺說法很多,因為歷史記載她自殺是用一條埃及眼鏡蛇,咬自己的乳房而死,只是根據現在的科學經驗,眼睛蛇咬死人,一般會在兩個小時左右,而她僅僅在幾分鐘後就死了,所以現代人懷疑是當時羅馬統治者屋大維殺了埃及豔后,其一就是他有動機,他殺了豔后的兒子,其二就是蛇毒,發作的速度太快,其三就是豔后的侍女陪著豔后一起自殺了,而在埃及並沒有侍女陪葬的傳統,這被懷疑是屋大維為了滅口而連帶著一起殺害了。


歷史叨叨團

你好!由冬眠蛇來回答此問題。

埃及豔后全名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為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後的法老,也是古羅馬歷史上一個神奇的存在,她的“豔”與愷撒的獨裁一樣有名被傳說了兩千多年,而她的死更抹上了一縷神秘的色彩,成為兩千年來人們議論不休的話題。

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初由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指定自己的將軍建立,到了埃及豔后的父親已經是托勒密十二世,他指定了埃及豔后與自己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一起獲得埃及的統治權,但前提是她要嫁給弟弟。埃及豔后有自己的權力慾望,她不願和弟弟分享權力,因此埃及陷入紛爭之中,不過不用擔心,因為更大的威脅來自外部,而這個隨時可以摧毀托勒密王朝的外部威脅就是羅馬共和國。



當時的羅馬共和國由傳說中的前三頭同盟把持,他們分別為愷撒,龐培和克拉蘇。愷撒最後勝出,成為獨裁者,而埃及豔后通過依靠愷撒不僅在法老爭奪戰中勝出,還成功的保留了托勒密王朝不被羅馬吞併,可以說她的豔在政治上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但是羅馬的政壇複雜而缺乏穩定,雖然她為愷撒生了一子,但是隨著愷撒被刺身亡,她迅速的從權力的聖壇上跌落,她離開了羅馬,逃回埃及。


然而幸運之神因為她的豔再次降臨到她身上。羅馬在愷撒死後又一次進行了權力分配,形成了由愷撒養子(實際是愷撒甥孫)渥大維和將軍安東尼,雷必達組成的後三頭同盟,而其中的安東尼又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埃及豔后和她的托勒密王朝再次獲得暫時的安全。


然而好景不長,渥大維利用高超的政治手段擊敗了雷必達,並且發動了對安東尼的戰爭最終擊敗了他。安東尼死後,埃及豔后被渥大維囚禁,官方的說法是她死於自殺,她用一條毒蛇結束了自己四十歲的生命,同時也給托勒密王朝畫上了句號。

可是這種死因遭到了後世歷史學家和學者的廣泛懷疑,他們更相信埃及豔后是遭到了渥大維的毒手,而這種懷疑的根據是埃及豔后死時,她的兩個女僕也跟著她一起死了,托勒密王朝並不流行殉葬,說明這種主僕一起自殺的事是非常不正常的,而另一種根據來自政治上的說法,埃及豔后是愷撒兒子的母親,而愷撒兒子比渥大維這個養子更有愷撒正統的繼承權,為了消滅這個政治上潛在的威脅,渥大維必須殺死她們母子。



當然,我們看歷史,更習慣從政治利益出發,所以渥大維殺害埃及豔后說更能符合我們大眾的邏輯,因而我們更願意相信這種說法,不過我想把她的死當成一種謎成為大眾茶餘飯後的爭議和談資會更有價值,畢竟,那段歷史充滿著魅力的故事和神秘的色彩,能拿來點綴一下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好,不是嗎?



史書上冬眠的蛇

埃及豔后才貌出眾,善用手段,一生具有濃厚的傳奇色彩。捲入羅馬共和國末代的政治之中,和當時的凱撒大帝,安東尼關係密切,並且伴隨著各種傳聞,成為了眾所眾知的人物。特別是她的死,也是神秘離奇,讓後人爭論不休。

歷史上是這樣記載埃及豔后之死的。埃及豔后成為了凱撒的情人,並且重新統治了埃及。凱撒遇刺身亡以後,埃及豔后引誘凱撒的密友安東尼,圖謀聯手統治羅馬。不過,後來屋大維率軍打敗安東尼以後,埃及豔后被屋大維囚禁於王宮的陵墓之中。埃及豔后寫好自殺遺書,最後以毒蛇角蝰來自殺。


不過很多人認為這種記載漏洞百出,因為據說埃及人崇拜蛇,將蛇奉為神靈,而傳說中的角蝰是很有名的蛇。雖然有毒,但是這種毒性很慢,需要幾天,甚至幾周的時間,顯然這是和記載上的描述不一致的。

對此,也有人認為埃及豔后是藉助眼鏡蛇來自殺的。這種蛇毒性極大,並且一條毒蛇的毒性足以毒死3個人。不過這種蛇咬一口所注入毒液的劑量不足以讓人立刻斃命,並且眼鏡蛇並不是每次都會釋放毒液。據說眼鏡蛇咬到中毒的概率大概是10%。因此埃及豔后如果靠眼鏡蛇自殺,不大會出現之有兩個毒牙的印記。同時,蛇毒最快需要2個小時,不大可能是在極短的時間死亡。

所以在埃及豔后死後的76年,羅馬帝國的歷史學家提出了她有可能是服毒自殺的。據推斷埃及豔后將毒芹煉製的毒藥放到梳子之中,她最後用梳子中的毒藥自殺了。不過問題在於最近的新西蘭毒藥團體發現毒芹煉製的毒藥毒性並沒有那麼大,如果要毒死一個人至少需要30ml的毒液。梳子中是顯然不可能放下的,並且埃及豔后不大輕易放棄,不太可能自殺。

剩下一個最大可能的就是埃及豔后是被屋大維所殺。因為我們知道埃及豔后是和凱撒有一個孩子的,這個孩子是有資格繼承羅馬帝國的皇帝的,並且由於母親是埃及豔后,他還能同時得到埃及的支持。因此,這個孩子對屋大維的權力能夠產生巨大的威脅,如果埃及豔后利用她的權謀,是有機會支持自己的兒子成為凱撒的正統繼承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