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億星美系爆欠薪門 實控人覃輝還“以當天上人間老闆自豪”

“星美系”虧了幾億,先解決欠薪吧!

“天人人間”的老闆又惹事了。

近日,星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稱,不否認個別區域影院存在“欠薪”問題,但這只是個案,與網上所傳的“星美系陷欠薪門”事實不符。此前,網上出現大量關於星美影城欠薪的消息。

欠薪門事件不僅讓外界對星美系上市公司的經營、資金、擴張提出質疑,同時也讓人們再一次將目光聚焦到了“天上人間”前老闆覃輝身上——他是星美系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但人算不如天算。今年4月17日,宇順電子的一紙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告,讓覃老闆借殼“回A”夢碎。

如今覃輝又陷欠薪門,不知道50歲他會用怎樣的心情面對李煜的那句詩詞: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大鱷緣起

覃輝有一段輝煌的過去。在他最鼎盛時期旗下擁有數十家傳媒公司,以星美系最為知名。更知名的是,京城知名夜總會天上人間的老闆頭銜,以及與香港明星李嘉欣的緋聞傳言。

200億星美系爆欠薪門 實控人覃輝還“以當天上人間老闆自豪”

覃輝

綜合公開資料,覃輝籍貫四川達縣,其父任職航天部。覃輝出生併成長於北京,在中關村二小讀書時,覃輝結識了第一任妻子林菁(1996年因先天性心臟病去世),一位重要人士的侄女。

覃輝先後在航天部五院的下屬單位、廣州三菱公司任職。1991年,覃輝下海,涉足鐵礦石進出口和股市。三年後,卓京商貿公司成立,為日後鼎鼎大名的卓京系前身。但相比接盤天上人間之後的事業發展,這些對覃輝來說只是小打小鬧。

一位覃輝的身邊人曾對媒體稱,“他的背景不算深厚,但他把這點關係用到了極致。”

據南方週末報道,1995年,覃輝在首都機場原董事長李培英的資助下接手北京的天上人間。將這家坐落在北京五星級酒店長城飯店內的夜總會,打造成了頂級夜店。

覃輝自己的說法是,因為一次聖誕節聚會在天上人間訂不到位置,“那我乾脆買下來得了”。

200億星美系爆欠薪門 實控人覃輝還“以當天上人間老闆自豪”

天上人間

天上人間的傳聞真真假假,給覃輝帶來的知名度和人脈機會是事實。覃輝最近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仍然直言“我以當天上人間老闆為榮”。

資本徵途

2000年6月,他成立卓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反向收購上市公司長豐通信,開始大踏步發展,由通信、電子等逐漸接觸到傳媒業。

民營資本允許進入傳媒產業,搶佔先機的覃輝開啟了躺著賺錢的時代。幾年時間,覃輝就打造了一艘橫跨通信、IT、傳媒三大產業的資本航母,相繼通過“卓京系”與“星美系”兩個平臺,涉足電影、電視、報紙、音像、廣告、數字媒體和影視基地七大產業。

內地資本帝國建立的同時,覃輝把目光放到了香港。2003年,在英屬維京群島覃輝以個人全資註冊SMI公司,入主了三家香港上市公司,並獲得陽光衛視70%的權益。

但當時的香港投資界人士認為,覃輝的這幾筆收購併不划算。4家公司在納入覃輝旗下後,連年虧損,收購資金加上持續的虧損,導致覃輝資金鍊極度緊張。據媒體報道,覃輝曾從中國建設銀行、民生銀行獲得鉅額貸款,可確認數字達10億元。

屋漏偏逢連夜雨。覃輝的內地文娛生意,此時也遭遇政策變故。2004年外資也可以參與國內電視節目和影視節目製作,星美的優勢消失。還貸壓力下,卓京系下多家公司或更名重組,或轉讓股權、或遭變賣。長豐通信(星美聯合)連年虧損,遭戴帽處理。

2005年,原建行行長張恩照案爆發,覃輝被帶去協助調查。當時有報道稱:張恩照畢業於復旦,發跡於上海,據說歷來只信任“帶上海口音”的人。覃輝以“天上人間”為線,結識張身邊的“上海人”,從而敲開了通向張恩照與建行貸款的大門。

結局是,張恩照被判入獄5年,覃輝被免於起訴。此後,覃輝轉手天上人間,和他的卓京系一起,逐漸淡出公眾視野。

此外,2009年,覃輝還以數額最大的行賄者出現在李培英案中,累計向李行賄1867萬元,佔到受賄總金額的七成,獲首都機場曲線拆借6.3億元。據相關媒體報道,覃輝作為“汙點證人”,未在李培英庭審現場出現,只是提供了書面證言。

蟄伏歸來

200億星美系爆欠薪門 實控人覃輝還“以當天上人間老闆自豪”

張恩照案爆發後,覃輝蟄伏5年,退居幕後,收縮戰線,僅保留內地的星美傳媒和香港的星美國際。再度登上媒體頭條,是因為天上人間的“倒掉”。2010年5月,北京市突擊整頓四家著名夜總會,天上人間被頂格處罰停止營業半年。覃輝與“天上人間”的名字同時出現在全國各地媒體頭條。

巧合的是,天上人間出事時,蟄伏5年的覃輝彼時剛在半年前復出:2009年底,譚輝出手香港上市公司漢傳媒,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2010年3月,覃輝以大股東身份增持星美國際的股權至64.23%。其胞弟覃宏出任星美國際董事局主席。

2010年,經營近20年的“天上人間”一朝倒塌,並受到了半年停業整頓的頂格處罰。輿論評價:天上人間幕後控制者能量消退了。儘管彼時擔任星美傳媒董事長的覃輝胞弟覃宏一再澄清:“我們兄弟倆和星美傳媒,早在5年前就跟天上人間夜總會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媒體和公眾卻仍舊半信半疑。甚至有猜測:“天上人間”的倒掉是仇家於其復出之際的尋仇之舉。

對覃輝來說,天上人間時代學會的“現金奶牛+非常融資通道”模式,仍繼續沿用——覃宏在境內經營電影院線的收益,構成“現金奶牛”;在香港保留上市公司平臺。

覃輝操作實業的一貫作風,是力爭吃掉產業上中下游的利潤。財經雜誌報道稱,歸來之後覃輝產業鏈初衷不改,即專注於電影產業,從影視基地建設、電影製作、發行直至院線建立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並且,“不做接棒電影,必須主導製作過程,爭奪發行權”。

風光難再?

當年3月份,有媒體走訪了位於長城飯店的天上人間的舊址。飯店老員工稱,目前仍是封閉狀態,“一直沒有人再接手經營,名氣太大了”。

2015年,覃輝以64.21元/股超高溢價接盤連連虧損的聖萊達,準備在娛樂傳媒領域再大幹一番。聖萊達向娛樂傳媒轉型,參與影視劇製作。然而天上人間時代已經過去,覃輝無法挽救聖達萊走出虧損:到2017年1月12日,已經戴帽的*ST聖萊股價一路下跌到了10.23元,虧損達到了84%,覃輝損失15億。

2018年1月10日,上市公司宇順電子披露,擬200億元收購成都潤運100%股權,成都潤運的控股股東即覃輝的星美盛典。交易實施後,星美院線資產將會通過借殼宇順電子實現迴歸A股。但在今年4月14日,覃輝控制的*ST聖萊發佈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將對覃輝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這一“意外”導致宇順電子公告稱終止重組。覃輝的第一次回A努力宣告失敗。

覃輝名下主要資產星美控股。據2017年年報,星美集團在中國主要城市擁有365家影院,2290塊銀幕,相比2016年顯著增長。行業第一的萬達院線,2017年數據是擁有516家影院、4571 塊銀幕。另據藝恩數據,星美影院2017年實現票房收入18億元,票房市場佔比4.67%,在全國院線公司中排名第4。

星美控股目前在香港市場的市值是109.1億港元。而處於行業龍頭的萬達電影,停牌前市值為611億元,價差之懸殊,大概是覃輝急於將星美控股回A上市的原因。

雖然此次借殼被叫停,覃輝並未死心。在對媒體回應此事時,他認為宇順電子發佈終止重組公告是不尊重夥伴,還強硬表示“星美回A,有很多家公司都在跟我們談,現在與宇順電子停止了,並不代表星美不重組了。”

不過,相對於覃老闆的自信,星美系的現實卻很骨感。2017年,星美系交出的成績單可謂慘淡,上市公司全線虧損。其中,A股上市公司*ST聖萊虧損5689.83萬元,港股上市公司星美控股、星美文化旅遊分別虧損2.67億港元、1.34億港元。

眼下,覃輝還是先解決欠薪吧!(北京時間財經 李拜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