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為什麼如來要認孔雀為母?

用戶58565265473

說實話,如來佛祖是不想認孔雀為佛母的!

完全可以從如來佛祖的話中分析,比如在西遊記第七十七回中,如來佛祖前來收服獅駝國三怪的時候,曾經對孫悟空講過這樣的話:

自那混沌分時……孔雀出生時,最惡,能吃人……

不管怎麼說此時的孔雀還是佛母,為何如來佛祖要這樣說呢?為什麼要說她惡呢?

原來,在獅駝國時,佛母跟如來佛祖的關係變差了,關於這件事,我們還得回到朱紫國去分析,在朱紫國時,因為朱紫國國王射傷了佛母的兩個孩子,觀音菩薩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佛母懺悔以後,吩咐教他拆鳳三年……

佛母明明是受害者,為什麼要懺悔呢?向誰懺悔?

其實是向如來佛祖懺悔,因為自己的孩子被傷,作為母親,肯定生氣,於是大家一致要求懲罰兇手,但是如來佛祖不同意,最後事情鬧大,如來狠狠的處理了佛母,觀音菩薩看著心軟,還是聽從了佛母命令,派出了金毛犼!

我們回到之前的話題,如來佛祖被孔雀吞了以後,他想出來,本來可以從肛門出來的,但是他嫌髒,於是硬把孔雀的脊樑搞開一個洞,鑽出來,這還不解氣,還要傷害她性命:

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

這裡有幾個疑問的,首先如來佛祖想到的是傷他命,也就是打心眼裡就不想認她當佛母!還好諸佛勸解,我猜打頭的就是燃燈古佛,只有燃燈古佛才能攔住如來佛祖,其他人都攔不住的。

為什麼這樣說的?

因為後面有一句話說的是“傷孔雀如傷我母”,明顯的是一個長輩的口吻在說,不然一個小弟跑過來攔住,你要傷了她,就等於傷了你的母親一樣嚴重!

如來佛祖:你算老幾?GUN開……

事實表明,如來佛祖確實受到了很多束縛,不如當年的豬八戒爽快:

豬八戒一出生沒多久就咬死了母親,啃死了兄弟,這樣才能瀟灑自在,免得自己頭上還有個人供著!

如來佛祖因為認了佛母,等於間接認了大鵬鳥為舅舅,也就造出了獅駝國全國人民被滅口的悲劇,說到底都是如來佛祖對待這些人比較仁慈,對待凡人就沒有那麼仁慈了!

現在想起來確實挺悲哀的,凡間人民一方面被大鵬鳥隨便吃,一方面還要供奉佛祖,有什麼好吃的進貢給佛祖,而這個如來佛祖又把人民的進貢物品先給大鵬鳥吃。

咳,想來就可悲啊,哪裡有這樣的事情?

而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兩個屁都沒放,就帶走了獅子精和白象精,什麼因果報應,什麼慈悲為懷,什麼菩薩心腸,在我們偉大的佛祖面前,那算個屁!

所以,如來佛祖是不想認佛母的,只是眾佛都不讓他殺生,所以他就不殺生了,等著孔雀一族去殺生……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世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更多精彩請關注!(也可關注眾號哦,同名的!)


楊角風發作


《西遊記》原著中如來曾道:“當初混沌初開,萬物生靈,有飛禽走獸,走獸以麒麟為長, 飛禽以鳳凰為長,鳳凰生下孔雀和大鵬,孔雀好吃人,曾一口把我吞入肚中,我 刨開它脊背來到靈山,我本想取它性命,眾仙說我若傷害它,有如傷害生身之 母,故而我將它留在靈山,封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孔雀因妒忌鳳凰信仰佛所以吞了佛,佛不想從孔雀肛門而出怕髒了金身所以破背而出,出來後欲殺孔雀,但是各種菩薩阻攔說佛從孔雀體內出來就應該把孔雀當母親而不能殺,於是佛就封孔雀為‘孔雀大明王’,尊稱一聲“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佛家講求一個“緣”字,釋迦牟尼佛在修行時,被孔雀吃進了肚子,就因此結下了“緣”。佛祖破孔雀背而出,相當於又一次重生,所以孔雀相當於佛主的母親,這大鵬金翅鳥就成釋迦牟尼佛的舅舅。


滄海一川


我們都知道,西遊記世界出現後,首先出現的並不是人族。而是走獸飛禽!

而孔雀的母親鳳凰是天下所有飛禽的首領,可以想象她的實力有多高,最起碼是比如來要高,而勢力上也應該是要比西天佛界高的。

不然,如來不會受了孔雀的氣,還有封她是自己的母親。

要知道西遊記中的神仙是很小氣的,文殊菩薩被烏雞國國王扔在水中三天,結果烏雞國國王就被殺了,屍體泡在水中三年;同樣,供奉玉帝的鳳仙郡因為出現失誤,結果就被罰大旱三年。

而如來被孔雀當做食物吞食,以如來的實力、地位,他會不生氣嗎?


不過,我們從原文應該能看出,是如來到了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不是如來不想報復,而是因為敵方實力、勢力強,所以懂事的“大人們”勸住了年輕人而已!

西遊記原文: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

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奈菲爾塔莉165198412

如來為什麼要認孔雀為母?說直白一點,是為了靈山集團的發展壯大!

關於如來佛祖和孔雀佛母的恩怨情仇,《西遊記》第77回寫得非常明白——

如來道:“自那混沌分時,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是與他一母所生,故此有些親處。”

如來佛祖此言,翻譯成白話如下——

1、麒麟是走獸的頭兒,鳳凰是飛禽的頭兒。

2、鳳凰生了孔雀和大鵬(其實還有其他孩子)。

3、孔雀吃人,把如來吞了。

4、如來在孔雀後背豁了個大口子,他出來了,孔雀重傷了。

5、如來想要孔雀的命,但是,有親信提醒他:孔雀活著還有用!如來一想:有道理!於是,封了“孔雀大明王菩薩”,以“佛母”的身份圈禁在靈山。

現在,您看出來什麼沒有?

如果還沒看出來什麼端倪,那麼,我給您解釋一下。

首先,孔雀的身份既然是“佛母”那應該不會是男性;而大鵬呢,如來稱之為“孃舅”,也應該不會是個母鳥。

接著咱們再往上倒一輩兒——孔雀和大鵬都是鳳凰生的。孔雀是母,大鵬是公,那麼鳳凰也算是兒女雙全的“飛禽領袖”。如來將孔雀封了“佛母”,又把大鵬認作“孃舅”……那麼,如來應該管鳳凰叫什麼呢?

如此一來,如來是不是就算是“飛禽領袖”的直系親屬了呢?

但是,鳳凰這一兒一女,卻被如來尋釁給圈起來禁在靈山了,鳳凰心裡捉急不捉急?

咱們設身處地地站在鳳凰的位置替鳳凰想一想,如果您是鳳凰,您的兒女被別人給關起來了,那您會不會想辦法營救?是不是得談判呀,正面交鋒什麼的?

如來要的就是這個!

如來大張旗鼓地封孔雀為“佛母”,又帶著靈山集團的全體員工觀摩他收服大鵬,無外乎想傳遞兩個信息:

其一,廣而告之——我是鳳凰的外甥。

其二,告訴鳳凰——你們家孩子在我手裡。

這倆信息並一塊的目的只有一個——奴役飛禽,為我所用。

《西遊記》裡的動物,大抵可以分為三類。其一是天上飛的,歸鳳凰管;其二是地上跑上,歸麒麟管;其三是海里遊的,歸龍王管。

這三類裡面,龍王們是已經明確寫出來,歸天庭集團管理——小白龍被玉帝判了死緩,是因為他爸爸敖閏上告天庭,說兒子“忤逆”;孫悟空去東海龍宮搶了四海龍王的一套裝備,東海龍王敖廣也是上表跟玉帝叫屈。

龍王們這些主流勢力都歸天庭了,龍族裡雖然也有給靈山集團打工的,也就只能屬於非主流了。但是,走獸和飛禽還都有機會被靈山集團招募為我所用呢!試想,如果鳳凰成功地被如來給征服了,那麼,西遊世界裡的動物們,就有1/3會聽命於靈山集團啦!

值得一提的是,《西遊記》是本諷刺小說。小說和正史不一樣,原著和影視劇也不一樣。《西遊記》裡的如來佛祖並非歷史上的釋迦摩尼佛,他在《西遊記》裡的所做所為並沒有像他自己鼓吹的那樣善良無害,通讀原著後您就不難發現,作者將如來佛祖描繪得更像是一個帶著一幫老混混的社團大哥。老混混為了既得利益可是能夠捨得下本錢的!叫孔雀一聲“娘”,稱大鵬一聲“舅”,再喊鳳凰“外婆、外祖父”……又不會掉塊肉!

所以,為什麼不呢!

為了靈山集團的勢力擴張,如來佛祖也就顧不得自己的面子不面子了——如果能以孔雀和大鵬為餌釣到鳳凰,繼而讓所有飛禽為我所用……為什麼不能認鳥兒當祖宗!

顏面和實惠哪個更重要?是吧!這道理不難懂。


柳侍墨

孔雀能食毒,消化貪嗔痴。


佛教文化與理念在於四大皆空,消除貪嗔痴煩惱,八戒養心安神步入無慾望世界。如來佛祖釋迦摩尼佛作為悟道者,更是渡人者自渡,佛祖以身餵食吃人的孔雀,經歷貪嗔痴的幻影成像,達到無我的境界。

釋迦摩尼傳世弟子將其悟道言行整理出來,成為佛教經典傳播開來,經歷了絲綢之路東漢傳入,唐代的漢化發展,元明時期的儒釋道三家合一,形成了王陽明心學體系。

當然,大唐西域記的作者吳承恩先生身逢道君皇帝嘉靖,身世浮沉雨打萍,經歷宦海沉浮,引盾於江湖,專心神仙眷侶般的生活,在王陽明心學體系影響下,熱衷於志怪傳奇故事,當然對於佛祖的身世背景,也要遵從印度的宗教文化,

佛經中說孔雀能食用對其他動物有毒的事物,這不僅不會讓它致命反應讓其羽毛更加鮮豔美麗。 因為它自己能夠自我解毒。佛經中以此作為比喻來說明大乘佛教的菩薩能將貪嗔痴等毒轉為道用,從而成就無上正等覺。

出處淵源



(1)《修心利刃輪》頌詞講到: 今貪慾如烏毒林, 勇如孔雀能調解, 懦如烏鴉命葬送, 自私焉能調此毒? 頌詞意思是說:人們的貪慾或貪愛就像毒樹一樣,而如孔雀一樣、斷除我執、時時觀察相續的菩薩勇士,能夠斷除各種貪慾,就像孔雀能夠自己解毒。

(2)《格言寶藏論》中也講過,孔雀可以食毒,食毒以後,它自己不但沒有任何的損害,甚至它的羽毛更加煊麗。

現實寓意



所謂的煩惱貪慾實際上就是對不同眾生、不同根基的眾生來講,他有不同的一些作用。比如說他特別鈍根者、懦夫,這樣的人他遇到貪心的時候,的確也是沒辦法轉為道用,甚至可能對治的時候也是對治不了,最後會在煩惱、貪慾面前會失敗的;而一些菩薩,這種貪慾可以轉為道用。


綜合而言,孔雀生了佛祖,佛祖度化了孔雀,兩者相得益彰,互為作用與反作用。道家的孫行者遇到佛家的吉祥物,可是他要吃了自己的師傅,悟空問答開始了:為什麼如來要認孔雀為母?明明是佛祖度化了孔雀,好不好?老鐵兒,扎心!


唐俊龍55398571

  

  西遊記中,如來佛祖認孔雀為佛母,是深思熟慮之後的一種選擇。

  且看原文: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孔雀與如來之間本身生死大仇。

  在如來佛修成丈六金身,即成為天尊高手之初,孔雀前來襲擊。孔雀最擅長吃人,於是將如來佛祖吞下。不料如來佛祖的金身非常強大,在被吞之後並沒有被消化。反而,如來佛大展神威,竟然劈破孔雀的脊背,從孔雀腹中跳了出來。

  在死裡逃生之後,如來佛一心要殺死孔雀——西遊記中的如來佛祖,和佛教中的釋迦牟尼佛是兩個人。佛教中的釋迦牟尼能捨身飼虎,是一個有大慈悲心腸的人。西遊記中的如來佛祖是一個大官僚的化身,權謀老道,心機深沉,絕不能容忍他人捋虎鬚。

  但是,就在如來佛想要殺死孔雀的時候,諸佛趕到。

  如來佛沒有明說諸佛是誰,但是我們可以從原著推測。在如來佛剛剛成佛果,還沒有當佛祖的時候,誰是佛祖?

  當然是燃燈古佛。西遊中的燃燈古佛和如來的關係一直不好。他見如來修成天尊,對他威脅極大,於是,不但不讓如來佛殺死孔雀,並且說:“傷孔雀如傷我母。”

  按照燃燈的理論,人是從母親肚子裡出來的,那現在如來從孔雀的肚子跑出來,自然孔雀就像是如來他媽。

  這明顯是歪理邪說。照這個理論,喜歡裝人肚皮的孫悟空,將會有一大串乾媽、乾爹。

  可是,如來佛選擇了依從。

  只因當時的如來佛勢力還很弱小,不足以和燃燈古佛對抗。

  一晃,許多年過去,如來佛終於攢夠了力量,推翻了燃燈,自己當了佛祖。按照常理,如來佛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孔雀這個假母親應該倒大黴了。沒想到,如來佛成為佛祖之後,在公開場合中依然認孔雀為佛母。

  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向諸佛,向三界萬仙表示,我如來佛寬容大量,不計前嫌。孔雀已經成了彰顯如來聖德的一個標杆,一個榜樣。

  但事實上,孔雀明王菩薩在佛教中一直很不得志。

  首先,如來佛祖雖然尊孔雀為佛母,但是,一直沒有提升孔雀的級別。和如來同輩的孔雀,無數年過去竟然還只是個菩薩。

  其次,對於孔雀的弟弟大鵬,無數年來,如來佛祖一直把他摒除在圈外,不肯給大鵬正式的仙界編制。以至於大鵬為了生存,不得不吞噬凡人,作亂一方。

  就算是最後,如來佛祖招募了大鵬,給予的待遇看似很高,其實也不過是一個護法,換言之,就是一保鏢而已。

誰讓孔雀與如來早有宿怨呢。如來佛為了顏面做做秀可以,但他絕不會讓自己討厭的人掌握實權。讓大鵬當護法,其實是如來以大鵬為人質,便於掌控大鵬,掌控孔雀。


葉之秋

如來和孔雀、大鵬之間的糾葛,在《西遊記》裡面寫得很清楚了。請看第77回——
如來道:“自那混沌分時,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是與他一母所生,故此有些親處。”

按照如來自己給出的說法,他是從孔雀肚子裡爬出來的,即使是破背而出,那也算是在孔雀的肚子裡呆過,所以孔雀相當於是如來佛祖二次出世時的母親——“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嘛!於是如來佛祖就聽了“諸佛”的建議,非但沒有加害孔雀的性命,還將孔雀封為了“孔雀大明王菩薩”,並以“佛母”之名,將孔雀長期軟禁在靈山集團的後院裡。

孔雀被如來佛祖給捏住了,摁在靈山出不來,和孔雀一母同胞的大鵬肯定是不高興的嘛!外面天高地闊任我飛,想吃人肉就有小妖給做好了端到眼前還負責喂……再想想被囚禁在靈山集團只能吃素的自家姐妹,大鵬能不記恨如來佛祖?
這邊廂大鵬心裡恨著如來佛祖,那邊廂如來佛祖坐在靈山集團心裡可也惦記著大鵬呢!不然,他咋捨得讓青獅、白象陪在大鵬身邊作惡?那不就是為了監視大鵬的一舉一動嘛!
那位說,如來佛祖惦記大鵬,是怕他劫獄嘛?
是,也不全是。
為什麼呢?
因為如來佛祖心裡想要的是整個鳳凰家族。

如來佛祖不是說了嘛,孔雀和大鵬都是鳳凰所生,而鳳凰和麒麟又是萬物之長——麒麟管著走獸,鳳凰管著飛禽,如果能讓鳳凰為靈山所用,那麼天下的生靈就會有一半得聽如來佛祖的話!

如來佛祖用封孔雀為佛母的形式將孔雀禁錮在靈山,其實就是用孔雀當做誘餌,引鳳凰上勾。兒是孃的心頭肉,兒被捏住,娘能不救?
但是,這招好像不太靈。鳳凰似乎已經看穿瞭如來佛祖的計謀。
於是,如來佛祖又打起了大鵬的主意:再捏一個鳳凰的孩子摁在靈山,看他上鉤不上鉤!
即使鳳凰不能為靈山集團所用也沒有關係,因為按照孔雀是佛母,鳳凰生孔雀的理論,如來佛祖還可以對外宣稱:鳳凰是我姥姥!
“大鵬是如來孃舅”這個梗不就是這麼來的麼?所以,如來認孔雀為佛母,其實就是為了和鳳凰攀親。

白馬晉一

那妖精一封書到靈山,五百阿羅都來迎接;一紙簡上天宮,十一大曜個個相欽。四海龍曾與他為友,八洞仙常與他作會,十地閻君以兄弟相稱,社令城隍以賓朋相愛。


孫悟空聽了不以為然,八戒則直接嚇出粑粑來。原來,獅駝嶺有三個妖精,老大是青獅精,老二是白象精,老三是大鵬金翅鳥。按照小鑽風的說法,大王曾口吞十萬天兵;二大王長鼻能卷死人;三大王能鵬程萬里,手中有件寶貝,叫做陰陽二氣瓶,將人裝入瓶中,一時三刻,化為漿水。

悟空化作小鑽風,結果被妖怪識破,丟進陰陽二氣瓶中差點喪命,幸虧觀音賜了他三根救命毫毛,將瓶鑽穿,才逃過一劫。後來,悟空、八戒和沙僧都不是三怪的對手。唐僧、八戒和沙僧全被抓了,只留下悟空前去搬運救兵。


悟空向如來求救,佛祖才道出原委,他竟然是大鵬的外甥。在很久很久以前,飛禽都以鳳凰為尊,鳳凰生下孔雀和大鵬。雪山頂上,孔雀十分兇殘,一口將如來吞下。如來修成丈六真身,想從後門而出,又怕汙了自己的真身,於是,他剖開孔雀脊背而出。

事後,如來想殺了孔雀。諸佛前來勸說,殺了孔雀等於殺了自己的親生母親。如來見眾怒難犯,便認孔雀為母,並封她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孔雀與大鵬一母同胞,故大鵬還是如來的親舅舅。


如來認孔雀為母,是形勢所迫,情非得已。如果殺了孔雀,如來就得與鳳凰開戰,當時他羽翼未滿,再加上內憂外患,肯定對自己的發展極為不利。他認孔雀為母,反而能和鳳凰一族攀上親戚,還可以借勢而為,樹立自己的權威。

為了收伏大鵬,如來傾巢出動,給足了面子,結果大鵬依然不買帳,他吃了一國的臣民,還對如來叫囂道,“你那裡持齋把素,極貧極苦;我這裡吃人肉,受用無窮!你若餓壞了我,你有罪愆。”


聽了這赤裸裸的威脅,如來不置可否,反而安慰道,“有我在,不會餓著你,想吃人肉一定管飽。”大鵬得了承諾,才皈依佛門,做了如來頭上的護法金剛。

品讀西遊,打造經典。曉聞出品,必屬精品。


曉聞看西遊

《西遊記》裡面,曾經處心積慮吃唐僧肉的獅駝嶺三魔頭之一的金翅大鵬鳥可以算是如來的舅舅,因為曾經一口吞掉如來的孔雀可以算是如來的母親,而孔雀和大鵬正好同是一母所生。《西遊記》裡面如來親口所說:

如來道:“自那混沌分時,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與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親處。”

《西遊記》裡的金翅大鵬鳥

其實,《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對於佛教真的可以說是一知半解。不但經常張冠李戴,就連常見名詞也經常混淆。

孔雀明王,梵名Mahā-mayūrī-vidyā-rājñī,漢譯有摩訶摩瑜利羅闍、佛母大孔雀明王等。孔雀明王最初出現,是出於《孔雀明王經》記載。相傳,佛陀在世時,住在逝多林給孤獨園,有一個名為莎底的和尚,為大黑蛇所傷,毒氣遍身,悶絕於地,阿難見之,速往佛所,求佛慈悲救護。佛遂教阿難誦‘摩訶摩瑜利佛母明王大陀羅尼’救之,並宣說藉此能遠離一切恐怖,獲福慧等功德。

釋迦摩尼佛

在這部經典中,也記載著佛陀在前世中,曾經修持過孔雀明王的法門。當時他本生是雪山南方的孔雀王,每天早晨讀誦孔雀明王法門,總是非常安穩。有一次,由於貪愛逸樂,導致忘了讀誦,因此被獵人捕捉,然而在被繫縛之際,恢復正念,如以前一樣的讀誦,終於解脫繫縛、獲得安穩。

這樣說的話,之所以稱他為佛母大孔雀明王,應該是因為這是佛祖的前世吧!

因為釋迦牟尼的生身之母摩耶夫人在他誕生七天後就去世了,而他的養母則是他的姨母波闍波提。佛祖為什麼要認一個吃了自己的孔雀當母親,還給他封位?

孔雀大明王菩薩

而在《封神演義》中,孔宣是上古洪荒時期生於天地之間的第一隻孔雀,母親是上古神鳥鳳凰,又名玄鳥,傳說“天降玄鳥而生商”(《詩經·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在鳳凰涅槃後,孔宣代替母親承擔起保護成湯江山的職責。孔宣擔任殷商的元帥時,將周軍阻於金雞嶺,必殺技是五色神光,分青、黃、赤、黑、白五色,五色神光號稱無物不刷,打跑了道行、法力都在十二金仙上的燃燈道人,就連陸壓對上五色神光,也只有逃跑的份。孔宣戰勝過哪吒和楊戩,把姜子牙統率的周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逼得姜子牙掛出免戰牌,後被準提道人降伏。當然了,這和《西遊記》一樣,對於孔雀已經開始亂寫,不再是真正佛教中那樣的了。

《封神榜》裡的孔宣


半瓣花上閱乾坤

《西遊記》第七十七回寫孫悟空在獅駝嶺遇難,被大鵬金翅雕所困,到西天找如來求助。如來告訴悟空大鵬金翅雕真相:“開天闢地之初,混沌分時,那鳳凰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與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親處。”讀到這兒,我實在不解:這孔雀加害如來,本只能從便門逃出,但如來不願弄髒身體,拼著強大的法力剖開孔雀的脊背逃脫出來。受此大辱,他對孔雀恨之入骨,想要取孔雀的性命,但經過勸說,竟然饒了孔雀的性命。如果說我佛慈悲,饒恕孔雀,倒也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至於認賊作母吧!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如來竟把吃自己的孔雀的兄弟認為舅舅,如來的原則到哪兒去了?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那些青獅王、鐵扇公主、白毛老鼠精都曾經把孫悟空吃進了肚子裡,難道孫悟空也要把青獅王認作父親?把鐵扇公主、白毛老鼠精認作母親嗎?這真是太過荒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