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風雲之“獨眼將軍” 庫圖佐夫

兩百年前,天縱奇才的拿破崙縱橫歐洲,劍鋒所指,所向披靡,他宣稱:再過三年,我就要成為世界的主人,現在只剩下俄國,但是我一定要擊敗它。然而僅僅過了一年,他的世界帝國夢,就被一個年近七旬的俄國老人所終結,曾經戰無不勝的拿破崙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這位向盛極一時的法蘭西帝國發出致命一擊的老人,就是俄羅斯傳奇名將庫圖佐夫。

名將風雲之“獨眼將軍” 庫圖佐夫

庫圖佐夫紀念碑

公元1745年9月16日,庫圖佐夫出生在聖彼得堡一個著名的軍人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從軍三十年的軍事工程師。出生于軍人世家的庫圖佐夫從小就有濃厚的武德意識,在父親的精心培養下,從小就受到良好的軍事教育,他幾乎涉獵了所有與軍事相關的領域。青少年時的庫圖佐夫有著強烈的英雄崇拜意識,他平生最仰慕的偶像就是彼得大帝。

12歲那年,庫圖佐夫子承父業,到父親曾經就讀過的工程兵學校學習,在學校裡庫圖佐夫勤奮刻苦,博覽大量軍事書籍,兩年後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庫圖佐夫生活的時代正是俄羅斯帝國迅速崛起的年代,在這樣一段窮兵黷武的瘋狂歲月裡,這個有著武力擴張傳統的國度,在頻繁的戰爭中鍛造了一大批傑出的軍事將領。庫圖佐夫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走上了軍事統帥的舞臺,成為俄羅斯將帥星河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

平靜的學校生活滿足不了庫圖佐夫的雄心壯志,祖先們的功績時刻在激勵著他的內心,他渴望一種戰火中的生活。1761年6月,不滿16歲的庫圖佐夫被派往聖彼得堡的一個步兵團任連長,從此開始了他長達50多年的戎馬生涯。

名將風雲之“獨眼將軍” 庫圖佐夫

庫圖佐夫元帥

1768年俄國發動了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戰爭,初出茅廬的庫圖佐夫因此得到了一個極其難得的實戰鍛鍊機會,更為難得的是庫圖佐夫有幸在著名的魯緬採夫上將麾下擔任作戰處長,這個重要職位意味著只有大尉軍銜的庫圖佐夫擔負的卻是協助魯緬採夫上將,實施作戰指揮的核心任務。戰爭勝利後,庫圖佐夫因工作出色,晉升為少校。但此時他殷切渴望的是有朝一日能夠像魯緬採夫元帥那樣親自指揮千軍萬馬攻城略地。

1777年,身體康復的庫圖佐夫返回到了祖國。這時,幸運女神再次眷顧了他,他生命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出現了,他就是俄國18世紀最偉大的軍事統帥蘇沃洛夫。蘇沃洛夫是18世紀俄羅斯著名的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是近代俄羅斯軍事學術的奠基人。在蘇沃洛夫麾下供職的經歷,奠定了庫圖佐夫成為一代名將的最重要的基礎。正是在追隨蘇沃洛夫南征北戰的過程中,庫圖佐夫的指揮藝術得到了極大的鍛鍊和提高。而蘇沃洛夫也特別喜歡這位勤奮好學的年輕軍官,把自己多年的作戰指揮和治軍經驗都毫不保留的傳授給了他。

名將風雲之“獨眼將軍” 庫圖佐夫

指揮作戰的庫圖佐夫

1787年,第二次俄土戰爭爆發,已經是少將軍長的庫圖佐夫在戰鬥中再次被子彈擊中頭部,當時軍醫就斷言,他活不到天亮。但是,奇蹟再次出現了,庫圖佐夫以頑強的意志,戰勝了死神。不過,他的右眼從此失明。在當時醫療條件相當落後的情況下,庫圖佐夫忍受著撕心裂肺的傷痛,指揮軍隊一舉攻克對戰爭勝負具有決定性影響的伊滋梅爾要塞。這一年,他剛滿43歲。伊滋梅爾戰役的勝利是第二次俄土戰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此後土耳其無力再戰,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雅西條約》。第二次俄土戰爭使庫圖佐夫的名字轟動了聖彼得堡和莫斯科,他被擢升為中將,榮膺二級喬治勳章,升任伊滋梅爾要塞司令。


在長期的和平年代中,聲名赫赫的庫圖佐夫逐漸被沙皇淡忘,不懂得官場潛規則的他,被撤職,被放逐。眼看他的軍事生涯就要被斷送的時候,歐洲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法國爆發了震驚世界的大革命,一位年輕的中尉脫穎而出,他發動政變,黃袍加身,把法蘭西共和國變成了法蘭西第一帝國,這個人就是後來令庫圖佐夫名垂青史的拿破崙。

名將風雲之“獨眼將軍” 庫圖佐夫

拿破崙進軍路線

1812年6月24日夜間,法國皇帝拿破崙親率60萬大軍突然向俄國發起了大規模進攻,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迅速佔領了俄羅斯的大片國土,鋒劍直抵有"莫斯科門戶"之稱的斯摩稜斯克,俄軍一路潰退。在國家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全國上下一致要求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起用庫圖佐夫來挽救俄國。庫圖佐夫出任俄軍總司令後,全國軍民歡呼雀躍,拿破崙聞訊大驚,"這可是一隻北方老狐狸"。精明的庫圖佐夫果然沒有立刻向敵人發起進攻,他繼續率領俄軍向東撤退,在一個距莫斯科100多公里名為博羅季諾的村莊駐紮下來,他決定在此阻擊法軍。1812年9月7日清晨,在這麼一個不大的村子,雙方投入了共計20萬兵力,近千門火炮,戰鬥異常慘烈。此役,法軍損失了5萬人,47名將軍陣亡,俄軍損失4.4萬人,23名將軍陣亡。庫圖佐夫沒有達到預期的作戰目的,他認為在拿破崙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如果再進行第二次會戰必將招致徹底的失敗,為了保存實力,帶領俄軍向莫斯科撤退。

名將風雲之“獨眼將軍” 庫圖佐夫

法軍火燒莫斯科

此時的庫圖佐夫面臨他一生中最艱難的選擇,是堅守莫斯科還是放棄它?幾乎所有的將軍都請求與法軍決一死戰,寧願戰死也不願把莫斯科交給拿破崙。庫圖佐夫從感情上也不願放棄這座歷史名城,但是,他更懂得戰爭的勝負,取決於能否充分動員俄國深厚的軍事潛力,取決於俄國人民和軍隊渴望勝利的意志,而現在這一切都取決於他的決定。就這樣,歷史把一個事關一個民族生死存亡的艱難決擇重重地壓在了這位疾病纏身的老人身上。9月13日,庫圖佐夫終於下達了震驚全國的命令:"不作任何抵抗,撤出莫斯科"。俄國出現了騷亂,貴族、將軍們怒氣衝衝地攻擊他"懦弱"和"背叛",庫圖佐夫平靜而堅定的回答:"為了拯救俄羅斯,必須放棄莫斯科"。沙皇一再追問撤退後的計劃,為了確保戰略意圖的實現,庫圖佐夫都守口如瓶,他說:"哪怕是統帥睡覺用的枕頭也不該瞭解統帥的意圖"。

俄軍在撤退過程中施行堅壁清野的焦土政策,把法軍途經之處燒的一乾二淨。進入莫斯科城的拿破崙很快意識到自己得到的僅僅只是一座空城,面對即將到來的冬天,本來就已經十分短缺的軍需物資,變得更加捉襟見肘。

放棄莫斯科後,庫圖佐夫隱蔽地將6萬大軍向塔魯季諾實施了機動,不僅跳出了法軍的包圍圈,同時還切斷了拿破崙向俄國南部地區前進的通路,為組織和準備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他廣泛的動員民眾參戰,短期內就在數量上形成了對拿破崙軍隊的優勢。俄軍得到後備軍和義勇軍的加強後,便積極行動,在所有的敵佔區廣泛展開遊擊活動。拿破崙軍隊不斷被俄軍和游擊隊的小規模戰鬥所削弱,精疲力竭,缺乏糧食和冬裝,士氣大為低落。

名將風雲之“獨眼將軍” 庫圖佐夫

潰退中的法軍

習慣於在大決戰中殲滅敵軍主力的拿破崙感到,他的部隊已經無力再繼續佔領俄國了,否則不是被俄國人打死,就是被餓死、凍死。10月19日,法軍放棄了莫斯科,踏上了悲慘的死亡之路。庫圖佐夫組織俄軍轉入反攻,使拿破崙軍隊不斷遭受正規軍和游擊隊的打擊。天寒地凍,風雪交加,原本紀律嚴明的法軍,變成了一群飢寒交迫,競相逃命的烏合之眾,軍隊完全失去了控制。喪失了所有騎兵和幾乎所有炮兵的拿破崙,悄悄地離開了他的部隊,獨自乘坐一輛馬車,狼狽地回到了巴黎。12月中旬,最後一批法軍渡過了涅曼河,六個月前從這經過的趾高氣揚的60萬大軍,此時只剩下2萬多被飢餓嚴寒折磨的連武器都拿不動的幽靈了。

1813年1月,庫圖佐夫向打出國界的俄軍發出"把敵人徹底消滅在敵人本土上"的命令。但是,此時已年老體衰、積勞成疾的庫圖佐夫再也無力抗拒死神的降臨,當他率部追擊到波蘭小城本茨勞時,一病不起。1813年4月28日早晨9時35分,一代名將永遠地離開了他心愛的祖國和軍隊,享年68歲。

名將風雲之“獨眼將軍” 庫圖佐夫

庫圖佐夫勳章

正如俄國革命先驅別林斯基所說的那樣,"庫圖佐夫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名字,這個名字早已由專有名詞變成了普通名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衛國戰爭期間,成千上萬的蘇聯兒女高呼:"我們是庫圖佐夫的子孫,將無愧於自己偉大的歷史使命"的口號,走向與法西斯殊死搏鬥的戰場。歷史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把庫圖佐夫的名字載入了史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