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銀行正在用區塊鏈撼動一個擁有數百年曆史的行業

匯豐銀行正在用區塊鏈撼動一個擁有數百年曆史的行業

匯豐銀行上週對外表示,他們已經通過區塊鏈完成了全球首筆商業貿易融資交易。

交易的主體是一船從阿根廷運到馬來西亞的大豆。匯豐銀行聯合荷蘭ING集團為美國食品和農業集團嘉吉公司(Cargill)促成了這筆交易。雙方都使用了由分佈式數據庫技術公司R3財團開發的區塊鏈技術。

該技術允許交易在一箇中央平臺上進行,並最小化了交易所需的時間和文書工作。匯豐銀行希望這筆交易將成為一個里程碑,可以在9萬億美元的貿易融資市場上被大規模採用,並撼動這個有著數百年曆史的行業。

貿易融資,是銀行的業務之一,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運用結構性短期融資工具,為進口商或出口商,提供基於商品交易(如原油、金屬、穀物等)中的存貨、預付款、應收賬款等資產的融資或信用便利。

“區塊鏈消除了對於紙質核對的需求,因為各方都在平臺上進行對接,並且更新是即時的。”

區塊鏈是支持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數字技術。銀行已經對其在主流金融市場的應用方式進行了長期的研究,並在研究試點和案例上花費了數百萬美元。嘉吉公司的這筆交易使用的是Corda 區塊鏈,這是一個由匯豐銀行和荷蘭國際集團所屬的R3財團開發的平臺。

早在年初,ING也曾宣稱自己完成了一項類似的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跨區域大豆交易。

匯豐銀行表示,這起筆交易可以被複制,並表明該技術已可以在整個行業中採用。他們希望此項技術能夠使貿易融資交易變得更加簡單,快捷,透明和安全。

匯豐銀行表示,將其亞太地區所有與貿易有關的文書工作都放到區塊鏈上,這樣可以將出口商品的時間縮短達44%,並將成本降低達31%。

此類交易通常需要5至10天才能完成完整的文件交換。而嘉吉區塊鏈交易在24小時內就完成了,匯豐銀行表示。

該銀行補充說:“區塊鏈可以將交易引入數字時代。”

“下一階段實際上是鼓勵儘可能多的參與者簽署公用事業協議,”拉瑪錢德蘭說。這意味著銀行,航運公司,港口和海關必須率先採用該技術,才能推動技術的廣泛使用。

拉瑪錢德蘭表示,在區塊鏈成為高效且合法的技術之前,仍然存在多重障礙。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法律,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進行修改以使其跨境使用。

但是,一個只有註冊的買家和賣家才能看到交易信息的封閉的系統,有希望在五年內實現,拉瑪錢德蘭說。

“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我們才能創建一個平臺,讓所有參與貿易的人都能夠使用,從銀行,出口商,運輸環節到監管和立法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