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常識在孩子啟蒙中的深入「藍雲之鷹機器人教育」

自己是一個4歲半孩子的爸爸,孩子很小就比較重視孩子的早期啟蒙教育。從出生一個星期,就開始和孩子積極的互動。早晨孩子7點準時醒來,我就給他唱歌,並伴有舞動。大約20分鐘後出門,是讓他感受外邊的新鮮空氣以及對冷熱冷感受,無論天晴、下雨、下雪從未間斷過。目前孩子的反應、身體協調性都很棒,更重要的是身體特別健康,出門很少穿外套。

本文雖然重點談談孩子初期物理知識的啟蒙和滲透,而所有的一切在我看來首先孩子得有一個健康、舒服、活力四射的身體狀態,才能積極並充滿精力的進行學習和探索。

物理常識在孩子啟蒙中的深入「藍雲之鷹機器人教育」

物理常識和設備運轉原理,它一直在我們左右,與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從大約一歲半開始就給他開始講,他看到並且覺得奇怪的事。如冰箱如何冷凍,電池基本原理,燈為啥會發光……去上海和北京旅遊,從出門,就一直在問問題,也可能全天都在問。但無論問題如何簡單和複雜,父母一定要耐心解釋。

物理常識在孩子啟蒙中的深入「藍雲之鷹機器人教育」

當然,講述任何複雜的問題必須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去描述(但前提必須符合物理常識)。或讓他親身感受一下。例如槓桿原理,我先讓他自己抬床子,抬不動後再使用板凳作為支點,用棍子一下子就太起來了。而慣性可以帶孩子坐坐車,離心力也可以在健身扭腰地盤上放上沙子,逐漸加快速度等等。這一切的關鍵是讓孩子如何自主發覺和感興趣。建議多去科技館看看,那裡奇妙的東西很多。

物理常識在孩子啟蒙中的深入「藍雲之鷹機器人教育」

漸漸的,隨著孩子知識需求量不斷增加,簡單的解說已經無法滿足孩子對於事物本質的探索深度。而市面上的科普書籍,對孩子來說要麼講述太專業,艱澀難懂,要麼和現實貼合不緊密,引不起孩子興趣,結果有可能損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物理常識在孩子啟蒙中的深入「藍雲之鷹機器人教育」

鑑於此,還是要以孩子感興趣,孩子主動思考為前提。物理常識的引入要麼有視覺衝擊力(如宇宙大爆炸,地震的威力等等),要麼更貼合孩子的生活實際,身體感受等,才可能引起孩子思考和持續的興趣。對此,我採用自編書的形式進行展開。如生命的誕生問題(書名為《孕育生命》),先從我和他媽如何相識,如何喜歡到結婚,再到體內精子卵子的結合,他的誕生,以及營養的輸送等等。過程加入比超介紹,親情因素,卵生動物和哺乳動物……也可以涉及人類進化,生老病死等相關係列書籍。

物理常識在孩子啟蒙中的深入「藍雲之鷹機器人教育」

另外還有軸承的發明和改進、石油開採、文字發展過程以及文字記錄方式的改進等等。看似複雜的問題,如果用兒童可以理解和親身感知的方式處理,都會引起孩子的興趣,如軸承就是木馬車,青銅套到後來的特質鋼的演變問題,軸承不僅使汽車運行速度更快更平穩,還可以幫助殘疾人行動自如等等。

物理常識在孩子啟蒙中的深入「藍雲之鷹機器人教育」

其實生活實踐中的感受是最好的老師,它題材寬泛,又不拘泥於形式,題材豐富多彩,又緊密聯繫實際,可感知性更強,更利於孩子理解和產生興趣,意識到自然規律和科學知識的真實存在,以及由此對社會人類帶來的改變等。

物理常識在孩子啟蒙中的深入「藍雲之鷹機器人教育」

說了這麼多,我覺得感情的無縫溝通一定是第一位的,理解孩子,共同前行,讓他感知有溫度的教育才是基礎。如果孩子能深切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與感動,那麼其生長過程也更有安全感,更能專心的去發現他感興趣的世界。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覺得感情的無縫溝通一定是第一位的,理解孩子,共同前行,讓他感知有溫度的教育才是基礎。如果孩子能深切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感動、傷痛......那麼其生長過程也更有安全感,更能專心的去發現他感興趣的世界。

而有溫度的教育在我看來是:教育覆蓋著孩子的方方面面,教育讓孩子知道了萬物流轉的規律,人與人感情的溝通和交流。有溫度的教育如同春、夏、秋、冬四季,有春意盎然,更有春寒料峭;有豔陽高照,更有夏日酷暑;有瑟瑟秋風,更有碩果累累;有瑞雪豐年,更有天寒地凍。

有溫度的教育不僅讓孩子體會小情大愛,更讓孩子感受無奈的生死離別。人生在世必經人世冷暖,而有溫度的教育是讓孩子用心去感知世間萬物的發展規律以及真感真情。溫度變化造就了自然界百花齊放萬里雪飄的盛世美景,而恰恰是溫度的改變才讓人類切實感受到他的存在,天冷加衣,天熱減依,不僅讓我們學會了適應,更感受到父母叮囑間傳達出的濃濃愛意。有溫度的教育,我想是為人師表,為人父母的我們在孩子每個特有的心裡階段,輔助孩子建立一個對世界,對自身合理的思考體系。而一旦缺失了某一階合理段思考體系的建立,那麼這種隱患也必將在某一天表現為不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