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白鹿原》最大的槽點是什麼?

足的球

回答這個問題,真的有點不忍心,因為大家往前翻就知道,我有多愛《白鹿原》,雖然電視劇才播十來集,但是已經有很多驚喜了,最大的當屬飾演鹿子霖的演員何冰 ⤵️

看過小說《白鹿原》的人應該都對鹿子霖有深刻印象,手撕了他都不解氣。可是何冰飾演的鹿子霖,不僅完整而真實地演出了大家對這個角色的想象——一邊嬉笑怒罵著,還充斥了精明、 陰鷙、自私 、慾望、慫……

他作為鄉約,不僅長袖善舞,而且還時刻在想著用什麼招打敗白嘉軒,然後踩著族長的位子躋身白鹿原的上流。可是電視劇《白鹿原》 裡的何冰不僅演活了鹿子霖的這些特點,而且鮮活得讓你恨不起來,真實讓人非常驚喜。人藝的臺柱子,真的不是蓋的!

所以,我覺得電視劇《白鹿原》已經夠好的了,特別是跟當下的國產電視劇比。所以再故意找槽點,真的有點想抽自己嘴巴。不過本著愛之深恨之切的心態,找一找電視劇《白鹿原》的槽點,在如今的國產劇大市場背景下,真的是想讓《白鹿原》能儘快棲身經典之列。

槽點1、劇情改編;

按道理,電視劇《白鹿原》從前幾集的呈現,以及片頭對原著以及作者陳忠實先生的尊重,就能看出下了很大決心對原著的復原。

可是從已經播出的這十來集來看,對小說的改編還是不少。小說開端最濃墨重彩的一段關於白嘉軒娶了七個老婆的情節,可以說給無數讀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雖然可以理解,因為尺度、審查等問題,實在太難拍出來了。可是陳忠實先生都說過了,對電視劇《白鹿原》抱有最大希望,其實是不是也可以努力拍了試一試,不能通過大家也不遺憾了。

之後的劇情,簡化、刪改的細節很多,有些是篇幅所限,畢竟原著是一部史詩級的小說,完全符合也不現實,畢竟影視劇跟小說不是一個題材。但是作為死忠讀者,還是希望情節刪減可以儘量少一些,這樣電視劇的經典氣質更濃郁了哈。


槽點2、白嘉軒的演員張嘉譯真的不夠完美,朱先生和冷先生的演員也有瑕疵;

《白鹿原》的選角相當複雜,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上百個,所以難免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初白靈的扮演者李夢,身上就發生了很多大家至今不明白的八卦。

可是作為《白鹿原》的靈魂人物,張嘉譯無論演技、形象、籍貫,都相當符合白嘉軒,可是有一個挺關鍵的細節,張嘉譯有點胖了,而且他的駝背相當有名,也不太可能因為一部劇就改變 ⤵️

劇一播,幾乎所有人都看出問題了。網友甚至調侃,黑娃眼裡的白嘉軒總是腰桿挺得很直,結果找了個駝背來演……

玩笑歸玩笑,張嘉譯在白嘉軒的演繹上的確不夠完美。一個沉重的靈魂,不是皺起眉頭就能具備的重量。可是放眼目前的中年男演員,似乎也沒有更合適的——陳道明有足夠的演技,可是身上的知識分子氣息有點濃,不太像;電影版裡的(如今都叫他省委書記)張豐毅外形更接近,似乎神也不夠;也許李雪健可以,年輕個二十歲的話,演技沒問題,但身高、外形還是有差距。

所以,張嘉譯是最合適的選擇,但是他沒有盡百分百的努力,希望後面會慢慢豐滿一些形象的塑造,讓大家忘了這個小細節。

另外兩個配角也有瑕疵,一個是冷先生,可謂敗筆。小說裡的冷先生其實是那種很冷的精明,可是電視劇裡的演員楊皓宇一看就就精明掛相,而且經常一臉微笑,讓人出戏。


另一個就是小說裡簡直神一般的人物,朱先生。劉佩琦的演技當然沒有問題,可是扮相、普通話都讓人稍稍失望,覺得朱先生不該是這樣,但是應該哪樣呢?好像也沒什麼特別好的選擇,也許劉佩琦能把陝西話說得好一點,就沒那麼遺憾了。

不過三次吟唱《送元二使安西》還是挺有情境的。


槽點3、細節呈現還是稍顯粗糙;

這一點我之前簡單說過,這裡再詳細補充一下,比如第三集白嘉軒用自己的上好耕地換鹿子霖的荒地時,除了把小說裡的風水相關細節改成了因為地下有水脈,知道風水涉及迷信,電視上不讓呈現,可你倒是認真一點拍這個細節啊。

所謂的簡直改變了白嘉軒命運的地下水脈,結果鹿三和白嘉軒只用鐵鍬鏟了幾下,一個淺淺的小坑剛超過鐵鍬的深度,地下水脈的水就咕咕冒了出來,這也太湊合了。

即使道具組的人沒種過地,常識也該想象得到,農村那些普通的水井起碼也要5米以上才會打出水,你這哪怕是風水寶地,這麼淺的水脈怎麼會是荒地的景象?要知道鹿子霖可是渾身都是心眼兒的老狐狸。


要從這麼好的電視劇裡找槽點,真的是心驚膽戰,怕大家噴。

不過好在好的的電視劇也是藝術作品,而作品是不可能完美的,有空間進步,才活的作品。別說只找到這麼幾個槽點,即使再多一些,我也會繼續追,你們呢?


鞏會計

白嘉軒和鹿子霖是這部戲的兩大臺柱,白正統剛毅,體現在腰桿子象椽子一樣直,黑娃最怕也最恨的就是這腰。但劇中張嘉譯天生水蛇腰,走路一步三晃,一點族長威嚴沒有,作為主演已經輸了一半,鹿子霖原著描寫是個精明強幹,爭強好勝為人隨和但又愛出風頭的人,劇中何冰把鹿演成一個十足的農村二流子,如果鹿是這種人,那他如何培養出兩個出色的兒子?好色只是他潛在的弱點,身為鄉約他不可能是一副地痞形象。正是這兩位主演選人失誤,使這部戲大為減色。另一個朱先生這位飽讀詩書的鄉間聖人怎麼看也是一副救世主形象。


起中

首先第一男主張嘉譯,受本身形象的禁錮,不管演什麼角色都很難讓人有代入感。但是張嘉譯的演技還是有的,只是需要一個過渡的過程才能讓觀眾接受他的角色。他彎腰駝背的外形,很難表現出白嘉軒那年輕時的剛毅果敢,而且劇中經常說他的腰桿硬,難免尷尬。張嘉譯面部表情不夠豐富,時不時能從眼神裡看出陰柔奸詐的一面。



這點跟何冰對戲的時候表現特別明顯,感覺他倆對手戲的時候何冰身上的看點更多。



鹿子霖這個角色的複雜性比白嘉軒更甚,他不是一個正面人物,但是何冰對他的詮釋很到位。


張豐毅版的白嘉軒珠玉在前,張豐毅本身就是演技過硬的老戲骨,演什麼是什麼,不會有太嚴重的張豐毅自身影子在裡面。張豐毅外形挺拔,長得就剛毅,身材保持的很好,很適合白嘉軒這類角色。整體來說劇版白鹿原還是精品,但不是上乘之作。編劇改的有點多了。姬他飾演的黑娃,雷佳音飾演的鹿兆鵬都很不錯。


青史幾行名姓


張嘉譯飾白嘉軒


何冰飾鹿子霖

要我說就是白嘉軒和鹿子霖這對冤家。 這兩個白鹿原上的男人一輩子相愛相殺,攪動著白鹿原的日月星辰,最後卻逃不開命運捉弄竟成了親家。

鹿子霖對白嘉軒又恨又怕,從小到大都是如此,到老了鹿子霖仍舊要看白嘉軒臉色,雖然每次背後使壞,但邪不壓正,每次都是損人害己,得不償失,甚至陪了夫人又折兵。鹿子霖貪小便宜吃大虧狼狽不堪的窘迫模樣,湊足了這部戲的笑料,使這部70多集的大劇,本來身量過大帶來的沉重,變得輕鬆詼諧了許多。

自從知道大兒鹿兆鵬與白靈做成了夫妻,而且白靈已身懷六甲,即將為他鹿家誕下後代傳人這個消息,他鹿子霖好樂啊! 再看白嘉軒好象也順眼許多,覺得那老漢著實不錯的嘛,甭管過去咋樣,現在即已成了親家,那就是頂頂至親的對不? 即是一家人那就得親近,鹿子霖幾次三番叫白嘉軒來家喝酒,可那白嘉軒就是個倔種,全沒親家親戚的熱乎勁,幾次叫不來,這是打我臉嘛。


鹿子霖非要與白嘉軒把這酒喝成,這不找上門來了

這天白嘉軒下地回來,見鹿子霖從自家屋鑽出來,不知他要哪樣,鹿子霖陪笑說,找你喝酒來嘛,你不喝我不走哩嘛!


白嘉軒無法,卻仍冷著臉不想搭理他,鹿子霖自己有一杯沒一杯地喝著,幾杯酒下肚就哭起來,他說嘉軒你就別和我一般嘛,你大人大量,過去都是我錯嘛,讓石頭罵你是我教唆的,扒房是我讓人乾的,換族長也是我扇乎的,還有你這腰讓黑娃給打折,他那天夜裡是先到我那,是我讓他來找你嘛,我不是人嘛,說著啪啪自己打臉。白嘉軒外冷心熱,見鹿子霖是真心認錯,心也軟下來,想想他也是自己閨女的公爹哩嘛,真是一家人了嘛,白嘉軒端起酒碗和鹿子霖碰了碰,倆人開始至親至近地喝起來,俗語說酒越喝越厚,錢越耍越薄,白嘉軒拍著鹿子霖的肩膀說: 行哩,不光你的不是,我也有錯哩,找你換地那事,是我先知道下面有水哩,是我算計你哩。鹿子霖聽了甚是感動: 老哥哥你今和我掏心掏肺哩,我還一件事要說哩,白嘉軒說,啥都別說了,過去一頁翻過去哩!



鹿子霖這會正心熱,哪裡擋得住,豁命也要說: 嘉軒啊,這事必須說,不說晚上睡不著哩! 我和你說,你家孝文和田小娥睡覺,那主意也是我出的…


鹿子霖酒多忘形,這句話讓白嘉軒心上釘著的那顆釘子再次被攪動,血一下子衝上頭,他紅了眼晴向鹿子霖撲去,把鹿子霖打個屁滾尿流,一臉蒙逼,



他一邊踉蹌逃出屋外,一邊喋喋不休朝白嘉軒喊叫: 這是咋了嘛,剛還喝的好好的嘛,咋臉說變就變嘛,以後這親家還咋做嘛! 白嘉軒抄起酒碗向他砸去: 你個畜牲,你連這事都乾的出來,你是想斷我後哩,還想當親家,從今往後我和你誓不兩立!



哈哈! 這才對嘛,如果你倆真的好成親家不幹架了,那往後的戲可就不好看哩!


天津朱雲

鹿子霖算得上經典小人的標配

何冰演的鹿子霖惟妙惟肖,十分到位,網上好評如潮。喜歡看劇中的鹿子霖,並非卑鄙小人可愛,是因為生活中的小人令人厭惡。有的小人成精,騙得上位更是害群之馬。

劇中前20集中的鹿子霖對上是阿諛奉承、口是心非、挑撥離間、見風轉舵;對下是道貌傲然、造謠生事、唯利是圖、乘人之危;對白嘉軒是陰險狡詐、妒賢嫉能、明槍暗箭、幸災樂禍。

鹿子霖的所作所為算得上我曾畫過的經典小人的標配。呵呵,其下場不難預料,繼續追看。


張濱漫畫

唉,期待的越多,失望的也就不少。

《白鹿原》多好的一部書,可是如今的電視劇還真不好說。

單是一個白嘉軒就夠為難演員的了。神似很關鍵,可惜,如今不僅沒有神似,就連形似也不具備……何冰,把自己的人物塑造出來了,是這部戲裡的一個亮點吧。至於劉佩琦的朱先生我不知道導演是怎麼想的,劉佩琦的戲我總是看不進去,總覺得他的表演過於表演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他演的許茂唉,怎麼說呢,他就是在演!!!朱先生這樣的一個人物居然讓他來演,陳忠實老先生泉下有知,也恐怕只有苦笑一下而已了……

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站著說話不腰疼。這麼個大戲,真不容易。關鍵是書太好了,讀了原著就想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立體藝術,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想法而已。

還是不要在這兒說太多的題外話了,先看著吧。

如果有機會,也許會有第二部,第三部《白鹿原》的電視劇出現在我們的面前。誰都努力了,還是謝謝所有創作者的努力。


荷聲茹夢

《白鹿原》的電視劇跟陳忠實先生的原著小說《白鹿原》還是很契合的但是還是幾點出入的。

1.在結局方面,小說中,白嘉軒的長子白孝文做了地方官,貪汙受賄,結局卻沒有十分的悲慘。而在電視劇中,白孝文最終被抓捕。可能導演是為了通過廣電的審查,所以才做出這樣的改動吧。

個人認為,小說的結局可能更符合實際的情況。



2.《白鹿原》的看點很多來自於田小娥,一位身世不幸被眾人所不齒的女性。田小娥的遭遇在現在看來很是悲慘,容易使人不由自主地產生同情之心。

然而,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如她這樣的人就應該被人離棄,就應該被冠以yin婦的大帽子。如果不是世俗的眼光逼得她走投無路,她也不會被鹿子霖利用。


行且行

前十二集中演技第一是何冰,換角色絕無大宋提刑官的印記,絕對是影帝級別,傻子第二齣彩,一劇可成名。其三是演鹿泰恆的老先生,第四張嘉譯。的確這部劇裡何冰演技感覺最出彩,張嘉譯背不挺,沒有那種感覺,突然想起巍子感覺咋樣,更合適點不?

朱先生的形象與想象中差太多,雖然白家老三的演技沒得說個人覺得,《白鹿原》裡鹿泰恆演的最好,戈治均老爺子不愧是老戲骨,他的演技你可以細細體會個中之味。另外,張嘉譯演白嘉軒不太適合,不是說他演技不好,而是指氣質,形象方面,個人覺得,李洪濤更接近一些。拍的再好也有人吐槽,不可能有完美的結局,這佈局在當下已經很好的啦!肯花錢拍這個不一定吸引眼球的劇只是想在現歷史,就是換了你們嘴裡的演員也有人不喜歡的!玉無完玉!



何冰,鹿三兩人演得好。白嘉軒可以讓於和偉來演,起碼沒那麼胖,那麼駝背。朱先生把秀才演成道士了。秦海路表演痕跡太重了。演白嘉軒媽的那個怎看都不順眼。其實可以讓薩曰娜,就是演〈中國地,闖關東〉的那個大娘來演。還在追劇,就是有小小的失望!最大感受有三:一,沒有農村生活的真實氛圍,不論是白嘉軒家,還是其他農民家,門口,庭園,牆壁,沒有農具,沒有柴禾,沒有喂牲畜的草料。一個不小的村莊,看不到豬,牛,羊,雞,鴨等家畜。也幹農活的白嘉軒家,看不到與農活有半點聯繫的跡象,倒像城鎮的小商人的庭院。也沒有看到村莊裡的人幹農活,甚至沒有種蔬菜水果,不知不吃蔬菜水果的村莊裡的人是怎樣長得如此身強體壯的?總之,電視劇沒有展示真實的農村景象農村生活痕跡。 二,加入了神話情節。白嘉軒做夢夢見了一隻白狼,第二天,村莊果然出現了白狼。白狼只喝血不吃肉,是一隻奇怪的狼。狼刁走白嘉軒剛出生的女兒,不是按所有兇猛動物習性去刁咬人的頸部,而是刁著女兒的腳,而且頭部懸空不拖地,這隻白狼怕是白嘉軒上輩子的化身,不會傷害自己的女兒。


這不是神話又是什麼? 三,人為拔高白嘉軒角色形象,把他打扮成道德傳教士。一個農村族長,除了自己家辛苦的農活,自己一家六口人的日常生活打理,還要在家族權限範圍內處理家族人之間的一些生活紛爭和祠堂日常管理,就夠他忙碌的了。白嘉軒還幹了啟蒙教師,警察,工商,城管執法等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的活。這種強迫主角高大,光環罩身的結果,除了生硬還是生硬。


春日盛宴

最大的槽點並不是具體的細節甚至時間線這樣的錯誤。而是電視劇完全扭曲了陳忠實的願意。無論是對人物的刻畫還是作者所想表達的主題。首先,白鹿原真實的再現了從清末到解放這段時間,中國原有的底層社會秩序是如何自救進而被打破,拋棄,最終被新的秩序所取代。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在朱先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白嘉軒對朱先生靜若神明,儒家在封建社會中對整個社會制度的構建,穩定所期待的作用,從早起白嘉軒按照朱先生的指導管理白鹿原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其次,在對傳統秩序的否定和破壞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個勢力所起到的作用。但火燒糧倉這一段的改動正表現出了心虛。最後,白嘉軒是白鹿原時代變遷的主要親歷者和參與者。但不是全部。過分突出白嘉軒,違背了作者的願意,矮化了小說的立意


大鯊魚58077213

喜歡《白鹿原》小說的就是喜歡小說的,喜歡《白鹿原》電視劇的就是喜歡電視劇的。本身電視劇劇本就是二次創作,各有各的好處和缺陷。我是看了一半小說,看了整部電視劇,我只覺得前半部分的電視劇改編讓整個故事更有條理,事件的因果關係更明確。

對於說白嘉軒腰桿硬的說法,我覺得小說中的腰桿硬只的是身體和精神或者思想。張嘉譯演繹的重點突出了精神中的腰桿硬,這也是藝術的一種的表現的方式,已經表現出了白嘉軒該表現的東西,已經足夠了,何必要求外形一定要相似。

對於鹿子霖,看過《白鹿原》專訪 的就知道,編劇是故意把鹿子霖的角色處理成這種讓人又愛又恨的,大家要知道,電視劇還是要追求觀賞性的,這種處理方式可能會讓本來不知道《白鹿原》的人,因為鹿子霖這個角色而關注這部電視劇,進而關注小說,然後瞭解《白鹿原》小說的原著作者陳忠實先生。

對於整部電視劇,我最不喜歡的角色是鹿兆鵬,拋開社會背景不講,他爺爺的死和他是有關係的,當然直接關係是鹿子霖,而他的媳婦,冷清月的死和他是有直接關係的,也許他的思想是時代造成的,但是人命關天,因為他就是因為他,電視也側面表現了冷先生也是冷秋月死的一個罪魁禍首,但是我依然覺得更大的原因是鹿兆鵬。

對於整部電視劇,我最喜歡的是鹿兆海,對於白靈的愛,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從白鹿原的這個原,到西安圍城,到他加入了國民黨,到他死在國民黨自己的手裡,到他把白靈送出西安城,他都沒有停止過對白靈的愛。他是整部電視劇最純淨,最專一,最無私的一個。

其實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劇,感受都是因人而異,我覺得最大的意義在於有更多的人去了解《白鹿原》,瞭解《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先生,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