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任正非對中國有多大貢獻?

一夜成神CIUM

感謝您的閱讀!

華為任正非對中國有多大貢獻?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悄悄告訴你:華為還沒有上市!任正非說:因為我們把利益看得不重,就是為理想和目標而奮鬥。

為理想和目標奮鬥的任正非

現如今74歲的任正非,按理說是耄耋之年,算的上頤養天年的年紀了,不過他似乎一直沒有停過,正如華為,現在還是一個正在發展的壯年!

和柳傳志一樣,他們走了兩條殊途同歸的路,卻獲得的評價截然不同!

柳傳志看重的是重商主義!說的是貿工技路線!

而任正非要的是理想和奮鬥,華為近幾年的發展可見一斑!

1987年,任正非集資21000元人民幣創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1988年任華為公司總裁。時間已經過了31年,這個三十多年的企業,每年的利潤都在增長,就當2017年全年就賺了6000億元!

可是任正非持股僅僅1.01%,華為控股工會委員會,持股98.99%,雖然華為的員工持股,實際上是一種虛擬股,員工並非真實意義上的股東。但是,在一個企業能做到這樣,到底該多不容易?



華為是對中國的貢獻

  • 將華為做到國外,讓外國人接受中國式管理!
  • 華為一方面也代表了中國在通訊等領域的中國地位!
  • 華為為中國繳稅達3000億以上!

華為的核心文化

我引用華為的闡述核心文化的三點:

(1) 實現顧客的夢想,成為世界級領先企業。

(2)在開放合作的基礎上獨立自主和創造性地發展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和產品。

(3) 以產業報國、振興民族通訊工業為己任。

華為之前的狼群文化近幾年已經有所改變,他轉變為奮鬥文化,這也是我認為任正非最大的貢獻!如果一個企業不懂得奮鬥,那麼離分崩離析不遠,一個民族不懂奮鬥,更是危險!這就是任正非給予我們的奉獻!


LeoGo科技

任正非的貢獻,那可說不完。

現在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比如華為是世界級企業,成為中國的一張名片;比如華為一年為國家納稅千億元;比如華為解決就業10多萬人。這是面上的,往前尋找,才會發現,任正非為中國的貢獻遠超於此。

可以說,任正非為中國通信業立下汗馬功勞,做出卓越貢獻。

華為最早是代理國外電信交換機的,在早期,國外企業處於絕對壟斷地位,而且是用美元購買,一個萬門店電話程控交換機賣你100多萬(折算成人民幣)算是友情價了。

1982年,我國第一套萬門程控電話交換機在福建福州開通,引進的是日本F-150萬門程控交換機。

在華為等國產企業成功開發出交換機之後,後來交換機價格是直線下降,90年代初期,進口程控交換機從二三百萬美元/套(200——300美元一線),在華為的衝擊下,變成80美元/線,到2000年大概在20萬人民幣了。

1994年,我國第一套百萬門程控電話交換機在江蘇安裝,進口的大概在1.12億美元。

這裡面有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更多的是隻要中國不能生產的產品,國外都要賣高價給你!不說別的,就這一項,為中國節約外匯多少?這個替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是及時雨。

直到1991年,鄭州通信學院研製出的我國第一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數字程控交換機——HJD04誕生。在此基礎上,後來誕生了巨龍、大唐、中興三家,與華為並稱“巨大中華”,華為是唯一一家民營企業,也是做出貢獻最大的企業。

然後華為的電話交換機是從縣城開始切入市場,因為價格優惠,有保修,極大地推動了中國通信事業的發展。那時候絕大多數縣級電信局,是裝不起進口電話程控交換機的!!!

在上世紀90年代,普通家庭安裝電話,是需要排隊的。而且裝一門電話,首先要排隊,然後安裝費也很貴,從1萬多,到五六千,後來慢慢降價,後來電信發達了,話費收入多了,競爭激烈了,電信部門就不收安裝費了。

可以說,正是華為為代表的國產高科技企業,為中國電信的普及帶來巨大的貢獻。通信普及之後,給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這是一個巨大功勞。

然後是華為海思。原來是華為的集成電子中心,後來獨立出來,升格為企業。開發的海思麒麟手機芯片,可以與國外最先進的手機芯片媲美。在解決“中國芯”方面,也有卓越貢獻。

從1997華為在北京通信展出“中國人自己的GSM”,到2002年中國第一套WCDMA系統問世;從分佈式基站的開創,敲開歐洲市場大門,到SingleRAN解決方案成為無線事實標準、確立了華為4G領先地位。

在5G領域,華為已經先搶佈局了。

正因為華為太能幹了,現在美國又開始對華為展開調查。

2017年12月21日,中國電信最後一個TDM程控交換端局下電退網,標誌著中國電信成為全球最大的全光網絡、全IP組網的運營商,開啟中國全光高速新時代。華為在其中,有傑出貢獻。

因為,任正非就是華為,華為就是任正非。他的股權只有1.4%,他帶領華為年創利稅數千億。


波士財經

第一個貢獻——一手創造了華為這個世界級的名片。華為現在銷售額達到6036億人民幣,累計申請專利7萬多件,大部分為發明專利,能夠跟三星打官司而獲勝,這是中國製造的驕傲。而且華為的通訊已經做到了行業第一,很多國家各地區都覆蓋了華為的基站。華為現在500強排83位,就算是美國想通過貿易戰整華為,他也得想想後果,不是像整中興那樣的容易。華為手機現在也是全球第三的手機供應商。

第二個貢獻——為中國提供了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基本上每年985高校畢業生去向最多的還是華為,而且也為窮人家的孩子實現了只要是奮鬥就能得到經濟上的利益這個小目標。在華為,沒有那麼多的爾虞我詐,而且團隊協作。




第三個貢獻——華為的狼性文化及管理制度足以讓很多的企業學習並應用。只有這種敢拼敢做的文化才能步步創新,才能走在世界第一梯隊。這樣研發出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能不會受制於人。


共商韜略

關注一朝深度,掌握投資常識。

華為是不一樣的世界500強,這裡的不一樣體現在華為的技術儲備和研發上。用“思科,互聯網世界”中的一句話描述是,中國的世界500強用世界500大描述可能更加合適,但是像華為這樣的少數企業卻是不一樣的。

在社會貢獻上

2015年,華為創造了近17萬的工作崗位,其中研發人員佔比超過45%。平均年薪超過60萬元,16年研發支出110億美元。

在稅收方面,2016年華為納稅超900億元,2017年華為的納稅超過1100億元,這都是華為在稅收上所做的社會貢獻;

在環保方面,華為通過節能改造實現 節電4,570萬度,減少碳排放約42,000噸,累計建成 19.3MW太陽能光伏電站,全年發電1,700多萬度,碳減排 15,000多噸。

在社會責任方面,華為在70個國家和地區展開了近200個社區公益活動。

在技術儲備上

5G來臨之際,華為作為重要的5G技術公司參與5G標準的研發和事實,華為所研究的極化碼被定為控制信道編碼,華為已然從研發技術向制定標準方面開始進發;


在手機芯片領域,華為自主研發soc芯片,麒麟芯片應運而生,華為研發了第一個手機人工智能芯片;

在運營商領域,華為產品的技術穩定性和先進程度,成為世界多個運營商合作的對象。

華為的貢獻當然不在在於社會貢獻和技術儲備上。


關注一朝深度,每天多瞭解一點。


sesameYang

1.貢獻了18萬員工的高薪崗位, 間接拉動國內內需

2.為國家在5G技術上的領跑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3.每年為國家納稅千億元,間接拉動供應鏈更高的納稅,創造更多的高薪崗位.

4.拉動了國內高端供應產業鏈的發展,比如寒武紀的人工智能芯片, 麒麟處理器,圖像處理器,核心基帶芯片,GPU技術,高清圖像處理技術.

5.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回答了中國人行不行的問題”,在高端芯片,高端精密設備等領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直接證明了,中國人只要想做敢做,就沒有做不成的


用戶93471270835

華為我們就會想到任正非,提到任正非,我們就會想到華為。華為這個手機品牌是最早國產手機裡面走出國門,在國外推廣比較成功的一個品牌。可以說華為代表著中國的一張名片。

我不敢說任正非對中國有多大貢獻,但是就最近的兩件事情來說,就足以證明華為的實力以及他對中國的影響。

2.第二就是目前炒得也是比較火的一個5G通信技術,至於5G通訊技術將會怎麼改變人們的生活。說句心裡話,我目前不是特別清楚,但絕對是當前比較頂端和前沿的技術。華為能夠捷足先登足以說明它在這一塊技術的一個女性程度和技術實力。

區塊鏈技術和5G,是當前互聯網企業最頂尖和研究的技術之一,可能會對未來互聯網通信有重大的劃時代的意義,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灣區探索

帶領一幫人,從無到有創建了一個強大的通信裝備巨頭,已經做到世界第一。而且正在打造一個電子消費領域巨頭,如保持此發展態勢10年也會成為類似蘋果一樣的巨頭。尤其是以現在勢頭,會創造一種新的高科技公司治理模式。


久兒爸爸

分為看的見和看不見兩部分。看的見的東西:幾千億的收入,鉅額的稅收,十幾萬的高收入員工,中國信息技術領頭羊,專利大戶,帶動太多的產業鏈,推動我國5G領先,給很多年輕人機會等等。

看不見的東西:管理理念,經營思想,奮鬥的精神,價值觀,哲學。

一個形而下,一個形而上。看不見的東西起決定作用。

憑心而論,應該說華為建立開始是為了餬口,沒有太多的詩和遠方,有的只是汗水。任正非在生意場摸爬滾打中對商業有了很深的感受,結合任正非本身就是科技尖子(得過全國科技獎),當這兩者結合起來後,化學反應正式開始。在經銷產品受到卡脖子後,任正非決定研發替代品,沒有前期的積累是不可能走研發這條路的,華為也會像其它小經銷商一樣,只是哪棟樓裡的一個店鋪。

義無反顧的組織年輕人研發、銷售、服務,一切為了商業成功,一切為了能活下去,我們不知道任正非經受了多少磨難,那些年輕的大學生經歷過怎樣的歷練,直到今天三個輪值董事長都是跟隨任正非打天下的佼佼者。

應該說前期華為在研發、銷售、人力管理並沒有太多經驗,有的只是怎樣去做更合理的思想,到九八年提出《華為基本法》之前,一直是思想劇烈碰撞時期。《華為基本法》是我國第一部公司憲法,它規定了華為的業務邊界和行為模式,那個時期社會是以多元化為導向,動不動都是某某集團,哪怕是皮包公司也叫集團。華為此舉己驚天動地,只是大家還沒深刻感受到其中的意義。

《華為基本法》是華為前十年的思想結晶,它提倡了什麼,反對了什麼,深深影響了華為員工,對社會也有很大的影響,大家在思考生意該怎樣做,產品該怎麼開發,人力該怎麼管等方面問題,後來華為更進一步花費巨資請IBM,埃森哲等公司幫助建立IPD(研發),IFS(財務)流程,為大公司運營打下良好基礎。

網絡上目前有任正非寫的文章以及講話有一二百篇,最著名莫過於《華為的冬天》,《我的父親母親》,《北國之春》,《在2012實驗室的講話》了。雖說都是圍繞著華為說事,但字裡行間透露出華為公司的經營哲學和價值觀。

它比華為業績更深更廣地影響了國人。如果說中國企業界是一塊田地的話,任正非就像一個農夫用鋤頭刨松田地,不讓土地板結。他是思想的使者。最近聽說任正非早在九十年代就捐一千萬助學,啟功先生寫聯道謝,做好事不留名,真有德之人。古人講人最高境界為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個人認為任正非接近這標準了。


米酒加花生

沒什麼貢獻,也就幾千億的稅和幾十萬就業崗位。至於什麼通訊技術,什麼國際地位,這是華為自己的。對於中國的貢獻,這也是一個正宗中國企業的義務。同樣,華為也是世界的,當然,除美國以外的世界。


亞太區噴子飼養員

之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華為所做的貢獻也是因為任正非的低調,他把股份都分給下屬自己僅留不到10% 而華為的研發團隊足足佔據總人數的45%高達到5萬人之多,也正因為華為的強大以至於美國對其處處為難,美國國會多次以危害所謂國家安全之名以作抵制華為之實,可見美國對華為懼怕的程度 最近還有新聞爆出美國聯合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共同抵制華為 以為美國保留5G通訊的市場 能夠讓對手害怕到這種程度中國企業也就只有華為能夠做到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