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說君子要有三德、三畏、五恥、九思具體指什麼?

川慕陳

三德

子曰:“君子有三德:仁而無憂、知而不惑、勇而不懼。”

三畏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五恥

《禮記·雜記》:“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恥之;地有餘而民不足,君子恥之;眾寡而己倍,君子恥之。

九思

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楚水喬木

在漢語中,君子又為與小人相反詞。“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凡此對照之說法甚多,舉不勝舉,然君子與小人之大有別,亦可以概見。 君子一般指在人格上品性上較完美之人,社會上也的確需要這種人。當今之世仍不乏君子,也幸好仍有君子,社會乃能安和,人性乃能趨善,正義公理乃能存在。想一言以蔽君子,則光明磊落庶乎近之。


在古代,人們對君子有較高的道德標準,先秦典籍對此有詳細的論述。如《論語》中涉及到君子的就有一百多處,可見古人對君子的重視程度。


其中古人對君子基本要求有非常多,如三立、四不、三樂、三德、三戒、三畏、三愆、三態、九思等,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三德”、“三畏”、“五恥”、“九思”。

三德

子曰:“君子有三德:仁而無憂、智而不惑、勇而不懼。”

所謂“仁”,是指人與人之間互相親愛,是古代重要的道德標準之一。能夠做到用心愛他人,就會萬事無憂,人才會快樂;如果事事斤斤計較,這樣的人生是充滿痛苦和煩惱的,是難以享受人生之樂的。

所謂“智”,是指能知世道和人心,明白事理。黃石公有云:“賢人君子明乎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理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時至而行,順機而動。”一個有高智慧的人,沒有什麼難題不能解答的,沒有什麼困惑懷疑之處,上至宇宙問題,下至個人問題,均瞭然於胸。

所謂“勇”,是指勇敢,但不是指匹夫之勇。“勇”必須符合“仁、義、禮、智”,《論語.憲問》:“仁者必有勇。”要想做個真正的勇者,其實並不那麼容易,只要心存公義,心胸坦蕩,人生才能沒有什麼畏懼的。


三畏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言。”

這裡所謂畏就是敬,人生無所畏,實在很危險,只有兩種人可以無畏,一種是第一等智慧的人,一種是最笨的人,可以不要畏。

第一“畏天命”,等於宗教信仰,中國古代沒有宗教的形態,而有宗教哲學。有一位大學校長說:“一句非常簡單的話,越說越使人不懂,就是哲學。”這雖是笑話,也蠻有道理,由此可見哲學之難懂。中國的鄉下人往往是大哲學家,很懂得哲學,因為他相信命。至於命又是什麼?他不知道,反正事好事壞,都認為是命,這就是哲學,他的思想有一箇中心。天命也是這樣,這“畏天命”三個字,包括了一切宗教信仰,信上帝、主宰、佛。這些都是“畏天命”。一個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個人到了無所怕,不會成功的。   

第二“畏大人”,這個大人並不是一定指官做得大。對父母、長輩、有道德學問的人有所怕,才有成就。   

第三“畏聖人之言”,像我們讀《論語》,看四書五經,基督教徒看聖經,佛教徒看佛經,這些都是聖人之言,怕違反聖人的話。


孔子將“三畏”視為君子美德,並將之劃分為君子與小人的重要分界線。所以,孔子才說:“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狹大人,侮聖人之言。”



五恥

西漢戴聖《禮記•雜記下》:“君子有五恥: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之恥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恥之;地有餘而民不足,君子恥之;眾寡均而倍焉,君子恥之。”

這句話是說為官有五種恥辱:一是身居其位,而沒有良言善謀;二是有良言善謀,而不能實行;三是開始時能因其才學得到其職位,後來因無能而失去職位;四是管轄的地區很廣大,而百姓卻貧困不足;五是眾人所得都相等,而自己卻倍數於他們。可見古人為官標準之高,治官之嚴。

現實中, 一些人以 “ 不貪 ” 自詡,以所謂 “ 乾淨 ” 為 “ 不幹事 ” 遮羞。這是自欺欺人。好官不光要廉潔奉公,還要能為百姓辦實事,正如清代餘雲煥所撰衙署大堂楹聯所說:不要百姓半文錢,原非異事;但問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當前,深化改革要啃硬骨頭,改善民生不乏老大難問題,不治理庸官懶政,不擯棄甘居中游的消極心態和無所作為,何以涉險灘、過暗礁、闖激流?何以面對群眾期盼的目光?



九思

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說:“君子有九種用心思慮的事情:看的時候要想看得明白,聽的時候要想聽得清楚,臉色要想表現得溫和,容貌要想到謙恭,說話要想到忠實,行事要想到認真,疑惑要想到提問,發怒要想到事後的禍害,看見財利時要想到合不合理。”

孔子主張學與思並重,主要用意在不停滯於現狀。應該站在先前的基礎上,繼續研究發展,以求“溫故而知新”,從舊的當中領悟出新的。 “思”的意思,是運用自己的智慧,用心思索,想要有深一層的體會和新的發現。思在這裡,可以解釋為“用心”。“視思明”,看的時候用心,想要看得更加清楚明白。聽的時候用心,想要聽得更加完整而沒有錯誤。耳聰目明,才是真正的聰明。 這樣類推,臉色用心表現溫和,容貌用心顯得謙恭,說話用心保持忠實,行事用心認真負責,疑惑用心提問,生氣時也要用心避免惹來後患,看見利益的時候,尤其要用心,想一想應不應該獲得。


(一)孔子比較重視人的內心,不很重視人的外表。因此對“敬”的要求,相當嚴格。敬要從自己做起,稱為敬己,也就是自愛自律。這裡所說的“九思”,便是從這九方面來以敬修己。

(二)眼睛可以看,卻經常看錯了。耳朵可以聽,卻往往聽錯了。原因有生理的、心理的,也有物理的。用心的意思,便是努力排除這些可能的妨礙因素。

(三)“見得思義”,警惕我們利字當頭的時候,大家很容易忘記義的約束。我們最好把這一句話和《里仁篇》所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合起來想,自己要做君子,還是要做小人,決定於見得思義,或是見得忘義。

因此,建議從現在開始,不斷自我警惕,不要不合理的利益,應該追求合理的利益。


日積月累文采飛揚

找了一些資料,這個問題的答案,有清楚的指明。有些不清不楚。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大概,這句就是所謂的三德吧。

這句說的是君子人格修養的三個重點。

做學問最重要的是知,知自己,知他人,知社會。

知的多了,才能不被種種現象迷惑。才能做到一接觸事情就看的清清楚楚。

孔子自己有做過心得經歷的報告:四十不惑。

仁這個字眼本身的含義就包括了不憂不喜。自然仁者不憂。

勇者,君子能勇,因為知道了什麼是自己的使命,知道了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也就是說,君子知道了什麼是命,什麼是天。知道了什麼因會得什麼果。自然不會在未遇到事之前,有過多的擔心,而懼怕。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這是有清晰指明的三畏。

君子知天命,自然畏天命。因為自己本身就是天命的一部分。

聖人之言能闡述天命、天道。君子自然會又敬又畏。

人活於世,有父母長輩,有前輩先賢,也有當世能掌大資源之人。

君子是高人,也是平凡人。何必無事生非,自生驕慢,挑戰種種秩序。

若是自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那還是君子嘛!

《禮記•雜記下》:君子有五恥: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恥之;地有餘而民不足,君子恥之;眾寡均而倍焉,君子恥之。

五恥,說的是五種失德的行為。

君子處在什麼位置,說什麼話,做什麼事。在其位,謀其政。

若是不勝任那個位置,而強行霸佔,這不是君子所為。

君子能做到什麼,就說什麼話。

若言過其實,空口說大話。這還是君子嘛?

君子做學問,有了心得,就會保持並精進。

若是有了心得又失卻,學問無所進步。說明這是自我放棄的做為。自然不是君子。

君子為自己做學問,也為他人、為社會做學問,國富民強,是追求。

若是治政而無法讓民眾富足,自然是自身學問不夠,道德不足,知識欠缺。

君子做學問講究一以貫之,講究自我他人平等,講究博愛,講究人人平等。

若是在治政而導致貧富懸殊,那得先問問自己,到底哪裡有做錯了,自身哪裡有不足。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三畏與九思,同出“論語季氏篇”。

這個九思,文字很淺顯易懂。就“見得思義”稍微難懂一些。

“見得思義”,凡是種種利益,在可以拿到手時,應該考慮是否合理,應該不應該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