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騰訊當年會和360展開3Q大戰,而現在面對蘋果的打壓,卻一味吞聲忍氣?

mchk言

這個問題,有點說來話長了。

現在騰訊和蘋果,這是分贓不均,明爭暗鬥,談笑風生,連橫合縱,有點黑幫大佬劃地盤的感覺。

而當年qq和360的大戰,則根本就是爛仔撕逼,上演了一出“你瞅啥”——“瞅你咋了”——“再瞅試試”——“試試就試試”——

然後乒裡乓啷,兩個爛仔在廁所裡打成一團,拼命的挖屎往對方臉上抹,急起來直接用牙咬。最後不分勝負,被趕來的班主任(工信部)喝止。

360和qq大戰,也有幾年了,很多人不知道,或忘了,或根本就不知道來龍去脈。我這邊簡單介紹一下。

一邊叫360,互聯網老牌男流氓。當年創辦3721,是第一個卸不掉,第一個流氓軟件,第一個全家桶,混到人見人罵,狗見狗攆。

後來賣給雅虎,雅虎也不仁,轉眼將周鴻禕掃地出門。周鴻禕也不義,馬上根據自己對流氓軟件的極其深刻理解,做了個360,專門卸載3721和雅虎助手。

適逢當時流氓軟件猖狂,這一下切中痛點,360發展起來了!後來全家桶成員近百個,但命根子是360安全衛士,誰敢動這個,周鴻禕就跟誰拼命。

另一個是qq,互聯網老牌女流氓,操襲專業戶,起家的qq就是操icq,後來操新浪,操淘寶,操聯眾,操泡泡堂,操跑跑卡丁車……

最後操遍國內外幾百家互聯網公司,號稱一直在操襲,從未被起訴。

這兩家都是草莽英雄,過的都是刀口上舔鞋的日子,所以天生沒有安全感,做事更容易極端。

所以當qq弄了個跟360安全衛士功能一模一樣的老版本“電腦管家”並開啟全家桶安裝時,也就是操到360的命根子——360安全衛士時,360爆發了!兩家以極其草莽,極其江湖,極其無底線的方式,搞了個讓人歎為觀止的大戰——這就是3q大戰的起因

哪有之前的一點爛仔影子啊。所以跟蘋果再鬥,動刀子的也是小弟。再爭,爭得也是大勢。再陰,表面上還是和和氣氣。

而騰訊則不動聲色的先讓蘋果引發眾怒,後續招數估計想了幾十步了……這手段,高明著呢。

而周鴻禕,現在依舊叼著二十塊錢的芙蓉王,光著膀子,露著左青龍右白虎,坐在安全軟件的燒烤攤上喝啤酒……是的,他已經掉隊了,馬化騰已經走到他所不理解的另一個世界了。


駐馬店頭號貪汙犯

兩碼事。

騰訊和360的競爭屬於內部競爭,當初的360相比騰訊還是比較小,騰訊也敢下死手,無論是用戶規模還是社會影響力,360都不及騰訊。評估過後,騰訊還是敢有所操作的,只是結果可能不盡如意。

如果360當初有了現在的規模和體量,騰訊也是不會輕鬆開戰的。當初的3Q大戰,芳兒成就了360,後者成功上市,騰訊則遭受廣泛的批評。360是站在弱勢群體的角度是和騰訊抗衡,大眾總是會理解弱者。一樣的道理,騰訊的產品,包括手遊還是需要蘋果應用市場來分發,輕易不敢得罪。

此外,蘋果和騰訊的合作模式,還是有商討的空間的,最近不就是說蘋果會取消30%的抽成嗎。背後應該是騰訊有所動作,或者是達成了其他的合作協議。

時也命也,當騰訊能夠壟斷流量入口,騰訊和蘋果的地位可能就要轉換過來了,可能就不是騰訊委曲求全,而是蘋果,畢竟中國市場也是蘋果的重要戰略,未來的增長主要看中國市場發展如何。

所以來說,綜合考慮,這兩家公司並不會輕易對抗,最終還是大家相互協商,達成畢竟友好的決定,一切模式都是在共贏的基礎。


喻拓

3Q大戰是互聯網世界一場世紀之戰,當時馬化騰在辦公室 都摔了水杯。周鴻禕在去公司的路上,被屬下告知有警察在公司等他 ,他立即去機場飛到了香港。

3Q大戰的時候,是由一款產品引發的大戰——扣扣保鏢。筆者當時正在上大學。那個時候還是PC時代,而且殺毒軟件還要收費,全民還在聊QQ,當時的電腦上的殺毒軟件只有360殺毒是免費的。我記得當時我們班女生找我們修電腦的時候,我們都會給她們裝360殺毒和安全衛士。安裝扣扣保鏢後,你可以過濾掉QQ聊天界面上的所有的廣告;還可以通過扣扣保鏢看到那個電腦軟件在掃描你的電腦硬盤。據說當時馬化騰知道了這件事後,水杯都摔了——因為廣告是騰訊那時候的收入核心來源。馬化騰一臉慘白的說:怎麼會這樣。

接下來騰訊十分的強硬,那時候騰訊在公司戰略上什麼東西都是自己做,然後利用QQ進行捆綁安裝。當時QQ捆綁安裝的就是qq醫生,對於其他互聯網產品公司,騰訊是抱著排斥的態度。在3Q大戰中,騰訊直接拋出了二選一:如果使用QQ就必須卸載360產品,騰訊產品絕不和360共存在同一臺電腦上。而360則是一直在強調 不要綁架用戶,而且推出了webQQ,推廣競爭對手產品,但是騰訊立即封鎖了webqq的接口。


騰訊的強硬和360的低姿態,瞬間把這場全民軒然大波引爆了全國,當年那篇《狗日的騰訊》再度被拿出來。騰訊也站在了風口浪尖,輿論調查顯示接近90%的人支持360,就在此時,大批的人在電腦上安裝360產品,同時卸載掉QQ,改用其他即時通訊軟件——新郎UC、MSN、網易泡泡等趁虛而入。隨後工信部介入,勒令兩家不能綁架用戶。憤怒的用戶決定棄用QQ,QQ一時間地位變得岌岌可危,大量的人在教給其他人怎麼用MSN、新郎UC等等。面對工信部的壓力,以及用戶的壓力,隨後,騰訊表示願意與360和解,但是條件是下線扣扣保鏢,兩家公司向用戶道歉;騰訊開始起訴360,通過司法程序。

此次事件後,馬化騰經過長時間的反思,發了一封內部信。也就是從這次事件後,騰訊從封閉走向了開放。騰訊也開始從高傲變得低調成熟,騰訊開始大量和第三方公司合作,關閉掉自己內部不好的項目。騰訊開始以開放的心態,面向眾多合作伙伴,從前那個封閉的騰訊,變成了一個開放、合作、包容的騰訊。

以下為馬化騰郵件全文:

親愛的同事們,
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我們和360間的官司,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依然認定360對騰訊的商業詆譭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這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
不知大家此刻是什麼樣的心情,感覺沉冤得雪,並因此歡欣鼓舞?我恰恰不想我們沉醉在這種感覺裡面。我希望大家從這場紛爭中汲取的反思,超越眼前的得失, 積極面對未來,主動迎接新的挑戰。
這大半年來,騰訊的整體格局已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全力以赴打造開放共贏的互聯網生態圈,為用戶提供最好的互聯網服務。但這正是我們的最大挑戰所在,因為我們將面臨很多未來的不確定性。每個騰訊人是否都為此做好了準備?

此時此刻,我想跟大家分享兩個觀點:
首先,打造開放平臺是一項前所未有的事業,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犯錯誤、走彎路,會遭受很多指責、批評。我們有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面對這些,我們是辯駁還是熟視無睹?我希望騰訊所有人都能記住:學會傾聽、接受批評,是人生中的重要功課。我們的原則是:只要是善意的批評,一定虛心接納堅決改正。既然騰訊要打造一個開放共贏的互聯網新生態,我們就要在面對批評時擁有更加坦蕩的胸襟。
我們能否在謹慎前行的基礎上把步伐邁得更大一些,帶領行業探索更多的技術趨勢和商業未來?這些都是接下來需要以實踐來探討的命題。
其次,騰訊為什麼要堅持做安全產品?
這個領域我們做得很辛苦,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要繼續努力。安全是所有互聯網服務的基石,而我們的安全產品是肩負著用戶與合作伙伴的雙重責任。所以我們必然要加倍重視,把安全這個產品和服務做到極致。我們會長期關注和大力投入安全領域,不會懈怠。
請大家始終牢記,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打造一個開放、共贏的互聯網新生態,騰訊要有與之相匹配的能力、胸懷和責任,這是我們必須完成的蛻變。

自從騰訊開放後,反而變得更加強大。

3Q大戰的騰訊如果說是青年的血氣方剛,現今的騰訊是歷練後的成熟,更懂得合作,更大的格局。


嘟嘟讀讀

看了幾個高贊答案,各種似是而非的嚇死人的強答。

現在回看3q大戰,騰訊要動手的原因很簡單。

360看上去跟qq八竿子打不著:一個做安全,一個做社交。其實它們很像。

360是工具,qq也是工具。

安全是剛需,社交通訊也是剛需。

qq用戶量巨大,360的起勢也非常兇猛。幾年間就360成為全國第二大客戶端軟件。

360可以把自己的海量用戶導流到遊戲(騰訊最大收入來源可不是什麼高贊說的廣告,是遊戲),甚至,導流給360自己的通訊工具。

也就是說,360具備釜底抽薪騰訊的能力。它威脅到了騰訊的生存命門。

不管這個威脅性有多大,但這應該是騰訊第一次感受到這種程度的威脅。

騰訊此前對珊瑚蟲qq,已經是窮追猛打,更別說360這個體量的威脅了。

所以,騰訊會宣佈要做一個艱難的決定。

它必須動手。

而蘋果之於騰訊,完全是邊緣地帶,不值得一戰。所以正常商務談判來解決就行了。

純手打,求贊~


重讀


看到這個提問讓我不自覺的把以前的新聞又看了一遍,然後聯想到一些已經發生過的案例,不難看出根本原因是360想增加自己的應用場景,以致動了QQ的奶酪。360的前身就不說了,當時的360是國覆蓋範圍最廣的一款電腦防護軟件,但是即便如此360也並沒有多少利潤,一方面360個人用戶版是免費的,一方面就是應用場景十分有限,用戶只有覺得網絡慢,電腦卡,有垃圾或者有病毒的時候才會使用,而且使用的功能也只有那麼幾個,一款免費的軟件如果一直是這種情況,肯定會死。反觀QQ,QQ當時的覆蓋範圍已經很廣了,而且QQ有付費業務,有自己的生態圈(QQ遊戲,QQ空間,QQ校友,QQ空間遊戲等等)如此健康(就企業發展而言)的發展模式,足以讓絕大多數互聯網企業眼紅,360想涉足其中也就不難理解了,因此兩個企業之間就產生了一些你來我往的小動作,而導火線就是360扣扣保鏢劫持QQ面板上的按鈕,用戶點擊QQ面板上的按鈕就導向到360的扣扣保鏢,當時試了一下這個功能,確實導向到了360,作為吃瓜群眾倒是不太在乎這個導向到哪裡,但是這傷及到了QQ的根本,於是就有後來的QQ的一封遺憾的信,迫使用戶對360和QQ二選一。在商言商,一個要謀求自己長遠的出路,一個要維護自己根本的利益。哪有什麼是非對錯。

結束語:360顛覆了安全軟件行業,加劇了安全軟件行業的競爭,對服務以及技術方面的提升十分顯著。QQ承載了太多人年輕時的情懷,將人與人的距離拉得更近了,加上騰訊在各個領域的滲透,確實極大的方便了日常生活。蘋果重新定義了智能機,不少技術領域的創新以及應用都是可圈可點的,雖然我至今還不會用itunes導入手機鈴聲。

以為就這麼完了?支付寶小程序笑了笑。

純手打,若有不實或描述錯誤的地方,望指正!


kacforever

3q大戰的起因是360當年說qq窺探用戶隱私。。為了推廣推自己的qq保鏢。。這是本身就是非常嚴重的誹謗行為,直指騰訊的核心業務,騰訊當然要反擊。最終的事實證明360是無中生有,最終輸了官司。當然這些都被某些人故意或者無意忽略了。

如果說江民殺毒的王江民先生是殺毒軟件的啟蒙,那麼360就是流氓軟件的啟蒙。

360歷經17連敗,勝訴很少,但他強大的公關,把這些都抹去了。360當年為了推廣自己,所有下三濫的手段都用上了。為了推廣360殺毒,360衛士會吧所有帶其他殺毒的電腦評分降低。為了推廣360瀏覽器,360會吧瀏覽器偽裝成系統補丁。為了推廣自己的網址首頁,360衛士會強制綁定自家的首頁,否則評分就低十幾分。為了推廣360搜索,他的爬蟲完全不顧robot協議中的隱私規則,甚至用戶電腦內的文件也會被360衛士檢索以提供給360搜索。

360說瑞星有漏洞,要用戶二選一。

360說江民抄自己的ui,打官司敗訴。

360說遨遊瀏覽器是病毒,禁止用戶安裝。

360說金山網盾不行,自動給用戶卸載。

從360離開的傅盛創辦了可牛,第一時間被360評為木馬。

這樣一個公司讓我有好感,除非我喪失了良知。說360帶來免費殺毒的趕緊歇歇吧。。。本來免費殺毒也不是360第一家,不過是你知道的第一家而已。

當初某些人說3q大戰是互聯網核戰爭,呵呵,真是看高了360。一個流氓到處咬,結果碰上了硬茬而已。對於瘋狗,打死是最好的辦法。某種程度上,我倒是感謝3q大戰,因為360和騰訊因此被約談之後,360再也沒有明目張膽的搞什麼動作。


WSF6

3Q大戰是中國互聯網歷史上重要的一件事,它既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

有電腦開始,就有病毒,後來有人發現病毒可以賺錢,就有了行走在灰色空間的流氓軟件,而早期最有名的流氓軟件叫3721,它的主人叫周鴻禕。

3721是一款在用戶不知情就自動安裝在IE瀏覽器中收集用戶上網情況的軟件,不但會讓電腦變慢,有時還會引發死機,於是各殺毒軟件公司,如江民,瑞星等都出了3721專殺工具,於是3721開始慢慢消聲匿跡。

嘗過當流氓的甜頭的人會輕易放棄到手的蛋糕嗎?顯然不會,流氓要生存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偽裝成警察,於是出現了一家公司叫360,推出了第一款軟件叫安全衛士,打著安全的名義幹流氓之實,而且是活生生一個大軟件,再也不是偷偷摸摸的IE捆綁程序,而且對電腦小白來說,安全衛士有一定的作用。你殺毒軟件總不能把一個大軟件給自動刪除吧!

雖然說安全衛士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離真正成功還很遠,同時其它軟件公司也推出了功能相似的安全軟件,周鴻禕還需要一個一鳴驚人的機會。流氓想一戰成名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挑戰一個知名度遠高於自己的對手,周鴻禕選中了知名度最高的騰訊QQ。

用戶的裙底,只能我一個人看!你QQ也看,我要揭穿你。於是3Q大戰暴發了,事情經過大家都知道,結果可以說360一戰成名,成功把自己洗白成為合法大流氓,獲得巨大的成功,一時間,各大互聯網軟件公司爭相效仿,於是有了今天各種全家桶,多個大流氓,無數小流氓並存的局面,實在是中國網民的悲哀!!!

真心不懂為何有很多人為流氓叫好!

騰訊對360反應之所以如此激烈,是因為觸碰到了自己的核心利益,當時騰訊並不像今天這麼強大,廣告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之一。360無疑踩到了騰訊的痛點。

蘋果公司和騰訊的矛盾則完全不同。眾所周知,蘋果公司的強項,就是騰訊的弱點,蘋果雖然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很高,但在應用和支付這一塊,一直沒有起色。而騰訊在國內可以說是霸主地位,但出了國就不行了,而蘋果在國外卻是絕對霸主地位。所以蘋果和騰訊有很大的合作潛力,騰訊想紅到牆外,繞不開蘋果這一關。

所以,騰訊和蘋果的矛盾是合作雙方的內部矛盾,這與3Q矛盾完全不同。所以騰訊願意忍讓蘋果。

至於華為與騰訊的矛盾,顯然雙方都不願意把矛盾放到檯面上來,但私下小動作不斷。個人認為騰訊在這裡走了一步臭棋。騰訊如果能加強與華為合作,絕對是利大於弊。但騰訊把國內市場當作自己的私家地盤,容不下任何人來分一口。


小教育成就大未來

我認為360和QQ大戰與蘋果的打壓性質不一樣,完全沒法比較,一個可能導致騰訊崩潰毫不為過,一個只是想在你身上薅羊毛而已,意義完全不一樣,所以不能這麼比較。

首先說360和QQ大戰吧,不具體說誰是誰非誰更流氓,360在當時的核心產品就是免費殺毒,依賴這個佔領桌面系統,搶奪用戶資源;而騰訊的發展也是完全依賴於QQ的用戶基礎才能發展這麼迅猛,雙方都是為了搶奪用戶的資源,可以說雙方都在挖對方的根基,所以雙方的衝突很劇烈,各種手段盡出,誰輸誰出局的問題,不是簡單的對錯能夠形容,如果360贏了,相信360馬上會推出即時通信產品來搶奪QQ。

其次說蘋果的打壓,蘋果只是眼紅騰訊的利潤,想分一杯羹,而騰訊依賴於蘋果手機產品的市場,雙方如果談崩,騰訊的損失更大點,蘋果的產品高端市場份額沒人能替代,但騰訊的軟件可替代的很多,所以你要靠別人的產品來賺錢,自然需要給別人交學費。

所以兩個事件的性質不一樣,另外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大問題,對於騰訊這種土豪來說,能想出各種辦法從用戶手上賺回來,謝謝!


木下夕陽


啡諾奇燃脂咖啡

在3q大戰之前,騰訊就收到了很多謾罵,比如最著名的那句“狗日的騰訊”,在那次大戰以後騰訊自身也做了很多反思,吸取了很多教訓。蘋果這次事件性質還沒那麼嚴重,加上上次的教訓,騰訊怎麼可能再做出讓用戶二選一的愚蠢行為?

要說騰訊會不會忍氣吞聲,那肯定是不會。蘋果是很強大,可騰訊也不弱啊,也是幾千億美金市值的巨無霸,怎麼可能一味忍讓?再說商場就是戰場,誰會輕易忍讓?騰訊成立至今20年左右,經歷那麼多風風雨雨,可以說是身經百戰,難道還會怕蘋果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