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地理位置來發布信息,「紅信」想用“先發紅包再說話”的方式賦能小微商家

小微商家(實體店、微商、個人)由於需要推廣自身產品,因此對於發佈信息會不斷地有需求。而無論線上線下,只要是有流量的地方,就是廣告主希望投放廣告、發佈信息的地方。

我們以線下傳單為例,商家僱一個臨時工發傳單,每天平均需要支付其約200元的報酬,以他每天可以發150張來計算,平均下來單張傳單觸達用戶的最低成本是1.3元,再加上傳單的前期設計、製作,以及為了防止他把傳單扔掉的監督,單張傳單要觸達用戶的成本應該更高。而同時,轉化率卻很低。

紅信是什麼?

今天介紹的紅信是一個基於地理位置,讓商鋪通過發紅包才能發佈廣告的平臺,行業內稱其為LBS紅包信息交互APP。商家想要在紅信上發佈信息,需要先發一個紅包,之後信息會推送給店鋪方圓一公里的紅信用戶,用戶搶了紅包後就會看到商鋪發佈的信息,並且需要在該頁面停留5秒左右的時間。

可以看出紅信作為一個平臺,需要B端商鋪在平臺上發佈信息,也需要C端在平臺上閱讀信息,而紅包則是用於吸引C端流量的一個方式。

在紅信平臺上的B端分為三類:

  1. 領主體系。全國每個區/縣都會有1位領主,領主獲得全區/縣內所有用戶搶紅包金額的1%,同時領地可以出售,領主可以獲得領地價格增幅的30%。此外,領主還可以在領地內擁有專屬廣告位,領地內的用戶可以隨時看到。

  2. 城市合夥人,相比於前兩者,紅信的城市合夥人需要具備很強的渠道資源,這類B端用戶可以在各類本地號、本地群裡發佈信息,協助紅信拓寬用戶群體,紅信相應的也會給他們部分回報。

紅信創始人李遠航告訴36氪,儘管需要更多的C端用戶,廣告位的價值才能體現。但由於C端用戶會因為紅包被吸引過來,因此這部分流量並不是他最擔心的。

基于地理位置来发布信息,「红信」想用“先发红包再说话”的方式赋能小微商家

面向B端

創始人在意的是如何能讓紅信平臺在現階段能積累B端用戶,讓他們在平臺上持續地發佈信息。要達到這一點,首先是要能滿足B端用戶的兩個需求,即發佈信息的需求和B端與B端之間的社交需求。

平臺目前已經能滿足B端用戶的兩個需求,但是在有效性上還需要不斷地迭代產品,將信息投放給更精準的用戶。列舉幾個標準如地理位置精準、性別精準、年齡精準和職業精準等。

在實現投放精準後,紅信還需要幫助店鋪實現商業閉環。例如線上的店鋪可以通過紅信來發布鏈接,進入微店、美團、餓了麼,讓店鋪得到訪問量。線下可以通過發佈到店優惠券、到店紅包等來實現閉環。儘管這些方式並不新鮮,但是對於很多長尾商家而言,由於紅信基於位置的特點,不僅能把服務觸達離店更近的消費者,還能幫助他們實現站外獲客。

對於B端,創始人李遠航稱目前B端的次日留存在60%以上,30日留存在30%以上。為來這一數據需要保持或者提高。但目前B端的付費率在15元左右,而他的目標是要達到200元。

面向C端

C端流量最初可能是因為搶紅包來到紅信,但是這並不能讓他們留下來。由於個人也能在平臺上發佈信息,公司運營中發現平臺上其實有很多找貓、找狗、找幫忙的帖子,因此除了搶紅包之外,紅信其實還可以承擔有同城社交、同城遊戲、同城社群的功能。

可見,紅信品臺想要以解決小微商家高頻的信息發佈需求為主,但也鼓勵低頻的個人求助帖在平臺上發佈,以豐富平臺內容。

而留住了C端用戶,才能激發商家在紅信品臺上的付費率。換句話說,就是讓B端在紅信上發更多的廣告。

紅信如何發展?

目前紅信處於蟄伏期,並未大規模投放,在未來8個月的時間內紅信要做的是不斷的迭代產品、建設團隊和豐富平臺內容,目的在於當大量的用戶進入紅信以後能留有留住他們的能力。當這三個部分均能達到預期後,再向市場中大量補貼、投放,迅速拉拉昇用戶規模。

李遠航認為,用6-12個月的時間讓用戶積累到6000萬的規模時,紅信就建立了真正的壁壘。

其實,無論是今日頭條還是今天介紹的紅信,儘管彼此業務都不相同,但是本質來說還是流量生意,這類企業都需要不斷地用數據去為用戶打標籤,來讓平臺更“懂”用戶,能將信息準確觸達。

對於今日頭條來說,用戶可以不斷地通過“閱讀”這一行為讓平臺更瞭解自己。據稱,今日頭條會為每個讀者打40個以上的標籤,很多標籤其實連讀者自己也想象不到。如果能更懂用戶,紅信其實還能做到更多,適合於不同社會背景的用戶都能在紅信平臺上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線下活動等。但紅信的C端用戶在早期如果只是搶紅包、看廣告,紅信平臺要如何才能獲取更多的用戶信息,從而實現信息推送的精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