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孤獨」孤獨症兒童融合教育的策略

「關愛孤獨」孤獨症兒童融合教育的策略

1、 善用例行性活動。如:常規生活中的排隊、進餐、午點、午睡、打招呼、點名等等,讓其在自然中學習,不要單獨拉出來教育。像排隊時,老師給自閉症兒童說“站在那個小朋友後面!”老師用點頭或搖頭來告訴他對還是不對,鍛鍊他的眼神參照;午點時,老師可以故意問他:“要多的還是要少的”“這一點兒夠不夠” 等等來鍛鍊他的語言交流。

2、 善用同伴。教他的同伴經常用簡潔的語言跟他說話,如:“把玩具還我!”“站隊了!”“坐好!”“聽老師講課!”表揚或獎勵跟他玩或跟他說話的小朋友。在遊戲中可讓自閉症兒童複述同伴的語言。

3、 善用老師的示範與引導。在團體活動中,若自閉症兒童集體指令接收困難,特教老師可單獨給他發指令,先讓他注意聽→然後開始說指令(或示範給他看)→請他複述→監控其是否可完成→若不能完成請協助。

4、善用視覺提示,圖片、字卡、影片等,如:走路路線的小腳印,站隊的開始點。

5、善用結構,如動靜態活動的穿插安排,讓自閉症兒童能夠參與到活動中來。

6、善用遊戲融合。

遊戲有幾大好處:

1)、遊戲中有大量互動,孤獨症兒童可以有第一手的社會性經驗;

2)、遊戲是有趣的,可以提升他們的興趣;

3)、遊戲中充滿各種假裝和角色扮演,對於提升孤獨症兒童的想象力與心智有幫助;

4)、遊戲中充滿了各種變化,對於提升他們的彈性與問題解決能力幫助頗大;

5)、遊戲中有許多對話,對於提升孤獨症兒童的語言有幫助;

6)、社會性遊戲,需要與人合作與協調,有助於發展孤獨症兒童的相互調控能力;

7)、一般兒童都會玩遊戲,孤獨症兒童學會各種遊戲的玩法後,有助於他們融入團體。

7、善用家庭力量,成立家長成長團體。由於家長對孩子現有狀況的焦慮,無形中給了孩子很多的壓力,特教老師就經常與家長溝通交流,傳授有效積極的教育引導手段,促進家園共育,並重視在日常生活中的介入。

8、善用資源。有經驗老師的指導,普通教師的協助,利用器械進行感統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