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太原火車站前的雕塑搬哪去了?

澤州人家

太原火車站前的雕塑歷經多年風雨後在1997年左右因城市新建設需要而被拆除,由私人老闆買下,幾經易手,輾轉,目前棲身在太原婁煩縣。

看到這張雕塑照片的時候,我心裡頓時湧起很多對於過往歲月的懷念和追思。在當年的站前廣場上,這尊偉岸的暗赤色的雕像,氣勢如虹的在站前屹立著,位置就位於當時全市最寬的迎澤大街的最東端。

雕像由三個人物組成。煤礦工人、鍊鋼工人和工程師。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右側的鍊鋼工人穿著特質的耐高溫制服,手執的長長的鋼釺,高挺在三個人頭上,彷彿一柄劍,又如同手執火炬,照亮了希望和未來。

  按照我的判斷,最左邊的是工程師,手裡拿著的是設計圖紙,器宇軒昂的,寓意是他拿著的不僅是一張城市設計圖紙,更是太原市的未來藍圖規劃,預示著我們一定能夠走向輝煌。中間的是煤礦工人,之所以站在中間,寓意是煤炭資源是我們城市的發展的中流砥柱。在那個時代,還不需要轉型發展,資源還是我們這個城市引以為豪的籌碼,我們只要運用好資源,就一定能夠挺立於時代潮頭,無愧於時代使命。

據太原市城市雕塑研究院一位負責人介紹,當年他還是個剛畢業的學生,就參與了這個火車站站前雕塑的設計與製作。今天回憶起來,那還是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所以三個雕塑人物張力十足,氣勢如虹,彷彿要在一個大時代裡大展宏圖。這種感覺,如今難以找到了。


太原晚報

太原市一座歷史名城,太原火車站造型獨特,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太原火車站前的雕塑非常精美和別緻,意義非凡。

早在1984年打算計劃在火車站廣場修一座紀念性的雕塑,一時不知如何設計,於是面向全國徵稿。幸運的是太原歐陽寧明,張衛東、李曉陽的作品《能源紀念碑》深受好評,被專家組選中確立。

1986年,《能源紀念碑》在太原火車站前建起。那些年,來太原的人一定會在這裡拍照留念。

《能源紀念碑》由三部分組成:雕塑主體人物由煤礦工人、鋼鐵工人、化工女技術員組成,高7.5米;副碑為紅色花崗石板貼面的3根沖天支座,高30米。《能源紀念碑》底座為黑色花崗石板,高1.5米,佔地面積約400平方米。

1994年,太原火車站廣場改擴建拆除了《能源紀念碑》,將其移到了太原婁煩縣。

謝謝閱讀!


武林少俠小寶

太原火車站設計施工,是70~80年代的事情。設計由山西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完成,張鵬飛高級建築師是建築設計的總負責。老先生為火車站的建設嘔心瀝血,站前兩面大鐘,他親自跑北京定做;太原站的站名是他的手筆。


中國武漢麥克

更描述的直觀一些,我把當年在雕塑前照片搬過來。至於搬哪去了,不是太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