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餘家分公司,從業務員變身企業老總,他如何成功?

20余家分公司,从业务员变身企业老总,他如何成功?

劉光森工作照

做過炊事員、業務員、餐館老闆……他從一個小單車,一輛摩托車開始創業之路,他遭遇過困境、不解,但他憑藉堅韌的意志一路向前。如今,他創辦的萬佶物流先後在上饒、新餘、廣州、武漢、長沙等地建立20餘家分公司,並擴建運輸車隊,擁有各類車輛500餘輛,每年為當地納稅1000多萬元。讓我們一起傾聽江西江西萬佶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光森的創業之路。

20余家分公司,从业务员变身企业老总,他如何成功?

出生清貧:不服輸、不放棄,困苦中思索出路

他是典型的草根企業家,出生於萬安縣高陂鎮下東村,家有兄妹9人,他排行老八。因人口多,勞動力少,從小生活十分貧困,艱苦環境中長大的他,有著不怕苦、不服輸的精神,從小立志做一個有出息的人。於是,20歲出頭的劉光森就隻身來到深圳闖蕩,開始漫漫人生創業艱辛路。他當過食堂炊事員,起早貪黑燒水煮飯。做過業務員,忙忙碌碌奔跑推銷。不管多苦多累,他從不放棄,無時無刻不在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思索。

返鄉創業:成立物流運輸公司

在外務工多年,他始終覺得漂泊不定。於是,2002年,劉光森決定返鄉創業。跟著大哥一起在家門口的105國道旁開了一家小餐館。因為,經常會給過往的貨車司機和來店吃飯的生意老闆免費提供貨運信息,由此萌發了開貨運信息部的想法,兄弟倆聯手在家門口靠一塊小黑板開啟了萬吉物流的創始之路。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迅猛發展,劉光森敏銳地察覺到,“貨主找車,車主找貨”勢必成為公路運輸的主旋律,投身貨運信息必定大有作為。他克服資金短缺、客戶偏少等重重困難,毅然決然把貨運信息部開到了吉安。看著貨運信息部日漸壯大,劉光森並沒有滿足於此,他發現,運輸市場空前火爆,貨運量遠遠超過運力,有貨沒有車輛承運。這時,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召集家裡兄弟六人,共同出資,首批購買貨運車50輛,將信息部轉型升級,辦成有運輸實力的吉安萬吉物流運輸有限公司,由劉光森擔任總經理。這是萬佶的第一次實現質的飛躍,從一家小小的貨運信息部,成為一家專業的物流運輸公司。

20余家分公司,从业务员变身企业老总,他如何成功?

大膽創新:提高企業競爭力

互聯網迅速發展之際,如何物流業跟進電子商務有效融合,這劉光森再一次看到商機。2015年,萬吉物流運輸有限公司又迎來一個革命性歷史性的跨越。劉光森帶領團隊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創新研發,斥巨資打造的“萬佶全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成並投入運營,此後被確定為江西省省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公司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都發生了巨大改變,由原來的為“物”服務升級為“人”服務,於是將“萬吉物流”更名為“萬佶物流”。商務平臺的建立和更名,標誌著企業不單純與貨物打交道,更樹立“以人為本,以用戶為核心”的互聯網思維理念。

該平臺上線後將企業、車輛、貨源、物流倉儲園區、駕駛員等與交通物流相關的信息進行整合展示,實現與全省各地市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對接,幫助中小企業和物流從業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交換服務,加快物流業信息化建設步伐。同時通過提高整個行業物流效率、切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不斷提高各行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成功背後:承擔更多的企業社會責任

2017年,在劉光森的帶領下,萬佶物流公司又投巨資在吉安市建立了首座現代化大型貨運碼頭-萬佶多式聯運物流園,並且屬江西省最大內河貨運碼頭之一。萬佶多式聯運物流園,重點以多式聯運為目標,集公路運輸、水路運輸、城市配送、城際配送、倉儲集散、吊裝搬運、餐飲住宿、停車辦公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物流中心。該綜合物流碼頭的實施,對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地方稅收增長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將有利於提高區域內貨運運輸和中轉效率,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同時,進一步完善吉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產業聚集,加快當地物流大通道建設,促進資源互通,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如今,萬佶物流先後在上饒、新餘、廣州、武漢、長沙等地建立20餘家分公司,並擴建運輸車隊,擁有各類車輛500餘輛,每年為當地納稅1000多萬元。萬佶物流先後獲得全國十大重點物流平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企業、國家商貿物流平臺標準化試點企業、國家商貿流通典型企業、江西省服務業龍頭企業等一系列榮譽。這一連串“獎盃”的背後,也凸顯的是萬佶作為依靠口碑、積累一點一滴信譽做大起來的企業,正在承擔更多的企業社會責任。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企業,躍升為中國物流電子商務領軍企業也將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