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好一個團隊

如何管理好一個團隊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經濟市場化的變革時代,作為私有企業,如果繼續維持僵化的經營理念、陳舊的運行機制,則無法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必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敗北。特別是中國入世之後,面對同樣的市場競爭環境,私有企業不僅要與誕生於新體制下的其他中國企業(包括國企、民企)競爭,還要與來自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跨國公司競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的勞動與犧牲,亦要求我們必須具備更高的智慧與謀略,管理好自己所帶領的團隊。

要管理好一個團隊,首先要管理好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其次是要知道自己的工作重點,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再次就是如何帶領團隊開展工作。

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質

沒有誰生下來就是管理者,就是企業家。在創業、工作中不斷完善,突破挑戰自我,歷經磨練,逐漸成為一個合格優秀的管理人員。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就是帶領一個團隊不斷向上,在本行業、領域獨樹一幟,並給社會創造財富的單位負責人。

要成為一個優秀團隊的管理者,自己在各方面一定要做得最好,是團隊的榜樣,把自己優良的工作作風帶到團隊中,影響到每一位團隊中的成員,要有海闊天空的胸襟,用真誠去打動每一位成員。

 優秀的管理者應具備以下幾個特質:

  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的學識和能力,決不能自我滿足、吃老本、混日子。在人的一生中,學生階段只能獲得所需用知識的 10% 左右,而 90% 都要在工作中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取得。專家作過這樣的統計, 20 世紀中期,人類科學知識總是每隔 5 至 7 年一次翻新。現在為每隔 2 至 3 年一次翻新。因此,本科文憑、碩士文憑、博士文憑也會過“保鮮期”,必須注意繼續充電。面對新的形勢任務要求和考驗,我們必須以寬廣的眼光審視和把握當代經濟、政治、文化發展趨勢。不斷吸收新思想,掌握新知識,積累新經驗,增長新本領,增強緊迫感、自覺性,堅持學習,改善學習,在學習中增強創新力、抉擇力和執行力。

不斷的學習,研究市場環境,客戶需求,研究行業、專業,研究管理,招人、育人、用人、留人,如何高效完成企業的目標。向書學,向事情學,向人學,包括客戶和競爭對手,不斷進步,使自己思路更開闊,見識更廣,更有自己的觀點,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二是實幹家,行動著的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應務實不務虛,想到可行的東西馬上運用於實踐當中,快速高效,有步驟、有階段,邊做邊修改,走到那兒說到那,非光想光說不練,貽誤戰機,喪失了寶貴的機會,應行動力強,對企業有利的事就做,不瞻前顧後,前怕狼後怕虎,一輩子成不了事。

  三是個很“狠”的人,有膽識。嚴格的要求員工和自己,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礎上,對自己和員工更狠些,更努力些。你對員工對自己要求鬆了,客戶市場要求對你嚴了,你遲早會死掉,嚴格要求對企業本身,對自己和員工是件好事,在市場環境競爭日益激烈的前提下,只要講明事理,同舟共濟,企業才能生存立足,先生存後發展。不要再牽就某些人,包括自己,使一個企業振興,做強做大是一個管理者的責任,全力以赴的拼搏,自己不會後悔,企業強大了,企業員工的福利待遇、成長空間才會更好,他(她)會感謝你,有舞臺他們的才能發揮的更好,不要給自己留下後悔的餘地。再有些魄力和衝勁,“來就來呀,誰怕誰”,判斷、決策準確,果敢,全速前進,通往直前。

  四是個很瞭解自己的人。很清楚自己的性格和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知道自己缺什麼,怎麼做,日臻完善,該把自己放那個位置,自己適合哪個行業,朝那個方面發展,頭腦清醒,思考理性,不自我膨脹,知道自己是幹什麼的,那些該做,那些不該做,找準自己和企業在市場中的位置,順應發展趨勢,因勢利導經營企業的同時,權衡事業、家庭生活,經營好自己的人生。過有意義的生活,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提高品質,使人生更圓滿。

五是做個人格高尚的人。當前,我們正處在改革攻堅、減員增效的新形勢下,職工群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崇尚真理,崇尚科學,崇敬領導幹部的高尚人格。領導幹部作為職工群眾的帶頭人、領路者,高尚的人格是一種巨大的精神鼓舞力量,能夠產生廣泛持久的有形影響,領導幹部的的人格越是高尚,就越能在職工群眾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領導幹部的人格力量越強,就越具有親和力、凝聚力、感召力和影響力,也就越能有效地推進單位的領導工作。

  只要我們具備了這樣的人格力量,領導幹部在自己所在的單位就一定能夠既有信仰,又有威信。

在我們企業中,基層管理者不僅僅是企業中的一個職位,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是一個動態著的發展過程。從生到熟,能力從低到高,知識從少到多。不在職位高低大小,而在於你怎麼看,怎麼做。管理者更是一個人人格的完善過程,使心靈更加成熟。管理者需要經歷些磨難,只有全身心投入,專注、傾注自己的心血,才能做好。需要積澱,厚積才能薄發。

抓住工作重點

領導者應該做領導該做的事。領導者是透過下屬在做事,而不是凡事自己親歷親為。根據20:80原則,領導者應集中精力抓產生80%績效的20%那塊工作,只有這樣才能高效高能,使工作卓有成效,創造出好的業績。

領導者是個“船長”,是一個組織的靈魂,應尊重規律,因勢利導,不僅要會做正確的事,而且還要會正確地去做事。目的性強,掌握科學的方式方法,運籌帷幄,方能決勝千里,更上一層樓。

一、完善制度體系,強抓執行落實

規章制度也包含很多層面:紀律條例、組織條例、財務條例、保密條例和獎懲制度等。好的規章制度可能體現在,執行者能感覺到規章制度的存在,但並不覺得規章制度會是一種約束。

執行規章制度還有一些考究,記得網上流行一個破窗理論:如果有人打破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修理,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會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這個理論說明,對於違背規章制度的行為,應該及時制止,否則長期下來,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一些不良風氣、違規行為就會滋生、蔓延且繁榮。

團隊領導雖然是規章制度的制定者或者監督者,但是更應該成為遵守規章制度的表率。如果自身都難以遵守,如何要求團隊成員做到?

企業應該重視各項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及早實現從經驗管理向制度管理、科學管理的轉換,朝良性方向發展。企業不斷完善的過程,也就是企業成長的過程。制度從合理性、科學性、實用性,到人性化、落地執行,不斷完善,使各項制度發揮應有的作用。

在制定制度時,很多缺陷是由於前期缺乏和員工深度溝通,導致制度本身可操作性差,最終結果是有些制度執行不到位,缺少辦法執行下去。因此企業應該在此方面下功夫,細化,量化,可操作,實效,讓所定製度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產生積極效果。

對日趨完善的各項制度企業應重在落實執行。不僅在制度的合理性、可操作性方面下功夫完善,在執行方面落地生根。所定製度不是“三天熱”,掛在牆上,印在本本上,鎖在抽屜裡,而是要求相關人員從老總到基層員工執行到位,緊抓細節,監督控制,並將制度執行情況納入考核,進行獎勵和懲罰,能真正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抑“惡”揚“善”,為制度的有效執行奠定基礎。企業應對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摺合成分,員工及小組的績效實行百分制,有部分納入考評體系,和工資、小組獎金掛鉤,使員工不敢小視和冒犯企業各項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習慣,永不越“雷區”半步,使制度得到有效執行,併產生良好的效果。

二、增強員工凝聚力,提高員工滿意度和忠誠度

公司正在逐步把員工、企業利益共同體轉向命運共同體,讓全體員工知道:在企業工作不僅是賺一份薪水,養家餬口,而是企業大家庭中的一分子。真正做到“廠衰我恥,廠興我榮”,“公司靠我振興,我靠公司發展”,將自己的未來與企業連在一起,覺得有奔頭,自己的價值能得到體現。

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在員工培訓、福利、業餘生活、物質等各方面投入力度加大。除定期派各級領導、優秀骨幹去外面參加各類培訓外,還應把專家請進來到企業裡給幹部職工講課,提高整體素質和工作技能;還有伙食補貼,開聯歡會、運動會,出外旅遊,買保險等,讓廣大員工有歸屬感,願意與企業共進退、共成長,以企業為家,增加員工對企業的凝聚力。

企業應樹立“員工第一”的信條,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把人當作資本、資源來用,而不僅僅是僱員與企業老闆的關係,而是績效夥伴關係,合作關係。員工是“志願軍”,而不是“僱傭軍”,他們為自己而工作,而不單是為企業老闆工作。之所以樹立“員工第一”的理念,因為客戶服務也好,優質產品也好,還是技術創新、管理等,所有的工作皆由員工而做,由他們創造,如果員工的合理要求願望得不到應有滿足,員工又怎會提高自己的水平更好地為客戶服務,做出好的產品呢?沒有好的產品服務客戶又怎會長久,企業又怎麼會生存呢?因此,必須樹立“員工第一”的理念,不僅要考慮客戶的利益、企業股東、老闆的利益,更要優先考慮員工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多贏,才能夠平衡各種利益關係,實現真正的人企合一,和諧的局面。

企業領導不僅有同員工共同成長髮展的理念,而且更要以身作則,事事身先士卒,為全體員工做出好的表率。企業領導與員工在制度面前、人格面前一律平等,不凌駕於制度之上,並時時關懷員工的利益,使廣大員工身有感觸,覺得企業的領導是值得信賴和追隨的。其次,作為企業的領導應關心員工的生活,對部分貧困家庭實行救助,幫他解決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困難,還贊助公益事業,員工與領導一條心,擰成一股繩,抱團打市場,是一個企業成功經驗之一。

三、集中精力,抓工作重點,做領導者該做的事

現代企業領導的工作千頭萬緒,複雜多變,領導者要想駕馭全局,從繁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這就要求領導者要具備高超的領導藝術,領導方法要多種多樣,抓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點。

首先,作為領導者要抓住全盤工作的關鍵,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要總攬全局,要站在全局工作上抓重點,政策性、全局性的工作必須一覽到底,事務性、一般性的工作要放手;要抓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環節,有的領導工作上勁沒少使,心沒少費,可事與願違,從早到晚忙忙碌碌,結果卻是效果平平。究其原因,工作方法不對頭,事必躬親,鬍子眉毛一把抓,處於被動的應付狀態。

領導,不僅是門科學,是門藝術,更是實踐。在企業組織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領導力、領導藝術,才能帶領大家走向輝煌,為社會、企業和員工創造出更大的價值,不負領導者的使命。

抓住工作重點,提高效率效能,帶領大家共同來完成組織的目標,使企業從優秀到卓越,這是領導者的責任。

帶領團隊開展工作

管理者在管理好自己,明確自己的工作重點後,接下來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帶領團隊開展工作,下面幾點是一個團隊的管理者應該做到的:

第一,在團隊中建立好培訓工作,把公司的文化和工作技能自己的特長的工作技能在實際工作中,傳授給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要知道,要想刀鋒利,首先要把刀磨快,而豐富的企業文化和知識技能培訓,也是留住團隊成員的最好方法。

近十年來,人類的知識大約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識總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劇增長,老知識很快過時,知識就像產品一樣頻繁更新換代,使企業持續運行的期限和生命週期受到最嚴厲的挑戰。據初步統計,世界上它企業的平均壽命大約為5年,尤其是那些業務量快速增加和急功近利的企業,如果只顧及眼前的利益,不注意員工的培訓學習和知識更新,就會導致整個企業機制和功能老化,成立兩三年就“關門大吉”!IBM、HP和聯想、TCL等企業成功的經驗表明:培訓和學習是企業強化“內功”和發展的主要源動力。只有通過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培養企業每一位員工的學習和知識更新能力,不斷調整整個企業人才的知識結構,才能對付這樣的挑戰。

有了豐富的知識做後盾,要讓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都要深刻理解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的理念和“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遊戲規則。從制定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市場定位、年度營銷計劃、人力資源規劃到具體實施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要有創新意識,制定和選擇多套應變方案。因為新經濟的特徵之一就是創意經濟,根據客戶和市場的需求在產品、技術和服務上不斷創新是現代企業的生存發展之道。

第二,在團隊中培養良好嚴謹的工作作風,要每一個成員明白,來單位是工作的,不是來玩的。嚴謹作風的培養樹立,一要靠行政手段,還要有良好的輿論環境。要通過多種形式介紹使職工明白嚴謹作風的含義和要求,把作風培養和建設做為一件大事來抓,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執行。重點抓好職工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建設。首先,管理者事事要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形成"個人影響權",這是無聲的命令,是搞好作風建設的必備條件。其次,鼓勵下屬幹部大膽管理,在行政管理上要教育他們注意和克服三種傾向:一是標準不高,要求不嚴,出了問題不能嚴肅處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是幹部成員之間認識不統一,"各吹各的號",不能形成核心領導作用;三是隻有一般號召和要求,缺乏具體檢查落實。再者,要嚴肅處理幹部中發生的問題。職工中發生的問題首先要查干部、查管理,做到一旦出了問題,幹部能自覺檢查承擔責任,誠心接受組織處理。

第三,人性化的管理。工作是嚴謹的,但是管理者和成員之間是要有人性化的,管理者要切身站在成員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如何協調好成員的工作情緒,以及建立好上下層之間的人際關係,讓成員感到這個團隊是溫暖的。人性化管理,作為遊離於制度與人性之間的一種管理方式,正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員工所推崇,一批懂管理、有人情味、有親和力的管理者越來越受到更多員工的愛戴和追隨。而來自企業和員工的這種強烈需求,則匯成了企業管理對人性化管理的強聲呼喚,人性化管理,已逐漸成為當今企業管理發展的新趨勢。給員工一個私人空間,去尊重他們,用計劃和目標來管理他們,便成了企業員工對管理者的基本要求。而員工們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欲求只有在得到了重視和滿足後,他們才更願意用心工作,更願意接受管理,更加有效地完成上級的指令。簡單的說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種以圍繞人的生活、工作習性展開研究、使管理更貼近人性,從而達到合理,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潛能和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

當然,這種管理模式並不是無原則的放鬆制度,而必須是制度約束下的“人性化管理”。這是推行人性化管理必須把握的關鍵。在制度與人性之間,制度是第一位的。我們要做的工作是如何將制度更加人性化。形成條文的制度似乎是冰冷的,但對員工的尊重和關懷可從細微處體現出來,比如說,為了使員工上班不遲到,定下制度,每遇遲到一次罰款20元,如果我們在制度中再加入“當由於身體不適、交通堵塞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上班時,請及時撥打值班電話通知單位。”其體現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看來制度與人性兩者並不矛盾。制度本身完全可以體現溫情,關鍵看是否考慮到了人性的需求。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應該既充分體現企業以人為本的管理核心,又將尊重員工的地位和權利落到了實處。這種管理模式雖然有嚴格的制度約束,但突出了符合常理的‘情’,使制度充滿了人情味,讓人容易接受,也容易讓合作群體感受到志同道合,從而致力於共同的目標。

人性化的管理就是要有人性化的觀念,要有人性化的表現,最為簡單和最為根本的就是尊重員工的私人身份,把員工當作一個社會人看待和管理,讓管理從尊重開始。比如說,為了開源節流,定下制度,要求員工不得隨意使用空調,把所有空調電源切斷。結果員工就會怨聲載道,覺得公司吝嗇刻薄,信心大失。如果把制度改一下,每個員工每月都可以使用35度電的配額,至於什麼時候使用,不予過問,不僅達到節約的目的,員工也能高興地接受。兩種做法,哪個更人性化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由此可見,推行人性化的管理,關鍵是如何在制度中“揉情”。其實我們可以考慮是否可以將剛性制度演變為柔性管理,是否可以採取記過的方式對員工進行考核和處罰?比如說,如果一個員工某種違章,按規定每次應當處罰100元。我們在執行時可不可以將100元的處罰先記在賬上,然後明確告誡他在規定時間內如果沒有再犯,處罰就可取消,但若再犯,就要加重處罰,可能就要被罰200元。使員工們感到企業是真心實意幫助他們,而不是想跟哪一個人過不去。從而將人性化管理融入企業管理制度中,更好地激發員工們的潛在動力。

第四,要讓每個成員明白團隊工作的目標,掌握好如何高效率的完成工作目標的方法。有個故事:一條獵狗將兔子趕出了窩,一直追趕他,追了很久仍沒有抓到。一牧羊人看到此種情景停下來,譏笑獵狗說:“你們兩個之間小的反而跑的快很多。”獵狗回答說:“你們不知道我們兩個跑是完全不同的!我僅僅為了一餐飲而跑,而他卻為了性命而跑呀。”

這個寓言揭示了:兔子與獵狗做一樣的事情,都拼命的跑步,然而,他們的目標是不一致的,其目標不一致,導致其動力也會不一樣。在團隊管理中,不同角色的成員的目標是不一致的。團隊負責人直接面向上級,面對客戶,需要按照承諾,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項目目標。團隊成員可能是打工者心態,我幹一天你要支付我一天的工資,加班要給獎金,當然幹項目能學到新知識新技能就更好。

團隊中不同角色由於地位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對項目的目標和期望值,會有很大的區別,這是一點也不奇怪的事情。好的團隊管理者善於捕捉成員間不同的心態,理解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樹立共同的奮鬥目標。勁往一處使,使得團隊的努力形成合力。成功取決於團隊領導是否給出明確的目標以及達到期望目標的指導方針,對團隊的一個考驗就是去理解這些目標,然後確定如何去實現這些目標。在開始工作前必須讓員工明確團隊工作步驟併為此做好準備,並要合理組織合作團隊項目,使其成員的工作不至於相互干擾,這樣才能高效地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第五,做好團隊的幕後總指揮,成員在工作中肯定會遇到各種自己無法應付的問題,作為管理者,其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做好指揮工作,要和成員形成良好的溝通,要培養好成員工作中出現什麼問題及時彙報溝通的工作習慣,管理者通過個人的工作經驗和閱歷以及和上級的溝通,給出現問題的員工一個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直到處理好工作問題。

第六,協調好團隊中的各種關係,把上層的任務和思想傳達好給團隊中每一位成員,讓團隊至上而下達到良好的協調,加強與客戶,加強與團隊成員間的溝通,協調成員間的關係,使目標確定下來後,保證圓滿完成公司的目標。

由於每個人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的區別,導致對於同一問題的認識很出現相應的偏差。舉個簡單的例子,在軟件設計中,B和C之間有接口。項目主管在給B和C分配任務時,就可能講到了這個接口,但是B和C由於理解上出現不一致,導致在調試過程中出現問題。在這種時候,領導就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並能迅速判斷到底誰的理解出了問題,把B和C的理解提升到同一層次。

在實際工程項目中,還會經常出現客戶對項目需求的更改要求,估計這也是每個團隊負責人都非常頭疼的問題。項目已經進行到了收尾階段,客戶發現現實需求已經發生變化,需要項目做大幅度的調整。團隊負責人要是不管不顧,這個項目可能就毫無意義;團隊負責人要是按照客戶需求來調整項目目標,這個項目就可能拖期,超過預算。在這種時候,團隊負責人與公司上層,與客戶之間的溝通能力就極其重要,良好的溝通能力將有助於解決這類複雜問題。

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隨著市場經濟的日趨完善,企業之間的競爭將進入白熱化的激烈程度。私有企業尤其是老牌的私有企業,加強團隊管理是當務之急。管理者應該具有一種使命感、責任感,肩負起自己應承擔的一切,帶領好自己的團隊,不畏艱難,勇挑重擔,堅持不懈,使企業走向頂峰,員工企業同成長,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