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採挖人蔘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生產文化,成了採參地區所特有的民俗。


幾千年來,採挖人參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生產文化,成了採參地區所特有的民俗。

採參習俗包括崇拜信仰、道德規範、環境意識、價值認同、傳統技能、專用語言、行為規則、各種禁忌、挖參技術等,已經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挖人參的最佳時節一到,農村人就三五成群進山挖人參。

神秘的挖參人,手上都拿著索寶棍。幹這行可不簡單,要拜師學藝。

挖參人在進山之前都要集體由現任把頭帶頭跪拜去世的老把頭,這是規矩也是求保佑。

按山規不許多說一句話,一發現人參時立即大聲呼叫:“棒槌!”。

挖參人之間有暗號,發現人參後,一手捏住人參苗葉,放開喉嚨喊山:“棒槌……”“什麼貨……”“四品葉……”有問有答,一呼百應,凡是聽到的人都要一起唱和,這就叫喊山。

接著又用草帽覆蓋,使人參束手就擒,並用紅繩把參綁在樹枝上,這樣才算捉住了人參。

挖參之前要三跪九拜。人參是有靈性的,所以在挖之前全家人要跪拜它,祈求它給一根上品的人參。

用棒槌針在離人參40CM左右的外置開始挖。最後以人參為中心挖了一個1米圓圈,把人參圈在裡面。

整個挖參過程要小心翼翼,有時候一挖就是幾個小時。

在離人參的4-5CM的地方剪斷,為保證人參的新鮮度。慢慢地請它出來。

這是上等好貨,這根鬚太漂亮了,起碼有幾十年了,挖參人說一根鬚也不能斷,斷了就壞了品相,價格就跌得厲害。

剛採挖出來的人參也有一整套傳統的保鮮方式。用青苔茅子、樺樹葉、摻上一些原土,把人參包起來,用草繩打成參包子。

晾曬後經專家鑑證,給其打上唯一編碼包裝一下,這根野山參就價值翻幾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