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神祕團體,專門“伺候”權貴,死亡率極高,如今還存在

在古代,珍珠是統治者權力和奢華的象徵。很多後宮佳麗對珍珠那是相當的痴迷。其中清朝時期,慈禧太后她對珍珠的熱愛已經到了骨子裡了,慈禧太后去世的時,她的每一件隨葬品幾乎都帶有珍珠。1928年,孫殿英炸開慈禧太后墳墓的時候,從裡面帶出來的陪葬品。點綴在衣服的大小珍珠,大珍珠420顆,中等大小的一千顆,最小的珍珠有1500顆。還有林林總總一些其他寶石。

古代有一神秘團體,專門“伺候”權貴,死亡率極高,如今還存在

其中最為出名的一件物品,那就是含在慈禧口中一顆夜明珠,據說當時的價格是2000萬白銀!放到如今,更價值不菲。

古代帝王權貴們對珍珠的追逐。也讓古代誕生了一種神秘的職業,他們被稱之為採珠人。顧名思義就是專門採摘珍珠的人。採珠人這個職業相當悠久,在《尚書.禹貢》記載“淮夷賓珠”,說明在在夏禹時代就已經開始。距如今,有4000多年的歷史。

古代有一神秘團體,專門“伺候”權貴,死亡率極高,如今還存在

不過真正普及這個行業,是在秦漢時期。民間的老百姓是不可以私自採珠,當時朝廷有專門的機構來管理這一批人。這些採珠人一旦加入,終身不可以退出,誰要是私自逃脫,抓回來立馬處死。

由於古代沿海地區普遍都比較貧困,沒有田地種植,他們只能通過採集珍珠這份工作養家餬口。他們這種方式在古代叫“耕海採珠,以珠易米”。可以想象,在茫茫大海通過徒手的方式,找到一顆珍珠有多麼難?很多珍珠往往都是在一些地勢非常險要的地方。這些採珠人的生命隨時會受到威脅,很多采珠人也因此喪命。

古代有一神秘團體,專門“伺候”權貴,死亡率極高,如今還存在

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國王非常痴迷珍珠,準備用珍珠來裝飾宮殿取悅寵妃,當時就派了3000多人去海里採珠。為了獲得珍珠,甚至不顧採珠人的性命,強行要求對方潛入700尺以下的深水,無數採珠人溺亡。

到了明朝航海技術的發展,採珠這個職業,更是發展到了巔峰。不但在民間採珠人,官方也專門成立機構,專門從事採珠。明朝弘治12年,明孝宗就組織了8000艘船,強徵了8000採珠人。進行了大規模的採珠活動,這一次大行動,將近680名採珠人死亡。

古代有一神秘團體,專門“伺候”權貴,死亡率極高,如今還存在

明朝廉州知府在《採珠行》說:十萬壯丁半生死,死者常葬魚腹間。可以說採珠人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非常真切的道出了當時採珠人的悲慘結局。但是,古代帝皇權貴們,為了自己的私慾,不顧百姓死活,讓人感慨,不過這種職業現代還是保留著,只不過方式改變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