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大盜孫殿英盜掘了清東陵,最後其下場如何?

用戶4474643705

孫殿英盜竊東陵之後,舉國震驚。溥儀等向國民政府提出抗議,蔣介石命令徹底調查。閻錫山的北平司令部將孫殿英銷贓的師長譚某逮捕並查抄到兩三批珠寶文物及贓款。孫殿英急忙向上司閻錫山等人行賄,暫時得以脫困。

隨後,中央政府派員攜清皇室代表共同查驗,孫殿英竟然以案外人的第12軍軍長身份為第八師師長譚溫江公開辯護。得到上司徐源泉的指點後,孫殿英向蔣介石、何應欽各行賄九龍寶劍一把,乾隆朝珠送給戴笠,翡翠西瓜送給宋子文,夜明珠送宋美齡,宋靄齡孔祥熙各寶石一塊,閻錫山得到價值50萬銀元的黃金。

所以,外面雖然風潮四起,孫殿英卻是毫髮無損。只有譚溫江被閻錫山做為替罪羊反覆逮捕審訊,最終也因孫殿英的交涉釋放。此後,蔣馮閻預備決戰,無人再理會此案。被縮編為旅的孫殿英部再次膨脹(手上有錢啊),又被擴編為軍甚至代理安徽省主席。

中原大戰後,孫殿英最終投靠張學良。九一八事變後編為41軍。在熱河事變中,主帥張作相湯玉麟等倉皇逃跑,孫殿英卻率部與日軍血戰了七日,甚是令人刮目相看。

不得不說,孫殿英父親的死亡是其痛恨滿清的重要原因。當年,孫父因參與訴訟與旗人發生糾紛,當天就被打死於獄中。


張勇達州

1928年,清東陵發生的一件事情使原本沒什麼名氣的孫殿英搖身一躍,成為了在民國風雲際會的知名人物,孫殿英的出名不是他有多會帶兵打仗,也不是他建立下了多大的功業,而是他刨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墓,藉此挖出來了海堆山積一般的珍寶,因此也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成為了各方關注的風雲人物。



孫殿英小時候他的父親就因為和滿人發生爭端,而被滿人生生打死,由此在他的心裡深深地埋下了對滿人的仇恨,自幼喪父的孫殿英頗有豪俠氣概,他結識了各路土匪以及英豪,在後來就這樣拉起了自己的一支土匪隊伍,在這軍閥紛爭的民國時代立下了自己的一小片功績。

孫殿英後來投靠了山東的大軍閥張宗昌,成為了奉系軍閥手下的一名軍官,在北伐過程中張宗昌被蔣介石擊敗,所以非常會見風使舵的孫殿英就這樣成為了蔣介石北伐軍中的一員,被蔣介石派往了河北一帶剿匪。


(張宗昌像)

因為在他的剿匪範圍內正是清東陵的所在地,所以在他的貪慾驅使下,孫殿英挖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墓。

乾隆皇帝墓內的珍寶其實算不上太多,真正埋葬著金山銀山的是慈禧太后的墓,在慈禧太后的墓裡面整整埋藏著清末整個國家三年賦稅價值的珍寶,可想而知這裡面的珍寶到底有多麼的龐大繁盛了。


孫殿英在挖掘乾隆、慈禧墓後自圓其事的說法

在事後孫殿英曾對人說過自己的祖先是明末名將孫傳庭,自己挖清朝帝后墓完全是出於為祖先報仇的心理而做的,再加上他父親曾經被滿人打死的原故,如果按照孫殿英的說法,那他就站在了正義立場上了,而不會絲毫受到道德的譴責,但是實際上是這樣嗎?

我覺得孫殿英的說法無論是否真實,他的行為都絕對出自於他的貪慾,他是土匪出身,眼中對於金錢的追求自然遠超於他人,然後再結合孫殿英挖出財寶後的一系列大手揮霍以及他的人生經歷來看,在這裡面貪慾還是佔據著大部分的。

孫殿英的事情被公開出來之後,頓時引起了天下的輿論大噪,當然,這裡面的輿論是從兩個極端發展的。

一個極端就是清朝的遺老遺少們,他們非常憤怒於孫殿英的做法,親自告到了北京的衛戍司令部,想讓蔣介石等人重辦孫殿英,以還他們滿人的列祖列宗一個公道。
另一個極端就是眾多的普通百姓們,當時天下的百姓們對清朝只有恨沒有愛,當得知慈禧太后的墓被孫殿英刨了之後,他們不僅沒有憤怒,甚至還想笑,是開懷大笑的那種笑,他們對孫殿英的做法拍手稱道了起來。

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孫殿英給當時的民國政府各高層送了很多珍貴至極的寶貝,以及送給了當時管轄華北一帶的大軍閥閻錫山50萬元價值的黃金。



(閻錫山像)

在珍寶和金錢的推動下,當時民國的各高層對孫殿英的行為都保持了沉默,沒有民國高層們的支持,滿清遺老遺少們的四處奔走在這個時候顯得有些滑稽了起來,沒過多久滿人雷聲大雨點小的奔走徹底地在孫殿英的金錢運作下平息了。

孫殿英挖掘清東陵後的數次轉換陣營

在這件事情之後,孫殿英加入了閻錫山的陣營,加入了閻錫山和李宗仁、馮玉祥等人對蔣介石展開的中原大戰中,蔣介石在張學良的幫助下獲得了中原大戰勝利,孫殿英的部隊因此被張學良收編,成為了張學良手下的一名師長。

在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後,孫殿英也曾受張學良的命令在熱河和日本人激戰過,後來也在蔣介石的命令下在青海等地和馬步芳等西北大軍閥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在抗日戰爭中,孫殿英更是為對抗日本人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馬步芳像)

雖然孫殿英在和日本人打的時候十分的賣力,但在抗日戰爭的後期他卻為自己留了一條活路,他在自己的部隊附近設置了三個招待所。

一個招待國民黨,一個招待八路軍,至於另一個就是招待日本人,他的這種做法非常符合他狡兔三窟的性格,也為1943年他被日本人20萬大軍包圍之後的投降做出了鋪墊,在突圍無路之後,孫殿英投降了日本人,幫助日本人對抗起了中國部隊。


在日本人戰敗投降的前夕孫殿英帶兵歸降國民黨,在蔣介石的既往不下,孫殿英逃過了國民黨的懲罰,重新蔣介石賣起了命來。

後來蔣介石發動了內戰,在1947年的時候孫殿英因為作戰不利成為了我軍的俘虜,因為在抗日戰爭中他還有著一定的貢獻,所以沒有被立馬的槍斃,而是被關押了起來。

在監獄中,孫殿英早年的鴉片癮復發,雖然對其進行了全力的救治,但卻無力迴天,孫殿英最終在秋天的時候走上了黃泉路。


所以說這就是孫殿英最終的下場,他是民國非常標準的軍閥,他的一生反覆無常,心中沒有絲毫的忠義標尺,在他看來只要是對自己有利、能讓自己保命的事情他都會毫不猶豫的去做,他不會為了堅守忠義而去死戰到底,也不會為了民族的大義而殺身成仁,利益是他眼中的一切,正是這樣的人,大家覺得他會為了報祖先的仇而去專門地盜清東陵嗎?說到底,還是因為一個利字。


孤客生


孫殿英作為近代歷史名人,名聲一直不太好,孫殿英的惡名始於1928年。

這一年有很多被載入史冊的大事,1928年6月4日凌晨五點半,瀋陽附近的皇姑屯一聲巨響,徹底改變了中國北方的政治格局;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中國經過十多年的分裂後,再次實現形式上的統一。

但是事情還得從張作霖那裡說起,張作霖退回東北途中遇害,奉軍更是群龍無首,本來尚井井有條的撤退變成了潰逃,奉軍退去,北伐軍尚未到來,在華北地區留下來短暫而又難得的權利真空期。

“難得”自然是對於有心人來說的,因為在這一地區有聚滿寶藏的清代皇家陵寢,而且有人為了盜掘已經籌劃了一輩子,也等了一輩子,這個人就是王紹義。


他早年修墓,頗通堪輿之術,後來與土匪馬福田結合,一直對東陵寶藏虎視眈眈,當權利真空期出現時,二人激動的一宿沒睡覺,馬上開始計劃盜掘。

但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此時被打殘的孫殿英正考慮著如何東山再起,奈何囊中羞澀,也聽說東陵有無價的寶藏,還聽說馬福田正計劃盜掘。

帶著部隊就把馬福田趕走了,然後以軍演為名,封鎖東陵周圍三十公里。

因此當張學良將東北交出去之際,在東陵炮火聲還在繼續,慈禧太后的東陵和乾隆皇帝的定陵,慘遭洗劫。


孫殿英盜掘清陵後,並沒有立刻得到報應,手中的寶藏反而成了自己苟延殘喘的依靠,1930年時孫殿英還曾反對過蔣介石,後來又投靠蔣介石,到了1943年年,孫殿英甚至在熱河抵抗日軍。

只是不久被俘,旋即叛變,成為“豫北剿匪司”令,解放後進入戰犯管理所,無疾而終!


歷史三日談

1928年,孫殿英藉著演習的名義派遣自己的軍隊包圍了東陵,用極其野蠻的手段,花了七天七夜,盜掘東陵墳墓。

孫殿英由此大發橫財,並且也因為此事受到當時社會的熱烈議論。毫無疑問,當時社會的風向都是在指責孫殿英,稱他為"東陵大盜"。

原本人們以為孫殿英會受到嚴厲的處罰,但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孫殿英用了大量的金銀財寶餵飽了自己的上司們,由此不僅相安無事,反而一路升遷,春風得意。


來看看孫殿英以後的經歷,

孫殿英原先是閻錫山的部下,中原大戰之後,又投靠了張學良,後來日本人入侵東北,孫殿英在熱河與日本人大戰七天七夜。後來抗日戰爭爆發,孫殿英三面逢源,討好共產黨,日本人,國民黨,但最後於1943年投降日軍。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孫殿英見日本大勢已去,於是在軍統戴笠的引薦下投靠了蔣介石,比起積極為蔣介石打內戰而賣力。



1947年春,共產黨解放了湯陰,同時俘虜了孫殿英。看在孫殿英曾經賣力殺過鬼子的份上,共產黨對他十分寬待,還特地派遣一衛士照顧孫的生活。

孫殿英最終患重病死去了,臨死前,孫對共產黨感恩戴德,說:我過去做了許多壞事,對不起民眾,對不起共產黨。共產黨寬宏大量,不計怨仇,比蔣介石好很多倍。



我是和你一樣愛好歷史的"歷史驚文",喜歡就關注我呦~

歷史驚文


自稱明末帝師孫承宗之後的東陵大盜孫殿英,歷經清末、民國軍閥混戰、抗日戰爭,最後在解放戰爭湯陰戰役中被生擒,死於戰犯收留所。

孫殿英盜了清東陵以後,部下譚溫江頂缸,他則置身事外假裝不知情,靠著大肆賄賂國民黨高層人員而逍遙法外,將一柄九龍寶劍託戴笠送給了蔣介石,另一柄寶劍託戴笠送給了何應欽;送給宋子文一顆翡翠西瓜,送給戴笠兩顆硃紅色寶珠,送給宋美齡一顆慈禧嘴裡的夜明珠。最後還給了上司山西王閻錫山價值50萬元的黃金。

多方打點之下,孫殿英不僅安然無恙,還救出了部下譚溫江,之後不斷加官進祿,升為安徽省主席和暫編第五軍軍長。


抗日戰爭前期孫殿英為抗日也的確出了一些力,但更是老奸巨猾,1943年被日軍打殘後,竟然投降了日軍,做了汪精衛的偽國民黨政權的豫北剿共軍總司令。

抗日戰爭勝利後,孫殿英又故技重施靠賄賂國民黨高層人員,搖身一變成為曲線救國忍辱負重的愛國將領,隨蔣介石發動內戰,任先遣軍總司令,1947年,河南湯陰戰役中,孫殿英被俘。

孫殿英被俘後被關押在戰犯收留所接受改造教育,對於孫殿英待遇還不錯,同年孫殿英病死於戰犯收留所。

孫殿英生於亂世,以大盜清東陵而聞名於世,靠著大肆賄賂而安然無恙,抗過日,當過漢奸,反過共,最後在戰犯收留所病死結束了傳奇的一生,算是善終。


關於孫殿英身世之謎,根據明史和民國版的高陽縣誌等資料參考,明末帝師孫承宗是抵抗清軍時滿門殉國,並沒有後人一說,所以孫殿英並不是孫承宗後人,他之所以這樣自稱更多是為了給自己盜墓披一層因果報應的偽裝外衣。

孫殿英為何大盜清東陵,應該是對清朝抬滿壓漢的一種不理智反抗,因為孫殿英的父親是替鄉里出頭與旗人爭執而入獄,當日就被打死於獄中。父親死於旗人之手,孫殿英肯定從小就埋下了對清廷統治者仇恨的種子。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宋安之

孫殿英盜了慈禧的墓以後,傅義等滿清後人上告到蔣介石這裡,但孫早就把慈禧的大夜明珠送給了宋美齡,所以不但沒事還被蔣介石派駐湯陰,繼續做他的軍官。解放戰爭時,孫殿英被人民解放軍俘虜,因孫也參加過抗日,解放軍也沒為難他,就讓他參加勞動改造去了,孫是個煙鬼,受不了勞改的苦,最後死在勞改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