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價格下降或引發電視企業的新一輪價格大戰

由於全球面板產能持續擴張導致產能過剩的問題,從去年下半年至今面板價格一直在下降,有分析認為這有可能會提升國產電企業的利潤水平,然而筆者認為這很可能會引發電視企業新一輪的價格大戰。

面板價格下降或引發電視企業的新一輪價格大戰

小米等互聯網電視企業挑戰傳統電視企業

兩年多前,樂視電視作為互聯網電視品牌迅速崛起,更在2016年出貨量達到600萬,躋身國產電視前四強,這給了傳統電視企業以巨大壓力,也讓傳統電視企業認識到了互聯網電視所擁有的強大競爭力。

在樂視電視因為樂視公司的資金問題迅速衰退後,小米正逐漸取而代之,尤其是今年顯示出增長強勁的勢頭,據奧維雲網的數據今年三月份小米電視的出貨量達到55萬位居國內第二位,而在2016年的時候小米電視的出貨量還在前十之外。

小米電視以內容、智能化等優勢給電視行業帶來一股新風,其以互聯網渠道的低成本運營讓利於用戶、堅持低利潤的經營模式給傳統電視企業帶來挑戰,如今正逐漸取得成效。

在小米的帶領下,更多互聯網電視品牌加入這場競爭中,風行、暴風等互聯網電視企業紛紛提出了自己激進的目標,意欲在這個市場掘金,它們與小米一樣無不以價格為主要武器,同時引入人工智能、互聯網內容等以尋求走出一條與傳統電視企業不同的道路,而從樂視電視之前所取得的成功來看這似乎是一條走得通的道路。

傳統電視企業被迫加入價格大戰

在小米等互聯網電視的激烈競爭下,傳統電視企業也不得不加入這場價格大戰,在過去數年裡輪番發起價格戰,去年國產電視企業除了要與互聯網電視企業競爭外,還要與欲重振夏普電視的富士康競爭,夏普電視去年一季度起在中國市場降價三成並迅速搶奪市場份額,讓國產傳統電視企業在樂視電視出現問題之後尚未能喘一口氣就進入了新一輪的價格戰。

傳統國產電視企業除在價格上積極應對這些企業的挑戰之外,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互聯網電視品牌,如創維的酷開、康佳的KKTV,同時開始建設自己的內容平臺,學習互聯網電視引入人工智能等,從目前來看它們已取得一些成績,當然價格戰也成為它們的一個重要武器,當下從某電商平臺可以看到酷開電視的55寸價格甚至低於互聯網電視品牌,可見這些傳統電視企業為了市場份額不惜犧牲利潤。

面板價格的下降無疑降低了電視企業的製造成本,不過正如上述從3月份的情況來看傳統電視企業正面臨著市場份額的流失,而小米的市場份額正迅速上升,對於傳統電視企業來說顯然保住市場份額更為重要,面板價格的下降將為它們進行新一輪的價格戰提供空間。

從五一假期就可以看到,面板價格的下降已引發了新一輪的價格大戰,傳統電視企業和互聯網電視企業都將它們的55寸電視降低到3000元以內,而酷開、KKTV更將55寸電視降價至2000元以內,可見傳統電視企業面對市場份額的流失已殺紅了眼,它們的價格戰較小米等互聯網企業更為兇猛。

目前普遍預計面板價格的下降將延續到明年,因為京東方的第二條10.5代線正加緊建設,華星光電的11代線將在明年投產,液晶面板的產能將繼續擴張,產能過剩的情況將延續,面板價格繼續下降將不可避免,這很可能迫使電視企業繼續進行價格戰,因市場份額是傳統電視企業和互聯網電視企業都在追求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