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多養豬羊牛,三年蓋座樓”有道理嗎?為什麼?

農人說民俗

農村的俗語,多養豬羊牛,三年蓋座樓。有道理嗎?

其實在以前是有道理的,但是但現在看來呢,卻是截然相反的後果。


養豬,現在養豬,發家致富已經是不可能的。

目前的市場大家也能夠看得到,也能夠看得見,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豬肉的價格已掉千丈。

現在我們農村裡面有的地方,殺的豬能賣的藥呢,基本上,降到了七塊錢,六塊錢一斤。

你說這麼低的價格的話,養豬還能夠賺嗎?不虧本已經很不錯了,所以,想要蓋房子的話,就不要指望養豬了。

養牛養羊行嗎?

這個雖然風險沒有那麼大,但是保守的來說,還是不足以三年蓋座房子。

因為養牛的週期那是比較長,而且投入的成本也比較大,雖然說這個利潤還是蠻好的,但實際上呢,不一定能夠三年蓋座房。

為什麼不能三年蓋座房呢。

那麼現在農村裡面的物價著各種價格也都不斷的上漲,就連人工也不斷的上漲。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靠養豬養牛養羊,三年,想蓋個房的話,似乎有些困難。

三年蓋一座房,我們不說這個房子有多大有多高,那麼我們就按最普通的來算。一百平米的面積,然後蓋兩層半。

這個價格如果加上裝修的話,在我們農村就要接近小50萬。

他們這個價格誰能夠保障?養豬三年能夠賺得到呢?如果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來說,養豬不虧本都已經不錯了,還想賺到50萬。

那麼養羊和養牛,運氣好的話,或許,能夠賺到50萬,首先,但是你要投入進去,接近二三十萬。

所以呢這一句熟語,那我們覺得在現在來說已經沒什麼道理可講了。

好了,農村新視覺就為你解讀到這裡。更多相關農村的問題,請關注我們,我們和你一起分享農村裡面的點點滴滴。


農村新視覺

俗語產生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和意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環境變化,可能有的俗語已經不再具有當時的意義和正確性了。

“多養豬羊牛,三年蓋座樓”是指在當初剛實行改革開放的年代,以前市場上商品不允許流通,後來農村剛剛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一直以種地收入為主,所以農村搞副業成了當時流行的名詞,國家也提倡養殖業發展。在當時搞養殖的人是被認為很有頭腦和能力的人,那個時候也確實有很多人因為養殖業而賺了錢,不一定是蓋樓了,但是建個新房、成個萬元戶是很常見的。所以就有了這句農村俗語“多養豬羊牛,三年蓋座樓”。

但是隨著社會發展,農村的個體小規模養殖行業漸漸沒落了,取而代之的是規模化、專業化養殖,養殖只有實現了規模化才能見到效益,所以農村個人小規模養殖戶就越來越少了。而以這幾年的市場行情來看,多養豬羊牛,三年蓋座樓的情況是不可能實現了,充其量也就維持好個生活,特別是今年的養豬業,基本是在賠錢運營。很多搞養殖的因為養豬利潤不高,所以改行其他項目了。所以這句話在現在來講,就不一定適合了。

所以,很多俗語也要辯證地來看,不要一味地以俗語為行動標準,市場經濟下的生產,就要以市場消費者的需求為導向,種植或養殖出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才能實現盈利,才能完成三年蓋座樓的目標。

農村俗語“多養豬羊牛,三年蓋座樓”你認為有道理嗎?歡迎大家發表看法,更多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關於這個問題,老農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題目中提到的這句農諺,老農我認為在商品經濟發達的今天,國內、國際商品貿易頻繁的今天,這句農諺已經有些過時了,但它代表了一定時期農民發家致富的渠道方法。


題目中的這句農諺,它的意思是說,對於農民來說,多養一些牛羊,可以增加收入,三年就可以在家鄉蓋房子。

在2010年之前吧,老農覺著農民在農村搞小規模的養殖,比如說養一群羊或者養幾頭牛賣肉或者賣奶,這些都是可以的。當然,事實也證明前些年在農村搞養殖的農民,確實比不搞養殖的農民掙得錢翻了好幾倍。

但是這些年在農村搞養殖,老農建議如果沒有國家補助,最好個人不要搞。尤其是對於一些投入資本很小的農戶,風險太大。老農舉個例子來說吧,2013年的時候,朋友想著買幾隻羊回來喂,當初想著是先自己賣十隻大羊,這樣下來,兩年之後自己救有四十到五十隻羊。確實也是這樣的。但是兩年之後,朋友沒有掙到錢,反而賠錢處理了這些羊。



為什麼呢?市場變化太快,原材料成本的上漲。朋友買羊的時候,一隻羊花了1000多元,但是兩年後一隻羊最多賣700。而且這動物一天三頓都得給它吃東西,一頓吃不好就會掉膘。往往是這些動物光吃就能把養殖者吃垮。

當然,老農的想法可能有些目光短淺,如果你覺著有其它觀點,敬請提出。


農人話農事

應該是以前的政策,就和生一個孩一樣,現在養豬養牛不實際,我農村的,以前還家家戶戶養,現在基本看不見牛,豬也很少了,農耕機械,牛基本無用,生活好了養豬麻煩,都是買肉,現在也不讓養,很汙染環境,養豬牛去賣,沒規模不賺錢,基本不養了,還談什麼蓋房!


吳1387229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不值一提!一、要看“養豬、養牛”賺不賺錢,如果虧本你還能蓋樓嗎?二、要看一頭豬賺多少,一頭牛賺多少,究竟養多少才算“多養”?一家人又能養多少頭豬和牛?三、蓋一座樓需要多少錢?


丐幫幫主45

這個俗語的產生有它的年代背景,記得小時候家裡以養豬為主,養幾頭豬一年的收入基本上解決了全家小孩的生活、讀書開支,蓋座樓也不奇怪。但是現在不同了,養殖成本增加,價格波動太大,農村家養的豬很難掙到大錢了,羊牛的行情這幾年好點,一定規模的養殖或許三年真的可以在農村蓋座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