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55以後的老人該如何養老?

邢臺老百姓

農村55歲不叫老人,是壯年,因此也就不存在養老的說法了。

先說一下農民工,我不太瞭解國家對農民工的定義。感覺45到60歲的農村沒有手藝的人,在城裡工作,還可以真正定義為農民工,他們是以賣苦力,純體力勞動來賺錢的,那些會開車,會砌牆的人,在農村算是“匠人”,不是農民工。而55歲的農村人,如果外出的,基本都是農民工。

第四種人,不善於外出打工的,有些人不太適應外面的社會環境,與外面的人不合群,因此只好在家種田,老實本分的過日子,沒達到在家養老的年紀。沒得辦法出去的,就是出不去的,55歲的農村人,幾乎大部分都有一個乃至兩個七八十歲的老人在家,父母年齡大了,出去了不像話,只好在家找點事做,照顧父母,這種人可能想出去,但是沒辦法,既然有父母,就不存在自己養老了。最後一種,遊手好閒的人每個地方都有那麼一兩個,他們一輩子都在養老,35歲也好,55歲也好,對他而言沒區別,勉強餬口度日。

因此,農村55歲的人,幾乎不存在養老的說法了。要麼外出打工,憑手藝或靠苦力,為子女分擔生活壓力。要麼一些原因,只好待在農村,種種田,做點力所能及的事。養老對於他們而言,應該是拿不動鐮刀鋤頭的時候才有的事。


耕讀之家張君瑜


三農廣訊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與社會老齡化的步伐加快,農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在逐漸增多,農村中的養老問題越發突出。有專家預計,到2030年,中國空巢老人將超過2億人,而且大部分分佈在農村地區。

我覺得在農村來講55歲並不能算老人,畢竟現在職工退休男已經推遲到60週歲,女的為55週歲。在農村55歲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時候就選擇養老,不切實際,所以很多的農村在60歲左右的還選擇種地、幹裝卸等重體力活。個人覺得未來農村養老不外乎於這幾種方式:

1、家庭養老

家庭養老是農村最普遍、最主要的養老方式,短期內是不會被其他養老方式所替代的。但由於農村經濟結構、人口結構的巨大變化,農村家庭養老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於子女舉家外出務工,農村老人各類“空巢”的比例達50%以上,同時面對城市高企的房價、不菲的生活費用和教育醫療開支,子女養老已成不可承受之重,甚至有心無力,導致家庭養老質量有下降的趨勢。

2、集體養老

集體養老是村集體對年老多病、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進行養老的一種方式,主要是五保制度和養老院制度。集體養老在一定程度解決了農村孤寡無依老人的養老問題,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的養老還是行不通的,除非你們村集體特別有錢,可以負責全村的養老問題,相信這樣的村集體也不多。

3、農村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是國家積極推行的農村養老政策,正如職工退休後有養老金政策,國家通過強制和自願性相結合,因地制宜發展農村養老保險政策。但由於我國各地的經濟水平不一樣、農民收入不平衡,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歸根結是“錢”的問題,資金短缺成為農村養老保險的瓶頸。所以現階段農村養老保險還是以個人交納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給予財政與政策支持,也是作為家庭養老保險的輔助,但未來將是農村養老的主要方式。

4、個人儲蓄養老

儲蓄養老僅適用於農村小部分的老年人,利用平時打些零工,或者擺地攤來賺些零用錢,慢慢的積累,省吃儉用,這部分不管年紀多大還是會選擇工作或種地,這才是最讓人心疼的。要不然就吃不上飯,這也是需要社會所關注的。

5、社會福利養老

社會福利養老,相比較前幾種而言,還是比較少的,發展也是比較慢,主要還是依靠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帶動農村養老,我們村裡有位每年中秋春節自己掏腰包給村裡80歲的老人送花生油和麵粉,已經持續好幾年了。

我覺得在發展農村養老保險的同時,也需發動社會福利資本參與農村養老,使得農村老人最終老有所依,晚年幸福。


微養殖

問題:農村55歲以後得老人如何養老?

對於這個問題,在農村還是需要進行分情況分年齡段來說。


先說第一個年齡段:55~60歲。在這個年齡段的農村老人如果身體健康,他們是閒不下來的,不會賦閒在家的,要麼外出務工,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幹,比如看個大門、掃掃馬路之類的活,收入不高,但在管住自己吃住的同時還能結餘一部分錢,存著以後養老。對於不出門的農村人在家就只有一個事情,種地,春種秋收,四季輪換,年復一年,直到老去。


再說第二個年齡段:60~
,對於這個階段的農村老人養老來說,已經實質性的進入了養老階段,而且國家的養老統籌資金開始對年滿60歲的農村老人發放,每月都可以領到不到一百元,同時對於70歲以上老人,還會再發放高齡補貼,十年為一檔,分別再發50、100、200、300元(100歲以上老人)。這些養老金對於農村老人來說,在沒有疾病住院的情況下已經滿足了基本生活需要。再一方面的養老問題就是靠兒女,兒女在老人行動不便不能再進行勞動的時候,就需要照顧老人的吃穿住行一切事物。如果兒女沒有時間照顧,可以考慮敬老院養老,但不能完全不管不顧,而且國家已經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對於那些不照顧老人的不孝子女將依法追究責任,農村老人遇到大不孝的孩子記得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養老權益。


洞察三農萬象

我是萌萌的大寶,一名基層社保工作者。

農村15以後的老人該如何養老?

針對這個問題,我想從社會保險和個人方面來進行說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在農村有一種養老保險叫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之前的名字可能叫做農村養老保險等等,但現在都已合併。)

很多農村的朋友都叫那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那麼到底居民養老保險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農村朋友在60週歲後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的一種社會保險,這不同於商業保險是國家的勞動局繳納併發放的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納的費用比較低,是以年為單位繳納,一般來說繳納費用,共分為12個檔次,最低100元,最高2000元,但各地市也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繳費的金額。擔保人是在60週歲時申請退休,這裡60週歲是不分男女的,條件市累計繳納社保滿15年,如果在達到60週歲的時繳納社保不足15年可以一次性補齊。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比較低,一般來說100元左右每月。

第二、在很多農村地區, 55週歲以後的農民朋友。都選擇了外出打工或者是就地工作,很多男性朋友看到他外出打工,有的是去當保安、有的是去工地幹活或者是當地的公益性崗位,打掃衛生等等。 女性朋友要一些去外出打工的,比如去當保潔等等,收入雖然不多,但是也能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

當然,這是從社會保險和個人外出打工兩個方面來說,當然,孝敬的孩子都會為父母的晚年五年準備,享受天倫之樂。

生活方式有很多,很多人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我是萌萌的大寶,一名基層社保工作者,歡迎大家在下面的評論區裡面評論。


萌萌的大寶

55歲叫老人嗎?地裡那麼多的活準幹?現在的年青人都走東闖西不著家,田地大片荒蕪,家裡活沒人幹養老只是想一下。再不幹的話人家馬雲就把中國的牛、驢、羊豬全養了,想讓你活都難還養老!


理解者1

農村老人完全可以購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然後在60歲以後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了。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目前一共有若干個繳費檔位。從每年繳費100元到每年繳費2000元不等。按著個人自己的經濟能力去選擇繳費檔次。我們國家的養老保險政策,講究一個多繳多得,長繳長得的原則。

也就是說你養老保險選擇的交費基數高。那麼你最終領取的養老金也會是比較多的。那麼你最終領取的養老金也會是比較多的。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社保達人工作在電力

55的人要特別注意保護自己身體,到了這個年紀的人,一般會出現血管彈性減弱,血液運行緩慢。容易出現大腦遲鈍,活動性神經腺放射,如果平時血壓正常穩定的人,會出現肢體麻木,疼痛,痙攣,昏睡,大腦神志不清等症狀。如果血壓平時不太穩定,那就容易患高血壓,偏癱等腦血管性疾病。

以上說的是血管性疾病,接下說說血管病是怎麼得的,大家知道:人過50出力過大,各個關節己受損,造成關節潤滑缺失,導致血管神經紊亂,時常引導關節風溼疼痛,肌肉痠疼麻木,一來二去也就引起周身血液均衡流通。

再者50以上的人已到了身體退化年代,要更加註意飲食,少食菸酒油膩。加深體質鍛鍊,確保汗水排瀉,尿液排瀉,糞便排瀉正常化。尤其是患有胃、腸、肝、腎、及氣管炎、前列腺炎的人要特別注意飲食和感冒。因為感冒就是病毒,它可長期駐留體內惡化病情。輕者會感染各種炎症,重者可轉化腫瘤。

以上這些是55歲必須掌握的養老常識,有不妥之處敬請指教。


農村土秀才

55歲還不談養老問題,還是家裡的頂樑柱,七十歲的還在東奔西跑掙錢。就是因為養老趁還能幹再拼最後一把。我莊裡幾個奔七的人都還去廣州江蘇天津等地幹建築工。看著真叫人心酸。也是社會現實。


手機用戶5531023172

本人就55歲,像我這個歲數的農村人,還沒考慮怎麼樣養老,大多數都出去打工,還幹著重體力活。我父母都八十多了,整天得吃藥,經常住院,都得用錢,老婆身體不好還得吃藥,家裡吃鹽買油,人情來往都得用錢,還養老養什麼老,你不得繼續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